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六单元
23 范进中举
读 书
1.古人将读书学习视为最崇高、最重要的事业。这里呈现的是两幅关于读书的书法作品,请从以下选项中为它们分别选出最适当的评价。
A.笔画平直,秀美圆润
B.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C.笔法古朴,讲求对称
D.章法自如,疏密得体
甲: 乙:
C D
读 思
2.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星宿(xiù) 相公(xiāng)
腆着(tiǎn) 低贱(jiàn)
B.长亲(zhǎng) 行事(háng)
拙病(zhuō) 规矩(guī)
C.报帖(tiè) 带挈(qiè)
解元(jiè) 啐脸(cuì)
B
D.名讳(huì) 兀自(wù)
绾发(wǎn) 中举(zhōng)
解析 A.相xiàng。C.帖tiě。D.中zhòng。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伸)过来。
B.世先生同在桑梓(家乡),一向有失亲近。
C.我又不同你顽(顽皮),你自回去罢
D.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挺着)肚子去了。
C
解析 “顽”同“玩”,是“嬉闹,玩笑”的意思。
4.(学科素养·审美创造)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2分)
①什么是喜剧美感呢
②喜剧美感最直接、最明显的效果就是笑。喜剧不会给人
以沉重感、严肃感,它是诙谐的,是叫人轻松、愉快的。
③喜剧的笑基本上可分为两种:讥笑与嬉笑。这两种笑便形
成了两类喜剧:讽刺喜剧与幽默喜剧。
④讽刺喜剧,常以尖锐的讽刺和嘲笑揭露、抨击现实生活中
的反面事物。这种喜剧的人物,往往行为反常、特异。针对
他们发出的笑,都是对虚伪、狡诈、愚蠢、自以为是等人类
弱点的鞭挞。
⑤幽默喜剧中的主人公大多数并非反派人物,他们主要通过
滑稽的行为来引发笑声。莎士比亚的经典喜剧《第十二
夜》,讲述了主人公在经历了三个有心但并无恶意的恶作剧
之后,如愿以偿,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主人公在机缘巧合下
出了不少“洋相”,整部喜剧充满了一种令人欢欣的浪漫情
调。
⑥喜剧是令人轻松、愉快的艺术,也是叫人笑过之后产生深
思的艺术。喜剧能培养情趣,人类的喜剧精神,要点有三:
⑦一曰轻松活泼的情调。喜剧的笑,能叫人摆脱沉重负担、
打破僵化环境,得到一种轻松活泼的感受。有人把喜剧称为
“春天的神话”,因为春天是生机盎然的季节,不论是嘲讽
性、批判性的笑,还是幽默性、赞许性的笑,都是在护卫、呼
唤着人与社会的生机。
⑧二曰豁达乐观的胸怀。笑是智慧与自信的表现。幽默是
喜剧的最高境界,幽默不仅包含机智,而且还表现了豁达乐观
的胸怀。因此,幽默之笑颇有雅量和气度,显得温厚,于嬉笑
之中隐含着慈悲心怀。
⑨三曰追求自由的精神。喜剧精神在于要冲破僵化的、陈
旧事物的束缚。当我们欣赏喜剧、开怀大笑的时候,一切沐
猴而冠的权势者,一切道貌岸然的道学家,一切束缚人性的陈
规陋习和僵化的教条,都被踩在了脚下。总之,不论是幽默的
笑,还是讽刺的笑,都是人类智慧与理性的产物,都是人类摆
脱束缚、追求自由、解放精神的表现。所以黑格尔说:“喜
剧高于悲剧。”
(选自《戏剧艺术十五讲》,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本文主要从“喜剧美感”和“喜剧精神”两个方面阐释
了喜剧的价值。
B.喜剧的笑可以分为讥笑与嬉笑,由此形成两类喜剧:讽刺喜
剧、幽默喜剧。
C.最后一段三个“一切”构成排比句,增强了语势,强调了作
者的观点。
D.喜剧是令人轻松、愉快的艺术,它唯一的效果是让人发笑,
D
摆脱沉重感。
(2)(★★☆)林语堂说:“人生在世,还不是有时笑笑人家,有时
给人家笑笑。”你认为这句话能够作为第⑧段的论据吗 请
结合文本加以分析。(4分)
答:
(示例)我认为这句话能够作为第⑧段的论据。“有时笑
笑人家”点出了喜剧精神中包含的自信与机智;“有时给人
家笑笑”点出了喜剧精神中的雅量和气度。整句话能够充
分地论证“喜剧精神包括豁达乐观的胸怀”这一观点。
(3)(★★☆)学校即将举办校园喜剧大赛,同学们展开了热烈
的讨论,请你参与。(5分)
班长:我们要编写一幕讽刺喜剧参赛,想从课文中选择一个人
物作为主人公。
备选人物:范进、胡屠户
我觉得选 更好。因为
答案 (示例1) 范进 在《范进中举》中,范进在中举后发疯,狼狈
不堪,洋相百出,令人发笑。作者故意将本该风光无限的中举
写得丑态百出,无情地揭露和抨击了腐朽的封建八股取士制
度的荒谬。
(示例2)胡屠户 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的倨傲与在范进中举
后的巴结逢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极具喜剧效果。作者借这
样的反差鞭挞了胡屠户的虚伪、愚蠢,讽刺了其趋炎附势的
市侩嘴脸。
解析 (1)由“喜剧是令人轻松、愉快的艺术,也是叫人笑过
之后产生深思的艺术”可知,D项“它唯一的效果是让人发
笑,摆脱沉重感”说法不当。
(2)这句话包含“有时笑笑人家”“有时给人家笑笑”两层
意思。结合“笑是智慧与自信的表现。幽默是喜剧的最高
境界,幽默不仅包含机智,而且还表现了豁达乐观的胸怀”
“幽默之笑颇有雅量和气度,显得温厚,于嬉笑之中隐含着慈
悲心怀”可知,“有时笑笑人家”体现出的是喜剧精神中的
自信、机智,“有时给人家笑笑”体现出的是喜剧精神中的
雅量、气度。因此,这句话能够有力论证“喜剧精神包括豁
达乐观的胸怀”这一观点,可以作为第⑧段的论据。据此作
答即可。
(3)结合“讽刺喜剧,常以尖锐的讽刺和嘲笑揭露、抨击现实
生活中的反面事物”“针对他们发出的笑,都是对虚伪、狡
诈、愚蠢、自以为是等人类弱点的鞭挞”可知,范进或胡屠
户均可作为讽刺喜剧的主人公。作者对二人的描写既富有
喜剧色彩,又充满对腐朽制度与丑恶人性的讽刺。据此作答
即可。
读 写
5.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后
面小题。(15分)
洒在雪地上的泪珠
冷静这辈子最讨厌的事就是被人逼迫着做不愿意做的事。
6岁那年,她第一次到乡下的爷爷家过年。去爷爷家的路上,
她已经想过了,见了爷爷奶奶要问好,要给他们敬一个少先队
队礼,或者拿出考试的卷子给他们看一看。
结果到了爷爷家,冷静刚刚笑着和爷爷奶奶打过招呼,妈妈的
手就按在了她的头上,妈妈一边说着快给爷爷奶奶鞠躬,一边
把她的头往下按了一下。冷静把头倔强地挺了起来,转过身,
有些愠怒地看着妈妈。妈妈的脸色顿时有些不太好看,然后
给爷爷奶奶解释,孩子小,不太懂事。
吃饭的时候,冷静给爷爷倒酒,然后给奶奶夹菜,爷爷奶奶叫
得亲热也甜蜜,爸爸和妈妈觉得冷静挺懂事,脸上的笑也自然
多了。
冷静读初三那年,参加了学校举办的才艺比赛。为了取得好
成绩,班里的老师特意请了一个在文化宫工作的家长来辅导
参加比赛的学生。冷静比赛的节目是独唱,歌名是《我和我
的祖国》。每一次歌唱之时,她觉得自己和歌曲所表达的意
境完全融合在了一起。尤其是唱到结尾之时,每一次她都觉
得眼泪在眼眶里含着,歌曲唱完,她总要短暂地沉浸在情感抒
发后的感动之中。她静静地站着,仰着头,目光注视着斜上
方,她似乎能够看到那里飘着一面鲜艳的国旗,而她的心和那
面旗正一起舞动着。她觉得自己以这样的姿势结束比赛很
好,但是辅导老师却要求她在唱完之后,要深深地给评委鞠
躬,然后等掌声差不多结束的时候再挺起腰。
冷静不喜欢这样的安排。她认为,比赛就是比赛,她可以用尊
重的目光注视评委,把最好的状态展示出来,但她不想用鞠躬
的方式赢得评委们的印象分。比赛那天,冷静就用凝视的方
式完成了舞台的造型。那次比赛,她获得了第一名。
冷静太有个性了,妈妈早发现了这些,也曾试着让她有所改
变。但是冷静有自己的认知,她反驳妈妈:我认为发自心底的
尊敬才是最真的尊敬,只有主动地去做,才是最好的。妈妈看
着已经大学毕业的冷静,觉得她说的没有错。
28岁那年,冷静结婚了。两年之后,冷静有了自己的儿子。从
儿子懂事起,冷静就教育儿子,人活着要懂得感恩。同时她还
教育儿子,感恩并不是形式,不是给爷爷磕头有多响,也不是
给姥爷鞠躬有多深,而是真心在心里装着他们。
那年元旦放假,冷静到北京出差。这是她第一次到北京,她想
到向往了多年的天安门广场看一看,结果忙了一天,直到晚上
十点多她才有点空闲。想到第二天就要返程,她还是决定去
广场看一看。然而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刚一出门,天上便飘起
了雪花。纷纷扬扬,好大好大的雪。
冷静到达天安门广场时,长安街上已经没有多少行人和车辆,
广场上的灯亮着,只有个别游客还在空旷的广场上,亮晶晶的
雪花在空中飞舞着。
刚走进广场,冷静一眼就看到了盼望了多年的国旗台。国旗
早已降落,只有那高大的旗杆矗立在广场之上。而她的眼里,
似乎看到旗杆顶上还飘着那面旗帜。
雪似乎覆盖了整个世界,城市进入了香甜的梦境。多么静谧
的夜晚呀,冷静的耳边响起了自己最喜欢的《我和我的祖
国》这首歌。她在心中刚刚哼起旋律时,却看到旗杆下的雕
像轻微地动了一下,定睛一看,原来那是站立的哨兵。哨兵像
是雕塑一样静止在那里,身姿挺拔。一瞬间,冷静停住了,她
感觉呼吸一下变得不够通畅,刚刚涌出来的泪水在眼缝中结
成了冰碴儿,扎得眼皮有些疼。
冷静用手轻轻地拭掉了泪珠,然后调匀了呼吸,把身子挺直,
对着那看不清面孔的哨兵,深深地把腰躬了下去。当她的腰
躬到最深处时,几滴泪水又从眼里涌了出来,在雪地上砸出了
一串深坑。
她听到了心脏剧烈跳动的声音。
(选自《小小说选刊》2022年第5期,有删改)
在学校文学社“小说分享会”上,语文老师向同学们推
荐了小说《洒在雪地上的泪珠》。
(1)(★★☆)对比是小说常常采用的一种写法。同学们围绕
“对比的作用”对本文展开讨论。请参与讨论并谈谈你的
看法和理由。(不少于50字)(5分)
答: (示例)本文采用了对比的写法。开头写冷静被妈妈按住头给爷爷奶奶鞠躬,冷静把头倔强地挺了起来,中间写冷静拒绝给评委鞠躬,结尾写冷静含着泪郑重地“深深地把腰躬了下去”给天安门广场旗杆下的哨兵鞠躬。前两次抗拒鞠躬和最后主动鞠躬形成鲜明的对比,不仅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也更加突出了文章主题——发自心底的尊敬才是最真的尊敬,只有主动地去做,才是最好的。
(2)(学科素养·审美创造)(微写作·发言分享)(★★★)本次
“小说分享会”的赏析环节,你将代表小组发言。请从人物
形象、结构安排、语言表达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写一段赏析
性文字,为发言做准备。(10分)
写作提示:①结合文章内容;②不少于100字。
答: (示例)小说成功塑造了一位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文章开篇点明冷静的性格“最讨厌的事就是被人逼迫着做不愿意做的事”。
然后分别记叙了6岁的冷静被按着头给爷爷奶奶鞠躬后的倔强表现,初三参加比赛拒绝给评委鞠躬,而是用凝视的方式代替,有独立个性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接着写结婚生子后的冷静教育自己的孩子“人活着要懂得感恩”“感恩并不是形式”“而是真心在心里装着他们”,既揭示了人物的性格,又突出文章主题。最后详写冷静在天安门广场含泪给大雪中旗杆下的哨兵深深地鞠躬,此时,一位既有鲜明的独立人格,又有感恩之心的人物形象矗立在读者眼前,令人赞叹、感动。
解析 (1)作答时指出对比的内容,然后分析对比的作用。本
文对比的作用是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主题。
(2)作答时先明确赏析角度,然后联系文本赏析。思路要清
晰,语言要流畅。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