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荷塘月色
达标训练·固双基
一、夯基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曲折(qū) 歌曲(qǔ)
弥漫(mí)
明眸善睐(móu)
B.颤动(zhàn)
煤屑(xiè)
脉搏(mài)
含情脉脉(mò)
C.霎时(shà)
袅娜(nà)
负荷(hè)
荷枪实弹(hè)
D.譬如(pì)
梵文(fàn)
出差(chāi)
差强人意(chà)
解析:B项,“颤”应读“chàn”;C项,“娜”应读“nuó”;D项,“差强人意”的“差”应读“chā”。
答案: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和谐 婉转 敛裾 蓊蓊郁郁
B.掂量
惦记
篇幅
迷迷乎乎
C.点缀
啜泣
酣眠
没精打彩
D.倩影
靓装
幽僻
曲突徙薪
解析:B项,乎—糊;C项,彩—采;D项,装—妆。
答案:A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听到过顶楼的人说,在那里可以俯瞰武大风光,整个珞珈山尽收眼底,到处是蓊蓊郁郁的绿树。
B.一些人的工作内容重复性高、对外接触较少、琐事多,工作期间无所事事,甚至很少和周围人说话,这是中了职场“慢性病”的招。
C.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这首歌颠覆了凤凰传奇之前豪迈动感的形象,风格清新婉约,别有风味。
D.城门的石块历经风雨后,已经斑驳陆离,断墙石缝里长出许多杂草、野花。瑟瑟秋风中,枯黄的杂草点缀在灰色的天空下,一种苍凉弥漫开来。
解析:B项,“无所事事”,没有什么事可做,指闲着什么事也不干。此处宜用“无精打采”。
答案:B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元芳,你怎么看”曾一时成了热词,并被《人民日报》作为论述“互动中筑牢信任的基石”政治理念,其中不仅关系到营造一种互动的氛围,而且涉及如何有效互动的机制和程序。
B.“打铁还需自身硬”,一句中国传统白话,形象地点出了当前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既是忧患,更是承诺。
C.在十八大报告的特定语境下,“美丽中国”指的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良好生态三方面平衡发展的状态,哪一方面都不可或缺。
D.最近,北京的社区除了食品、药店和日杂零售外,又出现了一些家居品牌社区店,开始为居民提供各类家居用品。
解析:A项,成分残缺,“作为”缺少宾语,在“理念”后加上“的引子”。C项,语序不当,“良好生态”改为“生态良好”。D项,不合逻辑,“食品、药店和日杂零售”不能并列。
答案:B
二、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扬州的夏日
朱自清
①扬州从隋炀帝以来,是诗人文士所称道的地方;称道得多了,称道得久了,一般人便也随声附和起来。直到现在,你若向人提起扬州这个名字,他会点头或摇头说:“好地方!好地方!”特别是没去过扬州而念过些唐诗的人,在他心里,扬州真像海市蜃楼一般美丽;他若念过《扬州画舫录》一类书,那更了不得了。但在一个久住扬州像我的人,他却没有那么多美丽的幻想,他的憎恶也许掩住了他的爱好;他也许离开了三四年并不去想它。若是想呢——你说他想什么 ——他也只会想着扬州的夏日。
②扬州的夏日,好处大半便在水上——有人称为“瘦西湖”,这个名字真是太“瘦”了,假西湖之名以行,“雅得这样俗”,老实说,我是不喜欢的。下船的地方便是护城河,曼衍开去,曲曲折折,直到平山堂——这是你们熟悉的名字——有七八里河道,还有许多杈杈丫丫的支流。这条河其实也没有顶大的好处,只是曲折而有些幽静,和别处不同。
③沿河最著名的风景是小金山、法海寺、五亭桥;最远的便是平山堂了。金山你们是知道的,小金山却在水中央。在那里望水最好,看月自然也不错——可是我还不曾有过那样福气。“下河”的人十之九是到这儿的,人不免太多些。法海寺有一个塔,和北海的一样,据说是乾隆皇帝下江南,盐商们连夜督促匠人造成的。法海寺著名的自然是这个塔;但还有一桩,你们猜不着,是红烧猪头。夏天吃红烧猪头,在理论上也许不甚相宜;可是在实际上,挥汗吃着,倒也不坏的。五亭桥如名字所示,是五个亭子的桥。桥是拱形,中一亭最高,两边四亭,参差相称;最宜远看,或看影子,也好。桥洞颇多,乘小船穿来穿去,另有风味。平山堂在蜀冈上。登堂可见江南诸山淡淡的轮廓;“山色有无中”一句话,我看是恰到好处,并不算错。这里游人较少,闲坐在堂上,可以永日。沿路光景,也以闲寂胜。从天宁门或北门下船。蜿蜒的城墙,在水里倒映着苍黝的影子,小船悠然地撑过去,岸上的喧扰像没有似的。
④船有三种:大船专供宴游之用,可以打牌。小时候常跟了父亲去,在船里听着谋得利洋行的唱片。现在这样乘船的大概少了吧 其次是“小划子”,真像一瓣西瓜,由一个男人或女人用竹篙撑着。乘的人多了,便可雇两只,前后用小凳子跨着:这也可算得“方舟”了。后来又有一种“洋划”,比大船小,比“小划子”大,上支布篷,可以遮日遮雨。“洋划”渐渐地多,大船渐渐地少,然而“小划子”总是有人要的。这不独因为价钱最贱,也因为它的伶俐。一个人坐在船中,让一个人站在船尾上用竹篙一下一下地撑着,简直是一首唐诗,或一幅山水画。而有些好事的少年,愿意自己撑船,也非“小划子”不行。
⑤北门外一带,叫作下街,“茶馆”最多,往往一面临河。船行过时,茶客与乘客可以随便招呼说话。船上人若高兴时,也可以向茶馆中要一壶茶,或一两种“小笼点心”,在河中喝着,吃着,谈着。回来时再将茶壶和所谓小笼,连价款一并交给茶馆中人。撑船的都与茶馆相熟,他们不怕你白吃。扬州的小笼点心实在不错:我离开扬州,也走过七八处大大小小的地方,还没有吃过那样好的点心;这其实是值得惦记的。茶馆的地方大致总好,名字也颇有好的。如得影廊、绿杨村、红叶山庄,都是到现在还记得的。绿杨村的幌子,挂在绿杨树上,随风飘展,使人想起“绿杨城郭是扬州”的名句。里面还有小池、丛竹、茅亭,景物最幽。这一带的茶馆布置都错落有致,迥非上海、北平方方正正的茶楼可比。
⑥“下河”总是下午。傍晚回来,在暮霭朦胧中上了岸,将大褂折好搭在腕上,一手微微摇着扇子;这样进了北门或天宁门走回家中。这时候可以念“又得浮生半日闲”那一句诗了。
(选自《朱自清散文精选》,有删改)
5.“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开头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解析:题干中的“文似看山不喜平”是重要的提示,解答时指出作者是怎样制造“波澜”的即可。
答案:文章开头,先“扬”一笔,许多人称道扬州是个美丽的好地方;然后“抑”一笔,“我”却没有那么多美丽的幻想;继而再“扬”,只会想着扬州的夏日。抑扬自如,曲折有致,突出了作者对扬州夏日的怀念。
6.这篇文章写了扬州夏日的哪些方面的特点 试就文章中间四段分别作出归纳。
解析:题干已经明确了概括的范围,可以采用提取要点法逐段概括。
答案:第②段:支流众多,曲折幽静。第③段:沿河风景,别有风味。第④段:三种游船,各有韵味。第⑤段:临河茶馆,既多且好。
7.结合原文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个名字真是太‘瘦’了”一句中“瘦”字是什么意思
解析:结合“雅得这样俗”,可以知道作者是说“瘦”字形容西湖太俗了。
答案:意思是“瘦西湖”名字起得没有新意,或想起名高雅却反而起得很俗气。
(2)文章末尾,作者为什么“这时候可以念‘又得浮生半日闲’那一句诗了”
解析:这是文末点睛的一句话。作者在上面的文字中写了西湖的诸多美妙处,其目的就是要表达一种闲适之情,只不过这里信笔借用古人的一句诗表达出来而已。
答案:扬州的夏日美好、闲适。作者正是在这样的夏日感到轻松愉快,在这样美好平和的地方暂时放松身心。繁忙的一天结束,轻松之余,自然可以想起古人的这一句诗了。
8.分析文中画线的句子是如何营造语言之美的。
一个人坐在船中,让一个人站在船尾上用竹篙一下一下地撑着,简直是一首唐诗,或一幅山水画。
解析:题目要求分析语言之美是怎样“营造”的,其实就是分析这句话的美表现在什么地方,作者是怎样写得这样美的。只要能围绕语言表达的技巧分析即可。
答案:(1)用平白如话、自然流畅的口语。如“一个人坐在船中,让一个人站在船尾上用竹篙一下一下地撑着”。
(2)注重遣词用字的准确贴切。如使用“坐”“站”“撑”。
(3)叠字叠词增强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加深情感的融入程度。如“一下一下”,不仅表明撑的次数多、稳当,还富有动态美、节奏美。
(4)用比喻,将一人坐船一人撑船的情形比喻为一首唐诗或一幅山水画,以实喻虚,生动地揭示游览者的惬意之情和愉悦之感,也形象地刻画出这种观赏风景的方式极具诗情画意。
三、语言运用
9.仿照下面这段话,另选一种景物进行描写。要求:句式基本一致,并运用比拟、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解析:注意题干中“另选一种景物进行描写”“句式基本一致”“运用比拟、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等要求,还要注意例句中博喻、排比的特点。所写句子用词要准确、生动,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要恰当。
答案示例:悠悠白云之下,隐约地横亘着一座座青山,有腼腆地躲进雾霭的,有大方地露出真容的;正如一把把直指苍穹的利剑,又如碧空中腾飞的巨龙,又如绵延不断的绿色屏障。
10.请简要概括下面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字)
某网友发布微博称:“呼吁无座火车票应该半价!”此微博一出,瞬间引爆网络,截至昨晚6时,已被转发近16万次。包括《人民日报》和《新华视点》等媒体微博都发起讨论,某网站投票显示近8成网友支持站票半价。
铁路部门相关人士表示,根据目前实施的《铁路客运运价规则》,车票价格主要是依据其距离长短制定的,距离长票价就高。“无座票”是目前铁路运力和供需还存在矛盾的情况下的“折中”办法,“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如果不卖站票,很多人都回不了家”。
解析:材料由两段文字组成,答题时要明确每段的内容,明确段与段之间的关系;筛选重点词语(句子),归纳主要意思;最后根据字数限制组织答案。一般思路:谁做了什么,结果如何。
答案:八成网友支持站票半价,铁路部门称全价是“折中”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