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核心素养】冀少版版生物八年级上册4.2.4《健康生活》教学课件(共28张PPT)+视频素材+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核心素养】冀少版版生物八年级上册4.2.4《健康生活》教学课件(共28张PPT)+视频素材+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9-04 15:08:07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二章 生活习惯于健康
第4节 健康生活
第四单元 疾病预防与人体健康
冀少版(新教材)生物八年级上册
阐明健康的定义,认识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形成整体健康的观念。
生命观念
通过调查收集全班同学的体重、身高,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健康问题的能力。
科学思维
通过“健康状况自我评估表”评估自身健康状况后,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健康问题。
探究实践
关注自身和他人的健康,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为营造健康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态度责任
01
02
03
04
学习目标——核心素养
药品说明书包含药品名称、成分、_______________、规格、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
不需要凭医生处方即可自行购买,属于___________药,其说明书中标有“______”;必须凭借医生开出的处方才可购买和使用,属于______药,其英文缩写是“______”。
药物可分为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遵从_________、按照药物使用说明合理用药,避免药物误用和滥用。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药物既能治病,也能___________。
家庭成员不同,家庭药箱配备的药品也不尽相同,家庭药箱配备的药品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故而知新
功能主治
非处方
OTC
处方
Rx
医嘱
致病
针对性
实用性
体检后,一些同学因体检报告上写着超重或肥胖而闷闷不乐。有的同学说,胖了结实,不生病就是健康。有的同学说,超重和肥胖是健康隐患,容易引发一些慢性疾病。体重与健康的关系是怎样的 怎样才是健康生活
课堂导入
重点难点
重点
1.明确健康的概念和内涵,掌握评估健康状况的方法。
2.举例说明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3.认识良好公共卫生意识的重要性,掌握预防常见传染病的公共卫生知识和技能。
1.理解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深层次含义,以及它们与身体健康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2.如何引导学生将健康生活方式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养成长期坚持健康生活的习惯。
难点
寻证据.调查
编制一份体重和身高调查表,对全班同学的体重、身高进行调查统计。根据国际通用体重指数( BMI)公式,计算每位同学的BMI。对照表4-2-3判断每位同学的体重是否正常,并调查每位同学的饮食偏好和运动习惯。
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年龄/岁 男生 女生 消瘦 正常 超重 肥胖 消瘦 正常 超重 肥胖
12 ≤15.4 15.5-20.6 20.7-24.0 ≥24.1 ≤14.7 14.8-21.4 21.5-23.8 ≥23.9
13 ≤15.9 16.0-21.3 21.4-25.1 ≥25.2 ≤15.3 15.4-22.1 22.2-24.9 ≥25.0
14 ≤16.4 16.5-22.2 22.3-26.0 ≥26.1 ≤16.0 16.1-22.7 22.8-25.8 ≥25.9
表4-2-3 中国12-14岁少年BMI参考分类表
根据获得的证据思考下列问题。
1.造成体重不正常的原因是什么
2.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健康的
观看视频
探究新知 一、健康体重
1.造成体重不正常的原因:
——主要是膳食结构不合理、不良饮食习惯或运动不足等
膳食结构不合理
不良饮食习惯
运动不足
探究新知 一、健康体重
2.通过身高和体重可以评估身体发育状况
——健康体重是身体健康的组成部分
过于消瘦或肥胖都会影响青少年身体健康
图4-2-8 “三减三健”
探究新知 二、健康的生活方式
1.身体健康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生活方式的影响非常显著。
减盐
减油
减糖
健康口腔
健康体重
健康骨骼
我国倡导“三减三健”的健康生活方式
探究新知 二、健康的生活方式
2.青少年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科学规划个人生活,合理作息,均衡营养,坚持参加体育运动。
知识拓展
“三减三健”
减盐
过量摄入盐会增加高血压、心脏病等风险,建议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
减油
油脂摄入过多易导致肥胖、高血脂等问题,建议每天烹调用油不超过25-30克。
减糖
过多摄入添加糖会增加龋齿、肥胖的风险,建议每天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25克。
“三减”
知识拓展
“三减三健”
健康口腔
保持口腔卫生,定期检查,预防龋齿和牙周病,有助于全身健康。
健康体重
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维持体重在正常范围(BMI18.5-23.9),可降低多种慢性病风险。
健康骨骼
过充足摄入钙和维生素D,坚持适度运动,预防骨质疏松,尤其关注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的骨骼健康。
“三健”
探究新知 三、健康的定义
健康除了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要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认识和接纳自我
正确对待挫折
探究新知 三、健康的定义
健康除了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学会与人交往
积极参与各种活动
发现有心理健康问题时,应及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探究新知 四、影响公众健康的因素
1.良好的公共卫生意识有利于维护公众健康。
青少年要通过权威渠道获得健康信息
青少年向家人和社会普及公共卫生知识
探究新知 四、影响公众健康的因素
2.医疗卫生服务影响公共健康。
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
做到病有所医,整体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水平
做中学.实践
表4-2-4是一份“健康状况自我评估表”。分析表中项目,哪些是评价身体健康的、哪些是评价心理健康的、哪些是评价社会适应状态的。根据自己最近四周内有关情况作答。每个项目都有从1到5的赋分,其中1分表示“完全不符合”, 5分表示“完全符合”,在相应的赋分上打“√”(每个项目只能选择一个赋分)。
把每题的分数相加,参照以下分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85 ~ 100 分,你的健康状况良好; 70 ~ 84 分,你的健康状况较好;50~69分,你的健康状况一般;低于50分,你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
表4-2-4 健康状况自我评估表 项 目 分数 1.我的食欲很好。 1 2 3 4 5
2.我以旺盛的精力进行学习和娱乐。 1 2 3 4 5
3.我的睡眠很好。 1 2 3 4 5
4.我的体重在正常范围内。 1 2 3 4 5
5.我有至少一两个好朋友可以分享快乐和忧伤。 1 2 3 4 5
6.我同男生和女生的关系都很好。 1 2 3 4 5
7.我在不熟悉的人面前,能自然表达自己的观点。 1 2 3 4 5
8.我的身体很灵活。 1 2 3 4 5
9.我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1 2 3 4 5
10.我能够快速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 1 2 3 4 5
11.我的体育成绩都已经达标。 1 2 3 4 5
12.我的牙齿很健康。 1 2 3 4 5
13.我的记忆力很好。 1 2 3 4 5
14.我多数时候感到心情愉悦。 1 2 3 4 5
15.压力很大时,我会通过运动或听歌等方式放松自己。 1 2 3 4 5
16.我能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1 2 3 4 5
17.我读书或做事时,精力很集中。 1 2 3 4 5
18.我很少觉得疲乏无力。 1 2 3 4 5
19.我对自己的形象和状态感到满意。 1 2 3 4 5
20.我遇到困难时,会主动向家人或朋友求助。 1 2 3 4 5
身体健康:涉及生理功能、体能、感觉、营养状况等,如食欲、精力、体重、身体灵活性、体育成绩、感官健康(如视力、牙齿)。比如1、2、3、4、8、11、 12、 13、 18。
心理健康:涉及情绪状态,心理调节、认知功能、自我认知等。如心情愉悦、压力管理、注意力集中,自我满意度等。比如14、 15、 17、 19。
社会适应状态:涉及人际关系、社交能力、环境适应、社会参与等。如有朋友支持、表达观点、参与集体活动、适应新环境等。比如5、 6、 7、 9、 10、 16、 20。
课堂练习
经典例题1.健康是人们永远追求的美好愿望,是人生永恒的话题。下列不符合健康认知的是( )
A.适当体育锻炼,保持心情愉快
B.长期使用抗生素,可预防感冒
C.摄入营养物质的种类要齐全,量要合适
D.遇到挫折时,可向朋友、老师、家长寻求帮助
B
抗生素主要是用于治疗细菌引起的疾病,而感冒大多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对病毒无效。长期使用抗生素不仅不能预防感冒,还可能会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使抗生素的疗效降低,同时还会对人体正常的菌群造成破坏,引起其他健康问题。
经典例题2.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我们应该珍视生命,关注健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醉酒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吸烟可以增强记忆力
B.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良好
C.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吸烟等都是容易引发冠心病的不良生活习惯
D.骨髓移植是目前治疗白血病较为有效和理想的方法,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健康
A
醉酒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吸烟会损害神经系统并降低记忆力。
经典例题3.2025年“全民营养周”活动的主题为“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全民行动”(如图)。下列体重管理的“行动”,合理的是( )
A.每餐饮食只吃蔬菜、水果
B.餐后立即进行高强度运动
C.每天合理膳食并适度运动
D.体重超标后才需进行管理
C
仅吃蔬菜、水果会导致蛋白质、脂肪等其他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无法满足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需的全面营养,长期如此会引起营养不良等问题。
餐后胃内充满食物,此时进行高强度运动,会使血液更多流向运动系统,减少胃肠道的血液供应,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还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如腹痛、恶心等。
体重管理应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在体重尚未超标时,就应该通过合理膳食和适度运动等方式进行健康管理,预防体重超标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慢性疾病,而不是等到体重超标后才进行管理。
1.生活方式与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各项符合健康理念的是( )
A.减重时,不吃主食
B.为了健康口腔和健康体重,要少喝含糖饮料
C.怕晒黑,尽量减少户外运动
D.烹调食物时,尽量不用植物油
B
当堂练
2.健康包括( )
A.生活习惯、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B.身体健康、行为选择和心理健康
C.心理健康、生活习惯和行为选择
D.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D
3.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持续增加。下图表现的是某些同学的饮食习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我不喝水,就爱喝饮料!
注意荤素搭配、均衡营养。
来不及,不吃早饭了。
鸡鸭鱼肉有营养,吃这些就够了。
(1)哪位同学的饮食习惯更符合健康生活理念
(2)哪位同学的饮食习惯会造成体重超标
(3)根据所学知识,给体重超标的人提出健康建议。
答:丁同学属于合理膳食,这种饮食习惯更符合健康生活理念。
答:丙同学高蛋白、高脂肪摄入过多,容易导致体重超标。
答:控制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比例,合理膳食;增加运动量,如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
课堂小结
健康生活
健康体重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的定义
影响公众健康的因素
造成体重不正常的原因主要是膳食结构不合理、不良饮食习惯或运动不足等。
科学饮食、均衡营养、良好的运动习惯有利于保持健康体重。
——“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
——健康除了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良好的公共卫生意识
医疗卫生服务影响公众健康/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4.2.4 健康生活
年级 八年级 授课时间 1课时
课题 第四单元第二章第四节 健康生活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4.2.4《健康生活》这一章节,是整个生物课程体系中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重要内容。本节聚焦“健康生活”,是生物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章节,旨在通过分析健康的概念、影响健康的因素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实践,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健康观。教材通过案例分析、数据图表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转型期,生理上,他们的身体快速发育,第二性征逐渐明显;心理上,自我意识增强,开始关注自身形象和他人评价,但情绪波动较大,面对学习和生活压力时容易产生困惑和焦虑。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已具备一定生物学基础知识,对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有初步了解,但对于健康生活的深层次内涵和影响因素认识不够全面。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养成一些生活习惯,但受外界环境和自身认知局限,部分习惯并不健康,如偏好高糖高盐食物、缺乏规律运动、沉迷电子设备等。同时,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与自身健康相关的话题充满兴趣,且具备一定自主学习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渴望通过学习掌握科学的健康知识,改善自己的生活状态。但在面对复杂的健康知识和实际生活中的健康挑战时,他们可能会出现理解困难和知行不一的情况。因此,教学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帮助他们树立正确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教学目标 【生命观念】 阐明健康的定义,认识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形成整体健康的观念。 【科学思维】 通过调查收集全班同学的体重、身高,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健康问题的能力。 【探究实践】 通过“健康状况自我评估表”评估自身健康状况后,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健康问题。 【态度责任】 关注自身和他人的健康,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为营造健康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明确健康的概念和内涵,掌握评估健康状况的方法。 2.举例说明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3.认识良好公共卫生意识的重要性,掌握预防常见传染病的公共卫生知识和技能。 【教学难点】 1.理解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深层次含义,以及它们与身体健康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2.如何引导学生将健康生活方式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养成长期坚持健康生活的习惯。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温故而知新 展示温故而知新内容,鼓励学生快速说出答案,引领学生复习上一节课的主要内容。 1.药品说明书包含药品名称、成分、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 2.不需要凭医生处方即可自行购买,属于非处方药,其说明书中标有“OTC”;必须凭借医生开出的处方才可购买和使用,属于处方药,其英文缩写是“Rx”。 3.药物可分为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遵从医嘱、按照药物使用说明合理用药,避免药物误用和滥用。 4.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药物既能治病,也能致病。 5.家庭成员不同,家庭药箱配备的药品也不尽相同,家庭药箱配备的药品应具有针对性、实用性。 阅读题目,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快速说出自己的答案
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体检后,一些同学因体检报告上写着超重或肥胖而闷闷不乐。有的同学说,胖了结实,不生病就是健康。有的同学说,超重和肥胖是健康隐患,容易引发一些慢性疾病。体重与健康的关系是怎样的 怎样才是健康生活 目标导向: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核心素养)及教学重难点。 进入情境,思考问题,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齐读核心素养目标及重难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探 究 新 知 寻证据.调查 布置课前作业:编制一份体重和身高调查表,对全班同学的体重、身高进行调查统计。根据国际通用体重指数( BMI)公式,计算每位同学的BMI。对照表4-2-3判断每位同学的体重是否正常,并调查每位同学的饮食偏好和运动习惯。 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表4-2-3 中国12-14岁少年BMI参考分类表 完成课前作业,根据自身情况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一、健康体重 列举不正常体重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造成体重不正常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并举例说明科学饮食、均衡营养、良好的运动习惯有利于保持健康体重。归纳总结健康体重是身体健康的组成部分,青少年肥胖与成年期慢性疾病密切相关。 积极思考讨论,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生活经验,归纳总结,意识到健康体重的重要性。
二、健康的生活方式 1.举例说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重点介绍“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 2.举例说明青少年常见的健康生活方式:青少年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科学规划个人生活,合理作息,均衡营养,坚持参加体育运动。 3.知识拓展“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的具体含义及意识。 (1)减盐:过量摄入盐会增加高血压、心脏病等风险,建议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 (2)减油:油脂摄入过多易导致肥胖、高血脂等问题,建议每天烹调用油不超过25-30克。 (3)减糖:过多摄入添加糖会增加龋齿、肥胖的风险,建议每天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25克。 (4)健康口腔:保持口腔卫生,定期检查,预防龋齿和牙周病,有助于全身健康。 (5)健康体重: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维持体重在正常范围(BMI18.5-23.9),可降低多种慢性病风险。 (6)健康骨骼:过充足摄入钙和维生素D,坚持适度运动,预防骨质疏松,尤其关注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的骨骼健康。 认真听讲,跟随老师的思路,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
三、健康的定义 讲解健康的科学定义:健康除了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利用形象生动的漫画举例说明青少年健康的生活实例。如: 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认识和接纳自我; 正确对待挫折; 学会与人交往; 积极参与各种活动等; 发现有心理健康问题时,应及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做好笔记,结合老师的案例分析自身问题,并找到解决方式。
四、影响公众健康的因素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归纳总结影响公众健康的因素有良好的公共卫生意识和医疗卫生服务。 思考讨论,归纳总结
做中学.实践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最近四周内有关情况作答完成表4-2-4“健康状况自我评估表”,并分析表中项目,哪些是评价身体健康的、哪些是评价心理健康的、哪些是评价社会适应状态的。 归纳总结: 1.身体健康:涉及生理功能、体能、感觉、营养状况等,如食欲、精力、体重、身体灵活性、体育成绩、感官健康(如视力、牙齿)。比如1、2、3、4、8、11、 12、 13、 18。 2.心理健康:涉及情绪状态,心理调节、认知功能、自我认知等。如心情愉悦、压力管理、注意力集中,自我满意度等。比如14、 15、 17、 19。 3.社会适应状态:涉及人际关系、社交能力、环境适应、社会参与等。如有朋友支持、表达观点、参与集体活动、适应新环境等。比如5、 6、 7、 9、 10、 16、 20。 根据自己最近四周内的有关情况完成“健康状况自我评估表”,得出结论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使自己更健康。
课堂练习 【经典例题】 经典例题1.健康是人们永远追求的美好愿望,是人生永恒的话题。下列不符合健康认知的是( B ) A.适当体育锻炼,保持心情愉快 B.长期使用抗生素,可预防感冒 C.摄入营养物质的种类要齐全,量要合适 D.遇到挫折时,可向朋友、老师、家长寻求帮助 经典例题2.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我们应该珍视生命,关注健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醉酒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吸烟可以增强记忆力 B.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良好 C.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吸烟等都是容易引发冠心病的不良生活习惯 D.骨髓移植是目前治疗白血病较为有效和理想的方法,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健康 经典例题3.2025年“全民营养周”活动的主题为“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全民行动”(如图)。下列体重管理的“行动”,合理的是( C ) A.每餐饮食只吃蔬菜、水果 B.餐后立即进行高强度运动 C.每天合理膳食并适度运动 D.体重超标后才需进行管理 【当堂练】 1.生活方式与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各项符合健康理念的是( B ) A.减重时,不吃主食 B.为了健康口腔和健康体重,要少喝含糖饮料 C.怕晒黑,尽量减少户外运动 D.烹调食物时,尽量不用植物油 2.健康包括( D ) A.生活习惯、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B.身体健康、行为选择和心理健康 C.心理健康、生活习惯和行为选择 D.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3.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持续增加。下图表现的是某些同学的饮食习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哪位同学的饮食习惯更符合健康生活理念 答:丁同学属于合理膳食,这种饮食习惯更符合健康生活理念。 (2)哪位同学的饮食习惯会造成体重超标 答:丙同学高蛋白、高脂肪摄入过多,容易导致体重超标。 (3)根据所学知识,给体重超标的人提出健康建议。 答:控制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比例,合理膳食;增加运动量,如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 完成课堂练习,注重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的培养。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基础训练】 1.2020年“中国学生营养日”的主题是“合理膳食倡三减,良好习惯促三健”。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三减”不包括( D ) 减盐 B..减糖 减油 D.减维生素 2.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疾病、提高免疫力、改善心理健康和保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下列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是( A ) ①不挑食,多吃蔬菜和水果,适量摄入全谷物和蛋白质食物②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愉悦心情③熬夜打游戏④拒绝毒品⑤吸烟和酒⑥规律作息 ①②④⑥ B.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3.每年的5月25日是心理健康节,“5·25”的谐音即为“我爱我”,提醒中学生“珍惜生命,关爱自己”。国家、学校、社会都悉心关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C ) A.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 B.积极进行体育锻炼 C.吸烟提神、喝酒交友 D.拒绝毒品 4.某班开展了“健康成长,快乐生活”的主题班会,交流环节中同学们踊跃发言。下列四位同学的发言中,不符合健康生活理念的是( D ) A.甲——均衡膳食,保持健康体重 B.乙——合理用药,掌握急救常识 C.丙——科学运动,避免紧张疲劳 D.丁——专心学习,拒绝异性来往 5.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选择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健康快乐成长。下列生活方式不健康或不恰当的是( D ) A.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以防眼睛近视 B.跑步前先做热身活动,减少关节损伤 C.向朋友倾诉自己的烦恼,以释放压力 D.饭后马上开始剧烈运动,以控制体重 6.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酗酒造成的酒精中毒,只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对其他脏器无影响 B.不吸烟,远离毒品 C.高蛋白食品营养丰富,吃得越多越好 D.油炸食品好吃,可以多吃 【提升训练】(二选择一) 制定一份个人健康生活计划,包括每天的饮食、运动、作息等方面的安排,并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认真执行,记录执行过程中的感受和变化。 选择一个与健康生活方式相关的主题,如“健康饮食与营养”、“运动与健康”等,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深入研究,撰写一篇不少于四百字的文章或制作一份手抄报,并进行交流与展示。 完成课后作业,及时巩固拓展相应知识
板书设计 4.2.4 健康生活 一、健康体重 1.体重不正常的原因: 2.保持健康体重的方法: 二、健康的生活方式 1.“三减”:减盐、减油、减糖 2.“三健”: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 三、健康的定义 1.身体健康 2.心理健康 3.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四、影响公众健康的因素 1.良好的公共卫生意识 2.医疗卫生服务 五、健康状态自我评估表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图片、视频、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高涨,对健康生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较为全面深入。小组讨论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和交流机会,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互动中深化了对健康生活方法和心理调节技巧的认识与应用 。然而,教学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在讲解心理健康问题产生机制和复杂心理调节技巧时,由于内容抽象,部分学生理解不够透彻,今后可增加更多生动形象的案例、心理实验演示或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讲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小组讨论组织过程中,个别小组存在讨论偏离主题、效率不高的情况,后续需要加强对小组讨论的引导和监控,提前明确讨论规则和要求,确保讨论有序高效进行。在今后教学中,将针对这些问题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