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第四单元 素养综合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26分)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阴晦(huì) 毡帽 五行缺土(xíng) 笑嘻嘻
B. 栈桥(jiàn) 姿睢 狼狈不堪(kān) 油麻地
C. 褴褛(lǔ) 遭蹋 浩浩荡荡(dàng) 暴风雨
D. 阔绰(chāo) 晀望 无忧无虑(lǜ) 大理石
A
解析 B.栈zhàn,姿→恣。C.褛lǚ,遭→糟。D.绰chuò,晀→眺。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
一项是(3分)( )
A. 小蒙得知自己得了元旦学科竞赛总冠军,便松松爽爽地和小文出去了。
B. 秋天来了,老师组织同学们去采摘,大家歇斯底里,情绪激昂,你帮我,我帮你,将
收获的果实装进背包。
C. 对于老师和同学们的劝告,他总是置之不理。
D. 今天,我终于有机会加入共青团组织了,我郑重其事地将入团申请书交给了团
支部书记。
B
解析 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课标
语言运用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 通过学习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使我们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舆论导向正确,就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事业发展。
C. 乡村振兴的工作重点应放在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和改善乡村环境上。
D. 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治理下,我市空气质量指数下降了一倍多,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B
课标
语言运用
解析 A.成分残缺,缺主语,删去“通过”或“使”。C.搭配不当,可删掉“加强和”。D.动词“下降”与“一倍”搭配不当,下降不能用倍数,应将“一倍”改为“一半”。
4. (★★☆)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 )
①但无疑我们都能体悟到荡漾于整部作品中的悲悯情怀。②这种看似平常实
则并不简单的生活,我们的时代未必经历过。③《草房子》是一个美好的所在,
它让读者想起浪漫、温馨、遥远。④在人际关系日趋疏远的当今世界中,这种
情怀显得弥足珍贵,格外感人。⑤当翻开这本小说时,我们确实会被这样一种气
息所笼罩。⑥作者以优美的文笔,描绘了已经离我们远去的小学生活。
A. ⑥②①④⑤③ B. ③⑤⑥②①④
C. ③④⑤⑥②① D. ③⑥②①④⑤
B
课标
语言运用
解析 此语段对《草房子》作了介绍,③句引出了话题,可做首句;⑤句“当翻开
这本小说时”,“这本”指的就是《草房子》,因此⑤句为第二句;⑥②句讲了小
说中描述的“生活”,二者可通过读来辨析顺序;结合重点词“但”及语意理解,
①句与上一句衔接紧凑,是第五句;结合“情怀”一词可知,④句与①句衔接紧
凑,是第六句。由上分析,可排序为③⑤⑥②①④。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①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②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
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融融的春泥——软如一床
新翻的棉被的春泥。③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④一声雷,可以无
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
会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的飞絮。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D
课标
语言运用
解析 “一声雷……”“一阵杜鹃啼……”“一阵风起……”是三个并列的分句,故“一城杜鹃花”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分号。
6.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广大青年要切实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砥砺品质,增长本领,与祖国同频共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书写精彩人生。
A. 选文中加点词“在”“征程”“切实”分别是动词、名词、副词。
B. 选文中画线的“增长本领”是补充短语,“精彩人生”是偏正短语。
C. “广大青年要切实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青年担当重任”。
D.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这是一个承接关系的复句。
C
考法
语法综合
解析 A.“在”是介词,“切实”是形容词。B.“增长本领”是动宾短语。D.“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这是一个表示并列关系的复句。
7. 学校开展“文学部落”综合性学习活动,要举行课本剧展演,请你完成下列任务。(8分)
[课本剧编排]
(1)(★☆☆)班级准备编排一个课本剧参加展演,请完善编排流程。(4分)
第一步:确定展演篇目并研读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同学们认真排练
第五步:准备服装、道具和布景,进行彩排
(示例)集体讨论改编剧本
确定导演、演员及各自分工
答:(示例)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打开记忆的长卷,走进岁月的星河,多少文学经典让我们热血沸腾!今天,让我们一起品读经典,感受经典的无穷魅力。我宣布“文学部落”展演活动现在开始!
[活动开展]
(2) (★★☆)你被选为展演活动的主持人,请写一段开场白。(要求:不超过100字)(4分)
考法
微写作
解析 (1)根据活动主题“文学部落”和示例“第一步:确定展演篇目并研读”
“第四步:同学们认真排练”“第五步:准备服装、道具和布景,进行彩排”可确
定答案:集体讨论改编剧本;确定导演、演员及各自分工。
(2)开场白,是活动开始之前,主持人用来导入节目、渲染气氛、调动观众情绪的
话。拟写时要注意措辞和气氛的配合,注意要贴合主题。开场白的基本要求:①
整个开场白要紧扣主题;②篇幅简短,不可长篇大论;③语言要充满激情,富有鼓
动性。解答本题,学生需根据活动主题“文学部落”和开场白的特点及题目要
求“不超过100字”作答。注意表达得体。
二、阅读(3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8分)
老玉米
曹洪蔚
①围着村子的,是一眼望不到头的玉米地。
②父亲正忙着给玉米施肥除草。麦前套种的玉米,眼下已长到了齐腰深。看到
家栋,父亲有些意外:家栋是个大忙人,是单位的顶梁柱,在工作上要强得很,从不
甘于人后。这么多年,他节假日都没怎么休息过。父亲问他:“这不逢年不过节
的,咋就回来啦 ”
③“回来看您啊。”
④回到家,父亲去村头的小酒店买了几样菜,开了一瓶酒,对家栋说:“来,陪爹喝
点儿。”家栋平时不怎么喝酒,总担心喝酒会误事。完美、一流,是他给自己定
的工作标准。
⑤几杯酒下肚,父亲说:“孩儿,你有心事,瞒不过爹的眼。”家栋猛地饮下一杯
酒,脸上立马就泛起了红晕。
⑥他想告诉父亲,这次单位要补缺一名副局长,按学历、资历、能力,或是按工作
政绩、岗位需要、群众基础,他都有竞争优势。他很想努力去竞争一把,甚至有
了一些以往从未有过的、不太好的念头,这让一向光明磊落的他矛盾而痛苦。
于是,他想到了回乡下,听听父亲的意见。父亲已经80岁了,早已不再为“一箪
食,一瓢饮”忧心,却依然像一头老黄牛劳作于田间。
⑦看着家栋欲言又止,父亲没再继续追问下去,对他说:“吃罢饭回屋歇一会儿,
然后咱爷儿俩一块儿去玉米地薅草追肥。”
⑧这一觉睡得好沉好香。等到日头已经偏西,家栋才醒来,脑瓜子好像也清醒了
许多。父亲说:“洗把脸,咱俩下地去,这会儿没了毒日头,趁着凉快,能干俩钟头
的活儿。”
⑨玉米地,远看绿油油一片。走近,却又看到下面长着各样杂草。
⑩锄完一趟,父亲和家栋并肩坐在锄把子上小憩。父亲说:“这原本是一块撂荒
地,杂草和野棵子有一人多深,看着叫人心疼。那年,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就用了
一个冬天的时间,开了这片荒地。当年,你爷爷对我说过,怎样才能不让地里长草
呀 种上庄稼。只要地里有了庄稼,就不会容许杂草生长了,杂草一露头,就会被
锄倒薅掉。等庄稼铺满了田间,就没了杂草的生存之地。”
这晚临睡前,父亲从矮柜里捧出一个深红色的木匣子,对他说:“有件事你可能
还不知道,我也是刚刚搞明白。你爷爷,你那个种了一辈子庄稼的爷爷,是个了不
起的大英雄、大功臣啊。解放战争的时候,你爷爷立过一个特等功,两个一等
功。战争结束后,你爷爷转业到市里的化肥厂工作。后来上级动员职工离城返
乡,你爷爷就回到了村里,当了一辈子农民。要不是前不久上面开展军人普查登
记,谁都不知道他这辈子还当过兵、打过仗、立过功。”
木匣子里,军功章泛着深沉的微光,整齐折叠着的退伍证和立功证书也已发
黄。家栋看着,鬓角处不知不觉凝出了汗,顺着脸颊慢慢向下流。
躺在床上,家栋又想起爷爷说过的关于杂草和庄稼的道理。他觉得,这些日子,
他心里头的那块儿地生了杂草,且横生逞威,若任其野蛮生长,他立志“种好庄
稼”的使命和初心,就一定会化为乌有。
第二天,天刚麻麻亮,家栋就起来了。他告诉父亲,他想早点儿赶回单位上班,
手头还有一大堆活儿要干呢。
路过父亲的玉米地,家栋停下了脚步。他听父亲说过,这个时节,正是玉米的快
速生长期,若是没有杂草,地肥水足,蹲到地头,就能听见玉米吱吱的拔节声。
家栋轻轻地蹲下来,侧耳细听,隐隐地,他似乎真的听到了。
(《小小说选刊》2022年第22期,有删改)
8. (★★☆)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6分)
(1)(父亲)却依然像一头老黄牛劳作于田间。(从修辞角度赏析)
(2)这晚临睡前,父亲从矮柜里捧出一个深红色的木匣子,对他说……(从加点词
语表达效果角度赏析)
答:(1)运用比喻手法,将父亲比作老黄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勤劳朴实的品质。(2)“捧”这个动词,体现了父亲对木匣子的珍惜和重视,对爷爷的敬重和钦佩。
课标
审美创造
解析 (1)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父亲比作“一头老黄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像老黄牛一样任劳任怨地劳作的形象,写出了父亲勤劳朴实的品质。(2)“捧”的意思是用双手托,这里是写父亲用双手托出一个装着爷爷军功章、退伍证和立功证书的木匣子,写出了父亲珍惜、重视手中的物品,也表现了父亲对爷爷的敬重和钦佩。
9. (★★☆)请结合全文内容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
义。(4分)
他觉得,这些日子,他心里头的那块儿地生了杂草,且横生逞威,若任其野蛮
生长,他立志“种好庄稼”的使命和初心,就一定会化为乌有。
(1)杂草:
(2)庄稼:
指家栋因想当副局长而产生的“不太好的念头”(私心杂念)。(意近即可)
本职工作。
课标
思维能力
解析 (1)结合第⑥段“他想告诉父亲……这让一向光明磊落的他矛盾而痛苦”可知,句中的“杂草”是指家栋心中产生的“不太好的念头”。(2)结合第②段“在工作上要强得很”、第④段“完美、一流,是他给自己定的工作标准”和第 段“第二天……手头还有一大堆活儿要干呢”可知,句中的“庄稼”是指本职工作。
10. (★★★)文章后半部分为什么要介绍爷爷的光荣事迹 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答:(1)表现了爷爷默默奉献、不求名利的精神,这种精神所形成的良好家风是家栋健康成长的基础,促使他勤奋努力工作。(2)为下文家栋起早赶回单位的情节(做出了正确选择)作了铺垫。(答出大意即可)
课标
语言运用
解析 结合第②段“在工作上要强得很”、第④段“完美、一流,是他给自己
定的工作标准”和第⑩段“当年,你爷爷对我说过……种上庄稼”、第 段
“这晚临睡前……对他说:‘有件事……谁都不知道他这辈子还当过兵、打过
仗、立过功’”、第 段“躺在床上,家栋又想起爷爷说过的关于杂草和庄稼
的道理”可知,文章后半部分介绍爷爷的光荣事迹,是为了表现爷爷默默奉献、
不求名利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家栋一直勤奋努力工作的基础;父亲要用爷爷的
光荣事迹使家栋警醒,告诉家栋不应被名利所束缚,应该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
作,为下文写家栋心态的转变作铺垫。
11. (★★★)你认为家栋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概括。(4分)
课标
思维能力
答:(1)踏实认真,上进心强,对工作严格要求。(2)知错能改,能坚守初心。(意近即可)
解析 由第②段“家栋是个大忙人……他节假日都没怎么休息过”可知,家栋是一个踏实认真、上进心强的人;由第④段“家栋平时不怎么喝酒……是他给自己定的工作标准”可知,家栋是一个对工作严格要求的人;由第 段“木匣子里……顺着脸颊慢慢向下流”、第 段“躺在床上……就一定会化为乌有”、第 段“第二天……手头还有一大堆活儿要干呢”可知,家栋是一个知错能改、能坚守初心的人。
(二)阅读《迎着风,一顶草帽》,回答问题。(16分)
①一顶金黄的草帽,是爸爸刚从集市上买来的,还带着干燥的草香。
②小时候的我,总喜欢在夏天枕着父亲的草帽酣眠,尤其是在夜晚,露天的打麦场
上,一边看守麦子,一边和家人聊天。望着满天眨眼的星光,一盏茶功夫,我就进
入了梦乡。一觉醒来,天光大亮,口水溢湿了爸爸的草帽,抖一抖,像荷叶上的水
珠。
③在我的印象里,父亲的草帽里总有淡淡的麦香,那是收获的气息。
④白天,一场活忙下来,那草帽,就属于我了。我把它连同叔叔的那一顶扣在一
起,“砰——哐哐,砰——哐哐……”两顶草帽,像乐器中的铙儿一样碰在一起,
草帽相撞哪里会有声音 那声音,是农场上闲下来的父亲的杰作。父亲,成了我童
年记忆里最优秀的配乐大师!
⑤“砰——哐哐”,爸爸黝黑的脸膛上盛放着灿烂的笑容,那笑起来的皱纹,分明
就是夏天成熟的麦浪,一波又一波,伴随着两顶碰在一起的草帽,爸爸的脸上浪花
浮动。在我童年的印象里,清楚地记得,父亲帮我“配乐”时手舞足蹈的样子,那
舞蹈,像极了蒙古的摔跤。也只有爸爸才会把舞蹈跳得那样夸张,仿佛爸爸一跳
起这种舞蹈,就从来没有疲惫过,直到我拿草帽的手酸了,他才停下来擦汗。
⑥记得有一两次,我也抢过毛巾给爸爸擦过汗。当时的爸爸突然变得好安静,高
兴地让我擦。不知为什么,每次还都闭上眼睛,可能是也想起了他的童年吧,要不
然,为什么每当爸爸睁开眼睛,总会眼眶湿润呢
⑦爸爸的草帽,不只能在夏天发挥作用。春天时,爸爸先用两片细长的竹篾撑在
帽肚里,然后,随便在帽檐上系上一根长长的布条,再绑上一条长线,一顶草帽做
成的风筝就这样飞上天了!那时候,我总会说,爸爸真是个发明家!
⑧光阴荏苒,记不得这样的场景过了多少个年头。现在,我定居城市,父母依然留
在乡下。前几天,母亲从乡下打来电话说:“你们要一个孩子吧,你爸爸整天念叨
着重操旧业呢!”我的眼泪簌簌地流下来,我明白“重操旧业”的意思。
⑨脑海里重现多年前的场景:一样热闹的打麦场,一样的旷野,一顶草帽,迎着风!
12. (★★★)标题“迎着风,一顶草帽”的妙处有哪些 (4分)
课标
思维能力
答:①“草帽”是文章的线索;②回忆了儿时父亲陪伴“我”成长的往事,暗示了父亲对“我”的爱及父子之间挚爱亲情的主题;③充满画面感和动感,新颖别致,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 根据第①段“一顶金黄的草帽,是爸爸刚从集市上买来的”,第②段“小
时候的我,总喜欢在夏天枕着父亲的草帽酣眠”,第③段“在我的印象里,父亲的
草帽里总有淡淡的麦香”,第④段“白天……就属于我了”,第⑤段“伴随着两
顶碰在一起的草帽……他才停下来擦汗”,第⑦段“爸爸的草帽……一顶草帽
做成的风筝就这样飞上天了!”及第⑨段“脑海里重现多年前的场景……迎着
风!”可知,文章围绕“草帽”展开叙述,“草帽”这一意象贯穿全篇,故标题体
现了文章的线索。根据第⑤段“伴随着两顶碰在一起的草帽……他才停下来
擦汗”及第⑦段“爸爸的草帽……一顶草帽做成的风筝就这样飞上天了!”可
知,文章围绕“草帽”讲述了“我”和父亲之间快乐温馨的故事,体现了父亲和
“我”对彼此的爱,表达了挚爱亲情的主题。标题“迎着风,一顶草帽”描绘了
一顶草帽迎风飞扬舞动的画面,具有动感,能够吸引读者。
13. (★★☆)概括第⑤段画横线句的内容。(4分)
答:回忆了童年时父亲帮“我”“配乐”时手舞足蹈的情形。
解析 第⑤段画横线句是“我”的回忆,回忆中的人物是父亲和“我”,时间是
童年,行为是“配乐”时手舞足蹈。据此概括即可。
14. (★★★)从描写的角度分析第⑦段画横线句对塑造人物
形象及表达情感的作用。(4分)
课标
审美创造
答:动作描写,运用“撑”“系”“绑”三个动词,准确地写出了父亲把一顶草帽做成风筝的过程,表现儿时“我”眼中的父亲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表达“我”的敬佩之情。
解析 第⑦段画横线句描写了父亲将草帽改造成风筝的过程,运用了“撑”“系”“绑”三个动词,写出了父亲的心灵手巧。结合后文“那时候,我总会说,爸爸真是个发明家!”可知,本句的描写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敬佩之情。
15. (★★☆)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4分)
课标
思维能力
答:结构上:总结全文,首尾照应,呼应文题。内容上:揭示父亲对“我”的爱及父子之间挚爱亲情的主旨。
解析 结构上,文章最后一段“一顶草帽,迎着风!”与标题“迎着风,一顶草
帽”及第①段“一顶金黄的草帽……还带着干燥的草香”相呼应。结合全文
可知,文章围绕“草帽”叙述,最后一段提到“重现多年前的场景”“打麦场”
“草帽”,是对全文的总结。内容上,根据第⑨段两个“一样”可知,“我”所回
忆的是儿时与父亲在一起的温馨场景,这个场景充满家人之间真切的亲情,故最
后一段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16. ★★★]阅读下面丰子恺的小诗,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
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
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
文大写字母代替;③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所给材料是丰子恺的一首小诗。首先研读小
诗的内容,小诗呈现了你和世界的多种关系,明晰了你才是世界的主宰,你的态度
决定着世界的模样。据此不难提炼出立意。也可从诗歌里的关键词中选择一
个来具体立意,如“爱”“恨”“感恩”“成长”“选择”等。根据提炼出的
三、写作(40分)
立意,选择合适的素材和文体进行写作。无论写什么类型的文章,一定要在
“真”上下功夫。记叙文要写自己的真实经历,写出你和别人不一样的世界,做
到“我手写我心”。议论文要表达自己的真切思考,观点鲜明、论证充分,充分
表达自己的声音。
[例文]
做一粒满江红的种子
位卑未敢忘忧国。——题记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这个宁静的午后,我像往常一样,捧起书本,背起古诗词。这会儿,我正看的
是岳飞的《满江红》。
只是,读着背着,我的眼前一阵恍惚,我分明看到一个身着囚服的中年男子背
对着我,手持笔尖蘸血的毛笔往墙上写着字……那一刻,我深为他眼神中的那份
坚毅与执着所震撼……
那满墙的血字,就是被后人千古流传的《满江红·怒发冲冠》!
他是谁 是的,没错,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岳飞!那个被金人惊叹“撼山易,撼岳
家军难”的岳家军统帅岳飞!
写完那满墙的血书后,我分明又从他的眼中看到几分无奈与不甘,留恋与不
舍。
是呀,他又怎么心甘呢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靖康耻,
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他又怎么能不留恋呢 那母亲从小便对他寄予的“尽忠报国”的期望,那仍
在战火中流离失所的百姓,那被金兵所占的土地……
他又怎么能舍弃呢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
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是他对国家最深沉的期望与热爱。
想到这些,我的胸腔顿时涌起万马奔腾般的激动与感慨:是啊,为了国家和民
族的繁荣与昌盛,在中华民族传承的这几千年中,数不胜数的仁人志士前仆后继
地抛头颅、洒热血,奉献了自己的才智和生命。也正因为有了他们,我们这个伟
大的国家和民族才会一直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岳飞之所以至死不悔,《满江红》之所以能千古流传,也正是因为他的血管
和他的词句里流淌的也是我们中华民族骨子里共同的“血液”:国家的繁荣与
昌盛。
这共同的血液是种子,亦是《满江红》的种子!
这样的种子,生生不息,绵绵不绝,撒遍了祖国的山水,在我心底也早已生
根、发芽,如今因岳飞的这首《满江红》而更加泪目:“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
悲切。”我要做一粒满江红的种子!
[点评] 这是一篇优秀作文,主要有以下几点特色:
(1)取材大气,构思别致。在更多的考生着眼于“小我”时,作者独辟蹊径,选择了
“大我”——爱国。取材大气,构思新颖别致,令人耳目一新。
(2)想象具体,内容充实。从读词到穿越时空,想象词人写词的具体情景,想象大胆
而新奇;对人物的动作细节、心理细节等,描绘细腻而传神。
(3)布局精巧,匠心独具。从读词写起,然后运用想象,大胆地揣测词人当时写词的
心理,并与词句有机地融合,最后写自己的感慨,进而写出词人对后世的影响,抒
发自己对英雄的敬仰,对祖国的热爱。全文脉络分明,安排精当。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