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声的世界单元测试卷 2025-2026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章 声的世界单元测试卷 2025-2026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4.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05 14:29: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章 声的世界单元测试卷
[测试范围:第3章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说法正确的是 ( )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 m/s
B.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C.利用回声测距原理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2.我国古人发明的风筝是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之一。明代《询刍录》中记载“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故名风筝”,文中声音的发声体是 ( )
A.鸢 B.竹
C.筝 D.空气
3.侦察兵为及早发现敌军骑兵的活动,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就能判断附近是否有敌人的骑兵,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
A.马蹄踏在地上,使土地振动发出声音 B.声音可以由土地传播
C.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大 D.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
4.地震发生前出现的“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等反常现象,主要原因是动物听到了地震产生的 ( )
A.响度较小的声音 B.次声波
C.超声波 D.速度很小的声音
5.湘西苗族鼓舞流传在湘西自治州境内的吉首、凤凰、泸溪、保靖、花垣和古丈等县市,每逢佳节,苗族同胞击鼓同庆,鼓声震天。这里描述的声音特征是指 (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6.我们能辨别出熟悉同学的声音,从物理学角度讲,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声音的 ( )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频率不同 D.音色不同
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公共场所交谈要轻声,是指要控制声音的音调
B.弹奏吉他时按压弦的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C.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D.用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8.深圳是全国文明城市,公民应该控制噪声,下列不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做法是 ( )
A.不高声喧哗 B.调低跳舞音响设备的音量
C.在公路上不鸣笛 D.在学校周围植树
9.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做“B超”诊断疾病,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B.将正在发声的扬声器对准烛焰,烛焰会摆动
C.真空不能传声,是用实验加推理的方法得出的 D.校园内植树可以防止噪声产生
10.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临街住宅安装双层玻璃可以减弱噪声
B.长期戴耳机开大音量听音乐可能损伤听力
C.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利用了声音反射的原理
D.声呐通过次声波的回声定位探索海洋的秘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1.用古琴弹奏名曲《高山流水》时,琴声是由琴弦 产生的,经 传播到聆听者耳中。演奏者不断拨动同一根琴弦,使其振幅越来越大,琴弦发出声音的响度变 。
12.小萌在装满水的铁制自来水管一端用锤子敲了一下,水管足够长,小轩在另一端能听到 次声音,第一次是从 传播而来的。
13.如图2-Z-1所示,把正在响铃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听到声音逐渐 (选填“变大”或“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声音又出现相反的变化。这个现象经过推理得到的结论是:声音不能在 传播。
14.智能音箱可以模仿很多动物的声音,该音响主要是模仿声音的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休息时,智能音箱可以播放轻音乐舒缓身心但音量不能过大,是指声音的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要适中,以免影响听力。
15.如图2-Z-2所示,用薄塑料片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分别划一次,由于乙梳子的齿数较多,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较 ,其发声的 较高。
16.如图2-Z-3所示是同一示波器显示的声波的波形图,显示的是噪声波形的是图 ,剩下的是三个同一材质的音叉发出的声音,音调相同的是 ,甲和丁的 (填乐音的特征)不相同。
17.某昆虫翅膀在1m in 内振动了3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 Hz,人类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它翅膀振动的声音。潜水艇上的声呐装置是靠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进行水下导航和观测的。城区步行街上安装了如图2-Z-4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图中读数为35 (填单位),它显示了噪声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8.如图2-Z-5所示为一款乐器,该乐器起源于我国西藏,演奏时需要在其中加入少量的水,之后就可以用琴弓拉奏,弓弦摩擦不同长度的金属杆,可以改变声音的 特征;其下方还有个共鸣箱,是用来改变声音的 特征。
三、实验探究题(共32 分)
19.(12分)根据如图2-Z-6所示的实验,请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
(1)如图甲所示,敲击音叉,观察到乒乓球多次被弹开,乒乓球被弹起得越高,说明音叉发出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越大,这种研究方法叫作 法。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相同的音叉也会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如果把图乙所示的实验搬到月球上进行,那么乒乓球 (选填“会”或“不会”)被弹起。
(3)如图丙所示,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发出声音,并逐渐缩短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发现钢尺振动得越来越快,听到的声音越来越高,这说明了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与声源振动的 有关。
20.(8分)在观看交响乐队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同属于管乐器的圆号、小号、长号、大号发出声音的高低各不相同,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管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管内空气柱的长度有关;
猜想二:管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管内空气柱的横截面积(粗细)有关。
小华找来了两个未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制成了一些哨子(如图2-Z-7所示)。注射器的规格分别为2.5mL和5.0mL。他一边吹哨子一边调整注射器内空气柱的长度,同时利用专用仪器测出声音的频率和响度,详见下表。
序号 A B C D E F
注射器规格/mL 2.5 2.5 2.5 5.0 5.0 5.0
空气柱的长度/cm 2.0 1.5 1.0 2.0 1.5 1.0
频率/ Hz 337 488 562 300 337 488
声强/dB 75 75 60 75 60 75
(1)选用序号为A、B、C的三次实验,可以得出:当管内空气柱的 相同时,空气柱越短,发声音调越 。
(2)选用序号为A、D的两次实验,可以探究猜想 。
(3)仔细比较最后两行数据可以发现,响度和频率的关系是 。
21.(12分)学习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小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产生了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小明的实验步骤:
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
②把闹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鞋盒上方,然后逐渐远离鞋盒直到听不见滴答声,记下此时人与鞋盒的距离;
③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鞋盒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
材料 衣服 报纸 平装书 塑料袋 袜子
听不见滴答声的实际距离/m 2.1 2.8 3.7 5.2 1.2
(1)小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 (选填“大”或“小”)的原理。
(2)根据小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的材料隔音性能 (选填“好”或“差”),其原因是粗糙材料吸收声音的性能要比平滑材料强。
(3)如果再给你一块海绵,你认为其隔音性能与报纸相比, 的隔音性能好一点。
(4)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是有效的降噪方法之一,在控制噪声的方法分类中,“隔音”是在 减弱噪声的。
(5)为降低电影院中的噪声,请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
四、计算题(共17分)
22.(5分)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2-Z-8所示),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 m/s,求:
(1)若测位仪从海面发射信号到接收到海底返回来的信号用了8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
(2)若海水的深度是6.75 km,则测位仪向海底发出信号后需经过多少秒才能接收到返回来的信号。
23.(12分)一辆长度为20m、运行速度为7 2 k m / h的货车,要经过长度为7700m的明堂山隧道。进入隧道前为了安全,货车向前方鸣笛,2s后听到隧道口峭壁反射的回声,已知声速为3 4 0 m / s 。求:
(1)2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
(2)货车鸣笛时离隧道口有多远。
(3)货车完全穿过隧道需要多长时间。
1. C 2. D 3. D 4. B 5. A
6. D 7. C 8. D 9. D 10. D
11.振动 空气 大
12.三 水管
13.变小 真空中
14.音色 响度
15.多 音调
16.乙甲和丁 响度
17.5 不能 超声波 dB 响度
18.音调 响度
19. (1)响度 转换
(2)能量 不会
(3)音调 频率
20.(1)横截面积(或粗细)高
(2)二
(3)响度和频率无关
21. (1)小 (2)好
(3)海绵
(4)响度 传播过程中
(5)使用较厚的隔音材料进行装修
22.(1)探测海水深度时,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 4s,
由 可得,此处海水的深度:
s= vt=1500m/s×4s=6000m。
(2)海水的深度是6.75 km,则超声波传播的距离
由 可得,测位仪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所用的时间:
23. (1)由 可知,2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
(2)货车的速度 20 m/s,
由 可知,2s内货车行驶的路程:
货车鸣笛时与隧道口的距离:
40m)=360m。
(3)货车完全穿过隧道行驶的路程:
7720m,
由 可知,货车完全穿过隧道所用的时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