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二)(含解析)-《巅峰突破》2026版历史高三一轮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二)(含解析)-《巅峰突破》2026版历史高三一轮复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6.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05 15:08: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姓名班级考号
密○封○装○订○线密○封○装○订○线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
第十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二)
满分39分,限时25分钟
考点2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有学者指出,在17世纪中期英国内战背景下,“革命”不是发动革命,而是阻止革命:没有损害君主制,而是大大强化了它。革命最重要的后果同时也是革命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国家政权、社会结构、意识形态等各方面发生的全面的、彻底的、剧烈的变革。这说明,英国“革命”(  )
A.使西方政治制度逐渐走向成熟
B.强化了君主立宪制的权威
C.以温和的形式实现了社会转型
D.形成了议会与王权的制衡
2.1760年前后,英国贵族地主阶级中掀起“忠君爱国”的王政思潮。托利党领袖博林布罗克在《爱国君主思想》中反对“篡权”的内阁与政党,“党派乃是一种政治罪恶”,君主才是“人民的中心”。在此思潮影响下,乔治三世扩大君主权力。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A.宪政道路曲折复杂    B.启蒙运动尚未展开
C.两党竞争十分激烈    D.资产阶级实力弱小
3.1765年所颁布的《印花税法》,是英国议会首次课加于殖民地的内部直接税……法令规定一切报纸、大幅印刷品、小册子、证书、商业票据、期票、债券、广告、法律文件以及诸如此类的其他文件,都必须缴纳面额不等的印花税。该法令的颁布(  )
A.引发了拉美独立运动    
B.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开展
C.完善了英国税收制度    
D.激发了北美人民的反抗
4.有学者认为,美国民主制的最大特点,不在于三权分立而在于地方分权,并且在其分权的幌子下又隐藏着集权的本质,即通过相互制衡把权力集中在最高权力机关中的大多数人手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三权分立不利于美国民主
B.美国总统掌握最高行政权
C.联邦制度强化了国家权力
D.相互制衡促进了议会民主
5.有学者指出,法兰西“帝国”使共和国完结了,但革命并没有结束:机构体制还存在,新法律符合新社会的各项要求和成果。这时期建立的某些机构体制是现代法国的真正基础。据此可知,法兰西“帝国”(  )
A.建立了封建性军事独裁统治
B.推翻了欧洲旧的封建制度
C.适应了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
D.缔造了现代法国政治框架
6.美国北方人认为人生而平等,如果奴役他人,是罪恶的,因此坚决反对奴隶制的推行。南方种植园主们认为,一个州是蓄奴州还是自由州,是州本身的权利,如果北方人执意干预,就是侵犯了南方各州的自由。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的美国 (  )
A.启蒙运动理念深入人心    
B.致力于追求政治自由
C.联邦制度弊端日益暴露    
D.内战爆发具有必然性
7.1865年后,共和党主导国会制定美国南部重建方案:剥夺南方叛乱分子的选举权和担任政府公职的权利;赋予黑人公民权和选举权;组建有大批黑人加入的南方共和党,以保证其控制南方各州政权。但至1877年,南方共和党政权先后被民主党全部取代。由此可见,这时的美国(  )
A.种族歧视顽疾根除    B.联邦制原则遭到破坏
C.政党政治得到发展    D.南方各州取得自治权
8.有学者指出,19世纪70年代德意志帝国这只强大的“夹子”不仅把帝国内部紧紧地挤在一起,让内部经济浓缩交融,而且因被德国人当成“民族国家”而倍加重视。这反映出 (  )
A.经济发展加速了德国统一进程
B.国家现代化促进了德国国内市场的扩展
C.国家统一改善了经济发展环境
D.德国民族意识的觉醒促进了统一的完成
9.19世纪中期“没有一个国家能像日本那样在西方经济和军事技术优势的挑战面前做出这样迅速和成功的反应”。当时日本的“反应”是(  )
A.开展大化改新    B.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C.开展明治维新    D.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1小题,12分。)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西方思想解放与政治革命简表
年份 人物及事件
1532年 意大利尼可罗·马基亚维利的政治学著作《君主论》首次出版,该书较为完整地阐述了君主专制理论和君王权术论,摆脱了中世纪以神学为中心的政治理论的羁绊
1534年 英国通过了《至尊法案》,规定“国王陛下……被称为……教会在尘世的唯一的最高首脑”
1641— 1648年 法国谈判代表杜·沃柯斯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全权代表鲁左在汉堡会晤后,决定举行一场“双规”性国际会议。该会议最终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明确规定了一些影响至今的外交关系理念、机制和原则
1762年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自然人,并提出新教育的原则和理想
1789年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国民议会宣布主权属于整个民族
1814— 1815年 拿破仑帝国崩溃后,以英、俄、奥、普为首的战胜国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会议,并形成维也纳体系,该体系首创了“总决议书”的体例,要求所有与会国都须签字,将欧洲各国纳入了一个共同的体系中,承担责任和义务
  材料二 这场革命(法国大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称为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一致、更简单、以人人地位平等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
——[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1)阅读材料一,概括16世纪到19世纪近代西方思想解放与政治革命所涉及的重大时代议题。(4分)
(2)结合上述材料和时代背景,阐释材料二的观点。(8分)
答案全解全析
1.C 材料分析:
选项分析:英国“光荣革命”通过不流血的方式完成权力转移,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因此英国“革命”以温和的形式实现了社会转型,C项正确;1688年“光荣革命”为英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提供了基础,其他西方国家还未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熟”说法错误,排除A项;英国通过“光荣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并不是强化君主立宪制的权威,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英国革命引起了一系列的变革,并未强调议会与王权之间的制衡关系,排除D项。
2.A 根据材料可知,英国贵族地主阶级中掀起“忠君爱国”的王政思潮,反对内阁与政党,主张君主才是“人民的中心”,英国国王在此影响下,扩大君主权力,反映出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发展的曲折性和复杂性,A项正确;启蒙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排除B项;据材料可知,英国贵族地主阶级中掀起“忠君爱国”的王政思潮,反对内阁与政党,而非两党竞争,排除C项;通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已经掌握国家政权,其实力并不弱小,排除D项。
知识拓展
英国民主进程的渐进性和曲折性
  在英国政治现代化的进程中,随着各时期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和国王的个人特点以及阶级的不断组合和政党的重组,英国制度的发展变化是渐进式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在17世纪末形成,以后逐渐发展完善;议会制的演变、两党制的最终确立、司法制的蜕变、责任内阁制的形成等许多相关制度的发展都呈渐进式态势。但是这些制度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也有尝试和探索,发展势头一波三折。例如,国王的权力是在不同时期有时会强化,有时会弱化,这与资产阶级和贵族的斗争是分不开的,最后国王成了统而不治的虚君。
3.D 1765年英国向殖民地征收印花税,增加了殖民地人民的负担,引发了北美殖民地人民的反抗,D项正确;拉美地区主要为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地,因此该法令与拉美独立运动无关,排除A项;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展,而材料主旨为英国在北美殖民地加征印花税,因此工业革命的开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突出的是英国对北美的殖民统治,并不是强调英国的税收制度,排除C项。
4.C 材料分析:
选项分析:结合以上分析可知,与松散的邦联制相比,1787年宪法中确立的联邦制原则,赋予联邦政府最高权力,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威,强化了国家权力,C项正确。题干主旨是美国民主制下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分配,并未强调三权分立,且三权分立有利于维护民主制度,排除A项;B、D两项材料未体现,排除。
知识拓展
美国民主制中分权制衡的体现
5.C 据材料可知,虽然法兰西“帝国”取代了共和国,但法兰西“帝国”并未结束革命,依旧保留了革命时期的机构体制,所制定的法律也符合新社会的要求,可见法兰西“帝国”的统治适应了革命形势继续发展的需要,C项正确;法兰西“帝国”建立的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军事独裁统治,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法兰西“帝国”对欧洲各国封建制度的冲击,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法兰西“帝国”的某些机构体制是现代法国的真正基础,并未明确指出缔造了现代法国政治的框架,排除D项。
6.D 正确项分析:
错误项分析:材料无法体现启蒙思想的理念深入人心,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美国南北双方在奴隶制存废问题上的矛盾,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南方种植园主对联邦制的破坏,而非展现联邦制的弊端,排除C项。
知识拓展
美国内战前南方和北方的分歧
北方 南方
经济差异 资本主义工商业 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关税 提高 降低
西部领土 建州 自由州 蓄奴州
奴隶制 废除 维护
7.C 美国内战结束后,共和党在政党政治框架内,主导南部重建,特别是赋予黑人更多社会政治权利,与民主党在民主基础上角逐国家权力,这表明此时美国的政党政治得到发展完善,C项正确;赋予黑人公民权和选举权并不代表美国种族歧视顽疾得以根除,时至今日美国的种族歧视依然存在,排除A项;联邦制强调联邦政府权威,同时赋予地方各州一定的自治权,这一原则并未遭到破坏,排除B项;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各州均保有一定的自治权,排除D项。
8.C 根据材料“德意志帝国”“把帝国内部紧紧地挤在一起,让内部经济浓缩交融”可知,国家统一改善了经济发展环境,C项正确;据德意志帝国“因被德国人当成‘民族国家’而倍加重视”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国家统一对经济材料没有涉及德意志国家现代化的发展成果,排除B项;
9.C 19世纪中期,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入侵日本,日本明治天皇在推翻幕府统治后,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日本摆脱了被殖民的命运,成为东方强国,史称排除A项;废除黑人奴隶制的是美国,排除B项;日本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故排除D项。
10.(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国际法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4分)
(2)材料二认为法国大革命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以平等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2分)
18世纪,法国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力量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的束缚,启蒙思想对民众产生了深刻影响。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法国大革命猛烈冲击了欧洲的专制制度,革命的原则随着拿破仑的军队传播到欧洲各地,自由平等思想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国家在人们的意识中越来越重要,使得欧洲各专制王权国家逐渐变为具有独立主权的民族国家。此外,拿破仑帝国覆灭后欧洲各国召开的维也纳会议,使得国际法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综上所述,法国大革命改变了欧洲的政治秩序。(6分)
解析 (1)结合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及相应时间段的所学知识归纳即可。
材料一 时代议题
1532年,意大利 文艺复兴
《至尊法案》 宗教改革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国际法的发展
1762年,卢梭 启蒙思想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资产阶级革命
要求所有与会国都须签字,将欧洲各国纳入了一个共同的体系中,承担责任和义务 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2)本题为阐释观点类题目,具体答题思路如下:
第一,归纳材料二中的关键词,概括材料二中的观点:法国大革命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以平等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
第二,结合材料一以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等史实阐释材料二的观点。首先结合启蒙运动等阐述法国大革命爆发的背景,其次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一中近代民族国家、国际法等内容,归纳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最后,对所论述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回扣材料观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