(共29张PPT)
第四单元
17* 孤独之旅
读 书
1.(学科素养·审美创造)(★☆☆)学校应
团委要求,开展了以“探寻青春足迹 赓续青春薪火”为主
题的系列活动,同学们准备选用一幅书法作品,插入活动宣传
手册封面中。你认为下列四幅作品中哪一幅最恰当 请选出
并结合书体特点简述选用理由。(3分)
①我选
②理由:
答案 (示例1)①甲 ②它属于行书书体。该书体笔画流畅,
气韵贯通,富有韵味,能体现出青年人活泼开朗、充满灵性的
特点。
(示例2)①乙 ②它属于楷书书体。该书体端正匀称,刚劲有
力,美观大方,能体现出青年人学习踏实、态度端正的特点。
(示例3)①丙 ②它属于草书书体。该书体行云流水,一气呵
成,自由放纵,能彰显出青年人热情奔放、神采飞扬的特点。
(示例4)①丁 ②它属于隶书书体。该书体蚕头雁尾,圆润浑
厚,庄重典雅,可以表现出青年人腹有诗书、志趣高雅的特点。
解析 正确描述书体特点,紧扣主题阐述理由即可。
2.阅读下面的语段,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
注音。
在这个空旷的世界里,我独自一人mì shí,身边没有嬉闹的声
音,只有寂静的陪伴。我试图用镰刀割断那些掺杂在心中的
孤独,但它却像野草一样顽强,无法被驱除。我liáo dòu着风,
希望它能带走这份孤独,但它只是轻轻地拂过,没有留下任何
痕迹。
mì shí liáo dòu
嬉闹( ) 镰刀( )
觅食 撩逗
xī lián
读 思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是 ( )
A.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但它竟在一
天早上,忽然一落千丈,跌落到了另一番境地里。
B.他对杜小康带着哭腔的请求,置之不理,只是不停地撑着
船,将鸭子一个劲儿赶向前方。
C.他甚至向儿子保证:“我要让你读书,无忧无虑地读书……”
D
D.杜小康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油麻地
的孩子歇斯底里的读书声。
解析 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不符合语
境。
4.优秀的小说,如一部生活教科书,引
领读者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班级开展“走进小说天
地”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8分)
(1)(★☆☆)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2分)
答:
(2)(★★☆)班级读书小组拟用卡片的形式为小说主要人物
建立档案,请你完成下面的小说人物档案卡片。(3分)
(Y9104001)
(示例)走进小说天地,品味多样人生。
小说人物档案卡片
人物:杜小康
出处:曹文轩《孤独之旅》
人物关系:儿子杜小康 父亲杜雍和
人物处境:本来家境富裕,忽然一落千丈,还失学了,只好跟父亲去放鸭。
典型事件:刚离家,面对陌生环境,他恐惧而茫然;到了芦荡,又是更深的孤独;学着适应浩浩荡荡的芦苇,不再感到恐慌;战胜暴风雨,拢住走散的鸭子,变得愈发坚强;发现鸭子下蛋,感到惊喜和骄傲。
人物点评:
答案 (2)(示例)一个十来岁的少年,生活的艰难和精神的孤独压迫着他,同时也锤炼着他的身心。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让他靠着
自己的力量在一段“孤独之旅”中长大。困境历练使人成
长,勇敢面对让人坚强。
(3)(新考法·人物对话)(★★☆)活动中有一个环节叫作“跨
越时空的对话”,假如闰土、于勒等小说人物来到你面前,你
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请任选一位,写出你要说的话。(3分)
答:
(示例1)中年闰土:生活的压力磨去了你的天真生动,让你
日渐苍老,但请一定不要放弃希望,保持对未来的憧憬,以乐
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示例2)于勒: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提升自我价值的最佳途
径,在生活陷入困顿时,你能自食其力,努力工作,就一定能赢
得他人的尊重。
解析 (1)根据活动主题“走进小说天地”和宣传标语的特
点拟写即可。
(2)根据典型事件中的内容可知,家境衰落之初,十来岁的杜
小康显得幼稚软弱,茫然和恐惧中夹杂着孤独,这一切令他无
法忍受;随着时间的推移,杜小康学会了承担责任,勇敢面对
生活的艰难。据此概括作答即可,注意写出杜小康的成长。
(3)首先要对“中年闰土”“于勒”等小说人物的故事有一
定的了解,然后选出你理解最透彻的人物,结合其处境及性格
特征组织语言。注意运用第二人称。
5.(跨学科·心理学)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问题。
人生的两种方式
巴甫洛夫是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曾荣获诺贝尔
生理学或医学奖。一次,一个年轻人问巴甫洛夫:“您是研究
生理学的,请问人的一生共有几种行动方式 ”
巴甫洛夫说:“这个问题我想从生理学之外的角度来回答
你。人的一生基本有两种行动方式:
”
年轻人又问道:“您能详细说一下吗 ”
巴甫洛夫说:“一眼看上去,你会觉得向下滑溜很容易,向上
攀登很困难。但实际上正好相反。向下滑溜的人很快就活
得累了,他们一般都过早地退出了人生舞台。而向上攀登的
人却可以一直往前,他们甚至到了九十岁依然精神饱满、神
采奕奕。”
巴甫洛夫看了看年轻人,接着说:“虽然向下滑溜很省力气,
但我希望年轻人都能做向上攀登的人。因为在向上攀登的
过程中你会发现,高峰永远在更高处,美好的风景也永远在更
远处,这是一个丰富而有趣的过程。人生如果能攀登不止,那
么就算到了老年也会精神矍铄,永葆一颗年轻的心。”
(1)巴甫洛夫认为人的一生有哪两种行动方式 请你联系上下
文,用简洁的语言补写文中画线处的空缺内容。
答:
(示例)一种是向下滑溜,一种是向上攀登。
(2)读了这篇文章,同学们展开了讨论。
小毅说:“向上攀登就要有不断超越的信念。”
小慧说:“向上攀登需要一步一个脚印。”
小宁说:“保持乐观的心态,才能在向上攀登的过程中克服困
难,一路向前。”
请围绕“如何向上攀登”这个话题写一段议论性文字,表明
你的观点并加以阐述。
写作提示:①可以同意以上的某种观点,也可以另有自己的看
法;②不少于100字。
答:
(示例)我认为拥有乐观的心态才能向上攀登,因为只有拥
有乐观的心态,才能将苦难化作向上的阶梯。面对仕途不顺,
李白仍高呼“天生我材必有用”,最终缔造了唐诗的辉煌;无
臂钢琴师刘伟笑对苦难,用音乐治愈伤痛,一步步走向人生巅
峰。所以,拥有乐观的心态,才能克服困难,一路向上攀登。
解析 (1)结合后文“一眼看上去,你会觉得向下滑溜很容
易,向上攀登很困难”等内容可知,巴甫洛夫认为人的一生的
两种行动方式是“向下滑溜”和“向上攀登”。据此作答
即可。
(2)首先,围绕题干中的话题和同学们的讨论内容,确定自己
的观点;其次,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论证观点,论据要丰富、
合理;最后,简要总结,强调自己的观点。注意字数要求。
读 写
6.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5分)
如鲸向海,似鸟投林
麦淇琳
①14岁的夏天,马路两边的熊猫堇开出来的花像熊猫的耳朵,
憨态可掬。彼时的杨采采是个并不讨喜的姑娘,瘦骨伶仃的
身材,枯黄的头发,细长的眉眼,透着诚惶诚恐的胆怯。杨采
采的父亲是海员,长年在海上航行,母亲整天忙于工作,在她
看来,自己在父母的眼中,像一朵无足轻重的云,这让她很自卑。
②暑假,母亲打发杨采采到乡下的外婆家。已是七月,杨采采
出神地望着四周如披炽焰的万物,一个放鹅的少年,就那样穿
过时光,走进她的视野里。
③少年很瘦很高,皮肤黝黑。他抓起一把海瓜子,扬起手,空
中便多出一道灰绿色的抛物线。沙沙沙,每颗都落了地。那群鹅嘎嘎地叫着涌过来,拍着翅膀,争抢着这种薄薄的绿色小贝壳。
④一天,杨采采很晚才到家,餐桌旁盛饭菜的外婆絮絮叨叨地
说:“采采,你知道楼下那块荒地被挖了一个大坑吧 ”
⑤“有大坑吗 我没注意。”
⑥“那可不,那块地该是有鱼家的吧,已经挖了好一段日子
了,不知道要干啥。”
⑦在那个周末的下午,杨采采听到了不寻常的动静。少年正
灰头土脸地在那个坑里挖土,他像一只勤快的土拨鼠,吃力地
把挖出来的泥土一筐一筐运到一辆板车上。杨采采的出现
让少年有些局促不安,他和杨采采对视了好几秒,才缓缓放下
手中的铲子,然后轻轻地拍了拍身上的灰。
⑧“我叫陈有鱼。”
⑨“哦,我听外婆说过你的名字。”
⑩“嗯,你会不会觉得我很怪 他们都说我在做一件蠢事,说
我疯了。”
“不会,你的鹅都听你的,这多酷啊。”杨采采露出羡慕的
神情。
杨采采偶尔会听到关于陈有鱼爸爸的事情:他爸爸是整个
村子养鹅最厉害的,但他爸爸在一次台风天出去后就没有再
回来。邻居们说陈有鱼的爸爸死了,救了三个溺水的人,自己
却没能活下来。
从那以后,陈有鱼就开始日复一日地挖土。村里的人都说
他疯了,杨采采也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么做。陈有鱼爬到高
高的土堆上,拿起水壶喝个精光,然后张开细长的双臂箍了一
个圆,说:“我要挖一个池塘。
杨采采惊叫一声:“池塘 ”
陈有鱼点了点头,说:“我爸说了,你天性是什么样的,就干
你欢喜自在的事情。要想成为一个最厉害的养鹅人,得先给
它们建一个池塘。这是我爸的愿望,我要替他完成。”
雨季提前来了,陈有鱼的池塘也完工了,大雨将池塘蓄满了
雨水,附近的树叶都漂到池塘中心去了。在漫长的黄昏,陈有
鱼把鹅都赶去池塘。鹅见到水,开始加快步伐。它们嘎嘎嘎
地叫着,伸长脖子,往池塘边探了探,然后扑打着翅膀,哗啦一
声,跃入池塘中,将头埋入水下,弓了弓脖子,反复几下,晶莹的
水珠从羽毛上纷纷滑落。
陈有鱼不禁放声歌唱——蓝天撇下了我,我点起一堆火。
点起火,以便做火的朋友;点起火,好进入沉沉的黑夜;点起火,
为了更好地生活……
暑假即将结束,杨采采决定离开前再去看看陈有鱼的池
塘。远远地,她看见鹅群在金色的水面上嬉戏,村民们惬意地
在池塘边闲聊……眼前的一切,安抚了她的焦灼和忧虑。
开学季,杨采采去学校的图书馆找资料,偶然在书中翻到一张便笺,上面写着一句话:青春最好的年华,如鲸向海,似鸟投林。
那一瞬间,杨采采有些恍惚,她仿佛看见那一个个夏日的夜
晚,星空之下,陈有鱼在池塘里一钉耙一钉耙抡得老高的模
样。她忍不住勾起嘴角笑:青春最好的年华,是哪怕在最黑暗
的时候,还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温柔地对待这个世界,如鲸向
海,似鸟投林。 (有删改)
在班级组织的美文阅读交流会上,老师带领同学们赏读
本文。请完成以下任务。
(1)(★☆☆)详略得当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技巧,请结合本文内
容,分析这样写的好处。(5分)
答:
文章详写了杨采采和陈有鱼的相遇、交谈以及陈有鱼
的池塘和鹅,略写了陈有鱼的父亲为救溺水的人身亡和陈
有鱼挖池塘的过程。这种详略安排使得文章重点突出,情
节集中紧凑,突出了陈有鱼有理想、行动力强的人物形象,
构思巧妙。
(2)(学科素养·审美创造)(★★☆)下面两句话从不同角度点
评了这篇小说,请你任选其中一句作为开头,写一段赏析性文
字。(150字左右)(10分)
◆陈有鱼,平凡的少年,闪光的灵魂。
◆青春最好的年华是用自己的方式证明这个世界我来过。
答:
(示例)陈有鱼,平凡的少年,闪光的灵魂。他身上有着令
人敬佩的品质。他积极乐观,面对村里人的嘲讽,坚持挖塘养
鹅;他坚持奋斗,日复一日地挖塘,最终成功;他勇敢追求理想,
为完成父亲的遗愿,也为自己的爱好而挖塘养鹅,立志成为最
厉害的养鹅人。陈有鱼普通,因为他只是一个小小少年;陈有
鱼也不普通,因为他的宝贵品质让他在青春年华熠熠生辉。
解析 (1)文章详写了杨采采和陈有鱼的相遇、交谈以及陈
有鱼的池塘和鹅,对于陈有鱼的父亲救溺水的人身亡和陈有
鱼挖池塘的过程未做赘述。这种详略安排使得文章重点突
出,情节集中紧凑,突出了中心,使陈有鱼的人物形象更加鲜
明。同时,这也使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人
物的成长过程,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引发读者的共鸣。
(2)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任选其中一句作为开头,结合
小说内容对小说进行赏析即可,注意字数要求。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