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测试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2024高三上·成都开学考)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是描述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B.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C.加速度与速度同向,物体可能做减速运动
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恒定
2.(2024高三上·成都开学考)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女子100米蝶泳决赛于8月5日20:02在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游泳馆举行,中国选手张雨霏以56秒57的好成绩摘得桂冠,赛道为50米国际标准泳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张雨霏的游泳动作时,可将张雨霏视为质点
B.8月5日20:02指时刻
C.张雨霏全程运动的位移大小为100米
D.张雨霏全程运动的平均速率等于零
3.(2024高三上·成都开学考)下列核反应属于衰变的是( )
A. B.
C. D.
4.(2024高三上·成都开学考)2021年7月28日,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举重项目男子73公斤级比赛中,石智勇抓举166公斤,挺举198公斤,以总成绩364公斤夺得金牌,并刷新世界纪录。如图为石智勇挺举198公斤的比赛场景,若平衡时他的两手臂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取,则每只手臂对杠铃的作用力大小为( )
A. B. C. D.
5.(2024高三上·成都开学考)如图,一总质量为的快递箱放在质量为的平板车上。某同学在快递箱上施加大小为、与竖直方向夹角为的推力,快递箱和平板车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地面、快递箱和平板车接触面均水平,重力加速度大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板车对快递箱的静摩擦力大小为
B.地面对平板车的摩擦力大小为
C.平板车对快递箱的支持力大小为
D.地面对平板车的支持力大小为
6.(2024高三上·成都开学考)如图,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A和四分之一圆弧形滑块相切于最低点并均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外力作用在上,使向右缓慢移动一小段距离,不计一切摩擦,在此过程中( )
A.B对A的支持力减小 B.竖直墙面对A的弹力不变
C.外力增大 D.水平地面对的支持力增大
7.(2024高三上·成都开学考)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滑雪赛道上有一段斜坡。若滑雪运动员从坡顶O点由静止开始沿斜坡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距离为的两点所用时间为,经过距离为的B、C两点所用时间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为
B.运动员经过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C.O、A两点间的距离为
D.运动员在B、C中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二、多选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8.(2024高三上·成都开学考)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大量氢原子处于的激发态,在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光子,用这些光子照射逸出功为的金属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多可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B.只有1种频率的光子能使金属钠发生光电效应
C.光电子从金属钠表面逸出时的最大初动能为
D.光电子从金属钠表面逸出时的最大初动能为
9.(2024高三上·成都开学考)工人为某小区安装空调外机时,由于操作不慎,一膨胀螺丝从16楼地面等高处由静止下落到1楼的草坪上。已知每层楼层高为,忽略空气阻力和膨胀螺丝的大小,重力加速度大小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膨胀螺丝的下落时间为
B.膨胀螺丝落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为
C.膨胀螺丝经过15楼和12楼所用时间之比为
D.膨胀螺丝经过15楼和12楼所用时间之比为
10.(2024高三上·成都开学考)如图(a),为了测试智能汽车自动防撞系统的性能,智能汽车在水平面匀速直线前行,通过激光雷达和传感器检测到车头正前方处有静止障碍物时,系统立即自动控制汽车,使之做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并向驾驶员发出警告,驾驶员在此次测试中未进行任何操作,汽车继续前行至某处时自动触发“紧急制动”,即在切断动力系统的同时提供阻力使汽车做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减速直线运 动,最终该汽车恰好没有与障碍物发生碰撞。全程汽车速度的平方随位移变化的图像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大小
B.加速度大小
C.从做减速运动开始计时,经过,汽车的位移大小为
D.从做减速运动开始计时,经过,汽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4分)
11.(2024高三上·成都开学考)用如图(a)所示装置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b)所示,各个计数点已经在纸带上标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各个计数点到计数点1的距离分别为、。
(1)根据上述数据可判断该木块在这段时间内近似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判断的理由是 。
(2)在打计数点2时,该木块的速度大小为 (保留2位有效数字)。
(3)这段时间内该木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保留2位有效数字)。
12.(2024高三上·成都开学考)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a)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为橡皮条与两细绳的结点,和为细绳,图(b)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施力方向应沿测力计轴线,读数时视线应正对测力计刻度
B.测量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测力计应贴近并平行于木板
C.同一次实验中,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和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结点的位置可以不同
D.在已记录结点位置的情况下,确定一个拉力的方向需要再选择两个相距较远的点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填标号)。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图(b)的与两力中, 是合力的实际值。
(4)若只有一个弹簧测力计,为了完成该实验至少需要 (填“2”3”或“4”)次把橡皮条结点拉到点。
四、解答题
13.(2024高三上·成都开学考)某学校老师用无人机拍摄学生在操场做操时青春活力的画面,该老师操作遥控按键使无人机从地面上由静止开始以大小为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无人机出现故障,自动关闭动力系统,一段时间后落回地面,重力加速度大小取,忽略空气阻力。求:
(1)无人机出现故障时的速度大小和离地面的高度;
(2)关闭动力系统后,无人机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14.(2024高三上·成都开学考)如图所示,为了测量某刚性导热容器A的容积,用一体积不计的细管把它与水平固定的导热汽缸B相连,汽缸中活塞的横截面积。初始时,环境温度,活塞静止在离缸底距离的位置处。现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推活塞,当时,活塞离缸底距离。已知大气压强,不计一切摩擦,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环境温度不变,热力学温度。求:
(1)容器A的容积;
(2)保持力不变,当外界温度缓慢变化时,活塞向缸底缓慢移动了,则此时环境温度为多少摄氏度?
15.(2024高三上·成都开学考)在城市公交站附近,经常看到有乘客追赶公交车。一高中学生在距正前方公交车车头处以的速率匀速追赶公交车,同时公交车刚好由静止启动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1)该学生能否追至公交车车头处?若能,需要多长时间?若不能,和公交车车头的最短距离为多少?
(2)若题中为另一学生追赶公交车,看到公交车启动后,他立即以大小为的初速度、大小为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最大速率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他条件不变,该学生能否追至公交车车头处?若能,需要多长时间?若不能,和公交车车头的最短距离为多少?
(3)若题中为一中年乘客追赶公交车,他只能以的速率匀速追赶,司机能够通过后视镜看到离车头以内的物体,如果乘客能在后视镜中保留以上,司机即可留意到乘客从而停车等候,其他条件不变,该乘客能否成功登上公交车?(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与特征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了加速度的物理意义,要明确物体做加速和减速。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改变量所用时间的比值。A.加速度越大,物体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小,速度变化越慢,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A错误;
B.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
可知,加速度由速度的变化量和时间共同决定,B错误;
C.加速度与速度同向,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C错误;
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恒定,D正确。
故选D。
【分析】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加速度与速度同向,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与速度反向,物体做减速运动。
2.【答案】B
【知识点】质点;时间与时刻;位移与路程;速度与速率
【解析】【解答】A、研究运动员的动作,不能把运动员作为质点,所以A错;
B、决赛开始时间代表时刻,所以B对;
C、全程泳道50米则运动员往返运动,则位移等于0,所以C错;
D、由于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不等于0所以平均速率不等于0,所以D错误;
正确答案为B。
【分析】研究运动员的动作不能把运动员作为质点;决赛开始时间代表时刻;利用初末位置重合可以判别位移等于0;利用路程和时间可以判别平均速率不等于0.
3.【答案】C
【知识点】原子核的人工转变;α、β、γ射线及特点;核聚变
【解析】【解答】该题考查α衰变的本质与常见的核反应方程,比较简单,在平时学习中要掌握衰变,裂变,聚变和几种粒子发现的方程式。A.根据核聚变的定义可知属于轻核聚变,A错误;
B.属于人工转变,B错误;
C.属于衰变,C正确;
D.属于衰变,D错误。
故选C。
【分析】α衰变是指原子核分裂并只放射出氦原子核的反应过程,根据这一特点即可判断.
4.【答案】A
【知识点】共点力的平衡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了共点力的平衡,解题的关键是画出受力分析图。若平衡时他的两手臂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 对杠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方程有
解得
故选A。
【分析】对杠铃受力分析,由力的平衡可得每只手臂对杠铃的作用力大小。
5.【答案】B
【知识点】整体法隔离法;共点力的平衡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了共点力的平衡,解题的关键是先用隔离法对快递箱受力分析,然后再用整体法,把快递箱和平板车看作一个整体受力分析。AC.对快递箱进行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根据平衡方程有
解得
选项AC错误;
BD.对快递箱和平板车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根据平衡方程有
解得
选项B正确,D错误。
故选B。
【分析】对快递箱受力分析,由力的平衡可求解;把快递箱和平板车看作一个整体受力分析,由力的平衡可求解。
6.【答案】C
【知识点】共点力的平衡
【解析】【解答】此题主要考查受力分析的运用,要注意B对A的力的方向,是A、B之间的接触点到A的圆心的连线。
AB.对A进行受力分析,由图可知
向右缓慢移动时,B对A的支持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逐渐变大,可知对A的支持力增大,竖直墙面对A的弹力增大,故A、B错误;
CD.对A、B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可知
,
所以水平地面对的支持力不变,外力增大,C正确,D错误。
故选C。
【分析】对A、B进行受力分析, 根据平衡条件和作图法列式求解。
7.【答案】C
【知识点】平均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计算加速度,之后用运动学公式即可解决。A.根据匀变速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全程平均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关系结合题中所给数据可求得加速度大小
选项A错误;
B. 经过距离为的B、C两点所用时间为,
联立解得
选项B错误;
C.运动员从点运动到点
联立解得
则两点间的距离为,选项C正确;
D.运动员从点运动到点
解得
选项D错误。
故选C。
【分析】由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计算出AB和BC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再根据加速度公式求解加速度;利用速度—时间关系,位移—时间关系、速度—位移关系列式计算。
8.【答案】A,D
【知识点】玻尔理论与氢原子的能级跃迁;光电效应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了玻尔理论、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难度适中,注意光电效应方程的运用,同时要认真解题。A.大量氢原子从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辐射出种不同频率的光子,辐射出的光子能量有、,故选项A正确;
B.其中光子能量为、的4种不同频率的光能使金属钠发生光电效应,选项B错误;
CD.用光子能量为的光照射金属钠,光电子从金属钠表面逸出时的最大初动能为
选项C错误,D正确。
故选AD。
【分析】氢原子跃迁时辐射光子的频率根据Em-En=hν来计算,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m=hν-W0,计算电子从金属钠表面逸出时的最大初动能。
9.【答案】A,C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自由落体运动
【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明确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选择恰当的公式列式后联立求解。A.膨胀螺丝在空中下落的高度为,根据自由落体运动下落时间和高度的关系有
解得
选项A正确;
B.膨胀螺丝落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
选项B错误;
CD.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第、第第所用时间之比为可知,膨胀螺丝经过15楼和12楼所用时间之比为,选项C正确,D错误。
故选AC。
【分析】膨胀螺丝的运动可以看作是自由落体运动,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式与速度—位移关系式分析即可。
10.【答案】B,D
【知识点】运动学 v-t 图象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牛顿定律的综合使用,关键是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熟练掌握公式并合理使用。AB.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有,可知图像的斜率
因此加速度大小
故A错误,B正确;
C.汽车做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所用时间
汽车做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所用时间
所以从做减速运动开始计时,经过,汽车停止运动,汽车全程做减速运动的位移大小为,C错误;
D.从做减速运动开始计时,经过,汽车的平均速度大小
故D正确。
故选BD。
【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有,得到v2-x的表达式,结合图像,求加速度;根据速度一时间公式求匀减速直线运动所用时间,由图像可知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为26m;根据平均速度等于位移比时间,求出平均速度的大小。
11.【答案】误差允许范围内,相邻相等时间间隔位移差大小近似相等;;
【知识点】加速度;瞬时速度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了求瞬时速度、求加速度、求计数点间的距离问题,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分析清楚图示纸带即可正确解题。(1)根据题中数据可得
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相邻相等时间间隔位移差大小近似相等,可判断该木块在这段时间内近似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可知,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故
(3)由逐差法得
【分析】(1)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相邻相等时间间隔位移差大小近似相等,可判断该木块在这段时间内近似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3)根据逐差法求加速度。
12.【答案】AB;B;F;3
【知识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实验的原理为等效替代法;在作力的动态变化时,要保证合力不变、分力F1的方向不变。(1)A.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施力方向应沿测力计轴线,读数时视线应正对测力计刻度,A正确;
B.为了减小实验中摩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拉橡皮条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测力计应贴近并平行于木板,B正确;
C.同一次实验中,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和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结点的位置必须相同,不同次实验结点的位置可以不同,C错误;
D.在已记录结点位置的情况下,确定一个拉力的方向需要再选择相距较远的一个点就可以了,D错误。
故选AB。
(2)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它们的作用效果可以等效替代,B正确;
(3)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结点拉至点时的作用力是合力的实际值,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合力是合力的理论值。
(4)若只有一个弹簧测力计,为了完成该实验,用手拉住一条细绳,用弹簧测力计拉住另一条细绳,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其结点到达某一点,记下位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两个拉力的方向;交换弹簧测力计和手所拉细绳的位置,再次将结点拉至点,使两力的方向与原来两力的方向相同,并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结点拉至点,并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及方向.所以若只有一个弹簧测力计,为了完成该实验至少需要3次把橡皮条结点拉到点。
【分析】(1)根据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正确操作步骤作答;
(2)实验运用等效替代的实验方法;
(3)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为合力的理论值,单独用一个弹簧测出的F为合力的实际值;
(4)根据实验原理分析解答。
13.【答案】解:(1)无人机出现故障时的速度大小
解得
无人机出现故障时离地面的高度
解得
(2)关闭动力系统后,规定竖直向下为正方向
解得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竖直上抛运动
【解析】【分析】(1)根据速度—时间关系求解速度大小,根据位移—时间关系求解位移大小;(2)关闭动力系统后, 忽略空气阻力,无人机做竖直上抛运动,规定正方向,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列式求解。
14.【答案】解:(1)气体压缩前
压缩后
据题意,气体先做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有
解得
(2)据题意,气体接着做等压变化,有
其中变化前
变化后
解得
【知识点】气体的等温变化及玻意耳定律;气体的等压变化及盖-吕萨克定律
【解析】【分析】(1)气缸和容器内所有气体先做等温变化,先对活塞由平衡条件求出气体的压强,再由玻意耳定律可求出容器A的容积VA;
(2)本过程气体做等压变化,由盖-吕萨克定律可求出气体的温度即可求出环境的温度。
15.【答案】解:(1)当公交车与该学生共速时未追至公交车车头处,则不能追上。设公交车与该学生共速时所需的时间为,则
解得
这段时间内,公交车运动的位移大小
学生运动的位移大小
该学生与公交车的位移大小之差
所以不能追至公交车车头处,和公交车车头的最短距离为
(2)设当公交车与该学生共速时所需的时间为,则
解得
这段时间内,公交车运动的位移大小
设该学生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则
解得
该学生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大小
该学生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大小
该学生与公交车的位移大小之差
所以该学生能追至公交车车头处,该学生追至公交车车头处所需时间满足
联立解得
(舍去)
(3)设当公交车与该乘客共速时所需的时间为,则有
此时该乘客与公交车车头的距离
所以该乘客与公交车车头的最小距离为设乘客运动时间为时,乘客与公交车车头相距
解得
或
因为
所以该乘客能成功登上公交车。
【知识点】追及相遇问题
【解析】【分析】(1)当公交车与该学生共速时未追至公交车车头处,则不能追上,求出共速时刻,根据位移公式求解各自位移,从而做出判断;
(2)比较它们在速度相等时各自的位移,判断大学生能否追至公交车;
(3)设乘客经过t时间与客车车头的位移为L,通过位移关系求出运动的时间,时间有两个值,在这两个时间之间,乘客与客车车头的位移小于L,则两个时间之差要保证大于等于t0。
1 / 1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测试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2024高三上·成都开学考)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是描述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B.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C.加速度与速度同向,物体可能做减速运动
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恒定
【答案】D
【知识点】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与特征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了加速度的物理意义,要明确物体做加速和减速。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改变量所用时间的比值。A.加速度越大,物体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小,速度变化越慢,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A错误;
B.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
可知,加速度由速度的变化量和时间共同决定,B错误;
C.加速度与速度同向,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C错误;
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恒定,D正确。
故选D。
【分析】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加速度与速度同向,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与速度反向,物体做减速运动。
2.(2024高三上·成都开学考)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女子100米蝶泳决赛于8月5日20:02在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游泳馆举行,中国选手张雨霏以56秒57的好成绩摘得桂冠,赛道为50米国际标准泳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张雨霏的游泳动作时,可将张雨霏视为质点
B.8月5日20:02指时刻
C.张雨霏全程运动的位移大小为100米
D.张雨霏全程运动的平均速率等于零
【答案】B
【知识点】质点;时间与时刻;位移与路程;速度与速率
【解析】【解答】A、研究运动员的动作,不能把运动员作为质点,所以A错;
B、决赛开始时间代表时刻,所以B对;
C、全程泳道50米则运动员往返运动,则位移等于0,所以C错;
D、由于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不等于0所以平均速率不等于0,所以D错误;
正确答案为B。
【分析】研究运动员的动作不能把运动员作为质点;决赛开始时间代表时刻;利用初末位置重合可以判别位移等于0;利用路程和时间可以判别平均速率不等于0.
3.(2024高三上·成都开学考)下列核反应属于衰变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原子核的人工转变;α、β、γ射线及特点;核聚变
【解析】【解答】该题考查α衰变的本质与常见的核反应方程,比较简单,在平时学习中要掌握衰变,裂变,聚变和几种粒子发现的方程式。A.根据核聚变的定义可知属于轻核聚变,A错误;
B.属于人工转变,B错误;
C.属于衰变,C正确;
D.属于衰变,D错误。
故选C。
【分析】α衰变是指原子核分裂并只放射出氦原子核的反应过程,根据这一特点即可判断.
4.(2024高三上·成都开学考)2021年7月28日,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举重项目男子73公斤级比赛中,石智勇抓举166公斤,挺举198公斤,以总成绩364公斤夺得金牌,并刷新世界纪录。如图为石智勇挺举198公斤的比赛场景,若平衡时他的两手臂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取,则每只手臂对杠铃的作用力大小为(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共点力的平衡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了共点力的平衡,解题的关键是画出受力分析图。若平衡时他的两手臂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 对杠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方程有
解得
故选A。
【分析】对杠铃受力分析,由力的平衡可得每只手臂对杠铃的作用力大小。
5.(2024高三上·成都开学考)如图,一总质量为的快递箱放在质量为的平板车上。某同学在快递箱上施加大小为、与竖直方向夹角为的推力,快递箱和平板车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地面、快递箱和平板车接触面均水平,重力加速度大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板车对快递箱的静摩擦力大小为
B.地面对平板车的摩擦力大小为
C.平板车对快递箱的支持力大小为
D.地面对平板车的支持力大小为
【答案】B
【知识点】整体法隔离法;共点力的平衡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了共点力的平衡,解题的关键是先用隔离法对快递箱受力分析,然后再用整体法,把快递箱和平板车看作一个整体受力分析。AC.对快递箱进行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根据平衡方程有
解得
选项AC错误;
BD.对快递箱和平板车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根据平衡方程有
解得
选项B正确,D错误。
故选B。
【分析】对快递箱受力分析,由力的平衡可求解;把快递箱和平板车看作一个整体受力分析,由力的平衡可求解。
6.(2024高三上·成都开学考)如图,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A和四分之一圆弧形滑块相切于最低点并均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外力作用在上,使向右缓慢移动一小段距离,不计一切摩擦,在此过程中( )
A.B对A的支持力减小 B.竖直墙面对A的弹力不变
C.外力增大 D.水平地面对的支持力增大
【答案】C
【知识点】共点力的平衡
【解析】【解答】此题主要考查受力分析的运用,要注意B对A的力的方向,是A、B之间的接触点到A的圆心的连线。
AB.对A进行受力分析,由图可知
向右缓慢移动时,B对A的支持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逐渐变大,可知对A的支持力增大,竖直墙面对A的弹力增大,故A、B错误;
CD.对A、B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可知
,
所以水平地面对的支持力不变,外力增大,C正确,D错误。
故选C。
【分析】对A、B进行受力分析, 根据平衡条件和作图法列式求解。
7.(2024高三上·成都开学考)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滑雪赛道上有一段斜坡。若滑雪运动员从坡顶O点由静止开始沿斜坡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距离为的两点所用时间为,经过距离为的B、C两点所用时间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为
B.运动员经过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C.O、A两点间的距离为
D.运动员在B、C中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答案】C
【知识点】平均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计算加速度,之后用运动学公式即可解决。A.根据匀变速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全程平均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关系结合题中所给数据可求得加速度大小
选项A错误;
B. 经过距离为的B、C两点所用时间为,
联立解得
选项B错误;
C.运动员从点运动到点
联立解得
则两点间的距离为,选项C正确;
D.运动员从点运动到点
解得
选项D错误。
故选C。
【分析】由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计算出AB和BC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再根据加速度公式求解加速度;利用速度—时间关系,位移—时间关系、速度—位移关系列式计算。
二、多选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8.(2024高三上·成都开学考)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大量氢原子处于的激发态,在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光子,用这些光子照射逸出功为的金属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多可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B.只有1种频率的光子能使金属钠发生光电效应
C.光电子从金属钠表面逸出时的最大初动能为
D.光电子从金属钠表面逸出时的最大初动能为
【答案】A,D
【知识点】玻尔理论与氢原子的能级跃迁;光电效应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了玻尔理论、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难度适中,注意光电效应方程的运用,同时要认真解题。A.大量氢原子从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辐射出种不同频率的光子,辐射出的光子能量有、,故选项A正确;
B.其中光子能量为、的4种不同频率的光能使金属钠发生光电效应,选项B错误;
CD.用光子能量为的光照射金属钠,光电子从金属钠表面逸出时的最大初动能为
选项C错误,D正确。
故选AD。
【分析】氢原子跃迁时辐射光子的频率根据Em-En=hν来计算,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m=hν-W0,计算电子从金属钠表面逸出时的最大初动能。
9.(2024高三上·成都开学考)工人为某小区安装空调外机时,由于操作不慎,一膨胀螺丝从16楼地面等高处由静止下落到1楼的草坪上。已知每层楼层高为,忽略空气阻力和膨胀螺丝的大小,重力加速度大小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膨胀螺丝的下落时间为
B.膨胀螺丝落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为
C.膨胀螺丝经过15楼和12楼所用时间之比为
D.膨胀螺丝经过15楼和12楼所用时间之比为
【答案】A,C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自由落体运动
【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明确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选择恰当的公式列式后联立求解。A.膨胀螺丝在空中下落的高度为,根据自由落体运动下落时间和高度的关系有
解得
选项A正确;
B.膨胀螺丝落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
选项B错误;
CD.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第、第第所用时间之比为可知,膨胀螺丝经过15楼和12楼所用时间之比为,选项C正确,D错误。
故选AC。
【分析】膨胀螺丝的运动可以看作是自由落体运动,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式与速度—位移关系式分析即可。
10.(2024高三上·成都开学考)如图(a),为了测试智能汽车自动防撞系统的性能,智能汽车在水平面匀速直线前行,通过激光雷达和传感器检测到车头正前方处有静止障碍物时,系统立即自动控制汽车,使之做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并向驾驶员发出警告,驾驶员在此次测试中未进行任何操作,汽车继续前行至某处时自动触发“紧急制动”,即在切断动力系统的同时提供阻力使汽车做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减速直线运 动,最终该汽车恰好没有与障碍物发生碰撞。全程汽车速度的平方随位移变化的图像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大小
B.加速度大小
C.从做减速运动开始计时,经过,汽车的位移大小为
D.从做减速运动开始计时,经过,汽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答案】B,D
【知识点】运动学 v-t 图象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牛顿定律的综合使用,关键是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熟练掌握公式并合理使用。AB.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有,可知图像的斜率
因此加速度大小
故A错误,B正确;
C.汽车做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所用时间
汽车做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所用时间
所以从做减速运动开始计时,经过,汽车停止运动,汽车全程做减速运动的位移大小为,C错误;
D.从做减速运动开始计时,经过,汽车的平均速度大小
故D正确。
故选BD。
【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有,得到v2-x的表达式,结合图像,求加速度;根据速度一时间公式求匀减速直线运动所用时间,由图像可知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为26m;根据平均速度等于位移比时间,求出平均速度的大小。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4分)
11.(2024高三上·成都开学考)用如图(a)所示装置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b)所示,各个计数点已经在纸带上标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各个计数点到计数点1的距离分别为、。
(1)根据上述数据可判断该木块在这段时间内近似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判断的理由是 。
(2)在打计数点2时,该木块的速度大小为 (保留2位有效数字)。
(3)这段时间内该木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误差允许范围内,相邻相等时间间隔位移差大小近似相等;;
【知识点】加速度;瞬时速度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了求瞬时速度、求加速度、求计数点间的距离问题,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分析清楚图示纸带即可正确解题。(1)根据题中数据可得
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相邻相等时间间隔位移差大小近似相等,可判断该木块在这段时间内近似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可知,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故
(3)由逐差法得
【分析】(1)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相邻相等时间间隔位移差大小近似相等,可判断该木块在这段时间内近似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3)根据逐差法求加速度。
12.(2024高三上·成都开学考)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a)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为橡皮条与两细绳的结点,和为细绳,图(b)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施力方向应沿测力计轴线,读数时视线应正对测力计刻度
B.测量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测力计应贴近并平行于木板
C.同一次实验中,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和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结点的位置可以不同
D.在已记录结点位置的情况下,确定一个拉力的方向需要再选择两个相距较远的点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填标号)。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图(b)的与两力中, 是合力的实际值。
(4)若只有一个弹簧测力计,为了完成该实验至少需要 (填“2”3”或“4”)次把橡皮条结点拉到点。
【答案】AB;B;F;3
【知识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实验的原理为等效替代法;在作力的动态变化时,要保证合力不变、分力F1的方向不变。(1)A.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施力方向应沿测力计轴线,读数时视线应正对测力计刻度,A正确;
B.为了减小实验中摩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拉橡皮条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测力计应贴近并平行于木板,B正确;
C.同一次实验中,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和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结点的位置必须相同,不同次实验结点的位置可以不同,C错误;
D.在已记录结点位置的情况下,确定一个拉力的方向需要再选择相距较远的一个点就可以了,D错误。
故选AB。
(2)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它们的作用效果可以等效替代,B正确;
(3)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结点拉至点时的作用力是合力的实际值,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合力是合力的理论值。
(4)若只有一个弹簧测力计,为了完成该实验,用手拉住一条细绳,用弹簧测力计拉住另一条细绳,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其结点到达某一点,记下位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两个拉力的方向;交换弹簧测力计和手所拉细绳的位置,再次将结点拉至点,使两力的方向与原来两力的方向相同,并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结点拉至点,并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及方向.所以若只有一个弹簧测力计,为了完成该实验至少需要3次把橡皮条结点拉到点。
【分析】(1)根据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正确操作步骤作答;
(2)实验运用等效替代的实验方法;
(3)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为合力的理论值,单独用一个弹簧测出的F为合力的实际值;
(4)根据实验原理分析解答。
四、解答题
13.(2024高三上·成都开学考)某学校老师用无人机拍摄学生在操场做操时青春活力的画面,该老师操作遥控按键使无人机从地面上由静止开始以大小为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无人机出现故障,自动关闭动力系统,一段时间后落回地面,重力加速度大小取,忽略空气阻力。求:
(1)无人机出现故障时的速度大小和离地面的高度;
(2)关闭动力系统后,无人机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答案】解:(1)无人机出现故障时的速度大小
解得
无人机出现故障时离地面的高度
解得
(2)关闭动力系统后,规定竖直向下为正方向
解得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竖直上抛运动
【解析】【分析】(1)根据速度—时间关系求解速度大小,根据位移—时间关系求解位移大小;(2)关闭动力系统后, 忽略空气阻力,无人机做竖直上抛运动,规定正方向,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列式求解。
14.(2024高三上·成都开学考)如图所示,为了测量某刚性导热容器A的容积,用一体积不计的细管把它与水平固定的导热汽缸B相连,汽缸中活塞的横截面积。初始时,环境温度,活塞静止在离缸底距离的位置处。现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推活塞,当时,活塞离缸底距离。已知大气压强,不计一切摩擦,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环境温度不变,热力学温度。求:
(1)容器A的容积;
(2)保持力不变,当外界温度缓慢变化时,活塞向缸底缓慢移动了,则此时环境温度为多少摄氏度?
【答案】解:(1)气体压缩前
压缩后
据题意,气体先做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有
解得
(2)据题意,气体接着做等压变化,有
其中变化前
变化后
解得
【知识点】气体的等温变化及玻意耳定律;气体的等压变化及盖-吕萨克定律
【解析】【分析】(1)气缸和容器内所有气体先做等温变化,先对活塞由平衡条件求出气体的压强,再由玻意耳定律可求出容器A的容积VA;
(2)本过程气体做等压变化,由盖-吕萨克定律可求出气体的温度即可求出环境的温度。
15.(2024高三上·成都开学考)在城市公交站附近,经常看到有乘客追赶公交车。一高中学生在距正前方公交车车头处以的速率匀速追赶公交车,同时公交车刚好由静止启动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1)该学生能否追至公交车车头处?若能,需要多长时间?若不能,和公交车车头的最短距离为多少?
(2)若题中为另一学生追赶公交车,看到公交车启动后,他立即以大小为的初速度、大小为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最大速率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他条件不变,该学生能否追至公交车车头处?若能,需要多长时间?若不能,和公交车车头的最短距离为多少?
(3)若题中为一中年乘客追赶公交车,他只能以的速率匀速追赶,司机能够通过后视镜看到离车头以内的物体,如果乘客能在后视镜中保留以上,司机即可留意到乘客从而停车等候,其他条件不变,该乘客能否成功登上公交车?(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答案】解:(1)当公交车与该学生共速时未追至公交车车头处,则不能追上。设公交车与该学生共速时所需的时间为,则
解得
这段时间内,公交车运动的位移大小
学生运动的位移大小
该学生与公交车的位移大小之差
所以不能追至公交车车头处,和公交车车头的最短距离为
(2)设当公交车与该学生共速时所需的时间为,则
解得
这段时间内,公交车运动的位移大小
设该学生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则
解得
该学生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大小
该学生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大小
该学生与公交车的位移大小之差
所以该学生能追至公交车车头处,该学生追至公交车车头处所需时间满足
联立解得
(舍去)
(3)设当公交车与该乘客共速时所需的时间为,则有
此时该乘客与公交车车头的距离
所以该乘客与公交车车头的最小距离为设乘客运动时间为时,乘客与公交车车头相距
解得
或
因为
所以该乘客能成功登上公交车。
【知识点】追及相遇问题
【解析】【分析】(1)当公交车与该学生共速时未追至公交车车头处,则不能追上,求出共速时刻,根据位移公式求解各自位移,从而做出判断;
(2)比较它们在速度相等时各自的位移,判断大学生能否追至公交车;
(3)设乘客经过t时间与客车车头的位移为L,通过位移关系求出运动的时间,时间有两个值,在这两个时间之间,乘客与客车车头的位移小于L,则两个时间之差要保证大于等于t0。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