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4.2.4 健康生活(导学案)
【生命观念】
阐明健康的定义,认识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形成整体健康的观念。
【科学思维】
通过调查收集全班同学的体重、身高,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健康问题的能力。
【探究实践】
通过“健康状况自我评估表”评估自身健康状况后,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健康问题。
【态度责任】
关注自身和他人的健康,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为营造健康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学习重点】
1.明确健康的概念和内涵,掌握评估健康状况的方法。
2.举例说明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3.认识良好公共卫生意识的重要性,掌握预防常见传染病的公共卫生知识和技能。
【学习难点】
1.理解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深层次含义,以及它们与身体健康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2.如何引导学生将健康生活方式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养成长期坚持健康生活的习惯。
造成体重不正常的主要原因是膳食结构不合理、不良饮食习惯或________不足等。
科学饮食、均衡营养、良好的运动习惯有利于保持________体重。
身体健康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非常显著。
我国倡导“三减三健”的健康生活方式,即________、减油、________,_____________、健康体重、__________________。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维持和促进人体健康。
健康除了身体健康,还包括________健康和________________方面的良好状态。
良好的____________意识有利于维护公众健康。________________服务影响公众健康。
寻证据.调查→调查全班的身高、体重
1.布置课前作业:编制一份体重和身高调查表,对全班同学的体重、身高进行调查统计。根据国际通用体重指数( BMI)公式,计算每位同学的BMI。对照表4-2-3判断每位同学的体重是否正常,并调查每位同学的饮食偏好和运动习惯。
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表4-2-3 中国12-14岁少年BMI参考分类表
年龄/岁 男生 女生
消瘦 正常 超重 肥胖 消瘦 正常 超重 肥胖
12 ≤15.4 15.5-20.6 20.7-24.0 ≥24.1 ≤14.7 14.8-21.4 21.5-23.8 ≥23.9
13 ≤15.9 16.0-21.3 21.4-25.1 ≥25.2 ≤15.3 15.4-22.1 22.2-24.9 ≥25.0
14 ≤16.4 16.5-22.2 22.3-26.0 ≥26.1 ≤16.0 16.1-22.7 22.8-25.8 ≥25.9
课前作业展示:调查结果及分析
观看视频,根据获得的证据思考下列问题:
造成体重不正常的原因是什么?
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健康的?
二、探究新知→健康体重
1.列举不正常体重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造成体重不正常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2.举例说明科学饮食、均衡营养、良好的运动习惯有利于保持健康体重。
3.归纳总结健康体重是身体健康的组成部分,青少年肥胖与成年期慢性疾病密切相关。
三、探究新知→健康的生活方式
1.举例说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重点介绍“三减三健”:
举例说明青少年常见的健康生活方式:
3.知识拓展“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的具体含义及意识。
四、探究新知→健康的定义
讲解健康的科学定义:健康除了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利用形象生动的漫画举例说明青少年健康的生活实例。
五、探究新知→影响公众健康的因素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归纳总结影响公众健康的因素
六、做中学.实践→健康状况自我评估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最近四周内有关情况作答完成表4-2-4“健康状况自我评估表”,并分析表中项目,哪些是评价身体健康的、哪些是评价心理健康的、哪些是评价社会适应状态的。
归纳总结: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3.社会适应状态:
1.今年3·15晚会曝光了许多不良商家,引起人们热议。下列叙述符合健康生活的是( )
A.可放心使用翻新纸尿裤 B.过期食品只要不发霉就能食用
C.少点外卖,少吃预制菜 D.冰箱里的隔夜菜不加热也能直接吃
2.养成良好习惯,追求健康生活。下列关于健康生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适时、适当地抽烟可提高神经的兴奋性,缓解生活压力
B.合理利用网络,了解世界,不可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沉溺网络
C.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应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开始
D.为保持身体健康,要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食、均衡营养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今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主题是“三减三健”,即减盐、油、糖;健康口腔、体重、骨骼。专家介绍,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多盐、多油、多糖、少运动的不健康生活方式越来越普遍。
(1).高盐的饮食主要导致下列哪种疾病的发生( )
A.可使血压升高,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
B.增加食欲,导致身体肥胖
C.导致血糖升高,容易患上糖尿病
D.影响维生素的吸收,导致多种维生素缺乏
(2).下列对于健康骨骼没有意义的是( )
A.多吃富含钙的食物 B.适当的运动
C.每天20分钟的日照 D.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3).对于身体肥胖的人,健康体重就需要降低体重,下列对于降低体重不利的是( )
A.食物中适当增加膳食纤维
B.可以多喝含糖的饮料代替营养丰富的牛奶
C.坚持适当的运动
D.不吃油炸食品等高能的零食4.“三减三健,健康相伴”。三减即减盐、减油、减糖。为探究高糖饮食对健康的影响,某科研团队利用果蝇做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制作普通培养基和高糖培养基,并设置甲组为普通培养基,乙组为高糖培养基,每组各3支试管。
第二步:选取发育状况相似的果蝇幼虫120只,每支试管各放入20只。
第三步:观察并记录各组雌雄果蝇平均寿命。结果如下表:
组别 培养条件 雌果蝇平均寿命(天) 雄果蝇平均寿命(天)
甲 普通培养基 44.70 34.62
乙 高糖培养基 29.05 19.73
(1)设置甲组普通培养基的目的是与乙组高糖培养基形成 。
(2)实验中甲、乙两组均用3支试管进行重复实验,目的是 。
(3)与甲组对照,高糖饮食使乙组雌果蝇平均寿命缩减了 天,比正常寿命减少了35.01%;雄果蝇平均寿命缩减了14.89天,比正常寿命减少了43.01%。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因此健康生活需要“控糖”。
(4)小健学习了该实验后,引发了“高盐饮食也会影响健康”的思考,若要进一步验证他的想法,可将上述实验中乙组培养条件设置为 培养基,其它不变。
1.回顾与反思
回顾健康的定义及健康的生活方式,认识健康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关注自身和他人的健康,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为营造健康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拓展延伸
制定一份个人健康生活计划,包括每天的饮食、运动、作息等方面的安排,并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认真执行,记录执行过程中的感受和变化。
能力提升
选择一个与健康生活方式相关的主题,如“健康饮食与营养”、“运动与健康”等,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深入研究,撰写一篇不少于四百字的文章或制作一份手抄报,并进行交流与展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4.2.4 健康生活(导学案)
【生命观念】
阐明健康的定义,认识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形成整体健康的观念。
【科学思维】
通过调查收集全班同学的体重、身高,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健康问题的能力。
【探究实践】
通过“健康状况自我评估表”评估自身健康状况后,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健康问题。
【态度责任】
关注自身和他人的健康,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为营造健康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学习重点】
1.明确健康的概念和内涵,掌握评估健康状况的方法。
2.举例说明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3.认识良好公共卫生意识的重要性,掌握预防常见传染病的公共卫生知识和技能。
【学习难点】
1.理解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深层次含义,以及它们与身体健康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2.如何引导学生将健康生活方式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养成长期坚持健康生活的习惯。
造成体重不正常的主要原因是膳食结构不合理、不良饮食习惯或运动不足等。
科学饮食、均衡营养、良好的运动习惯有利于保持健康体重。
身体健康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生活方式的影响非常显著。
我国倡导“三减三健”的健康生活方式,即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维持和促进人体健康。
健康除了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良好的公共卫生意识有利于维护公众健康。医疗卫生服务影响公众健康。
一、寻证据.调查→调查全班同学的体重、身高
1.布置课前作业:编制一份体重和身高调查表,对全班同学的体重、身高进行调查统计。根据国际通用体重指数( BMI)公式,计算每位同学的BMI。对照表4-2-3判断每位同学的体重是否正常,并调查每位同学的饮食偏好和运动习惯。
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表4-2-3 中国12-14岁少年BMI参考分类表
年龄/岁 男生 女生
消瘦 正常 超重 肥胖 消瘦 正常 超重 肥胖
12 ≤15.4 15.5-20.6 20.7-24.0 ≥24.1 ≤14.7 14.8-21.4 21.5-23.8 ≥23.9
13 ≤15.9 16.0-21.3 21.4-25.1 ≥25.2 ≤15.3 15.4-22.1 22.2-24.9 ≥25.0
14 ≤16.4 16.5-22.2 22.3-26.0 ≥26.1 ≤16.0 16.1-22.7 22.8-25.8 ≥25.9
课前作业展示:调查结果及分析
观看视频,根据获得的证据思考下列问题:
造成体重不正常的原因是什么?
答:造成体重不正常的原因主要是膳食结构不合理、不良饮食习惯或运动不足等。
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健康的?
答:我国倡导“三减三健”的健康生活方式,即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
二、探究新知→健康体重
1.列举不正常体重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造成体重不正常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答:造成体重不正常的原因主要是膳食结构不合理、不良饮食习惯或运动不足等。
2.举例说明科学饮食、均衡营养、良好的运动习惯有利于保持健康体重。
3.归纳总结健康体重是身体健康的组成部分,青少年肥胖与成年期慢性疾病密切相关。
三、探究新知→健康的生活方式
1.举例说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重点介绍“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
2.举例说明青少年常见的健康生活方式:青少年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科学规划个人生活,合理作息,均衡营养,坚持参加体育运动。
3.知识拓展“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的具体含义及意识。
(1)减盐:过量摄入盐会增加高血压、心脏病等风险,建议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
(2)减油:油脂摄入过多易导致肥胖、高血脂等问题,建议每天烹调用油不超过25-30克。
(3)减糖:过多摄入添加糖会增加龋齿、肥胖的风险,建议每天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25克。
(4)健康口腔:保持口腔卫生,定期检查,预防龋齿和牙周病,有助于全身健康。
(5)健康体重: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维持体重在正常范围(BMI18.5-23.9),可降低多种慢性病风险。
(6)健康骨骼:过充足摄入钙和维生素D,坚持适度运动,预防骨质疏松,尤其关注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的骨骼健康。
四、探究新知→健康的定义
讲解健康的科学定义:健康除了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利用形象生动的漫画举例说明青少年健康的生活实例。
1.要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2.认识和接纳自我;
3.正确对待挫折;
4.学会与人交往;
5.积极参与各种活动等;
6.发现有心理健康问题时,应及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五、探究新知→影响公共健康的因素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归纳总结影响公众健康的因素
良好的公共卫生意识;
医疗卫生服务。
六、做中学.实践→健康状况自我评估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最近四周内有关情况作答完成表4-2-4“健康状况自我评估表”,并分析表中项目,哪些是评价身体健康的、哪些是评价心理健康的、哪些是评价社会适应状态的。
归纳总结:
1.身体健康:涉及生理功能、体能、感觉、营养状况等,如食欲、精力、体重、身体灵活性、体育成绩、感官健康(如视力、牙齿)。比如1、2、3、4、8、11、 12、 13、 18。
2.心理健康:涉及情绪状态,心理调节、认知功能、自我认知等。如心情愉悦、压力管理、注意力集中,自我满意度等。比如14、 15、 17、 19。
3.社会适应状态:涉及人际关系、社交能力、环境适应、社会参与等。如有朋友支持、表达观点、参与集体活动、适应新环境等。比如5、 6、 7、 9、 10、 16、 20。
1.今年3·15晚会曝光了许多不良商家,引起人们热议。下列叙述符合健康生活的是( )
A.可放心使用翻新纸尿裤 B.过期食品只要不发霉就能食用
C.少点外卖,少吃预制菜 D.冰箱里的隔夜菜不加热也能直接吃
【答案】C
【知识点】食品安全、健康生活方式及意义
【分析】食品安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食品原料的成分和质量问题,二是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人为的改变其性质而生产的安全问题。
【详解】A.翻新纸尿裤通常是将使用过的纸尿裤经过简单处理后重新包装销售。这些翻新纸尿裤可能存在卫生问题,如残留的尿液、粪便等污物,以及可能滋生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使用翻新纸尿裤可能会对使用者的皮肤造成刺激,引发皮肤过敏、感染等问题,尤其是对于婴幼儿等皮肤较为敏感的人群,危害更大,A不符合题意。
B.食品的保质期是指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过期食品即使表面看起来没有发霉,但其内部的营养成分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如维生素流失、脂肪氧化等,导致食品的营养价值降低。同时,过期食品中可能已经滋生了大量的细菌、霉菌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会产生毒素,食用后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腹泻、呕吐等症状,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所以过期食品不能食用,B不符合题意。
C.外卖和预制菜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会添加较多的油脂、盐分、添加剂等,长期大量食用容易导致摄入过多的热量、钠等,增加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此外,外卖和预制菜的食材新鲜度和卫生状况可能难以保证,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少点外卖,少吃预制菜,选择自己在家烹饪新鲜的食材,可以更好地控制食材的质量和烹饪方式,保证饮食的健康和安全,C符合题意。
D.冰箱虽然可以延缓细菌的生长繁殖,但并不能完全抑制细菌的活动。隔夜菜在冰箱中存放一段时间后,仍然可能会有细菌滋生。直接食用不加热的隔夜菜,可能会摄入这些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导致胃肠道不适,如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所以冰箱里的隔夜菜应该充分加热后再食用,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养成良好习惯,追求健康生活。下列关于健康生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适时、适当地抽烟可提高神经的兴奋性,缓解生活压力
B.合理利用网络,了解世界,不可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沉溺网络
C.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应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开始
D.为保持身体健康,要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食、均衡营养
【答案】A
【知识点】健康生活方式及意义、合理营养的含义及“平衡膳食宝塔”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详解】A.吸烟对健康有害无益。烟草中含有尼古丁、焦油等多种有害物质,会损害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增加肺癌、冠心病等疾病的风险。“抽烟提高神经兴奋性” 是尼古丁的短暂作用,但长期吸烟会导致依赖并严重危害健康,A错误。
B.合理利用网络可获取信息、开阔视野,但沉溺网络会影响工作、学习和社交,损害心理健康,需控制使用时间,B正确。
C.健康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运动、作息)应从小培养,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C正确。
D.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均衡营养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基础,可提供充足能量和营养素,D正确。
故选A。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今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主题是“三减三健”,即减盐、油、糖;健康口腔、体重、骨骼。专家介绍,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多盐、多油、多糖、少运动的不健康生活方式越来越普遍。
(1).高盐的饮食主要导致下列哪种疾病的发生( )
A.可使血压升高,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
B.增加食欲,导致身体肥胖
C.导致血糖升高,容易患上糖尿病
D.影响维生素的吸收,导致多种维生素缺乏
(2).下列对于健康骨骼没有意义的是( )
A.多吃富含钙的食物 B.适当的运动
C.每天20分钟的日照 D.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3).对于身体肥胖的人,健康体重就需要降低体重,下列对于降低体重不利的是( )
A.食物中适当增加膳食纤维
B.可以多喝含糖的饮料代替营养丰富的牛奶
C.坚持适当的运动
D.不吃油炸食品等高能的零食
【答案】(1).A (2).D (3).B
【知识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及作用、合理营养的含义及“平衡膳食宝塔”、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健康生活方式及意义
【分析】1.营养与健康:过多摄入盐分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摄入过多钠会使人体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导致血容量增多,从而使血压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2.骨骼健康: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成分,多吃富含钙的食物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适当运动可以刺激骨骼生长和增强骨骼强度;日照能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对骨骼健康有益。
3.体重控制:膳食纤维能增加饱腹感,减少其他食物摄入,有助于控制体重;含糖饮料含有大量糖分,过多饮用会导致热量摄入过多,不利于体重控制;油炸食品等高能零食热量高,易导致体重增加,而坚持适当运动可消耗热量,利于控制体重。
(1).A.高盐饮食中过多的钠会使血压升高,而血压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A正确。
B.高盐饮食一般不会直接增加食欲导致身体肥胖,导致肥胖主要与摄入过多高热量食物且运动量少有关,B错误。
C.导致血糖升高、容易患上糖尿病主要与糖代谢异常及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高糖饮食等)有关,高盐饮食与糖尿病无直接关联,C错误。
D.高盐饮食对维生素吸收影响较小,一般不会导致多种维生素缺乏,D错误。
故选A。
(2).A.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多吃富含钙的食物能为骨骼提供构建材料,对健康骨骼有意义,A不符合题意。
B.适当的运动可以刺激骨骼生长,增强骨骼的强度和韧性,对健康骨骼有意义,B不符合题意。
C.每天20分钟的日照能促使皮肤合成维生素D,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有利于骨骼健康,C不符合题意。
D.维生素A主要与视力等方面有关,对维持骨骼健康没有直接意义,故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对健康骨骼意义不大,D符合题意。
故选D。
(3).A.食物中适当增加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能增加饱腹感,减少其他食物摄入,有利于降低体重,A不符合题意。
B.含糖饮料含有大量糖分,过多饮用会导致热量摄入过多,不利于降低体重,而牛奶营养丰富,相比之下,多喝含糖饮料代替牛奶对降低体重不利,B符合题意。
C.坚持适当的运动可以消耗热量,帮助降低体重,C不符合题意。
D.油炸食品等高能零食热量高,不吃这些零食可减少热量摄入,对降低体重有利,D不符合题意。
故选D。
4.“三减三健,健康相伴”。三减即减盐、减油、减糖。为探究高糖饮食对健康的影响,某科研团队利用果蝇做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制作普通培养基和高糖培养基,并设置甲组为普通培养基,乙组为高糖培养基,每组各3支试管。
第二步:选取发育状况相似的果蝇幼虫120只,每支试管各放入20只。
第三步:观察并记录各组雌雄果蝇平均寿命。结果如下表:
组别 培养条件 雌果蝇平均寿命(天) 雄果蝇平均寿命(天)
甲 普通培养基 44.70 34.62
乙 高糖培养基 29.05 19.73
(1)设置甲组普通培养基的目的是与乙组高糖培养基形成 。
(2)实验中甲、乙两组均用3支试管进行重复实验,目的是 。
(3)与甲组对照,高糖饮食使乙组雌果蝇平均寿命缩减了 天,比正常寿命减少了35.01%;雄果蝇平均寿命缩减了14.89天,比正常寿命减少了43.01%。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因此健康生活需要“控糖”。
(4)小健学习了该实验后,引发了“高盐饮食也会影响健康”的思考,若要进一步验证他的想法,可将上述实验中乙组培养条件设置为 培养基,其它不变。
【答案】(1)对照
(2)避免偶然性,保证实验的可靠性(合理即可)
(3) 15.65 高糖饮食对果蝇的寿命有影响(合理即可)
(4)高盐
【知识点】合理营养的含义及“平衡膳食宝塔”、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详解】(1)为排除其他因素干扰,保证实验结果只是由于探究的条件这一实验变量引起的,还需要再设置一组,设置为正常的条件作为对照来观察,如果这组实验的结果正常,说明其他的影响因素没有问题,这组用来对照的组称为对照组。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探究高糖饮食对健康的影响,设置甲组普通培养基的目的是与乙组高糖培养基形成对照。
(2)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多次实验可以减少实验误差,确保实验严密准确。可见,实验中各组均用3支试管进行重复实验,其目的是避免偶然性,保证实验的可靠性。
(3)根据题干数据可知,与甲组对照,高糖饮食使乙组雌果蝇平均寿命缩短了:44.70-29.05=15.65天,比正常寿命减少了35.01%;雄果蝇平均寿命缩短了34.62-19.73=14.89天,比正常寿命减少了43.01%。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高糖饮食对果蝇的寿命有抑制作用,且对雄果蝇的寿命抑制作用更强,因此健康生活需要“控糖”。
(4)要想探究高盐饮食是否影响健康,需设置以高盐食物为单一变量的对照实验,甲组为对照组,可将乙组培养条件设置为高盐培养基,其它不变。
1.回顾与反思
回顾健康的定义及健康的生活方式,认识健康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关注自身和他人的健康,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为营造健康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拓展延伸
制定一份个人健康生活计划,包括每天的饮食、运动、作息等方面的安排,并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认真执行,记录执行过程中的感受和变化。
能力提升
选择一个与健康生活方式相关的主题,如“健康饮食与营养”、“运动与健康”等,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深入研究,撰写一篇不少于四百字的文章或制作一份手抄报,并进行交流与展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