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5高二下·清远期末)( )
A.8 B.13 C.63 D.66
【答案】D
【知识点】排列及排列数公式
【解析】【解答】解:.
故答案为:D.
【分析】明确排列数 的计算公式( ,表示从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个元素的排列数 ),再分别计算 和 的值,最后将二者相加得到结果 .
2.(2025高二下·清远期末)已知,则的值为( )
A.-1 B.-2 C.0 D.2
【答案】B
【知识点】极限及其运算;基本初等函数导函数公式
【解析】【解答】解:,把代入中,可得 ,而根据导数定义, ,所以该极限的值为 .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中其实就是函数在处的导数 ,接下来需要先求出函数的导函数,再将代入导函数求出的值 .
3.(2025高二下·清远期末)某活动室有足球和篮球,从中随机挑选2个球,若这2个球中足球个数为,且的分布列如下表所示,则( )
0 1 2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解析】【解答】解:依据分布列性质列方程:已知 的分布列中,,, ,因为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所有概率之和为,所以可列出方程,解得.
故答案为:A.
【分析】基于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基本性质:分布列中所有概率之和为 ,把 取不同值时的概率相加,令其和等于,从而建立关于 的方程,最后解这个方程就能得到 的值 .
4.(2025高二下·清远期末)某班级有名学生,其中男生 女生的人数及是否喜爱篮球的人数如表所示,从这名学生中随机选择人作为体育课代表,若选到的学生喜爱“篮球”,则该学生是女生的概率为( )
喜爱“篮球” 不喜爱“篮球” 合计
男生
女生
合计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条件概率乘法公式
【解析】【解答】解:记事件选到的学生喜爱“篮球”,事件选到的学生是女生,则,,由条件概率公式可得.
故答案为:B.
【分析】先明确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设事件为“选到的学生喜爱篮球”,事件为“选到的学生是女生”,那么我们要求的是在事件发生的条件下,事件发生的概率,即 ,根据条件概率公式 求解即可.
5.(2025高二下·清远期末)如图,要让电路从处到处只有一条支路接通,则不同的路径有( )
A.5种 B.6种 C.7种 D.9种
【答案】C
【知识点】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解析】【解答】解: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以及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可知,不同的路径有种.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以及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把从 到 的路径按照电路的分支结构进行分类,每一类分别计算路径数量,最后根据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将各类路径数量相加,得到总的路径数 ,需要先观察电路的结构,确定可以分成哪几类,再分别计算每类的路径数 .
6.(2025高二下·清远期末)已知,若,则( )
A.-1 B.-2 C.11.8 D.2
【答案】C
【知识点】二项分布
【解析】【解答】解:由题知,,又,所以,所以,故答案为:C.
【分析】先根据二项分布的期望公式、方差公式算出的期望和方差;再依据随机变量(、为常数 )的期望性质、方差性质,求出的期望和方差;最后将与相加得到结果 .
7.(2025高二下·清远期末)已知函数的图象在点处的切线的倾斜角为,则曲线在点处的切线的方程为(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导数的几何意义;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解析】【解答】解:,依题意,解得,所以,所以,所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的方程为,整理这个方程,可得,
故答案为:B.
【分析】先通过已知处切线的倾斜角求出的值,进而得到函数及其导函数;然后求出点处的函数值和导数值(即切线斜率);最后利用点斜式(其中为切点,为切线斜率)求出切线方程 。
8.(2025高二下·清远期末)已知数列:,从中任选三项组成一个新数列,则所有新数列中的最小项之和为(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数列的求和;排列及排列数公式;组合及组合数公式
【解析】【解答】解:由题知,任意三个不同项可组成个数列;
在所有递增的新数列中,以1为最小项的新数列有个,
以2为最小项的新数列有个,
以3为最小项的新数列有个,
,
以2023为最小项的新数列有个,
此时,所有新数列中的最小项之和为
,
所以所有新数列中的最小项之和为.
故答案为:D.
【分析】先明确三个数组成新数列的排列情况,再分析以每个数为最小项的新数列个数,最后借助组合数性质计算求和,关键在于理解最小项的分布规律,以及组合数运算性质的运用,通过对不同最小项的新数列数量分析,逐步推导求和 .
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
9.(2025高二下·清远期末)已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C,D
【知识点】二项式定理;二项式系数的性质;二项式系数
【解析】【解答】解:令,得,故A正确;
,故B错误;
令,得,又,
所以,故C正确;
令,得,
所以,故D正确.
故答案为:ACD.
【分析】利用赋值法和二项式系数性质分别计算判断.赋值法通过给赋特殊值(如、、 ),结合二项式展开式的结构,求出相关系数和;通项公式用于直接计算特定项(如 )的系数 .
10.(2025高二下·清远期末)在三个地区暴发了流感,这三个地区分别有的人患了流感,假设这三个地区的人口数之比为,现从这三个地区中任意选取一个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若此人选自地区,则其患流感的概率为0.05
B.此人患流感的概率为0.0485
C.若此人患流感,则其选自地区的概率为
D.若此人患流感,则其选自地区的概率为
【答案】A,B,C
【知识点】全概率公式;条件概率;贝叶斯公式
【解析】【解答】解:设事件为“选取的人来自地区”,事件为“选取的人来自地区”,事件为“选取的人来自地区” ,“此人患流感”,条件概率表示来自地区时患流感的概率,题目中已明确地区有的人患流感,即,故A正确;
,故B正确;
若此人患流感,则其选自地区的概率为,故C正确;
若此人患流感,则其选自地区的概率为,故D错误,
故答案为:ABC.
【分析】先定义事件,确定各地区人口占比(即选到该地区的概率 )和各地区患流感的条件概率;然后用全概率公式计算选到患流感的人的总概率;最后用贝叶斯公式计算在患流感的条件下,来自各地区的概率,以此判断各个选项 .
11.(2025高二下·清远期末)已知函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有两个零点,则
B.若,则无最值
C.当时,方程有唯一实根
D.若存在,使得,则
【答案】B,C,D
【知识点】函数的单调性及单调区间;利用导数研究函数最大(小)值;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函数的定义域为,令,则,令0,则,所以函数的单调减区间为,单调增区间为,即函数的极小值为,若函数有两个零点,则,解得,故A错误;
B,若,对于函数,有,解得,即函数的定义域为,由则,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所以函数在上为减函数,函数无最值,故B正确;
C,当时,方程,即,即,令,则,当或时,,当时,,所以在和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即,所以在上有一个零点,所以方程有唯一实根,故C正确;
D,若存在,使得,则,令,则,又,令,则,所以在上单调递减,又,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所以,即,故D正确,
故答案为:BCD.
【分析】判断函数单调性和值域可判断A;结合基本不等式判断单调性可判断B;作差构造函数求导,结合单调性和值域可判断C;分离参变量构造函数求导结合单调性可判断D.对每个选项,分别通过求导分析函数性质,结合相应数学方法(如分离参数、构造函数、基本不等式等 )进行判断 .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2.(2025高二下·清远期末)某班女生的身高(单位:cm)近似服从正态分布,从中随机选取一人,则 .(精确到0.0001,参考数据:若,则,)
【答案】
【知识点】正态分布定义
【解析】【解答】解:由题知,,则把代入,可得
故答案为:
【分析】利用正态分布的区间来进行计算即可.先明确正态分布中(均值 )和(标准差 ),再利用正态分布的对称性,结合已知的区间概率值来求解,需要先从正态分布中确定和,然后分析、与、的关系,借助对称性计算概率 .
13.(2025高二下·清远期末)某校安排4位老师在期末考试的3天值班,要求每人需要值班1天或2天,且每天有两人值班,则不同的值班方案有 种.
【答案】90
【知识点】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排列、组合的实际应用;排列与组合的综合
【解析】【解答】解:设4位老师分别为甲 乙 丙 丁,由题知,这4人中恰有2人均值班2天,剩下2人均值班1天.从4人中选2人均值班2天有种选法,下面讨论甲和乙均值班2天的情况:若甲 乙两人值班的日期都相同,有种不同的结果;若甲 乙两人值班的日期有一天相同,有种不同的结果,所以不同的值班方案有(种).
故答案为:90
【分析】先确定哪人值天,再对这人的值班日期组合情况分类,分别计算各类情况的方案数,最后汇总 .
14.(2025高二下·清远期末)小李家共有10只信鸽,其中戴盔鸽有3只,李种鸽有且只,其余的为蓝鸽,且随机取出2只信鸽,其品种不相同的概率是.现随机取出2只信鸽,若取出1只蓝鸽记10分,取出1只戴盔鸽记20分,取出1只李种鸽记30分.用表示取出的2只信鸽的分数之和,则的数学期望为 .
【答案】38
【知识点】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
【解析】【解答】解:设“任意取出2只信鸽,这两只信鸽的品种相同”为事件,则,整理得,解得或(舍去),所以李种鸽有3只,蓝鸽有4只,所以的所有取值为,且
,所以根据期望公式:代入数据得:.
故答案为:38
【分析】本题需要先通过“品种相同”的概率求出李种鸽的数量,再确定分数之和 的所有可能取值,计算每个取值的概率,最后利用期望公式求出数学期望。解题关键在于利用对立事件概率关系列方程求 ,再结合组合数计算概率,进而求期望 。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证明过程及演算步骤.
15.(2025高二下·清远期末)在研究某类杨树的树高与胸径(树的主干在地面以上处的直径)之间的关系时,某研究员收集的一些数据如表1所示.
(1)由表1数据,求胸径与树高的平均值;(胸径精确到,树高精确到)
(2)根据这些数据,可建立该类杨树树高(单位:)关于胸径(单位:)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为,用(1)中结果求的值并估计胸径为的该类杨树的树高;(精确到)
(3)若这12棵杨树树龄相同,分别种植于南坡和北坡,且成材情况如表2所示,根据的独立性检验,能否认为树龄相同的这类杨树是否成材与种植位置有关联?
编号 1 2 3 4 5 6
胸径 18.1 20.1 22.2 24.4 26.0 28.3
树高 18.8 19.2 21.0 21.0 22.1 22.1
编号 7 8 9 10 11 12
胸径 29.6 32.4 33.7 35.7 38.3 40.2
树高 22.4 22.6 23.0 24.3 23.9 24.7
表1
种植位置 成材情况 合计
成材 未成材
南坡 5 1 6
北坡 2 4 6
合计 7 5 12
表2
参考公式及数据:,其中.
0.1 0.05 0.01 0.001
2.706 3.841 6.635 10.828
【答案】(1)解:由题知,,
.
(2)解:,所以,所以,当时,,即估计胸径为的该类杨树的树高为.
(3)解:零假设为:树龄相同的这类杨树是否成材与种植位置无关联,根据列联表中的数据,经计算得到,根据的独立性检验,我们推断不成立,即认为树龄相同的这类杨树是否成材与种植位置有关联,此推断错误的概率不大于0.1.
【知识点】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独立性检验的应用
【解析】【分析】 本题围绕杨树胸径与树高的统计关系,以及树龄相同杨树成材与种植位置的关联性检验展开,对于(1),利用平均数公式,直接对胸径和树高数据求和再平均;(2)依据线性回归模型的性质,用样本均值求截距,再代入预测;(3)通过独立性检验,构建列联表,计算卡方统计量,与临界值比较判断关联性,核心是运用统计基本公式和方法,逐步解决不同统计问题 .
(1)由题知,
,
.
(2),
所以,
所以,
当时,,
即估计胸径为的该类杨树的树高为.
(3)零假设为:树龄相同的这类杨树是否成材与种植位置无关联,
根据列联表中的数据,经计算得到,
根据的独立性检验,我们推断不成立,
即认为树龄相同的这类杨树是否成材与种植位置有关联,此推断错误的概率不大于0.1.
16.(2025高二下·清远期末)如图,在三棱锥中,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底面是的中点,是的中点,且.
(1)证明:平面;
(2)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答案】(1)解: 在平面内,过点作,由题知,,所以,所以.因为底面,且在平面内,所以,
所以两两垂直,以为坐标原点,分别以所在直线为轴 轴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则,,设,因为,所以
,所以,所以,易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所以,所以,又因为平面.所以平面.
(2)解:由(1)知,,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令,得,所以,设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又,所以,所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知识点】用空间向量研究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用空间向量研究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解析】【分析】本题围绕三棱锥中的线面平行证明与线面角求解展开,对于(1),通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法向量垂直且直线不在平面内,实现线面平行的证明;对于(2),同样依托空间直角坐标系,先求平面的法向量,再利用线面角的向量公式计算正弦值.核心是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合理构建与向量运算的灵活运用 .
(1)在平面内,过点作,
由题知,,
所以,
所以.
因为底面,且在平面内,
所以,
所以两两垂直,
以为坐标原点,分别以所在直线为轴 轴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则,,
设,因为,所以
所以,所以,
易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所以,所以,又因为平面.
所以平面.
(2)由(1)知,,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则
令,得,所以,
设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
又,
所以,
所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17.(2025高二下·清远期末)已知双曲线与椭圆的焦点相同,且离心率之比为.
(1)求双曲线的方程;
(2)若直线与双曲线的左 右两支分别交于两点,记点关于轴的对称点为,证明:直线过定点,并求出该定点的坐标.
【答案】(1)解:由题知,,化简得.解得,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
(2)证明:设,则,联立消去整理得,所以,所以,又直线的斜率,所以直线的方程为,由对称性易知,若直线过定点,则该定点在轴上,令,得,所以直线过定点,且该定点的坐标为.
【知识点】椭圆的简单性质;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双曲线的简单性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分析】本题围绕双曲线与椭圆的性质关联,以及直线与双曲线位置关系展开,对于(1),利用椭圆与双曲线焦点相同(即c 相等 )、离心率的定义,建立关于双曲线a、b 的方程求解;对于(2),通过联立直线与双曲线方程,结合韦达定理得到交点坐标关系,再分析对称点连线的直线方程,确定其过定点,核心是椭圆与双曲线基本性质的运用,以及直线与圆锥曲线综合问题的常规解法(联立、韦达定理、直线方程推导 ).
(1)由题知,,化简得.
解得,
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
(2)证明:设,则,
联立
消去整理得,
所以,
所以,
又直线的斜率,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
由对称性易知,若直线过定点,则该定点在轴上,
令,得,
所以直线过定点,且该定点的坐标为.
18.(2025高二下·清远期末)甲 乙两名操作员对三种电子信息传递元件进行随机连接检测,并制定如下标准:第一次由元件将信息传出,每次传递时,传递元件都等可能地将信息传递给另外两个元件中的任何一个,若第三次传递后,信息在元件中,则该组检测成功,否则该组检测失败.若该组检测成功,则由原操作员继续操作下一组检测;反之,则由另一操作员按上述规则继续操作下一组检测.
(1)求一组随机连接检测成功的概率;
(2)若第1次从甲开始进行随机连接检测,记在前4次检测中,乙操作的次数为,求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期望;
(3)若第1次从乙开始进行连接检测,求第次由乙操作的概率.
【答案】(1)解:由题知,三次传递所有的传递方法有:,则共有8种传递方法,第三次传递后,信息在元件中的有两种情况,所以第三次传递后,信息在元件中的概率为,即一组随机连接检测成功的概率为.
(2)解: 设在前4次检测中,乙操作的次数为,依题意,可取,所以,,
,
,所以的分布列为
0 1 2 3
所以.
(3)解:若第1次从乙开始进行连接检测,则第次由乙操作有两种情况:(1)第次由乙操作,第次继续由乙操作,其概率为;(2)第次由甲操作,第次由乙操作,其概率为,所以,所以,因为时,,所以数列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所以,所以.
【知识点】数列的递推公式;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解析】【分析】(1),通过列举所有传递路径,利用古典概型计算成功概率.
(2)先确定随机变量 X 的可能取值,再分别计算每个取值的概率,最后列出分布列并求期望,核心是古典概型的应用与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分析 .
(3) 概率递推关系,需分析第n-1次由乙操作的两种来源,建立递推公式,再通过构造等比数列求解通项.识别概率转移的两种情况,转化为递推数列问题.
(1)由题知,三次传递所有的传递方法有:
,
则共有8种传递方法,
第三次传递后,信息在元件中的有两种情况,
所以第三次传递后,信息在元件中的概率为,
即一组随机连接检测成功的概率为;
(2)设在前4次检测中,乙操作的次数为,
依题意,可取,
所以,
,
,
,
所以的分布列为
0 1 2 3
所以;
(3)若第1次从乙开始进行连接检测,则第次由乙操作有两种情况:
(1)第次由乙操作,第次继续由乙操作,其概率为;
(2)第次由甲操作,第次由乙操作,
其概率为,
所以,
所以,
因为时,,
所以数列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所以,所以.
19.(2025高二下·清远期末)已知函数的导函数为.
(1)当时,求的极值;
(2)若在上不单调,求的取值范围;
(3)已知,若在定义域内有三个不同的极值点,且满足,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解: 当时,,则,所以当或时,,此时单调递减,当时,,此时单调递增,所以当时,取得极小值,且极小值为;当时,取得极大值,
且极大值为.
(2)解: 由题可知:,,设,注意到,要使在上不单调,只需满足,解得,即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3)解:由题知,其定义域为,则,令,得或,设,则,当时,,所以单调递增;当时,,所以单调递减,又当时,;当时,,且,所以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因为在定义域内有三个不同的极值点,所以与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所以,不妨设,则,所以,所以所以
,令,则,因为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所以在()上单调递增,所以,又,所以,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因为,所以当时,恒成立,即当时,恒成立,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知识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
【解析】【分析】(1)通过求导分析函数单调性,进而确定极值.
(2)先化简函数g(x)并求导,依据 “函数在区间上不单调则其导函数在该区间有正有负(或说导函数对应的方程有解 )” 的思路,结合二次方程根的分布确定参数范围,核心是导数工具在研究函数性质中的应用,以及函数单调性与导函数符号的关联 .
(3)通过求导确定函数的极值点与参数的关系,再利用极值点的性质化简,最后结合函数单调性求解的取值范围.将极值点问题转化为函数交点问题,通过构造新函数并分析其性质解题.
(1)当时,,
则,
所以当或时,,此时单调递减,
当时,,此时单调递增,
所以当时,取得极小值,
且极小值为;
当时,取得极大值,
且极大值为.
(2)由题可知,
,
设,
注意到,要使在上不单调,
只需满足,解得,
即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3)由题知,其定义域为,
则,
令,得或,
设,则,
当时,,所以单调递增;
当时,,所以单调递减,
又当时,;当时,,且,
所以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
因为在定义域内有三个不同的极值点,
所以与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所以,
不妨设,则,
所以,所以
所以
,
令,则,
因为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
又,
所以,所以在上单调递增,
因为,
所以当时,恒成立,
即当时,恒成立,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1 / 1广东省清远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5高二下·清远期末)( )
A.8 B.13 C.63 D.66
2.(2025高二下·清远期末)已知,则的值为( )
A.-1 B.-2 C.0 D.2
3.(2025高二下·清远期末)某活动室有足球和篮球,从中随机挑选2个球,若这2个球中足球个数为,且的分布列如下表所示,则( )
0 1 2
A. B. C. D.
4.(2025高二下·清远期末)某班级有名学生,其中男生 女生的人数及是否喜爱篮球的人数如表所示,从这名学生中随机选择人作为体育课代表,若选到的学生喜爱“篮球”,则该学生是女生的概率为( )
喜爱“篮球” 不喜爱“篮球” 合计
男生
女生
合计
A. B. C. D.
5.(2025高二下·清远期末)如图,要让电路从处到处只有一条支路接通,则不同的路径有( )
A.5种 B.6种 C.7种 D.9种
6.(2025高二下·清远期末)已知,若,则( )
A.-1 B.-2 C.11.8 D.2
7.(2025高二下·清远期末)已知函数的图象在点处的切线的倾斜角为,则曲线在点处的切线的方程为( )
A. B. C. D.
8.(2025高二下·清远期末)已知数列:,从中任选三项组成一个新数列,则所有新数列中的最小项之和为( )
A. B. C. D.
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
9.(2025高二下·清远期末)已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10.(2025高二下·清远期末)在三个地区暴发了流感,这三个地区分别有的人患了流感,假设这三个地区的人口数之比为,现从这三个地区中任意选取一个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若此人选自地区,则其患流感的概率为0.05
B.此人患流感的概率为0.0485
C.若此人患流感,则其选自地区的概率为
D.若此人患流感,则其选自地区的概率为
11.(2025高二下·清远期末)已知函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有两个零点,则
B.若,则无最值
C.当时,方程有唯一实根
D.若存在,使得,则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2.(2025高二下·清远期末)某班女生的身高(单位:cm)近似服从正态分布,从中随机选取一人,则 .(精确到0.0001,参考数据:若,则,)
13.(2025高二下·清远期末)某校安排4位老师在期末考试的3天值班,要求每人需要值班1天或2天,且每天有两人值班,则不同的值班方案有 种.
14.(2025高二下·清远期末)小李家共有10只信鸽,其中戴盔鸽有3只,李种鸽有且只,其余的为蓝鸽,且随机取出2只信鸽,其品种不相同的概率是.现随机取出2只信鸽,若取出1只蓝鸽记10分,取出1只戴盔鸽记20分,取出1只李种鸽记30分.用表示取出的2只信鸽的分数之和,则的数学期望为 .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证明过程及演算步骤.
15.(2025高二下·清远期末)在研究某类杨树的树高与胸径(树的主干在地面以上处的直径)之间的关系时,某研究员收集的一些数据如表1所示.
(1)由表1数据,求胸径与树高的平均值;(胸径精确到,树高精确到)
(2)根据这些数据,可建立该类杨树树高(单位:)关于胸径(单位:)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为,用(1)中结果求的值并估计胸径为的该类杨树的树高;(精确到)
(3)若这12棵杨树树龄相同,分别种植于南坡和北坡,且成材情况如表2所示,根据的独立性检验,能否认为树龄相同的这类杨树是否成材与种植位置有关联?
编号 1 2 3 4 5 6
胸径 18.1 20.1 22.2 24.4 26.0 28.3
树高 18.8 19.2 21.0 21.0 22.1 22.1
编号 7 8 9 10 11 12
胸径 29.6 32.4 33.7 35.7 38.3 40.2
树高 22.4 22.6 23.0 24.3 23.9 24.7
表1
种植位置 成材情况 合计
成材 未成材
南坡 5 1 6
北坡 2 4 6
合计 7 5 12
表2
参考公式及数据:,其中.
0.1 0.05 0.01 0.001
2.706 3.841 6.635 10.828
16.(2025高二下·清远期末)如图,在三棱锥中,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底面是的中点,是的中点,且.
(1)证明:平面;
(2)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17.(2025高二下·清远期末)已知双曲线与椭圆的焦点相同,且离心率之比为.
(1)求双曲线的方程;
(2)若直线与双曲线的左 右两支分别交于两点,记点关于轴的对称点为,证明:直线过定点,并求出该定点的坐标.
18.(2025高二下·清远期末)甲 乙两名操作员对三种电子信息传递元件进行随机连接检测,并制定如下标准:第一次由元件将信息传出,每次传递时,传递元件都等可能地将信息传递给另外两个元件中的任何一个,若第三次传递后,信息在元件中,则该组检测成功,否则该组检测失败.若该组检测成功,则由原操作员继续操作下一组检测;反之,则由另一操作员按上述规则继续操作下一组检测.
(1)求一组随机连接检测成功的概率;
(2)若第1次从甲开始进行随机连接检测,记在前4次检测中,乙操作的次数为,求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期望;
(3)若第1次从乙开始进行连接检测,求第次由乙操作的概率.
19.(2025高二下·清远期末)已知函数的导函数为.
(1)当时,求的极值;
(2)若在上不单调,求的取值范围;
(3)已知,若在定义域内有三个不同的极值点,且满足,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排列及排列数公式
【解析】【解答】解:.
故答案为:D.
【分析】明确排列数 的计算公式( ,表示从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个元素的排列数 ),再分别计算 和 的值,最后将二者相加得到结果 .
2.【答案】B
【知识点】极限及其运算;基本初等函数导函数公式
【解析】【解答】解:,把代入中,可得 ,而根据导数定义, ,所以该极限的值为 .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中其实就是函数在处的导数 ,接下来需要先求出函数的导函数,再将代入导函数求出的值 .
3.【答案】A
【知识点】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解析】【解答】解:依据分布列性质列方程:已知 的分布列中,,, ,因为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所有概率之和为,所以可列出方程,解得.
故答案为:A.
【分析】基于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基本性质:分布列中所有概率之和为 ,把 取不同值时的概率相加,令其和等于,从而建立关于 的方程,最后解这个方程就能得到 的值 .
4.【答案】B
【知识点】条件概率乘法公式
【解析】【解答】解:记事件选到的学生喜爱“篮球”,事件选到的学生是女生,则,,由条件概率公式可得.
故答案为:B.
【分析】先明确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设事件为“选到的学生喜爱篮球”,事件为“选到的学生是女生”,那么我们要求的是在事件发生的条件下,事件发生的概率,即 ,根据条件概率公式 求解即可.
5.【答案】C
【知识点】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解析】【解答】解: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以及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可知,不同的路径有种.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以及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把从 到 的路径按照电路的分支结构进行分类,每一类分别计算路径数量,最后根据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将各类路径数量相加,得到总的路径数 ,需要先观察电路的结构,确定可以分成哪几类,再分别计算每类的路径数 .
6.【答案】C
【知识点】二项分布
【解析】【解答】解:由题知,,又,所以,所以,故答案为:C.
【分析】先根据二项分布的期望公式、方差公式算出的期望和方差;再依据随机变量(、为常数 )的期望性质、方差性质,求出的期望和方差;最后将与相加得到结果 .
7.【答案】B
【知识点】导数的几何意义;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解析】【解答】解:,依题意,解得,所以,所以,所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的方程为,整理这个方程,可得,
故答案为:B.
【分析】先通过已知处切线的倾斜角求出的值,进而得到函数及其导函数;然后求出点处的函数值和导数值(即切线斜率);最后利用点斜式(其中为切点,为切线斜率)求出切线方程 。
8.【答案】D
【知识点】数列的求和;排列及排列数公式;组合及组合数公式
【解析】【解答】解:由题知,任意三个不同项可组成个数列;
在所有递增的新数列中,以1为最小项的新数列有个,
以2为最小项的新数列有个,
以3为最小项的新数列有个,
,
以2023为最小项的新数列有个,
此时,所有新数列中的最小项之和为
,
所以所有新数列中的最小项之和为.
故答案为:D.
【分析】先明确三个数组成新数列的排列情况,再分析以每个数为最小项的新数列个数,最后借助组合数性质计算求和,关键在于理解最小项的分布规律,以及组合数运算性质的运用,通过对不同最小项的新数列数量分析,逐步推导求和 .
9.【答案】A,C,D
【知识点】二项式定理;二项式系数的性质;二项式系数
【解析】【解答】解:令,得,故A正确;
,故B错误;
令,得,又,
所以,故C正确;
令,得,
所以,故D正确.
故答案为:ACD.
【分析】利用赋值法和二项式系数性质分别计算判断.赋值法通过给赋特殊值(如、、 ),结合二项式展开式的结构,求出相关系数和;通项公式用于直接计算特定项(如 )的系数 .
10.【答案】A,B,C
【知识点】全概率公式;条件概率;贝叶斯公式
【解析】【解答】解:设事件为“选取的人来自地区”,事件为“选取的人来自地区”,事件为“选取的人来自地区” ,“此人患流感”,条件概率表示来自地区时患流感的概率,题目中已明确地区有的人患流感,即,故A正确;
,故B正确;
若此人患流感,则其选自地区的概率为,故C正确;
若此人患流感,则其选自地区的概率为,故D错误,
故答案为:ABC.
【分析】先定义事件,确定各地区人口占比(即选到该地区的概率 )和各地区患流感的条件概率;然后用全概率公式计算选到患流感的人的总概率;最后用贝叶斯公式计算在患流感的条件下,来自各地区的概率,以此判断各个选项 .
11.【答案】B,C,D
【知识点】函数的单调性及单调区间;利用导数研究函数最大(小)值;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函数的定义域为,令,则,令0,则,所以函数的单调减区间为,单调增区间为,即函数的极小值为,若函数有两个零点,则,解得,故A错误;
B,若,对于函数,有,解得,即函数的定义域为,由则,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所以函数在上为减函数,函数无最值,故B正确;
C,当时,方程,即,即,令,则,当或时,,当时,,所以在和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即,所以在上有一个零点,所以方程有唯一实根,故C正确;
D,若存在,使得,则,令,则,又,令,则,所以在上单调递减,又,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所以,即,故D正确,
故答案为:BCD.
【分析】判断函数单调性和值域可判断A;结合基本不等式判断单调性可判断B;作差构造函数求导,结合单调性和值域可判断C;分离参变量构造函数求导结合单调性可判断D.对每个选项,分别通过求导分析函数性质,结合相应数学方法(如分离参数、构造函数、基本不等式等 )进行判断 .
12.【答案】
【知识点】正态分布定义
【解析】【解答】解:由题知,,则把代入,可得
故答案为:
【分析】利用正态分布的区间来进行计算即可.先明确正态分布中(均值 )和(标准差 ),再利用正态分布的对称性,结合已知的区间概率值来求解,需要先从正态分布中确定和,然后分析、与、的关系,借助对称性计算概率 .
13.【答案】90
【知识点】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排列、组合的实际应用;排列与组合的综合
【解析】【解答】解:设4位老师分别为甲 乙 丙 丁,由题知,这4人中恰有2人均值班2天,剩下2人均值班1天.从4人中选2人均值班2天有种选法,下面讨论甲和乙均值班2天的情况:若甲 乙两人值班的日期都相同,有种不同的结果;若甲 乙两人值班的日期有一天相同,有种不同的结果,所以不同的值班方案有(种).
故答案为:90
【分析】先确定哪人值天,再对这人的值班日期组合情况分类,分别计算各类情况的方案数,最后汇总 .
14.【答案】38
【知识点】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
【解析】【解答】解:设“任意取出2只信鸽,这两只信鸽的品种相同”为事件,则,整理得,解得或(舍去),所以李种鸽有3只,蓝鸽有4只,所以的所有取值为,且
,所以根据期望公式:代入数据得:.
故答案为:38
【分析】本题需要先通过“品种相同”的概率求出李种鸽的数量,再确定分数之和 的所有可能取值,计算每个取值的概率,最后利用期望公式求出数学期望。解题关键在于利用对立事件概率关系列方程求 ,再结合组合数计算概率,进而求期望 。
15.【答案】(1)解:由题知,,
.
(2)解:,所以,所以,当时,,即估计胸径为的该类杨树的树高为.
(3)解:零假设为:树龄相同的这类杨树是否成材与种植位置无关联,根据列联表中的数据,经计算得到,根据的独立性检验,我们推断不成立,即认为树龄相同的这类杨树是否成材与种植位置有关联,此推断错误的概率不大于0.1.
【知识点】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独立性检验的应用
【解析】【分析】 本题围绕杨树胸径与树高的统计关系,以及树龄相同杨树成材与种植位置的关联性检验展开,对于(1),利用平均数公式,直接对胸径和树高数据求和再平均;(2)依据线性回归模型的性质,用样本均值求截距,再代入预测;(3)通过独立性检验,构建列联表,计算卡方统计量,与临界值比较判断关联性,核心是运用统计基本公式和方法,逐步解决不同统计问题 .
(1)由题知,
,
.
(2),
所以,
所以,
当时,,
即估计胸径为的该类杨树的树高为.
(3)零假设为:树龄相同的这类杨树是否成材与种植位置无关联,
根据列联表中的数据,经计算得到,
根据的独立性检验,我们推断不成立,
即认为树龄相同的这类杨树是否成材与种植位置有关联,此推断错误的概率不大于0.1.
16.【答案】(1)解: 在平面内,过点作,由题知,,所以,所以.因为底面,且在平面内,所以,
所以两两垂直,以为坐标原点,分别以所在直线为轴 轴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则,,设,因为,所以
,所以,所以,易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所以,所以,又因为平面.所以平面.
(2)解:由(1)知,,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令,得,所以,设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又,所以,所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知识点】用空间向量研究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用空间向量研究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解析】【分析】本题围绕三棱锥中的线面平行证明与线面角求解展开,对于(1),通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法向量垂直且直线不在平面内,实现线面平行的证明;对于(2),同样依托空间直角坐标系,先求平面的法向量,再利用线面角的向量公式计算正弦值.核心是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合理构建与向量运算的灵活运用 .
(1)在平面内,过点作,
由题知,,
所以,
所以.
因为底面,且在平面内,
所以,
所以两两垂直,
以为坐标原点,分别以所在直线为轴 轴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则,,
设,因为,所以
所以,所以,
易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所以,所以,又因为平面.
所以平面.
(2)由(1)知,,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则
令,得,所以,
设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
又,
所以,
所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17.【答案】(1)解:由题知,,化简得.解得,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
(2)证明:设,则,联立消去整理得,所以,所以,又直线的斜率,所以直线的方程为,由对称性易知,若直线过定点,则该定点在轴上,令,得,所以直线过定点,且该定点的坐标为.
【知识点】椭圆的简单性质;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双曲线的简单性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分析】本题围绕双曲线与椭圆的性质关联,以及直线与双曲线位置关系展开,对于(1),利用椭圆与双曲线焦点相同(即c 相等 )、离心率的定义,建立关于双曲线a、b 的方程求解;对于(2),通过联立直线与双曲线方程,结合韦达定理得到交点坐标关系,再分析对称点连线的直线方程,确定其过定点,核心是椭圆与双曲线基本性质的运用,以及直线与圆锥曲线综合问题的常规解法(联立、韦达定理、直线方程推导 ).
(1)由题知,,化简得.
解得,
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
(2)证明:设,则,
联立
消去整理得,
所以,
所以,
又直线的斜率,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
由对称性易知,若直线过定点,则该定点在轴上,
令,得,
所以直线过定点,且该定点的坐标为.
18.【答案】(1)解:由题知,三次传递所有的传递方法有:,则共有8种传递方法,第三次传递后,信息在元件中的有两种情况,所以第三次传递后,信息在元件中的概率为,即一组随机连接检测成功的概率为.
(2)解: 设在前4次检测中,乙操作的次数为,依题意,可取,所以,,
,
,所以的分布列为
0 1 2 3
所以.
(3)解:若第1次从乙开始进行连接检测,则第次由乙操作有两种情况:(1)第次由乙操作,第次继续由乙操作,其概率为;(2)第次由甲操作,第次由乙操作,其概率为,所以,所以,因为时,,所以数列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所以,所以.
【知识点】数列的递推公式;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解析】【分析】(1),通过列举所有传递路径,利用古典概型计算成功概率.
(2)先确定随机变量 X 的可能取值,再分别计算每个取值的概率,最后列出分布列并求期望,核心是古典概型的应用与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分析 .
(3) 概率递推关系,需分析第n-1次由乙操作的两种来源,建立递推公式,再通过构造等比数列求解通项.识别概率转移的两种情况,转化为递推数列问题.
(1)由题知,三次传递所有的传递方法有:
,
则共有8种传递方法,
第三次传递后,信息在元件中的有两种情况,
所以第三次传递后,信息在元件中的概率为,
即一组随机连接检测成功的概率为;
(2)设在前4次检测中,乙操作的次数为,
依题意,可取,
所以,
,
,
,
所以的分布列为
0 1 2 3
所以;
(3)若第1次从乙开始进行连接检测,则第次由乙操作有两种情况:
(1)第次由乙操作,第次继续由乙操作,其概率为;
(2)第次由甲操作,第次由乙操作,
其概率为,
所以,
所以,
因为时,,
所以数列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所以,所以.
19.【答案】(1)解: 当时,,则,所以当或时,,此时单调递减,当时,,此时单调递增,所以当时,取得极小值,且极小值为;当时,取得极大值,
且极大值为.
(2)解: 由题可知:,,设,注意到,要使在上不单调,只需满足,解得,即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3)解:由题知,其定义域为,则,令,得或,设,则,当时,,所以单调递增;当时,,所以单调递减,又当时,;当时,,且,所以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因为在定义域内有三个不同的极值点,所以与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所以,不妨设,则,所以,所以所以
,令,则,因为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所以在()上单调递增,所以,又,所以,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因为,所以当时,恒成立,即当时,恒成立,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知识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
【解析】【分析】(1)通过求导分析函数单调性,进而确定极值.
(2)先化简函数g(x)并求导,依据 “函数在区间上不单调则其导函数在该区间有正有负(或说导函数对应的方程有解 )” 的思路,结合二次方程根的分布确定参数范围,核心是导数工具在研究函数性质中的应用,以及函数单调性与导函数符号的关联 .
(3)通过求导确定函数的极值点与参数的关系,再利用极值点的性质化简,最后结合函数单调性求解的取值范围.将极值点问题转化为函数交点问题,通过构造新函数并分析其性质解题.
(1)当时,,
则,
所以当或时,,此时单调递减,
当时,,此时单调递增,
所以当时,取得极小值,
且极小值为;
当时,取得极大值,
且极大值为.
(2)由题可知,
,
设,
注意到,要使在上不单调,
只需满足,解得,
即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3)由题知,其定义域为,
则,
令,得或,
设,则,
当时,,所以单调递增;
当时,,所以单调递减,
又当时,;当时,,且,
所以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
因为在定义域内有三个不同的极值点,
所以与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所以,
不妨设,则,
所以,所以
所以
,
令,则,
因为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
又,
所以,所以在上单调递增,
因为,
所以当时,恒成立,
即当时,恒成立,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