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名著导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名著导读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18 10:56: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一单元 名著导读
目录
课文导入
学习目标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诗歌朗读
内容解读
内容精讲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课文导入
《艾青诗选》:
如何读诗
重点:
1.了解《艾青诗选》的主要内容及写作背景。
2.基本掌握诗歌朗读的方法与技巧
难点:
体会诗歌出色的意象书写与艺术手法。
学习目标
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省金华人。中国现当代诗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著有诗集《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向太阳》《归来的歌》,长篇小说《绿洲笔记》等。
写作背景
1976年“四人帮”粉碎后,艾青冤案平反,再次焕发创作青春,写作并发表了《鱼化石》等优秀作品。1979年诗人自己编定《艾青诗选》,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部诗选收录了诗人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期的主要作品,基本反映了诗人的创作历程和风格特征。
一、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
二、品味诗歌的语言。
三、把握诗歌的意象。
四、体味诗歌的情感。
五、体会诗歌的理性美。
读书方法指导
诗歌朗读
内容解读
《艾青诗选》主要内容: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多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1978年以后,他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诗句变得整齐,诗情变得深沉,诗意变得警策,多以充满哲理的小诗抒写对于生命的思考,同时“歌颂人民,礼赞光明”还是其诗歌创作的主旋律。
内容精讲
专题一:探讨诗歌的意象
艾青诗歌中最常见的意象有哪些?哪些最让你有所触动,甚至产生心灵共鸣?
内容精讲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爱这土地
内容精讲
打开你们的窗子吧,
打开你们的板门吧,
让我进去,让我进去
进到你们的小屋里。
我带着金黄的花束,
我带着林间的香气,
我带着亮光和温暖,
……
让我把花束,把香气,把亮光,
温暖和露珠撒满你们心的空间。
太阳的话
内容精讲
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是他诗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之一(另一个是“太阳”)。“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对“土地”的热爱,是艾青作品咏唱不尽的旋律。
内容精讲
专题二: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内容精讲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
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
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
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大堰河——我的保姆》节选
内容精讲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其写景绘形绘神,充满了诗人深切的思念与痛楚回忆,诗节前后的间接反复和诗行排比的形式使散文化得到了一定的约束,仍保持诗的基本特征,开创了散文与诗的渗透和融合。
内容精讲
当黎明穿上了白衣
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
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
绿的草原,
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
新鲜的乳液似的烟……
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
片段赏析
田野是多么新鲜!
看,
微黄的灯光,
正在电杆上战栗它的最后的时间。
看!
1932年1月25日,由巴黎到马赛的路上
内容精讲
赏析:
《当黎明穿上了白衣》这首诗,充满了诗人对于光的崇敬。这首诗是写黎明时田野上的景色及自己的感受。诗从一开始,就把读者带进了辽阔而美丽的景色当中:“紫蓝的林子”“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色彩丰富而鲜明。同时,诗句的层次和画面的层次极为和谐,自然而又贴切。
“草原上流着……的烟”是动态描写,使整首诗的画面活了起来。“啊,当黎明穿上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是对上面所描景色的总括,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结尾句“微黄的灯光,/正在电杆上战栗它的最后的时间”,蕴含深刻的哲理,“黎明”象征新生的力量,“灯光”象征衰落的力量,旧事物是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新事物的脚步的。
课堂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它以难遮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当它来时,我听见
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城市从远方
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诗中的“它”指的是_______,本诗蕴涵着诗人艾青对________________的向往和追求。
太阳
光明(或:未来)
课堂练习
下面对艾青的短诗《礁石》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的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A.第一节描述海浪一个一个无休止的扑过来,“扑”字凸显了浪之气势汹汹。
B.第二节用一个“但”字转折,强调了礁石立场坚定、态度从容,对胜利充满信心。
C.诗人让浪花拍打礁石的自然现象变成人与人之间的斗争,这是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诗中运用了象征手法,不断地扑向礁石的浪象征着恶势力,而礁石则是正义的化身。
课堂练习
C
课后作业
自主阅读推荐
《泰戈尔诗选》泰戈尔著的著名诗集,对冰心、徐志摩、郭沫若等人的诗歌风格产生较大影响。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