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阶段素养综合测试卷(二)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25分)
1. (★☆☆)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箫索 褴褛(lǒu) 郑重其事 前仆后继(pū)
B. 阔绰 瑟缩(sè) 与日俱赠 五行缺土(háng)
C. 栈桥 恣睢(suī) 置之不理 孜孜不倦(zī)
D. 跳望 停滞(dài) 歇斯底里 自暴自弃(bào)
C
解析 A.箫→萧,褛lǚ。B.赠→增,行xíng。D.跳→眺,滞zhì。
2. (新独家原创,★☆☆)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
项是(3分)( )
A. (新素材 香港基本法第23条)香港完成基本法第23条立法,乱港分子纵然再喋喋不休,也无关紧要了。
B. 小蒙说,这次期末考试他全年级成绩第一是十拿九稳的。
C. 美国等西方国家炮制的谎言在事实面前不攻自破。
D. 连日大雨,导致河水上涨,走投无路,村民们被迫向外界求助。
D
解析 走投无路:无路可走,无处投奔,比喻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形容处境极端困难。不合语境。
课标
语言运用
3. (新独家原创,★☆☆)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 时至今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已经在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了几个月,任务进行了将近一半左右。
B. 小文上街买了牙膏、牙刷和日用品。
C. 巴以冲突双方虽然经过国际社会多次调解,紧张的局势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愈演愈烈。
D.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D
课标
语言运用
素材
神舟十七号
素材
加沙局势
解析 A.“将近”和“左右”重复,应删去其一。B.概念误用。“牙膏”“牙
刷”与“日用品”是从属关系,应把“和”改为“等”。C.前后牵连。以“巴
以冲突双方”为陈述对象的句子未表达完整,又接了一个以“紧张的局势”为
陈述对象的句子,可把“巴以冲突双方”放在“虽然”后。
4. (2024浙江余姚月考,3,★★☆)在下面文字画线处填入语
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我们一定不辜负
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
①我们一定能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②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场接力跑,每一代人都要跑出好成绩。
③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④要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A. ②③④① B. ①②③④ C. ②①③④ D. ①③④②
A
课标
语言运用
解析 通读四个句子,会发现②句“每一代人”与首句“一代人有一代人”相
呼应,应是紧承首句的表述。据此排除B、D项。横线后面的句子为“我们一定
……”的句式,①句与其句式相同,二者内容紧密相承。据此排除C项。故选A。
5. (新考法 语法综合)(★☆☆)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这个句子的主
干是“我回到故乡”。
B. “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这是一个假设复句。
C. “鸭栏忽然被风吹开了。”这是一个被动句。
D. “怀古伤今”“辨别是非”“山穷水尽”短语类型各不相同。
D
解析 “怀古伤今”和“山穷水尽”都是并列短语。
6. (2023湖南永州中考,6,★★☆)某中学九(1)班举行“热爱祖国”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10分)
(1)请你根据下列提示,另外设计两项活动。(4分)
活动一:集爱国名言 活动二:唱爱国歌曲
活动三: 活动四:
(2) 在“集爱国名言”活动中,小辰同学搜集了以下名言,其中最合适的一项是(3分)( )
A.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B.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C.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D.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示例)讲爱国故事 诵爱国诗文
演爱国话剧
编爱国板报(写出两个即可)
D
课标
文化自信
(3) 在“唱爱国歌曲”活动中,请你为以下两个节目写一段串词,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课标
文化自信
节目序号 节目名称 表演者 表演形式
1 《保卫黄河》 九(1)班全体男生 合唱
2 《我和我的祖国》 九(1)班全体女生 合唱
答:(1)(示例)讲爱国故事 诵爱国诗文 演爱国话剧 编爱国板报(写出两个即可)
(2)D
(3)(示例)感谢全体男生为我们带来合唱《保卫黄河》,我们从这激昂的旋律中感受到了中华儿女誓死保卫黄河、保卫祖国的决心。祖国是大海,我们是浪花,我们与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下面有请全体女生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掌声欢迎!
解析 (1)适宜中学生开展的主题活动一般有:图片展、读书报告会、主题班
会、演讲比赛、主题歌咏比赛、古诗文朗诵大赛、办一期手抄报等。据此设
计活动即可。(2)A.句子表明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
屈不挠,强调的是个人的顽强精神。B.句子表明不能做到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无法明确志向;不能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句子强调修养身心方面
“淡泊”“宁静”的重要性。C.句子意思是不要以为是小的坏事就可以做,不
要以为是不大的好事就不去做,用于劝诫别人要善良。D.句子意思是如果对国
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 这句话强
调的是在国家利益面前,不能太执着于个人的利益,要舍小家为大家。(3)串词是
起串联作用的语句,其作用是在演出中承上启下。串词要使用大众化的语言,既
易于接受,又使人感到亲切生动。注意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二、阅读(35分)
(一)(2024重庆乌江教育协作体一模,12—1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22分)
邻居阿麻
①我与邻居阿麻结怨已经很久了。瞧他那副样子,够你烦心:脸麻,腿跛,背驼。因为这副尊容,他已经四十多岁了,还是个“快乐的单身汉”。
②单身汉有空闲,管闲事管到我的头上。我和我的伙伴们在玩的方面个个都是天才,下雪天,我们拆别人的篱笆学大人烧炭,他提起一桶水,“噗”的一声,将窑炭冲得稀烂。“烧了镇上的房屋,你们去坐牢!”秋天,我们用“土炸药”炸别人家菜园里的南瓜,炸得“瓜肉横飞”,我们高兴得直翻跟头。正当我们得意忘形之时,阿麻的手钳住我:“看我不告诉你们爷娘!”回家后,我们都挨了一顿打。皮肉受苦,奇痛难忍,我们奈何不了阿麻,只能编歌谣泄恨:“麻子麻叮当,骑马上洪江,听到锣鼓响,麻子脸上痒。”这时,麻子便要追击,我们“哗”的一声跑散,望着他一跛一跛的样子,我们开心得像喝了可乐。
③我们不喜欢他,小镇上的大人们也不怎么喜欢他,这中间有个缘故。
④小镇的西边有一条河,是学生上学和大人外出的必经之地。河上有座年久失修的桥。桥上木板朽了,常常跌倒人,木桥墩烂了,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像荡秋千。终于,一场大雨,猛涨的山溪水把它冲走,还带走了我的一个小伙伴春山。我庆幸那天贪玩旷课,捡得了一条小命。阿麻请人做了个小木船,干起了摆渡的行当。第一天,过渡免费,镇里的人都说他在积德。可是,第二天收费一角。后来竟涨到了四角,阿麻“发”了,腰包胀鼓鼓。有人骂他“黑良心,赚昧心钱”。但他默默地忍受了。
⑤风里来,雨里去,阿麻摆渡六年。操劳过度,脸色蜡黄,日渐消瘦。人们担心,他
总有一天会栽倒在小河里。
⑥后来,小河上砌起了一座石拱桥,小巧玲珑,像一把小金锁,锁住了放荡不羁的
小河。从此,小镇的人们过河如履平地,都说修桥人泽被后世。
⑦小桥落成的前两天,阿麻死了,医生说他患的是癌症。
⑧小桥落成那天,正逢小镇赶集,人山人海,好不热闹。桥上没有彩灯,没有横幅,
没有红绸。一挂两千响,响过之后,镇长讲话了:“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小桥落
成典礼暨阿麻同志追悼会。阿麻同志摆渡六年,劳动所得全部捐献,修了这座石
拱桥。他在病重住院期间,仍念念不忘小桥,念念不忘小镇的人们。”镇长的眼
圈红了,叮嘱秘书拿出骨灰盒,打开,说:“这座石拱桥,就是阿麻的纪念碑。”他
顿了顿,人群中有人哭泣。“根据阿麻遗嘱,将他的骨灰撒在小河里。”他抓起
一把骨灰,撒向空中,随着骨灰抖落,人们的泪珠也纷纷抖落。
⑨不知是哪一个能工巧匠,雕了个阿麻的半身石像,嵌在桥头的石墩上,从此后,
阿麻每天目送着孩子们上学,目送着过往的车马行人。
事 件 我们的做法 阿麻的做法
① 编歌谣泄恨 不理睬
阿麻摆渡,收费涨价 骂他黑良心、赚昧心钱 ②
阿麻去世,我们得知真相 ③
阿麻管“我们”的闲事(或:阿麻告“我们”的状)
默默忍受
哭泣(或:感动、愧疚),为他雕半身石像
7. (★★★)阅读全文,梳理行文思路,填写下表。(6分)
解析 根据表格内容提示,找到答题区域,筛选关键句概括即可。第①空,根据表
格中“编歌谣泄恨”可知,其原因在于第②段开头交代的“单身汉有空闲,管闲
事管到我的头上”以及所管的“闲事”,据此可得出答案:阿麻管“我们”的闲
事(或:阿麻告“我们”的状)。第②空,面对摆渡收费被骂,根据第④段中“但他
默默地忍受了”可得出答案:阿麻的做法是默默忍受。第③空,根据第⑧段镇长
讲话,我们得知真相,第⑧⑨段写我们的做法是哭泣(或:感动、愧疚),为他雕半身
石像。
8. (★★☆)文章第③段有何作用 (3分)
答: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我们对阿麻的讨厌,开启下文阿麻摆渡赚钱遭到大家的辱骂,此处以抑笔为后文阿麻最终被人们理解和赞美阿麻造福后世、默默无私的精神品质做铺垫。
解析 文章中间段落的作用一般是承上启下,答题时要回答“承上启下,承接了
上文……,开启下文……,其作用……”。
9. (★★☆)结合语境,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
效果。(4分)
后来,小河上砌起了一座石拱桥,小巧玲珑,像一把小金锁,锁住了放荡不羁的小河。
课标
审美创造
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石拱桥”比作“小金锁”,写了石拱桥对小河的钳制作用之大,便利了“我们”的生活,表现了阿麻修桥贡献之大,表达了作者对阿麻造福后世的赞美和敬佩之情。
解析 提示给出了赏析的角度:修辞手法。答题时首先判断句子使用的修辞手
法,然后回答修辞手法的作用即可。
10. (★★★)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简要分析阿麻的人物形象。
(4分)
课标
思维能力
答:从被人辱骂挣黑心钱却默默忍受,不加以辩解,可知阿麻气量大,不与人计较;从他在病重期间仍然不忘建桥,不忘小镇的人们,可知他心地善良;从他默默摆渡攒钱为镇上的人们修建石拱桥,可知阿麻舍己为人、默默奉献。
解析 分析人物形象应从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
描写等方面入手,把握人物性格特点,进而分析人物形象。本题可从第②段、第
④段中对阿麻的描写分析,第⑧段镇长的话是侧面衬托,衬托出了阿麻是一个心
地善良、舍己为人、默默奉献的好人形象。
11. (★★☆)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像阿麻一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谈谈
你的理解和感悟。(5分)
[链接材料] 张桂梅同志创办免费女子高中,帮助数千名山区女孩改变命运,为
国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学子。为了不让一名女孩因贫困失学,她坚持家访,走访
贫困家庭,行程十余万千米。她执着奋斗、无私奉献、心怀大我,对自己近乎苛
刻,却把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款投入到贫困山区教育中。她长期义务兼任
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多方奔走筹集善款,20年来含辛茹苦养育多名孤儿,被孩
子们亲切称呼为“妈妈”。
答: (示例)文章中的阿麻虽然自己生活不幸,不被人喜欢,但他默默忍受误解,
为小镇修起一座石拱桥,造福后世;材料中的张桂梅自己节俭,却把积蓄用来资助
山区女孩上学,帮助山区女孩圆梦。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人虽然自己遭遇不幸,
但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为他人奉献,他们都是平凡而伟大的。我们应该向
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人们致敬,学习他们精神的同时,要不存偏见地对待生活
中的这类人。
解析 把阿麻的优秀品质和链接材料中的张桂梅的感人事迹结合起来谈理解和感悟即可。
(二)(2024辽宁瓦房店期末,19—2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
拼搏是最美的人生状态
①“落地的一瞬间,特别有成就感”“下一个周期,希望能达到新的高度”……
北京冬奥会上中国“00后”小将们的感言诠释了拼搏的含义。拼搏是挥洒的
汗水、奋斗的激情、勇敢的超越、不懈的追求,是运动健儿们虎虎生威的雄风,
是中国人民一起向未来的万丈豪情。
②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寄语运动员:“人生能有几回搏,拼搏是值得的。不经一
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是啊,每一次拼搏,都是为照亮前路而点燃的火炬;
每一次拼搏,都是为实现梦想铸就的阶梯。冬奥赛场上中国健儿们的表现深刻
启示我们:拼搏是最美的人生状态。
③干事创业,无人不希冀成功的荣耀。拼尽全力不一定都能梦想成真,但成功背
后必定是超越常人的艰辛努力。从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到运动员的摘金夺银,从
英雄人物的非凡功绩到普通劳动者的默默奉献,都伴随着激越豪迈的奋斗进行
曲。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举世瞩目,背后是日复一日的苦练;短道速滑运动员
赢得比赛、为国争光,背后是奋勇争先的搏击。事业有成者的经历表明,一切收
获都源自辛勤耕耘、不懈奋斗。
④拼搏,需要超越自我的淬炼。这种超越,是一种不惧挑战的勇毅,可谓“越是艰
险越向前”;是一种战胜自我的奋起,可谓“不用扬鞭自奋蹄”;是一种不甘平庸
的行进,可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马伟明坚持自主创新,带领团队破解
科技难题,取得重大成果;景海鹏勇于自我加压,战胜生理心理的极限考验,书写
“四度飞天”的传奇;苏炳添无惧伤痛,焕发精神与斗志,终在东京奥运会男子
100米比赛中“飞”入决赛。正如歌曲《超越》所唱:超越所有的定义,超越伟大
的平凡,超越自己。
⑤ 。世界上哪有一蹴而就的胜利,唯有反复淬火才能百炼成钢;哪有平
白无故的幸运,唯有经受磨砺才能收获良机。努力奋斗者,体现着永不言弃、百
折不挠的意志力。这种力量源自信念,离不开“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
里”的勇气;责在恒久,离不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专注;难在坚持,离不开
“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顽强。从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到南仁东带
领团队建“中国天眼”望宇宙,再到黄大发率众在绝壁凿出“生命渠”……令
人感佩的传奇故事不胜枚举,同时昭示我们:事业的成功,总是孕育在奋力搏击、
敢于胜利的征途上。
⑥“ ”对于奋斗者而言,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有“春华”才有“秋
实”。让我们激扬气吞万里如虎的雄风,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不负历史、不负
韶华,在新征程上续写新的璀璨华章。
12. (★★★)请概括选文第①②两段的论证思路,补全下面
的分析。(4分)
首先,引用中国奥运小将的话引出论题“拼搏”,并诠释拼搏的含义;接着,引用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运用道理论证,强调拼搏的重要性;然后① ,
;最后② 。
运用比喻论证
阐释拼搏的重大意义
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拼搏是最美的人生状态
解析 解答本题,宜将文章前两段分层,第①段为第一层,第②段可划分为三层。
答题时应先分别概括层意,再用先行词将各部分层意衔接起来。第①段首先引
用中国奥运小将的话引出论题“拼搏”,并诠释拼搏的含义;接着第②段中引用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强调拼搏的重要性;然后运用比喻论证,阐释拼搏的重大意义;
最后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课标
思维能力
13. (★★☆)请仿照选文第④段论点的语言形式概括出选文第⑤段的论点。(3分)
答:拼搏,需要百折不挠的意志力。
解析 第④段论点为“拼搏,需要超越自我的淬炼”,因此第⑤段的论点要符合
“拼搏,需要……”的句式。第⑤段中“努力奋斗者,体现着永不言弃、百折不
挠的意志力”,是段落的中心句,据此拟写论点即可。
14. (★★☆)选文第③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课标
思维能力
课标
思维能力
答: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一切收获都源自辛勤耕耘,努力拼搏,进而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拼搏是最美的人生状态。
解析 第③段列举了科学家、运动员、英雄人物、普通劳动者、航天员、短
道速滑运动员通过勤奋、拼搏取得成就的事例,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
论证内容应依据段落中心句“事业有成者的经历表明,一切收获都源自辛勤耕
耘、不懈奋斗”作答。运用论证方法都是为了论证文章的中心论点。据此作
答即可。
15. (★★☆)请选出适合填入选文第⑥段横线处的一项(3分)( )
A.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B.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C.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D
课标
文化自信
解析 第⑥段横线处所填内容应与“拼搏”相关。A.意思是把土堆起来可以成山,把水蓄起来可以成海,比喻积少成多。强调积累的重要性。与“拼搏”无关。B.意思是连一间屋子都不打扫,怎么能够治理天下呢 强调要做好每一件小事。与“拼搏”无关。C.意思是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 体现了对国家的忠诚热爱。与“拼搏”无关。D.意思是一路追风赶月,不要停下脚步,因为长满草木的平原尽头,矗立着一座座的春山。言外之意是不要为半路风景而停留,要一直努力拼搏,才能实现理想。故选D。
三、写作(40分)
16. (2023甘肃兰州中考,1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子曰:“勇者不惧。”人是可以勇敢的,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战胜本能性的恐惧,直面危险。勇敢不是不恐惧,而是为了美好的事物和价值而克服恐惧。面对恐惧,有的人坦然从容,一往无前;有的人却慌不择路,迷失自我。读了上面材料,你有什么联想与感悟 请以“唤起心中的勇敢”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定(诗歌除外);(2)字数不少于600字;(3)不得抄袭、套作;(4)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写作指导] 审题关键在于两个词:唤起和勇敢。“唤起”的意思是“号召使奋
起”“引起(注意、回忆等)”。“唤起”,说明之前不具备,或具备了没表现出
来。“勇敢不是不恐惧,而是为了美好的事物和价值而克服恐惧”,题干中的句
子诠释了“勇敢”的含义。
[例文]
唤起心中的勇敢
什么是勇敢 勇敢就是古希腊英雄泅渡海峡时坚定的意志;勇敢就是古罗马角斗
士与猛兽搏斗时大无畏的精神;勇敢就是被围困良久的莫斯科城人民不屈的信
念;勇敢就是“海空战士”王伟同志为国捐躯的豪情……
布鲁诺是勇敢的,因为他拥有为真理献身的勇气;贝多芬是勇敢的,因为他拥有挑
战命运的勇气;屈原是勇敢的,因为他拥有敢于直谏的勇气;戚继光是勇敢的,因
为他拥有上阵杀敌的勇气。
不光是轰轰烈烈的大事需要勇气,日常小事中也蕴含着勇气。坦白地承认自己
的错误,这是需要勇气的;向上级提出不同的意见,这是需要勇气的;走上讲台毛
遂自荐,这是需要勇气的;甚至独自走一段黑路,独自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这
些都是需要勇气的。
我们赞美王昭君,因为她敢于独自出塞,去那天寒地冻的边疆完成民族和平的使
命;我们钦佩鲁迅先生,因为他敢于向黑暗的社会宣战;我们敬爱毛主席,因为他
敢于从枪林弹雨中拯救中国;我们崇拜海伦·凯勒,因为她敢于与令人窒息的黑暗
和无声的世界搏斗。我们对他们的钦佩、崇敬、爱戴,归根到底都是对勇气的
歌颂。但,这里所说的“勇气”并不是指匹夫之勇,不是指赳赳武夫的力气之
勇。真正的勇气是一种精神的力量、人格的力量、智慧的力量。拥有了这种
力量,我们就能独自越过困难堆成的高山;拥有了这种力量,我们就能克服生活的
磨难;拥有了这种力量,我们就能成为命运的主宰,始终扬起胜利的风帆。
我们歌颂勇敢,赞美勇敢,同时我们真诚地呼唤勇敢。老人被歹徒刺伤,围观者无
一上前救助;小孩溺于水中,周围的人却视而不见;居民楼失火,旁观者指指点点,
却都不上前帮忙……这些事实让我们痛心于人性的冷酷,勇敢的沦丧。但我坚
信,只要我们唤起心中的勇敢,就能勇往直前,战无不胜,勇敢之花便不会枯萎。
[点评] 这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文章开篇首先论述了“什么是勇敢”,然后进
行论述,歌颂勇敢,赞美勇敢。语言精练,论证材料典型、丰富,说理透彻,有理有
据,是一篇优秀的议论文。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