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诗三首
(时间:30分钟 总分:60分)
一、选择题(30分,每小题6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画线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驰骋 矫蹂造作 迸(bèng)发 谙(yīn)习
B.羁拌 刚愎自用 哺(pǔ)育 稗(bài)官
C.狭隘 忧心忡忡 粗糙(cāo) 鞭笞 (chī)
D.商贾 相形见拙 瞠(chēn)目 裨(bì) 益
答案 C
解析 A项,矫蹂(揉)造作,谙(ān)习。 B项,羁拌(绊),哺(bǔ)育。D项,相形见拙(绌), 瞠(chēng)目。
2.选出对课文解说不当的一项 ( )
A.“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美丽的莲花要是送给自己的心上人该是多么美好的事,可是自己的心上人远在天涯海角!这好似一声叹息,表现出诗人的寂寞和凄凉。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是用来比喻曹操的忧思。
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两句,诗人直言不讳,表明了喜爱山林自然的本性。
D.“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诗人视官场为尘世之罗网,表达对卑污官场的厌恶之情。
答案 B
解析 B项,这里是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华的人。
3.对下列诗句中画线的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
A.少无适俗韵 韵:本性、气质
兰泽多芳草 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B.方宅十余亩 方:四面、周围
还顾望旧乡 顾:回顾,回头看
C.桃李罗堂前 罗:排列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几何:多少
D.复得返自然 自然: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存:问候,怀念
答案 D
解析 D项,“自然”应为“田园生活”或“自然的本性”。
4.下列句子中画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采之欲遗谁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B.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何以解忧
C.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忍尤而攘诟
D. 所思在远道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答案 D
解析 D项,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A项,代词,代“芙蓉”/助词,的。B项,连词,相当于“而”/介词,凭借、依靠。C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并列,和。
5.下列各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应饮酒作歌及时行乐。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达了诗人仰慕天下贤士,思念之情绵绵不断。
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小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喜爱山川田园间的生活。
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彼此同心而身处两地,忧伤将伴随我们到老。
答案 A
解析 A项,“及时行乐”错误理解了诗句含意,应着眼于诗文整体,该句虽然有对时光易逝的忧思,但并未因此而消沉,反而因此激起他招揽人才、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9题。(30分)
行行重行行
《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6.这首诗的开头,连用四个“行”字,仅以一“重”字联结。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极言其行走得远,兼有分离久远之意。用复沓的声调、迟缓的节奏、疲惫的步伐,给人沉重的压抑感,使痛苦伤感的氛围笼罩全诗。
7.诗中两次出现“相去”,是不是重复?为什么?(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中两次出现“相去”,不是无意义的重复。第一次与“万余里”组合,指两地相距之远;第二次与“日已远”组合,指夫妻别离时间之长。这都是诗中主人公思念远行人的原因。
8.古人在评价诗歌时常有“诗眼”之说,所谓“诗眼”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请指明“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两句中的“诗眼”各是什么?并简要说明原因。(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中的“老”与“晚”是“诗眼”。“老”,并非实指年龄,而指消瘦的体貌和忧伤的心情,是说身心交瘁,似有衰老之感。“晚”,指行人未归,岁月已晚,表明春秋忽代谢,相思又一年,暗喻女主人公青春易逝、坐愁红颜老的迟暮之感。
9.这是一首写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后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其“情真、景真、事真、意真”,请简要谈谈你对这首诗表露的情感的认识。(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首诗采用了淳朴清新的民歌风格和重叠反复的形式,用或显、或寓、或直、或曲、或托物比兴的方法层层深入,将主人公无法遏抑的思念之情淋漓尽致地宣泄出来。读之使人悲感无限,为女主人公真挚痛苦的爱情呼唤所感动。
尖子生能力拓展
励志小语: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礼记·学记》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这个节目融合了京剧、粤剧、秦腔等中国戏曲的精萃,舞者多变的动作和戏剧化的表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喜怒哀乐的情绪。
B.城郊的这座园林,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溪流小径曲折萦纡,到了春天,杂花生树,草长莺飞,真是一处世外桃源。
C.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有些备受国人青睐的外国名品,其实是用中国的原料,在中国的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已不是地道的泊来品。
D.该公司在把握市场脉搏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依靠独树一帜的管理理念以及出奇不意的营销策略赢得了商机,获得了发展。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A项,萃—粹。C项,泊—舶。D项,奇—其。
2.(2015·新课标全国Ⅰ)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这正是经验丰富的主教练在战术安排上的______之处;下半场比赛中想方设法消耗对方主力队员的体力,终于扭转劣势,赢得比赛。
②经过几天的______,又和病人家属作了充分沟通,吴医生最终否定了治疗小组提出的保守治疗方案,决定尽快为病人进行肺部手术。
③早在上个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______,提出了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于是一个个生态经济园区应运而生。
A.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 B.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
C.老谋深算 深思熟虑 深谋远虑 D.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
答案 C
解析 老谋深算:周密的筹划、深远的打算,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深思熟虑:深入细致地考虑。深谋远虑:周密地计划,往长远里考虑。这三个成语属于近义词,但意义上各有侧重。“老谋深算”侧重强调人办事精明老练,呼应第①句中的“经验丰富”“想方设法消耗”等。“深思熟虑”则强调思考的反复深入,符合第②句医生最终做出决定这个语境。“深谋远虑”侧重强调计划的周密和长远,呼应第③句中的“早在上个世纪末”。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一切儿童文学作品都应该永远持着守护童年的立场,遵循儿童思维发展规律,富有丰富的想象力,充满爱与希望,传递古老传统中的善与美。
B.在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我们是否能够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关系到我省经济的长远发展,关系到全省人民的福祉,就必须防止“精神懈怠”。
C.自从实施飞行员培训计划后,学员报名十分踊跃,有航空爱好者,有想开飞机节省时间的企业家,还有一些家长想给孩子增加一项实用技能。
D.今年,辽宁农信继续推进“阳光信贷工程”,致力于为农户打造公开透明、规范高效的信贷绿色通道,切实解决广大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答案 D
解析 该题重点考查考生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搭配不当,“立场”不能“持着”,可改成“站在守护童年的立场”。B项,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可以删掉“是否”,或者把后面改成“关系到我省经济能否长远发展,关系到全省人民有无福祉”,另外关联词语有误,把“就”改成“所以”,还有最后一句话缺主语,增加“我们”。C项,结构混乱,“自从实施飞行员培训计划后”改为“自从实施飞行员培训计划”或“实施飞行员培训计划后”,最后一句要改成“还有一些想给孩子增加一项实用技能的家长”。
4.(2015·浙江)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我需要清静……最好去处是到个庙宇前小河旁边大石头上坐坐,______。雨季来时上面长了些绿绒似的苔类。雨季一过,苔已干枯了,在一片未干枯苔上正开着小小蓝花白花,有细脚蜘蛛在旁边爬。
A.阳光和雨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
B.这石头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
C.阳光和雨露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的
D.这石头是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的
答案 D
解析 由上文“庙宇前小河旁边大石头”和下文“雨季来时上面长了些绿绒似的苔类”可知,所选句子的主语应该是“石头”,据此可以排除A项和C项。D项用判断动词“是”进一步强调主语为“石头”,放在此处最合适。
二、文字运用
5.下面一段话是对“微公益”的说明,请提取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于是一种草根公益应运而生,这就是微公益。微公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人们将微不足道的爱心汇集起来,积少成多,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微公益关注贫困,关注教育,关注社区发展,关注生物保护和低碳等,具有很强的利他性。它没有过去大慈善者那种“行侠仗义”“扶贫济困”的远大抱负,取而代之的是寓善于乐的参与方式。
关键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草根公益 积少成多 利他性 寓善于乐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提取关键词型压缩语段的能力。解题时,首先要研究所提供材料的内容,这个语段主要介绍了“微公益”及其作用。然后找出材料中关于“微公益”的关键语句,比如“一种草根公益应运而生”“将微不足道的爱心汇集起来,积少成多”“具有很强的利他性”“取而代之的是寓善于乐的参与方式”。最后将关键语句的主要信息提取出来就是本题的答案。
6.宋代画院曾以诗句命题作画来考选画士,此举颇能考察画家的构图匠心。请参考示例,为后面的诗句写一段构图说明。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简明,不超过50字。
【示例】 诗句:竹锁桥边卖酒家
构图说明:一弯清清的流水之上,一座小桥横跨两岸,桥畔,在一抹青翠的竹林中,斜挑出一幅酒帘,迎风招展。
诗句: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构图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轮圆月斜挂天际,曲径通幽的庭院里,墨竹在月下影影绰绰的,有万尺之势。
7.(2015·湖北)欣赏下图的天鹅戏水图,围绕“早春”,写一首小诗或一则短文。要求:
①突出景物特征;
②语言表达鲜明、生动;
③不超过8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一池水融融,几丝柳依依。天鹅知春暖,悠游自在啼。
示例二:东风轻拂,柳条上钻出了片片嫩叶,丝丝柔条,袅袅依依。几只黑天鹅伸着长长的脖子,如公主般雍容优雅,在一池碧水中自在地嬉戏,悠然地游弋;绿水微漾,泛起圈圈涟漪。
解析 回答此题,考生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观察画面。首先要弄清楚画面内容,分析其构成。题目已指出其中心为“早春”,名为“天鹅戏水图”;图中景物有垂柳、天鹅、湖水等。②想象情境。在观察画面的基础上,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将画面内容与真实生活相融。③明确要求。本题要求“突出景物特征”,所以,应主要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重点写景。另外,不管是写诗还是写文,应注意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来增加生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