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单元 经济与社会生活(一)(含解析)-《巅峰突破》2026版历史高三一轮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十一单元 经济与社会生活(一)(含解析)-《巅峰突破》2026版历史高三一轮复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8.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05 15:08: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姓名班级考号
密○封○装○订○线密○封○装○订○线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
第二十一单元 经济与社会生活(一)
满分39分,限时25分钟
考点1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考点2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考点3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相传神农氏在亲尝百草过程中,分辨出五谷。《太平寰宇记》载:“百谷山与太行、王屋皆连……昔神农尝百草得五谷于此,因名山建庙。”神农氏因此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农业创始人和药学创始人。神农氏相关传说蕴含的有效历史信息是(  )
A.新石器时代已出现祭祀制度
B.种植业与采集业具有关联性
C.生产力发展促成了社会分工
D.农业和药学的起源时间相同
2.古希腊雅典法律规定,2/3的进口谷物必须送入雅典城内;如果雅典居民向其他任何港口私自运送粮食,视为重罪。法律还明确限定了谷物交易的利润上限,粮食交易在市场监督下进行,奖励举报谷物交易中的不法行为。这些法律规定表明雅典(  )
A.城邦注重粮食安全
B.谷物是主要对外贸易商品
C.商业贸易中缺失自由精神
D.特权阶层的利益受到限制
3.16世纪,欧洲人在秘鲁发现马铃薯,后引入欧洲。17世纪前期,明朝科学家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写道:“土芋,一名土豆,一名黄独。蔓生叶如豆,根圆如鸡卵,肉白皮黄。可灰汁煮食,亦可蒸食。”这表明(  )
A.中国与南美间已有贸易联系
B.马铃薯改变了中国人的饮食习惯
C.马铃薯经中欧贸易传入中国
D.开辟新航路间接影响中国人生活
4.下图所述信息中,导致1985—2020年粮食平均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因素是(  )
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生产发展的三个阶段
A.生产资料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B.城市建设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缺乏
C.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D.生产经营方式未能适应社会发展
5.下表所示为不同史籍对西汉时期农业生产的相关记述。据此可以认定的史实是,西汉时期(  )
记述 出处
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在陕、甘一带推广牛耕和“以人挽犁”,提倡“代田法”,进而各郡“遣令长、三老、力田及里父老善田者受田器,学耕种养苗状” 〔东汉〕班固 《汉书·食货志(上)》
赵过“教民耕殖,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 〔东汉〕崔寔《政论》
“赵过始为牛耕” 贾思勰《齐民要术》
A.赵过对农业发展贡献重大
B.牛耕技术开始得到推广
C.政府积极鼓励农具的革新
D.人们注意积累生产经验
6.19世纪初,“从小就在某个行业做学徒学习技术”并“期盼成人后凭借技能享受丰裕生活”的美国男工发现“希望化为泡影”,因为没有技术的“妇女仅仅工作几个月,就因工资低廉而受到雇主青睐和支持”。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B.妇女地位的迅速提高
C.科技与生产的紧密结合     D.工厂制度的逐渐形成
7.春秋战国时期,以陶朱公范蠡、儒商鼻祖子贡、慧眼识人的吕不韦等为代表的富商巨贾走上历史舞台,带动了中国商业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飞跃。据此可推知,当时中国(  )
A.商人成长为独立的社会阶层
B.商业经营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C.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形成
D.儒学兴起带动了商业的繁荣
8.18世纪在活跃的伦敦证券市场中,英国国家财政通过股份公司开始与私人资本和伦敦证券市场联系起来,政府通过发行国债获得了大量资金。这一状况(  )
A.体现政府掌控资本的情形
B.形成生产与资本高度集中
C.表明国家融资渠道的灵活
D.促成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9.20世纪20年代,英美烟草公司的广告更多地融入了中国文化。大前门香烟的广告由苏州闾口钱起八根据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改编而成,“作文时节神昏昏,眼暗心疲欲断魂。借问名烟何处有,画僮笑指大前门”。1931年元旦期间,天津《大公报》为大炮台(同为英美烟草公司)香烟做的广告是一个青年女子手捧中国象征吉祥的玉如意。这反映了(  )
A.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B.中国社会生活趋向近代化
C.西方商品促销本土化的增强
D.宣传中刻意凸显商品价值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1小题,12分。)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西方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和学说主要围绕“如何发财致富问题”进行探讨,在注重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积极主张国家对经济活动进行保护和干预。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和实践为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产生提供了直接的前提。17—19世纪中期,西方国家的经济在资产阶级革命的配合下,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克服重商主义缺陷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主张个人可以在摆脱封建经济制度残余和重商主义那样的国家干预情况下,实行自由经营,政府应当在保证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对经济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让市场机制自动地调节经济,配置资源。但是,古典经济学的理论观点也存在着某种片面性。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古典经济学时期之后,又产生了一个新古典经济学的时期。
——摘编自顾钰民等编著《西方经济学流派》
结合世界史的相关史实,围绕材料,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答案全解全析
1.B 根据材料可知,神农氏尝百草属于采集,并在采集过程中分辨出五谷,说明种植业与采集业具有关联性,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祭祀制度,排除A项;材料强调采集业促进了种植业的发展,并未提到生产力的作用,排除C项;农业与药学起源时间并不相同,排除D项。
易错分析
本题易错选D项。材料中提到“神农氏因此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农业创始人和药学创始人”,所以解读时就容易错选D项,但农业与药学起源时间并不相同。
2.A 正确项分析:
错误项分析:由材料无法得知谷物是主要对外贸易商品,排除B项;材料中雅典仅是通过法律手段限制粮食贸易,不能理解为商业贸易中缺失自由精神,排除C项;材料中主体为“雅典居民”,并未强调特权阶层的利益受到限制,排除D项。
3.D 材料表明原产于美洲的马铃薯被引入欧洲,中国明朝时也有了用马铃薯做食物的情况,这说明新航路开辟间接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D项正确。材料只是体现了中国有马铃薯,但没有表明中国与南美已有贸易联系,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马铃薯对中国人的饮食习惯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只是表明马铃薯出现在中国,并没有涉及传入中国的途径,排除C项。
4.D 
A 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确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 ×
B 1985—2020年,中国城市化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农村劳动力相对减少,是粮食平均增长率下降的重要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 ×
C 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该做法有利于农业的生产,而不是阻碍农业发展的因素 ×
D 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农村非农产业迅速发展之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未能适应社会发展,导致1985—2020年粮食平均增长率下降 √
5.A 正确项分析:
错误项分析: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开始使用并逐渐推广,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政府推广耕作技术,而非鼓励农具革新,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当时人们注意积累生产经验,排除D项。
6.D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工厂制度形成,工人成为机器的附庸,工人并不需要专门的“技术”,使得妇女因为“工资低廉而受到雇主青睐和支持”,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妇女大量进入工厂,没有涉及国际工人运动,排除A项;19世纪初,妇女的地位并没有迅速提高,排除B项;科技与生产的紧密结合是在
7.B 
明清时期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形成,排除C项;材料表明民间大商人带动了商业的繁荣,而不是儒学兴起带动了商业的繁荣,排除D项。
知识拓展
工商食官
  工,百工;商,官贾;食官,靠官府所给的粮食而生活。即将技工、商人集中起来,设官统一管理,为他们提供衣食,驱使他们为政府服务,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是商周政府占有工商业者并进行垄断性经营的制度。
8.C 根据材料“英国国家财政通过股份公司开始与私人资本和伦敦证券市场联系起来,政府通过发行国债获得了大量资金”可知,英国国家财政通过股份公司与私人资本和证券市场联系起来,并通过发行国债来获取资金,说明英国政府的融资渠道,相较于之前而言,更加灵活,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政府掌控资本,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后期发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形成垄断组织,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9.C 据材料“香烟的广告由苏州闾口钱起八根据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改编而成”“一个青年女子手捧中国象征吉祥的玉如意”可知,20世纪,英美烟草的广告宣传借用中国元素,这体现了其促销手段的本土化,故选C项;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表现在列强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原料掠夺和资本输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不能仅凭英美烟草公司的香烟广告,就说中国社会生活趋向近代化,以点概面,排除B项;玉如意象征“吉祥”,与凸显商品价值无较大关系,排除D项。
10.示例
论题: 西方经济思想的演变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求。(2分)
阐述:经济思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反映,经济思想又会反作用于社会经济。15—16世纪,随着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早期资本主义进入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重商主义应运而生。重商主义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追求对外贸易顺差,主张追求财富,这些思想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资金、市场等条件。18—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西方进入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占据主导地位,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主张市场调节,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自由主义的推行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展,而工业革命进一步推动了自由主义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发生经济大危机,使人们开始反思传统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政策,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的凯恩斯主义诞生,美国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采取增加公共开支、刺激消费等措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进入经济“滞胀”阶段,各国进行积极调整,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混合经济模式,这有利于西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8分)
总之,西方经济思想的演变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变动,又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2分)
解析 此题是开放性试题。根据材料“近代西方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和学说主要围绕‘如何发财致富问题’进行探讨”“17—19世纪中期,西方国家的经济在资产阶级革命的配合下,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克服重商主义缺陷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古典经济学的理论观点也存在着某种片面性。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古典经济学时期之后,又产生了一个新古典经济学的时期”可拟定论题:西方经济思想的演变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求。然后结合所学从重商主义、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凯恩斯主义所产生的背景、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