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单元 文化交流与传播(二)(含解析)-《巅峰突破》2026版历史高三一轮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十二单元 文化交流与传播(二)(含解析)-《巅峰突破》2026版历史高三一轮复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0.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05 15:08: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姓名班级考号
密○封○装○订○线密○封○装○订○线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
第二十二单元 文化交流与传播(二)
满分39分,限时25分钟
考点4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考点5 战争与文化交锋  考点6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的开通使中国丝织品传向南亚、东南亚
B.唐中期后2在东西交通中重要性逐渐下降
C.拜占庭和阿拉伯的商人在3从事中介贸易
D.游牧民族多沿着4西迁到小亚细亚等地区
2.南越王赵眜(公元前137年至公元前122年在位)墓中出土了丰富的考古材料。下表各项,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材料 结论
A 出土器物上出现了“少内”“乐府”“长乐宫”等汉朝使用的官职、机构、建筑名称 南越国处于汉中央直接管辖之内
B 出土的圆雕玉舞人,展示了越族女子身穿汉服跳舞的形象 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
C 出土来自波斯的银盒、非洲大象牙素盒、熏炉和深蓝色玻璃片 广州成为当时中外贸易的唯一中心
D 出土汉代针刻填色的象牙卮,是我国考古首次发现的针刻线画精品 汉代的牙雕工艺发展成熟
3.意大利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文艺复兴的早期发源地,但从1498年达·伽马在印度加尔各答港口的登陆,使意大利遭受了沉重的经济打击,便逐渐结束了意大利人享有的、作为西欧和东方贸易中间人的有利可图的垄断地位,由此走向衰落。其主要原因是(  )
A.统治集团内部斗争削弱自身实力
B.法国入侵使意大利半岛遭受严重破坏
C.新航路开辟使意大利失去了优势地位
D.工商业经济衰退,失去竞争力
4.1689年起,英国商人开始直接从中国购买茶叶,此后饮茶之风席卷了整个英国,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英式茶文化。正宗的英式下午茶非常讲究,幽雅舒适的环境、丰盛的点心、高档的茶具以及悠扬的古典音乐都是必不可少的。上述材料集中反映了(  )
A.政治变革助推了文化的认同与创新
B.文化伴随着商品流动在借鉴中发展
C.英式茶文化体现出含蓄内敛的西方哲学
D.中英之间的茶叶贸易满足了大众的需求
5.由于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古典希腊文化普及整个中东,形成一个新文明。随着许多人被逐出传统的环境,他们在新的大城市感到不知所措。过去在旧城邦,生活比较简单,法律、道德、宗教和义务全有明确规定,为大家所普遍接受;而现在,城市居民发现自己处于一个无定型的世界之中。依据材料可知,亚历山大的军事征服(  )
A.推动了区域文明一体化
B.巩固了马其顿帝国统治
C.冲击了当地居民的心理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融
6.1820年,奥地利外交大臣梅特涅在致沙皇的信中说:“已失去平衡的各国政府感到恐惧,受到威胁,并且因社会中产阶层的呼声而陷入混乱之中,他们处于国王和臣民之间,打碎了君主的权杖并盗用了人民的呼声。”梅特涅担忧的是(  )
A.拿破仑帝国卷土重来    B.革命与改革继续发展
C.欧洲均势局面遭破坏    D.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
7.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已经……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变了。不论是人还是思想,就连亚洲本身都变了。”下列能佐证“亚洲本身都变了”的是(  )
A.一战导致亚洲殖民体系土崩瓦解
B.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探索政党政治
C.亚洲无产阶级主导民族解放运动
D.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进程
8.在明清时期的江南,私人藏书数千卷的情况较为普遍,少数藏书家收藏的书籍甚至超过万卷,其中最重要的两家是宁波的丰家和上海的郁家,丰家的藏书后被宁波范家购得并成为范家天一阁藏书的主要部分。这表明当时(  )
A.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传承
B.出版自由助推典籍积累
C.重学风气提升文人素养
D.教育发展扩大识字群体
9.大英博物馆馆藏的古埃及佘盆梅海特棺椁制作于公元前600年,下表是该棺椁制作的主要材料及来源地。由此可知(  )
主要材料 来源地
木料 黎巴嫩
青金石 阿富汗
沥青 两河流域
黄金 努比亚(位于尼罗河流域)
A.埃及人成为东西方联系的桥梁
B.西亚与北非文明区首次统一起来
C.博物馆具有保存多元文化功能
D.材料多源性旨在加强文化认同感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1小题,12分。)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三兔共耳”的装饰图案广泛分布于古丝绸之路沿线的亚欧大陆各地,成为当地宗教、文化与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图饰,沿用至今。目前已知该图案年代最早的实例存于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壁画中“三兔共耳”发端于隋初,图案的主体构成呈圆形,三只兔子以等边三角形均匀分布其中,两两共用一耳,相互追逐,首尾相接,动感十足,造型优美。古人眼中“兔”的内涵很丰富,西晋张华《博物志》中说:“兔舐毫望月而孕,口中吐子。”“三兔共耳”的“共生”创作手法也体现着中国传统宇宙观,有自秦汉以来“三圆三方”宇宙模型的影子,体现着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这幅图具有神秘的力量”,能够为人们带来无限遐想和吉祥的寓意。
——摘编自《赵燕林:千年壁画
“三兔共耳”缘何闻名中西 》
(1)根据材料,概括“三兔共耳”装饰图案所蕴含的历史信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种类型的史料佐证“三兔共耳”所体现的哲学观念,并简要说明。(6分)
答案全解全析
1.B 2为汉朝开通的陆上丝绸之路,唐朝中期之后,受割据、战乱等因素影响,加上东西方的海路联系日益活跃,陆上丝绸之路在东西交通中的重要性逐渐下降,B项正确;1为草原丝绸之路,中国丝织品主要沿着陆上丝绸之路西传,排除A项;3为西南丝绸之路,主要通向缅甸和印度,排除C项;4为海上丝绸之路,而游牧民族多沿着草原丝绸之路西迁,排除D项。
2.B 由材料无法判定南越国处于汉中央直接管辖之内,排除A项;古代的南越国只是一个存在于秦汉之间的中原属国势力,与中原地区保持着联系,出土的圆雕玉舞人,展示了越族女子身穿汉服跳舞的形象,说明汉族文化对南越的影响,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交融,B项正确;“唯一”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首次发现并不能代表工艺发展成熟,排除D项。
3.C 意大利因为处于传统商路的优势地位,才有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的重大文明成果,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即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逐渐失去了优势地位,由此走向衰落,C项正确;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材料无法体现,排除A项;法国入侵使意大利半岛遭受严重破坏是意大利衰落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工商业衰退受贸易中心转移的影响,排除D项。
4.B 根据材料可知,英式茶文化受到中英之间茶叶贸易的影响,反映了文化伴随着商品流动在借鉴中发展,B项正确。政治变革是文化的影响因素之一,但材料中强调经济因素,排除A项;含蓄内敛是东方哲学的特点,排除C项;材料仅强调英式下午茶文化的形成,无法得出中英之间的茶叶贸易满足了大众的需求的结论,排除D项。
5.C 正确项分析:
错误项分析:材料体现了古典希腊文化对中东地区的影响,但没有体现文明的一体化,排除A项;亚历山大的军事征服,强制推行古典希腊文化,容易引起被征服民族的反抗,没有巩固马其顿帝国的统治,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古典希腊文化的东传对当地居民的影响,并未体现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排除D项。
6.B 拿破仑战争推动了民主思想在欧洲的广泛传播,资产阶级争取民主的革命与改革得到人民的支持,这使当时欧洲的封建政府感到恐惧,B项正确;材料强调使各国感到恐惧的是“社会中产阶层的呼声”,并非拿破仑帝国,排除A项;材料主旨并非欧洲各国之间的均势遭到破坏,排除C项;材料中“社会中产阶层的呼声”指的是各国内部的资产阶级,没有涉及殖民地的情况,不能体现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排除D项。
7.D 根据时间和材料信息可知,这场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土崩瓦解”说法错误,二战后,民族解放浪潮空前高涨,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排除A项;早在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就已开始探索政党政治,排除B项;“主导”说法错误,排除C项;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推动了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深入开展,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D项正确。
8.A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繁荣,富有之家藏书千卷甚至万卷表明他们相当重视文化传承,A项正确;古代君主专制统治下,出版受到各种限制,没有实现自由,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江南私人藏书的情况,“提升文人素养”证据不充分,排除C项;私人藏书与一般教育不同,其只是部分富有之家的行为,仅由材料不能得出教育发展扩大识字群体这一结论,排除D项。
9.C 根据材料可知,在古埃及的棺椁制作材料中,有来自黎巴嫩的木料、阿富汗的青金石、两河流域的沥青和努比亚的黄金,这些来自不同文明、代表不同文化的文物现在都被保存在大英博物馆中,体现了博物馆具有保存多元文化的功能,C项正确;由材料不能得出埃及人成为东西方联系的桥梁,排除A项;材料中只体现了古埃及棺椁制作材料来自西亚与北非,并不能得出古埃及将这些地区文明首次统一起来,排除B项;材料中只体现古埃及棺椁制作材料来源的多元,但是并没有体现其使用多元材料的目的是加强文化认同感,排除D项。
10.(1)古丝绸之路的畅通和兴盛;隋初人口相对减少,多子多福、生生不息成为普通民众朴素的期盼;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外文明的交流;中西民众对艺术魅力的认同与对生活的美好祈愿。(6分。每点2分,答出符合题意的3点即可)
(2)示例一:实物史料。(2分)
中国古代铜钱从秦的半两钱,一直到唐以后的通宝钱,都采用圆形方孔的形式,这体现了天圆地方、生生不息的宇宙观。(4分)
示例二:文献史料。(2分)
《道德经》讲“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三只兔子有往复循环、繁衍生息的涵义。(4分)
解析 (1)
材料和所学知识 历史信息
“广泛分布于古丝绸之路沿线的亚欧大陆各地” 古丝绸之路的畅通;中外文明的交流
根据“兔舐毫望月而孕,口中吐子”并结合隋朝承接南北朝的动乱时期可知 隋初人口相对减少,多子多福、生生不息成为普通民众朴素的期盼
“体现着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 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能够为人们带来无限遐想和吉祥的寓意” 中西民众对艺术魅力的认同与对生活的美好祈愿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史料分为实物史料和文献史料等,选择一种类型的史料并进行简要说明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