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眼睛和眼镜 同步练习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4眼睛和眼镜 同步练习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9.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05 14:55: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节眼睛和眼镜
知识要点分类练 夯实基础
知识点 1 眼睛
1.人眼是一个高度精密的光学系统,下列围绕人眼的讨论,错误的是 ( )
A.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B.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C.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D.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的
2.(教材素材题)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焦距可调的 。图5-4-1甲、乙分别是人眼观察远处和近处物体时晶状体的变化情况,分析可知,当人眼观察的物体由远处向人靠近时,睫状体会通过调节晶状体的曲率,将物体的像始终成在 上。
知识点2 近视眼及其矫正
3.(教材素材题)如图5-4-2所示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眼睛成像的光路图,则此人的眼睛是 (选填“近”或“远”)视眼,矫正时应配戴 透镜制成的眼镜,该透镜对光具有 作用。
知识点 3 远视眼及其矫正
4.(教材素材题)如图5-4-3所示,来自物体A 的光经过眼睛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后面的 B点,要使成在 B点的像靠近视网膜,物体A 应该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这是 视眼的成像情况示意图。若使物体A 的像成在视网膜上,需戴合适的 透镜做成的眼镜。
B规律方法综合练 能力达标
5.如图5-4-4 所示是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光路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和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
B.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像成于视网膜前
C.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D.为预防近视,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25 cm左右
6.近视是影响青少年健康的重大问题,保护视力、科学用眼已成为社会共识。下列有关眼睛和眼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在正常眼睛的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虚像
B.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前后径太长
C.近视眼看不清楚近处的物体,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
D.矫正近视眼前,像离视网膜越近配戴眼镜的度数越高
7.高老师戴着眼镜正在批作业,听到远处有学生叫她,为了看清该学生的容貌,高老师立即摘下眼镜跟这名学生打招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高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B.高老师是近视眼
C.高老师不戴眼镜看近处物体时,像会成在视网膜前方
D.高老师的眼球前后径可能过长或晶状体曲度可能过大
8.(多选)正常人眼通过调节晶状体厚薄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可能导致对晶状体厚薄的调节能力减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晶状体变薄时,对光有发散作用
B.晶状体变厚时,对光的会聚能力增强
C.若晶状体太薄,容易形成远视眼
D.若晶状体太厚,可用凹透镜矫正
9.正常眼睛观察近距离物体的明视距离约为25 cm。小刚看书时,把书本放在眼睛前15 cm处,为了看清书上的文字,晶状体将会变厚,焦距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长此以往,就可能会形成 (选填“近”或“远”)视眼。
10.某同学探究“视力矫正的原理”时,如图5-4-5所示,将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将光屏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证明近视眼镜对光有 作用,它是 透镜。由此可知,近视眼没矫正前像成在视网膜的 (选填“前方”或“后方”)。
创新情境拓展练 素养提升
11.[开放探究]近视程度不同的同学需要戴焦距不同的眼镜。为了探究近视眼的矫正过程,组装了如图5-4-6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F”字样的光源代替可视物体,光屏模拟视网膜。选用如图乙所示的2号凸透镜模拟晶状体,打开“F”光源,调节各个元件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正常眼睛的视物模型便组装完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模拟近视眼视物情况,选择图乙中的 (填序号)号透镜替代2号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
(2)用如图丙所示的水透镜模拟近视眼矫正视力。应将水透镜置于光具座上的 (选填“A”“B”或“C”)点,缓慢调节水透镜中的水量,当水透镜形成焦距合适的 透镜时,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得到改善。
(3)更换焦距更小的凸透镜模拟近视程度更严重的眼睛晶状体,为了改善视网膜上的成像情况,实验时需要用注射器 (选填“抽取”或“注入”)适量水。
(4)根据上述实验,近视程度更严重的同学应选择焦距更大还是更小的透镜来矫正呢 请结合透镜对光的作用来分析选择的理由。
第4节 眼睛和眼镜
1. B 2.凸透镜 视网膜
3.近凹 发散 4.左远 凸
5. A 6. B 7. A 8. BCD
9.变小 近 10.发散 凹 前方
11. (1)3 (2)B 凹 (3)抽取
(4)选择焦距更小的透镜。理由:近视程度更严重的同学,其晶状体焦距更小,对光的会聚能力更强,故需用对光发散能力更强、焦距更小的凹透镜矫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