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时间:30分钟 总分:60分)
一、选择题(30分,每小题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摭(zhí)拾 哄(hōng)笑
擎(qín)天柱 钻(zuān)木取火
B.屏(bǐnɡ)息 包扎(zhā)
夹(jiā)克衫 言之凿(záo)凿
C.孱(càn)弱 牌坊(fānɡ)
干(ɡàn)细胞 铩(shā)羽而归
D.吟哦(é) 皲(jūn)裂
胳(ɡā)肢窝 蜚(fēi)声中外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A项,“擎”应读“qíng”。B项,“扎”应读“zā”。C项,“孱”应读“chán”。
2.(2014·安徽)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切蹉 编纂 归谬法 满腹经纶 循循善诱
B.水榭 巍峨 紫禁城 金碧辉煌 美轮美奂
C.暮霭 霓虹 雷震雨 春风骀荡 静水流深
D.关隘 戍守 烽火台 克敌致胜 捷报频传
答案 B
解析 A项,蹉—磋。C项,震—阵。D项,致—制。
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2013年,广州恒大足球队问鼎亚冠联赛,结束了中国俱乐部足球队二十余年无缘亚洲冠军的局面,这对处于低谷之中的中国足球来说弥足珍贵。
B.随着4G时代的到来,国产智能手机纷纷登堂入室,截至今年第一季度,联想、华为、中兴和小米等品牌手机在全球市场已占有三分之一的份额。
C.近两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的数量快速增长,专利申请质量蒸蒸日上,这表明我国专利申请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D.去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高达10万亿元,其中网络商品零售额超过了1.8万亿元,凭此成绩,我国[当仁不让地跃居全球网络商品零售榜首。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A项,“弥足珍贵”形容十分珍贵、非常珍贵。B项,“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这里不能用来修饰国产智能手机。C项,“蒸蒸日上”形容事业天天向上发展,十分兴旺。这里不能用来形容“专利申请质量”。D项,“当仁不让”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
A.郭川驾驶“青岛号”无动力帆船,经过137天的艰苦航行,创造了40英尺级帆船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世界纪录,成为中国环球航行第一人。
B.2015年,全球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的7 000多座城市参与世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取得了快速发展,中国共有127个城市加入该活动。
C.人口老龄化,给“未富先老”的中国带来巨大考验和压力,健全和改善“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的制度和服务体系刻不容缓。
D.延长退休年龄或实行弹性退休制等重大变革,对广大人民群众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够愉快接受的,这需要政府部门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答案 A
解析 B项,“参与……熄灯活动”与“取得快速发展”句式杂糅;C项,“健全和改善”与“制度和服务体系”搭配不当;D项,主客体倒置,在“广大人民群众”后加“来说”。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福建南靖土楼气势非凡,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夯土技术登峰造极之作,也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杰出代表。福建土楼既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的特点,又是一种自成体系、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土楼聚族而居,较典型地反映了土楼人家的传统宗族观念,是地方传统宗法伦理、民俗文化的实物载体。
①它利用山间狭小的平地,依山就势,布局合理
②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要求
③它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圆”思想
④福建土楼的建筑材料甚为奇特,它巧妙地利用了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糯米、红糖、竹片等材料
⑤是世界上少见的、极具文化内涵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
⑥建成的土楼冬暖夏凉,具有很强的抗台风、抗地震能力
A.①⑥③⑤④② B.③②⑤⑥①④
C.④⑤②⑥①③ D.④⑥①②③⑤
答案 D
解析 ④⑥谈土楼的建筑材料问题,①②谈土楼的规划布局问题,③⑤谈土楼的文化内涵,两两连接紧密,不应分开。
二、文字运用(30分)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9分)
土壤是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对于植物而言,土壤就像一个仓库,①___________________。土壤的矿物质营养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水分太少引起干旱,②___________________,对植物的生长都不利。土壤的含水量和通气状况会影响动物的生长和繁殖,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些动物会因缺氧而窒息死亡,因此农业上常用灌溉法来防治虫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能够提供生存必需的营养和水分 ②水分太多又导致涝害 ③当土壤中水分过多、通气状况差时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第①处,前文写土壤的重要作用,从“仓库”的角度分析土壤的作用,土壤就是提供营养、水分的。第②处,前文写水少的不利之处,后文说“对植物的生长都不利”,可知该处应为水多造成的危害。第③处,空格前写土壤含水量、通气状况对动物生长、繁殖的作用,空格后写动物因为缺氧窒息死亡,所以农业上常用灌溉法来防治虫害,该处应该填“当土壤中水分过多、通气状况差时”等内容。
7.请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鲁冰花的作用,不超过55个字。(10分)
鲁冰花又名羽扇豆,是豆科类草本植物。由于花朵色彩丰富、植株错落有序,鲁冰花经常被用于园林造景。很多植物也喜欢与鲁冰花为邻,因为鲁冰花能帮助其生长,比如在茶叶植株附近种上鲁冰花就可以帮助茶叶健康生长,并让茶叶芳香甜美。鲁冰花根部的小瘤子源源不断地把有机氮输送到土壤中,从而大大提高了土壤的肥力,所以欧洲许多国家还将鲁冰花种植在休耕的土地上,帮助改良土壤,肥沃土地。经过多年努力,研究人员已成功地将鲁冰花豆荚中的蛋白质与散发青草气味的成分进行了分离,从而制作出口感与肉制品和奶制品相似的高蛋白食品。鲁冰花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和铁,可防止血管硬化,对缺铁性贫血有一定疗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鲁冰花可用于园林造景;能够帮助相邻作物生长;可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可制成高蛋白食品;有医疗保健作用。(10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认真阅读文段,逐句分析。语段有六句话:第一句,写鲁冰花的种属;第二句,写鲁冰花适合园林造景;第三句,写鲁冰花可帮助邻近植物生长;第四句,写鲁冰花可提高土壤的肥力;第五句,写鲁冰花能够制成高蛋白食品;第六句,写鲁冰花的药用价值等。由此,可得出答案。
8.下面是我国颁布的全国“防灾减灾日”图标,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数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不含标点)(1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图标以彩虹、伞、人为构图要素。彩虹有雨过天晴的美好、未来和希望的寓意,彩虹构成的伞有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共举一伞有大家携手之意,共同防灾减灾。整个图标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之意。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及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要注意图标中除文字和数字外的内容,从图标来看,构图要素非常明显,主要有彩虹、伞、人,理解其寓意时要与“防灾减灾”联系在一起。彩虹有雨过天晴之意,伞有保护、呵护之意,两人共举一伞有大家携手之意。把这些联系在一起,分析后再从整体上进行概括即可。
尖子生能力拓展
励志小语:我没有别的东西奉献,惟有辛劳、泪水和汗水。
——(英)丘吉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倒 插 门
赵 新
老汉的名字很特别,叫凑合。
女人去世后,凑合老汉就跟着大儿子立春一起生活。凑合老汉原本打算单打独斗,自炊自食,这样可以自己做主,不用看别人的脸色。可是他不会做饭,他一做饭就心里发慌,手忙脚乱,那饭一顿生,一顿熟,一顿硬,一顿软;有时候忘了添水,把锅烧得通红;有时候吃不出味道,原来忘了搁油搁盐。所以万般无奈,还是跟了立春过。
这天早晨,立春把一碗饺子递到凑合手里。那饺子一闻就香,凑合也饿了,吃得津津有味,吃得兴致勃勃。
立春问道:爹,好吃?
凑合说:傻小子,饺子还不好吃?常言说饺子香糖瓜甜,江米粽子粘又粘……
立春笑了:好吃就好。好吃我们还给你包。爹,我问你一句话,咱们村选举村长的事情你听说了没有?
凑合点了点头。凑合觉得村长的事情离自己很远,大家选上谁算谁,选上谁都好,自己保证听从使唤。
立春却很认真:爹,咱说好了,选举那天你投我一票!
凑合的手猛地一抖,两只筷子“啪啦”一声落到了地上。凑合心里想,我的儿啊,就是讨吃的二狗能当村长,你立春也不能当村长,你做人太自私,有什么好处光往自己怀里搂,名声也不好……凑合捡起地上的筷子说:小子,这当村长有什么好处呀,光开会,光动嘴皮子,光费脑筋,我看还是不当好!
立春往他跟前凑了凑:爹,你知道什么,当村长当然有好处,有了权什么都有,这么大的村子这么多的人,咱说了算数!
凑合说:可是村长得担责任呀,你有那个本事么?
立春说:什么责任不责任,当上我就有本事了。爹,你必须投我一票,谁叫你是我爹哩!凑合再也吃不下去了。
村野里桃红柳绿鸟语花香阳光灿烂。凑合拿了锄头走到麦田里时,二小子立秋忽然从一棵大树后面闪了出来,把老汉拉到田埂上坐下,挨着他的肩膀说:爹,我有几句心里话,想和爹说一说。
凑合点了一袋烟,让立秋把话说下去。
立秋开门见山:我看爹过得凄惶孤单,想给爹找个白天做饭、夜里做伴儿的人。
凑合的心猛地动了一下。
立秋说:爹跟着我哥吃饭,寄人篱下,可不是长法。我嫂子那人阴阳怪气,指桑骂槐,指鸡说狗,爹还得看她的脸色,心里憋屈不憋屈?
凑合悄悄地叹息一声,低了头去看地上的蚂蚁。
立秋说:爹,我老丈母娘今年才五十六岁,听说她愿意再往前走一步,找个老实厚道通情达理的庄稼人,我看你就很合适。
凑合激动了,那老太太他见过多次,长得白白胖胖清清爽爽,心眼儿好得光想别人不想自己。有她做伴儿当然好,可是人家愿意不愿意?
立秋说:爹要同意我就去她家里一趟,听听她的口气。估计希望很大,她在我们跟前老是夸奖你,说你人性好身体好,是个吃苦耐劳靠得住的人儿。
凑合激动得坐不住了,立起身来红着脸问:小子,你哪一天去?
立秋很沉着:不着急,我准备咱们村选举以后再去。爹,这次选村长,你可要投我一票。
凑合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
立秋:爹,听说我哥也想当村长,你千万不能选他,他在村里名声很臭!
立秋走了。看着那个背影,凑合心里很不是滋味。
凑合想,亏你说得出口,我给你投票,你给我说媒,拿着选举做交易,这是什么手段?这是什么品质?
凑合又想,要不我就投他一票,助他一臂之力?这样两全其美,花好月圆,他也高兴,我也欢喜。
凑合又想,不行不行,立秋当村长绝对不行,立秋特别好喝酒,而且一喝就醉,喝醉了张牙舞爪很张狂,舞棍弄棒很吓人,只怕闹出大乱子!
晌午回家吃饭时立春问他:爹,好话不背人,背人没好话,立秋都和你说了一些什么呀,你们两个嘀嘀咕咕好半天?
立春很不满意地说:爹,你在我们家吃饭呢,你不能胳膊肘子往外扭,你不能选他而不选我,记住啦?
凑合说:记住啦,记好啦,记牢靠啦!
选举那天会场里没有凑合:有人给凑合请假说,别等他啦,他看望立秋的丈母娘去啦,可能要在那里住几天。有人马上笑了,插嘴说:哟,孤男寡女,他这不是倒插门吗?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作品中老汉名为“凑合”,有深层含义。这个名字暗示了老汉不善料理自己生活的特点,同时反衬了他在是非问题上决不凑合的性格。
B.小说题目是“倒插门”,但全文主要情节与“倒插门”没有关系,这并非失误,而是作者故意为之,他是要借这样奇异的题目吸引读者。
C.“悄悄地叹息一声,低了头去看地上的蚂蚁”,这一细节表明立秋说中了老汉的心事,暗示了凑合老汉跟着儿子立春过生活的不如意。
D.小说写立秋出场,是“忽然从一棵大树后面闪了出来”,“忽然”说明他的出现令凑合老汉感到意外,“闪”字则写出了立秋动作的敏捷。
E.小说人物语言很有表现力。比如凑合老汉说的“记住啦,记好啦,记牢靠啦!”一连三个“记”突出了老汉答应为儿子投票时认真的心态。
答案 选A给3分,选C给2分,选B给1分。
解析 B项,不准确,作者以“倒插门”为题,确有引起读者注意的意图,但更重要的是,作者借“倒插门”显示了凑合老汉宁可背上“倒插门”的名声也不选儿子当村长,从而表现他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凑合的特点。D项,错在“写出了立秋动作的敏捷”,这不是写他的敏捷,而是在表现他的鬼鬼祟祟。E项,“突出了老汉答应为儿子投票时认真的心态”不对。老汉连用三个“记”,实际是不耐烦的表现,是急欲让儿子停止劝说。
2.小说中凑合老汉的形象有哪些显著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耿直(或:坚持原则)(或:不徇私情)。他认为两个儿子都不适合当村长,所以不投他们的票。②不善打理生活。连做饭这样的事他都做不好,只好跟着儿子过。③隐忍,委曲求全。虽然遭儿媳冷嘲热讽,他并没有声张,只是默默地忍受。④讲究策略。对两个儿子的请求不明确表态,投票时缺席。
3.凑合老汉在听了两个儿子的游说之后,反应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听了立春的游说后,凑合老汉很吃惊,委婉地表示不同意。因为他心里认为立春太自私、名声差。②听了立秋的游说后,凑合老汉也不同意,但有所犹豫。不同意是因为立秋爱撒酒疯,而且看出立秋人品不好;犹豫是因为立秋说媒的事让他动了心。作用:写出反应的不同,可以避免小说情节重复,使人物形象更真实、生动。
4.小说结尾耐人寻味,请简述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从情节上看,点出了两个儿子向凑合老汉游说的结果:凑合老汉不同意他们当村长,不肯为他们投票。同时暗示了凑合老汉得罪儿子后的最终归宿,为老汉的人生添加一抹亮色。②从人物形象上看,本结尾显示出凑合老汉有点儿狡黠,使老汉的性格更丰富,形象更鲜明。③从结构上看,最后一句扣住题目,使题目有了着落。④从表达效果上看,这个结尾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幽默风趣,富有生活气息,加深了读者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