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质量与密度考点练习
类型一 质量及其测量
1.在劳动实践课上,同学们扛上锄头去菜地挖地种菜,请你估测一把锄头的质量最接近 ( )
A.1500 mg B.1500g
C.1500 kg D.1500 t
2.下列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正确的是 ( )
A.称量前,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B.称量时,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
C.称量时,若横梁不平衡,应调节平衡螺母
D.读数时,被测物体的质量与砝码的质量一定相等
3. 如图6-F-4所示是某同学放在水平台上的托盘天平。他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到标尺的 ,再将 侧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 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此时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4.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小红同学在家里做了一个“滴水龙头浪费水”的实验,先将一个质量为14g的空烧杯放在一个滴水龙头下面接水1 h,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使游码归零,发现分度盘指针偏转如图6-F-5甲所示,则应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然后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则该滴水龙头1h浪费的水为 g。
类型二 密度及其计算
5.如图6-F-6所示为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可知( )
A.甲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若甲、乙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
D.若甲、乙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6.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测得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与液体体积V的关系如图6-F-7所示,则空烧杯的质量和液体的密度分别为 ( )
A.158g,0.75g/cm B.90g,0.9 g/cm
C.140g,0.9 g/cm D.248g,1.4g/cm
7.由同种金属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正方体,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80g和210g,体积分别为 20 cm 和 30 cm 。这两个正方体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则 ( )
A.甲是实心的,金属材料的密度是7g/cm
B.甲是实心的,金属材料的密度是9 g/cm
C.乙是实心的,金属材料的密度是
D.乙是实心的,金属材料的密度是9 g/cm
8.气凝胶是一种在航天领域广泛使用的新材料,如图6-F-8所示是某种气凝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则其密度为 kg/m ;假设建造一座宇宙空间站需使用气凝胶400 m ,则这些气凝胶的质量是 kg。
9.有一枚北京奥运会纪念币,它的质量是16.1g,体积为1.8cm ,这枚纪念币的密度是 g/cm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将它从地球带到月球上,其质量 (选填“变化”成“不变”)。
10.今年海南荔枝大丰收。小海想知道荔枝的密度,他把一个质量为22g的荔枝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20g,如图6-F-9所示。该荔枝的体积为 cm ,密度为 kg/m 。(ρ水=1.0×10 kg/m )
11. 建筑工地需要400 m 的沙石,为了估测沙石的密度,用一只空桶平装满一桶沙石,测得桶中沙石的质量为52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2( 求:
(1)桶的容积是多少。
(2)沙石的密度是多少。
(3)若用一辆载质量为4000 kg的卡车将沙石运送到工地,至少要运多少车。
12某同学用天平、玻璃瓶和水来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测得空瓶的质量为25.4g,瓶中装满水后总质量为47.4g,将瓶中水全部倒出并装满待测液体后总质量为51.8g。求:(水的密度为
(1)玻璃瓶的容积。
(2)待测液体的密度。
类型三 密度的测量
13.多种复合材料具有密度小、强度大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小明同学想测量某一实心复合材料块的密度,在测材料块质量的过程中,托盘天平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6-F-10 甲所示,则材料块的质量为 g;按照图乙和图丙所示,通过观察量筒水位的变化,可获得该材料块的体积,若按照图丙中眼睛从 B处读数,会导致所测密度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误差”);纠正错误后,测得材料块的密度是 kg/m 。
14.小聪利用注射器、天平(带砝码)测量酒精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调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指针位置如图6-F-11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 移动,使天平横梁平衡。
(2)用注射器抽取适量酒精,体积如图乙所示,为 mL。将装有酒精的注射器放到天平上,测得注射器和酒精的总质量为28 g。
(3)用注射器继续抽取酒精至20 mL处,再将注射器放到天平上,测得注射器和酒精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为 g,测得酒精的密度为 g/cm 。
(4)若第2次使用注射器抽取的酒精中混有气泡,则测得的酒精密度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本实验使用注射器的优点是 (写出一条即可)。
15.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饮料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归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如图6-F-12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如图乙所示,测得烧杯和饮料的总质量为 g;向量筒中倒入部分饮料,如图丙所示,量筒中饮料的体积为 mL;用天平测得烧杯和剩余饮料的总质量为40 g,则饮料的密度为 kg/m 。
(3)只利用天平、两个完全相同的空烧杯和适量的水也能测量出饮料的密度,步骤如下:
①调好天平,测出一个烧杯的质量m ;
②将一个烧杯装入适量的水,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 ;
③在另一个烧杯中装同样高度的饮料,测出烧杯和饮料的总质量m 。
则烧杯内饮料的体积V= ,密度ρ= 。(两空均用已知量的字母表示,ρ水已知)
16.2023年5月 21 日,第五届“丝绸之路”马拉松比赛在银川开赛,近两万五千人参加比赛,完成比赛后可获得完赛奖牌(如图6-F-13甲所示)。有同学想知道完赛奖牌的密度,进行了如下测量: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调平后如图乙所示,请指出调平过程中存在的错误: 。
(2)改正错误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3)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奖牌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对应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奖牌的质量是 g。
(4)如图丁所示,将奖牌缓慢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内,用量筒测出溢出水的体积,如图戊所示。则奖牌的密度ρ= g/cm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5)该实验中,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 ,原因是 。
17.暑期,小伟在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他想知道所获奖牌的材质,为此,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把天平放在 上,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如图6-F-14所示位置,接下来的操作是 ,直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测量过程中,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6-F-15甲所示,则奖牌的质量为 g。
(3)在测量奖牌的体积时,由于量筒口径较小,奖牌无法放入。经过思考,小伟采取了以下步骤测出了奖牌的密度。
①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细线系住奖牌使其浸没在水中,并在烧杯壁上水面到达的位置作出标记,如图乙所示。
②把奖牌从水中取出后,将量筒中的水(体积是40 mL)缓慢加入烧杯中至标记处,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奖牌的体积为 cm 。
③算出奖牌的密度是 kg/m 。小伟将测得的密度和表中数据进行对比,推测奖牌可能是 制成的。
物质 密度
铜
铁
铝
类型四 密度与社会生活
18.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
A.1kg的水和1kg的冰密度相同
B.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因为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C.为减轻质量,航空器材常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
D.发生火灾时,受困人员常采取弯腰甚至爬行的姿势撤离,是因为含有有害物质的空气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的上方
19.某同学发现冬天水管会“爆裂”,他通过查阅资料获得以下信息:①物体膨胀时如果遇到障碍,会产生很大的力;②金属会热胀冷缩;③水和冰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度如表所示。
形态 水 冰
温度/℃ 4 3 2 1 0 0
密度/ 0.9998 0.9996 0.9994 0.9991 0.9990 0.9101
(1)根据表格中温度和密度的数据,得出结论:在标准大气压下,温度为0~4℃时, 。
(2)指出水管“爆裂”的原因,并写出分析过程: 。
1. B 2. A
3.零刻度线处 右 右 指针
4. 右 48 5. C 6. C
7. B 8. 4 1600
9. 8.9 不变10. 20 1.1×10
11. (1)由 可得,桶的容积:
(2)桶中沙石的体积:
沙石的密度:
(3)由 可得,沙石的总质量:m。=
若用一辆载质量为4000 kg的卡车将沙石运送到工地,至少要运的车数:
即至少要运260车。
12.(1)玻璃瓶中装满水时,水的质量:
由 可得,玻璃瓶的容积:
(2)玻璃瓶中装满待测液体时,待测液体的质量: 26.4g,
待测液体的体积
待测液体的密度:
13. 26.4 偏小 0.88×10
14. (1)右 (2)10(3)35.8 0.78
(4)偏小 (5)便于测量
15. (1)左 (2)71.2 30 1.04×10
16. (1)游码未归零 (2)右
(3)107.6 (4)6.73
(5)大从小烧杯往量筒中倒水时,有水残留在烧杯壁上,所测体积偏小,密度测量值偏大
17.(1)水平桌面 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70.4(3)②8 ③8.8×10 铜
18. D
19.(1)温度越低,水的密度越小
(2)冬天温度降低,水结冰,体积增大;同时金属(水管)热胀冷缩,体积变小,则管内物质体积膨胀时,遇到障碍,产生很大的力,从而撑爆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