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降水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聚焦降水这一重要天气特征,是天气观测系列课程的延续。教材从天气预报中的降水信息入手,引导学生认识降水的多种形式,进而学习降水量的测量工具(雨量器)、单位(毫米),通过制作简易雨量器、模拟降雨实验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测量降水量的方法,了解降水量等级划分及暴雨预警信号,培养学生的观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
知道降水是天气的重要特征,了解降水的形式(雨、雪、冰雹等),
认识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的工具,
知道其单位是毫米(mm)。
科学思维:
能通过观察和比较,理解雨量器的结构与测量原理,区分不同
等级的降水量。
探究实践: 能小组合作制作简易雨量器,参与模拟降雨实验并记录降水量,
会对照等级标准判断降水强度。
态度责任:
意识到降水量测量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降水预警信息,
培养科学观测天气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雨量器的结构,知道测量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mm)。
掌握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的方法,能区分不同降水量等级。
〖教学难点〗
规范制作简易雨量器并准确测量降水量。
理解降雪量的测量方法(将雪化成水后测量)。
〖教学过程〗
提出和聚焦问题:1、根据课页,提出问题
展示下雨过后的情境提问:
我们怎么判断雨下得多大?
聚焦:揭示课题
那么降水量用什么工具测量呢?”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出本课主题——测量降水量。
讲述新课
(二)知识探究
认识降水量与雨量器
讲解概念:降水量是一定时间内降落在规定面积地面上的水层深度。
介绍测量工具:雨量器,说明其作用是测量收集到雨水的高度,单位是毫米(mm)。
展示雨量器结构:外筒、内筒、集雨斗,讲解各部分功能(集雨斗方便收集雨水,内筒有刻度用于读数,外筒起保护和固定作用)。
制作简易雨量器(探索1)
组织小组合作,提供材料(如塑料瓶、刻度纸等),指导学生制作简易雨量器:
将塑料瓶裁剪,上半部分倒放作为集雨斗,下半部分作为内筒。
在内筒外壁粘贴刻度纸,以毫米为单位标注刻度。
强调制作要点:刻度要清晰均匀,集雨斗与内筒连接紧密不漏水。
模拟降雨实验(探索2)
用喷壶模拟不同强度的降雨(毛毛细雨、倾盆大雨等),让学生用自制雨量器
测量降水量。
指导学生填写记录单,记录每次模拟降雨的降水量,如第1次、第2次、第3次的测量结果。
认识降水量等级(探索3)
出示“24小时降水量等级标准”表格,讲解等级划分:小雨(小于10毫米)、中雨(10-25毫米)、大雨(25-50毫米)、暴雨(50-100毫米)、大暴雨(100-200毫米)、特大暴雨(大于200毫米)。结合模拟实验数据,让学生判断对应的降水等级,巩固对等级标准的认识。
(三)研讨总结)
研讨1:使用自制雨量器的注意事项
提问:“用自制雨量器测量降水量时,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总结:放置在室外空旷无遮挡处,保持竖直;读数时视线与水面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及时记录数据。
研讨2:下雪天降水量的测量方法
提问:“下雪属于降水,怎样测量降雪量呢?”
讲解:气象员将采集到的雪化成水后,测量水的深度,单位也是毫米。
研讨3:降水量记录的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准确测量降水量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如指导农业生产、防汛准备等)
(四)拓展提升
介绍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分别对应不同的降雨强度和预警级别:
蓝色:12小时内降雨量达50毫米以上。
黄色:6小时内降雨量达50毫米以上。
橙色: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
红色: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
提问:“看到不同颜色的暴雨预警信号,我们应该怎么做?”引导学生关注预警信息,做好防护。
六、板书设计
测量降水量
降水形式:雨、雪、冰雹等
测量工具:雨量器(外筒、内筒、集雨斗)
单位:毫米(mm)
24小时降水量等级:
小雨:<10mm;中雨:10-25mm
大雨:25-50mm;暴雨:50-100mm
大暴雨:100-200mm;特大暴雨:>200mm
暴雨预警信号:蓝、黄、橙、红(四级)
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用自制的雨量器记录一下小区的降水量!(共23张PPT)
测量降水量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
一单元《天气》
下了一场雨,是小雨还是大雨?
怎么测量呢?。
测量降水量用
什么仪器?
提出和聚焦问题
常见降水形式
降水量是指一定时间内,降落在规定面积
地面上的水层深度。
降水形式
雨
雪
冰雹
怎样测量降水量
需要统一测量标准
有时是毛毛细雨,
有时是倾盆大雨。
我们可以把雨
水收集起来进
行测量。
认识和了解雨量器
认识和了解雨量器
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雨量器——测量收集到
雨水的( )
测量单位——( )
高度
毫米 mm
认识和了解雨量器
雨量器结构原理
雨量器工作原理
认识和了解雨量器
集雨斗
漏斗形,方便收集雨水
内筒
有刻度(单位mm)
读降水量
外筒
保护和固定
内筒的作用
认识和了解雨量器
几种简易雨量器
制作简易雨量器
小组合作,制作
测量降水量的简易
工具—雨量器。
制作简易雨量器
选一个直通透明杯
在杯子外壁贴上刻度条,注意
“0”刻度的位置(以毫米为单位)
制作简易雨量器
刻度条外贴上透明
胶带,用于防水
把雨量器放在雨中,
就可以测量降雨量了
模拟降雨实验
用喷壶做模拟降雨实
验,用雨量器测量降
水量并记录。
模拟降雨实验
24 小时降水量等级标准
小雨:0.1~9.9 毫米
中雨:10.0~24.9 毫米
大雨:25.0~49.9 毫米
暴雨:50.0~99.9 毫米
大暴雨:100.0~249.9 毫米
24 小时降水量等级是根据一天内
的累计降水量来划分降水强度的标准
新知讲解
用自制的雨量器在下雨时测量降水量,并对照
24 小时降水量等级标准”确定降水量等级。
对照
用自制雨量器
测量降水量时,
要注意什么?
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要把它放在室外空旷
无遮挡处,保持竖直
及时记录数据。
读数时视线与水面
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雨量器
下雪也属于降水,怎样测量下雪天的降水量?
测量下雪天的降水量
雨量器里的雪完全
融化成水再测量
你知道吗?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
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什么?
12小时内降雨量达50毫米以上
6小时内降雨量达50毫米以上
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
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
100毫米以上
降水形式:雨、雪、冰雹等
测量工具:雨量器(外筒、内筒、集雨斗)
单位:毫米(mm)
24小时降水量等级:
小雨:<10mm;中雨:10-25mm
大雨:25-50mm;暴雨:50-100mm
大暴雨:100-200mm;特大暴雨:>200mm
暴雨预警信号:蓝、黄、橙、红(四级)
测量降水量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用
自制的雨量
器记录一下
小区的降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