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2章单元测试卷 2025-2026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第2章单元测试卷 2025-2026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7.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05 14:30: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章~第2章单元测试卷
[测试范围:第1章~第2章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长度和时间的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 )
A.中学生手臂的长度接近 600 mm B.教室门的高度大约为2dm
C.做一套眼保健操的时间大约为 30 min D.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20 s
2.小华发现在电梯中手机收不到信号,小明认为电梯四周是不锈钢包裹构成的,可能是由金属做成的密闭容器对手机信号有隔离作用。于是他们把手机放入一个密闭的铝合金月饼盒中,然后用另一个手机拨打月饼盒中的手机听它能否发出信号铃声。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对于“可能是由金属做成的密闭容器对手机信号有隔离作用”是猜想与假设
B.对于“手机放入一个密闭的铝合金月饼盒中,然后用另一个手机拨打月饼盒中的手机听它能否发出信号铃声”这是实验与验证过程
C.“小华发现在电梯中手机收不到信号”,这是观察与发现问题的过程
D.整个过程中小华与小明并没有对问题进行探究
3.如图1-Z-1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
4.有关测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因测量工具不精确而产生的误差
B.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使用秒表测量时间
C.学生用的钢尺量程为0~15 cm,因此无法用它来测量长为50cm 的课桌的宽度
D.测量长度时,不可以使用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
5.李明是体育委员,他协助体育老师测量60m跑道的长度时,老师给他提供了如下器材让他选择,他应选择的是 ( )
A.长度30cm、分度值为0.5mm 的钢尺 B.长度2m 、分度值为 1m m的钢卷尺
C.长度200 m、分度值为1m 的皮尺 D.长度100m、分度值为 1 cm的皮尺
6.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简单、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形式。下列描述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
A.南辕北辙 B.夸父追日 C.顺水推舟 D.心潮澎湃
7.判断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内固定的座椅是运动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
A.这列火车的机车 B.静坐在座椅上的乘客
C.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 D.关着的车门
8.如图1-Z-2所示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前300m内甲车运动的时间大于乙车运动的时间
B.甲车运动的速度为20 m/s
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两车在2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9.小智在成都绕城绿道上跑步,看见一群白鹭从远处飞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以绿道为参照物,小智是静止的
B.以白鹭为参照物,小智是运动的
C.小智的速度一定大于白鹭的速度
D.白鹭做机械运动,其速度一定不变
10.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1-Z-3所示,由图像可知 ( )
A.两物体在0~10 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φ< vz
B.两物体在0~15 s内的平均速度
C.两物体在第15 s时速度相等
D.在第20 s时甲、乙两物体相距40m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1.学完测量知识后,小强进行读数练习。小强读出图1-Z-4甲中木块的长度是4.00cm,可知他是利用了 (选填“A”或“B”)刻度尺读数;如图乙所示是小强用秒表记录自己绕操场慢跑一圈的时间,此时秒表示数为 min s。
12.近年来,经常关注天气的同学应该对PM 不陌生。PM 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 的颗粒物,该颗粒物不易沉降,且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的物质。PM (选填“是”或“不是”)分子。
13.在一条平直的南北方向的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向北匀速行驶,甲车的速度是18 m/s,乙车的速度是72km/h,丙车的速度是900m/min,则速度最大的是 车;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丙车向 (选填“南”或“北”)运动。
14.如图1-Z-5所示为小球从A点水平向右运动到 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1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 A 点到 F 点是做 (选填“减速”“匀速”或“加速”)直线运动;小球从A 点到 F 点共运动了 cm的路程;小球从 A 点运动到F 点的平均速度为 m/s。
15.经测定,某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1-Z-6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是0.4s。在某次实验中,该志愿者驾车以72km/h的速度在实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为33 m,则经过 m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若志愿者边打电话边驾车,以72km/h的速度在实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为39 m,此时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是 s。由此研究可知,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 (选填“变快”“变慢”或“不变”)。
16.我国的三峡水电站和白鹤滩水电站分别位居世界第一、第二大水力发电站,是我国“西电东送”国家重大项目之一。水力发电是将水能转化为 能,“西电东送”主要发生了能的 (选填“转化”或“转移”)。
三、实验探究题(共26 分)
17.(5分)小林同学欲测量一根长为L 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 L
B.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细铜丝绕圈总长度 L
C.用细铜丝的长度L 除以细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杆上(图1-Z-7)
E.数出排绕在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n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 ,错误的步骤是 。错误步骤更正为: 。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 。
(3)该同学若在绕线时匝与匝之间有间隙,则测量值将偏 。
18.(6分)大课间活动时,男女同学分组进行篮球投篮比赛,小华发现男、女组的篮球落地后都会反弹,但反弹的高度不同。如果篮球由静止开始下落,反弹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同组的同学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不同猜想。于是,同学们用两只充气的#7(标准男子)、#6(标准女子)篮球及刻度尺,在水泥地面和木质地板上进行了实验。通过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你参与到这个小组中,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序号 球的型号 下落高度/cm 地面材料 反弹高度/cm
1 #7 120 木质 80
2 #7 150 水泥 90
3 #7 120 水泥 110
4 #6 120 木质 80
(1)小强同学根据自己的猜想,选择第2、3次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说明小强的猜想是: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 有关。从数据看篮球反弹的高度与该因素 (选填“有关”或“无关”)。
(2)小明同学的猜想是: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篮球的型号有关。为了验证这个猜想,他应该选择第 两次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最终的结论是:篮球反弹的高度与篮球的型号 (选填“有关”或“无关”)。
(3)在前面两个结论的基础上,小华选择第2、4次实验数据来分析,并得出“篮球反弹的高度与地面的材料有关”的结论,他的这个结论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4)他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19.(7分)如图1-Z-8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
(1)在此实验中,我们研究的是 (选填“玻璃管”“水柱”或“气泡”)的运动情况,所需要的测量器材有 和 。
(2)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 ,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 (选填“快”或“慢”)。
(4)若测得气泡从玻璃管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 cm,所用的时间为7 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 m/s。
20.(8分)如图1-Z-9所示是探究小车从斜面下滑过程中速度的变化实验,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示数(数字表示“时:分:秒”)。
(1)该实验的原理是 。
(2)实验时斜面保持较 (选填“缓”或“陡”)的坡度,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 。
(3)AB段的平均速度为 m/s,BC段的平均速度为 m/s,由图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过程中,速度越来越 。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若让小车过了 A 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 AC 段的平均速度偏 (选填“大”或“小”)。
(5)若该小车在一段斜坡上运动的过程中,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为1m/s,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5m/s,则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为 m/s。
四、计算题(共14 分)
21.(7分)2022年12月9 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客机 C919在上海完成交付后首飞。若该飞机在2min内飞行24 km。
(1)在这段时间内飞机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每小时
(2)它的平均速度合为多少米每秒
(3)飞机保持这样的速度飞行2 h通过的航程为多少千米
22.(7分)如图1-Z-10甲所示是被称为“中国奇迹”的“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图乙是港珠澳大桥限速牌的一部分。大桥全长55 km,其中粤港澳三地共同建设的主体工程由长达22.9 km的桥梁工程和6.7 km的海底沉管隧道组成。请你通过计算解答:
(1)一辆小客车匀速通过大桥用时40 min,该小客车是否超速
(2)某车队以20m/s的速度完全通过海底沉管隧道用时6 min,该车队的长度是多少米
1. A 2. D 3. C 4. B 5. D
6. D 7. C 8. B 9. B 10. D
11. B 3 7.5
12. μm 不是
13. 乙 南
14. 加速 12.50 0.25
15. 8 0.7 变慢
16.电 转移
17. (1)A C
用细铜丝绕圈总长度L 除以细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2)DBEC(或DEBC)
(3)大
18.(1)下落高度 有关
(2)1、4 无关
(3)错误 (4)控制变量法
19.(1)气泡 刻度尺 秒表
(2)运动
(3)时间 慢 (4)0.08
(2)缓测量时间
(3)0.20.5 大 (4)大 (5)3
21.(1)飞机的平均速度:
(2)720 km/h=200 m/s。
(3)由 可知,飞机保持这样的速度飞行2 h通过的航程:
s ' = v t ' = 7 2 0 k m / h × 2 h =1440 km。
22.(1)小客车通过大桥所用时间为t=
大桥全长s=55km,
则小客车的速度:
由图乙可知小客车在该路段的最大行驶速度为100km/h,因此该小客车没有超速。
(2)车队完全通过海底沉管隧道行驶的路程:
s ' = v ' t ' = 2 0 m / s × 6 × 6 0 s =7200 m,
海底沉管隧道长度L=6.7 km=6700 m,
则该车队的长度:
500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