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语文园地三 主备教师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提高学生按顺序表达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阅读《王二小》,感受王二小的机智勇敢。 语言运用:能按顺序说出手工作品的制作过程。 思维能力:能正确辨析和运用同音字。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说完整话及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审美创造:学习制作积累卡,交流课内外积累的词句,初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在听的过程中记住主要信息,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口语交际。
【课前解析】 语文园地三安排了五个板块内容。“识字加油站”安排了一组动宾结构的短语,描写了学生在课堂之外的学习生活,旨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识字学词,巩固生活识字的方法。“字词句运用”第一题是同音字辨析,让学生在语境中明晰同音字不同的意思和用法,巩固运用;第二题是根据语气词判断如何使用标点符号;第三题是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学生自主制作积累卡进行展示。“日积月累”安排的是唐代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这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诗人通过描写儿童垂钓时的动作和神态,表现了天真的童趣,诗句朗朗上口,便于学生背诵积累。“口语交际”安排的是让学生介绍一件手工作品及其制作过程,旨在通过活动,提高学生按顺序表达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我爱阅读”安排了《闻鸡起舞》一文,通过阅读,感受两人的优秀品质。
【教学目标】 1.认识“弹、钢”等11个生字,会写4个字,了解词组的结构特点。 2.能正确辨析和运用同音字。 3.根据语气词判断如何使用标点符号。 4.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学生自主制作积累卡进行展示。 5.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6.能按照顺序说说手工作品的制作过程;养成专心听、静心听的好习惯,能一边听一边记住主要信息。 7.阅读《闻鸡起舞》,感受两人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能按照顺序说说手工作品的制作过程。
【教学难点】 能按照顺序说说手工作品的制作过程。
【课前准备】 自己的手工作品、PPT 。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电子版教案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
【教学目标】 1.认识“弹、钢”等12个生字,会写4个字,了解词组的结构特点。 2.能正确辨析与运用同音字。 3.根据语气词判断如何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语文园地三,大家准备好了吗?(板书:语文园地三) 二、“识字加油站”的教学 1.问题导入:知识的小火车来到第一站:“识字加油站”,这里会有什么有趣的知识呢,让我们来看看吧! 2.认读词语:小朋友们的课余生活真丰富啊!自己读一读,借助拼音把不认识的字读准确!(板书:课外活动) (1)学生自读词语。 (2)开火车读词语。 (3)去掉拼音读词语。 3.发现词组构成特点。 (1)引导思考:这些词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2)总结:同学们说得很好,这些词语描述的都是学生们熟悉而又喜爱的课外活动,都由表示动作的词+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构成。这就是汉语词组构成的一个特点。 4.联系生活,运用词语:请任选上面的一个或两个词语说一句话。 5.拓展思维: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特点的词语? 6.再现生字,复习巩固。 开火车再读词语,全班跟读。 7.教师总结:生活的活动,词语中的特点,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用心思考,一定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和乐趣。 三、字词句运用(一) 1.比一比,填一填。 (1)过渡:汉字王国中有很多字读音相同,意思却不相同。今天老师请来了四组搭档。 (2)课件出示“花( ) ( )桌”,学生将“园、圆”填进去。 提示:“园”主要指花园;“圆”主要指形状。 (3)课件出示“一( )笔 一( )鸭”,学生将“只、支”填进去。 提示:“只”和“支”都是数量词,“只”常用来形容小动物;“支”可以用于杆状的东西。 (4)课件出示“远( ) ( )出”,学生将“进、近”填进去。 提示:“进”表示动作;“近”表示距离。 (5)课件出示“( )位 ( )车”,学生将“坐 座”填进去。 提示:“坐”主要用作动词,表示与坐姿相关的动作或状态;“座”主要用作名词,指代座位或某些物体的底座。 (6)课件出示词语,学生对比认读,借助语境巩固辨析的。 四、字词句运用(二) 1.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再读一读。 课件出示卡通版的逗号、句号、感叹号、问号。谈话导入:老师这里有四位标点符号朋友,同学们看看你认识它们吗?什么时候会用到它们呢? 带领学生复习标点符号的用途:“逗号”表示话没说完,“句号”表示话说完了,“问号”表示疑问,“感叹号”表示惊喜或感叹。(板书:逗号 句号 感叹号 问号) 2.知道了这四种标点符号的名称和分工,你能把它们正确填到句子里吗?读一读这三个句子,注意句子的语气有什么不同,想一想要怎么安排标点符号的位置。 3.学生自读句子,小组讨论标点符号的位置,把标点符号填进句子里。 小组派代表读自己填的句子和标点符号,全班交流。 4.教师讲解:第一句是陈述的语气,句末是句号;第二句是感叹的语气,句末是感叹号;第三句是疑问的语气,句末是问号。中间话没说完用逗号。 5.引导朗读: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三个句子,注意读出问号和感叹号的语气。全班齐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制作积累卡,交流课内外积累的词句,初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朗读并背诵《小儿垂钓》。 【教学过程】 一、字词句运用(三) 1.过渡: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好词好句,怎么才能更快地和它们成为朋友呢?制作积累卡是个不错的方法!(板书:积累卡) 2.出示教材中的二字词语积累卡,学生自由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向老师请教。 (1)引导观察,知道这些都是关于大自然现象的二字词语。 (2)学生再说几个类似的词语。 预设:微风、轻风、狂风、暴风。 3.出示教材中的四字词语积累卡,学生自由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向老师请教。 (1)引导观察,知道这些都是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 (2)学生再说几个类似的词语。 4.出示教材中的名人名言积累卡,学生自由读一读。 (1)点拨:这句话是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 (2)拓展积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5.提问:这些积累卡里的内容,哪些是你在上课学过的,哪些是还没有学过的? 小结:积累的词句可以从课文中摘记,也可以从课外书中寻找;可以积累两个字的词语,也可以积累四字词语,还可以积累名言警句等。 鼓励学生经常制作积累卡,引导学生在交流评价中逐步培养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二、“日积月累”的教学 1.请同学们观察课文插图,用简练的语句讲讲这幅图。 小结:这便是诗题“小儿垂钓”的意思,四个字便呈现了一个完整的画面:一个孩子在河边钓鱼。(板书:《小儿垂钓》) 2.诗中描绘的垂钓情景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借助拼音,自由朗读。 3.多种形式朗读古诗,把诗读熟。 4.理解诗意。 学生借助图片,对照诗句,说说古诗的意思。教师适时点拨:一个蓬头稚面的小孩学着大人钓鱼,斜着身子坐在野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子。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答过路人。 5.尝试背诵古诗。 6.拓展阅读。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能按照顺序说说手工作品的制作过程;养成专心听、静心听的好习惯,能一边听一边记住主要信息。 2.阅读《闻鸡起舞》,感受两人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初步练说 1.教师带领学生欣赏一些手工作品并导入。 学生交流。 2.过渡:做手工不但能够让我们动手实践,还能让我们在相互交流中成为好朋友。这节课,就让我们来介绍一下自己的手工作品和制作方法。(板书:做手工) 3.教师从学生的手工作品中,挑选出一个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请这位制作者带着自己的手工作品,围绕“做的是什么、是怎么做的”进行初步练说。 要求:(1)练说的同学把步骤说清楚。(2)其他同学认真听,记住主要信息。 4.教师针对同学的介绍进行指导: (1)说清楚制作过程。针对具体的手工作品,指导学生说清楚组成部分的名称,制作时所用的工具的名称,以及重要的步骤等。 (2)按顺序来说。可以结合《曹冲称象》一课第4自然段,找出表示顺序的词,说说除了“再、然后”,还有哪些表示顺序的词。提示学生试着用“先、再、然后、最后”“第一步、第二步……”等表示顺序的词语进行练说。(板书:按顺序说 用上表示顺序的词) 二、示范引路,指导听说 1.示范引领:老师也做了一个手工纸飞机,很是满意,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制作过程。 学生交流自己记住的主要信息。 2.归纳要点。 在介绍自己的手工时,要介绍清楚以下几点: (1)交待清楚自己手工的名称。 (2)用上连接词,比如:“先……再……然后……最后……” (3)说说制作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发言要吐字清晰,声音洪亮,同学发言要认真倾听。 三、自主介绍,交流分享 1.将学生分成小组,组内同学轮流介绍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认真听,教师出示要求: 2.出示口语交际评价表,从表达和倾听两方面引导小组成员自我评价。 3.出示小组交流介绍例子,巩固介绍要点。 四、全班展评,实践提升 引导学生进行“手工作品介绍大赛”,激发学生表达和倾诉的积极性。 1.活动开始前,介绍比赛规则。 2.评议谁最棒。 全班评议,看看发言同学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语言是否流畅、重点是否突出。 五“我爱阅读”的教学 1.请同学们自由读《闻鸡起舞》,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板书:《闻鸡起舞》) 2.讨论交流,理解词语: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 教师指导重点词语。 3.再读文章:词语都明白了,咱们再来读一读文章。 学生交流故事的主要内容。教师解答学生可能提出的不懂的问题。 4.交流感受。 引导学生和同学分享读故事的感受。 教师总结:这个故事讲述了东晋时期两位志向远大的青年——祖逖和刘琨,如何在半夜鸡叫声的启发下,坚持练习剑术,最终成就一番事业的故事。告诉我们勤奋刻苦、坚持不懈、珍惜时间、自律自强等精神品质的重要性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课下继续和同学介绍你的得意之作,回家再介绍给爸爸妈妈。把祖逖与刘琨的故事讲给父母听。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三 课外活动 逗号 句号 感叹号 问号 积累卡 《小儿垂钓》 按顺序说 用上表示顺序的词 《闻鸡起舞》
【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主题是 “儿童生活”,“识字加油站”描写了课余生活的丰富多彩,“字词句运用” 是区分同音字,并根据语气词判断如何使用标点符号,制作好词好句积累卡激发了孩子乐于动手的天性。“日积月累”的《小儿垂钓》更是充满了童真童趣,“口语交际”以“做手工”为主题,是对本单元课文内容的扩展和延伸。“我爱阅读”让孩子认识了勤奋刻苦、坚持不懈、珍惜时间、自律自强的祖逖与刘琨。一切学习活动都是从孩子的视角,从孩子喜闻乐见方式进行教学,孩子们学得快乐,学得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