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7-21 18:34:45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课时练习 解析
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下列关于“Na2CO3”的分类错误的是(  )
A.电解质 B.碳酸盐 C.钠盐 D.碱
【分析】根据电解质、碳酸盐、钠盐、碱的定义考虑本题,严格按照定义将碳酸钠进行归类,
A.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B.碳酸盐是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的盐;
C.钠盐是指电离出钠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盐;
D.碱指电离时所有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解答】
A.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碳酸钠在水溶液中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属于电解质,故A正确;
B.碳酸盐是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的盐,碳酸钠符合这一点,属于碳酸盐,故B正确;
C.钠盐是指电离出钠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盐,碳酸钠符合这一点,属于钠盐,故C正确;
D.碱指电离时所有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碳酸钠电离出碳酸根离子,不属于碱,故D错误.
【答案】D.
2.家庭日常生活经常用到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调味用的食醋 B.纯水降温得到的冰水混合物
C.炒菜用的铁锅 D.餐饮用的啤酒
【分析】根据纯净物混合物的定义来判断.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解答】
A.食醋含有乙酸和水等,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冰水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B正确;
C.铁锅是铁与碳的合金,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
D.啤酒含有乙醇和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答案】B.
3.下列物质的分类合理的是(  )
A.氧化物:CO、NO2、SO2、H2O
B.碱:NaOH、KOH、Ba(OH)2、Na2CO3
C.铵盐:NH4Cl、NH4NO3、(NH4)2SO4、NH3?H2O
D.酸:H2SO4、HNO3、H2CO3、NaHSO4
【分析】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根据提供的元素氢氧化锌等属于碱;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铵盐是由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据此回答.
【解答】
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CO、NO2、SO2、H2O均符合,属于氧化物,故A正确;
B.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Na2CO3属于盐,故B错误;
C.铵盐是由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NH3?H2O属于碱,故C错误;
D.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NaHSO4属于盐,不是酸,故D错误;
【答案】A.
4.将某溶液逐滴加入氢氧化铁溶胶内,开始时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溶解,该溶液是
(  )
A.2mol/L H2SO4溶液 B.2mol/L NaOH溶液
C.2mol/L MgSO4溶液 D.硅酸溶胶
【分析】胶体在电解质的作用下发生凝聚,在Fe(OH)3溶胶内滴入H2SO4溶液,H2SO4开始起电解质溶液的作用,使Fe(OH)3胶体发生凝聚,形成沉淀,继续滴加,硫酸与Fe(OH)3沉淀发生中和反应沉淀溶解.
【解答】
A.在Fe(OH)3溶胶内滴入H2SO4溶液,H2SO4开始起电解质溶液的作用,使Fe(OH)3胶体发生凝聚,形成沉淀,继续滴加,硫酸与Fe(OH)3沉淀发生中和反应沉淀溶解,故A正确;
B.加入2mol/L氢氧化钠溶液只能使胶体聚沉,而不能使胶体溶解,故B错误;
C.加入2mol/L硫酸镁溶液只能使胶体聚沉,而不能使胶体溶解,故C错误;
D.加入硅酸溶液能使胶体聚沉,但硅酸酸性极弱,不能与Fe(OH)3沉淀发生中和反应而溶解,故D错误.
【答案】A.
5.下列有关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铁溶液的本质区别为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
B.氯化铁溶液呈电中性,氢氧化铁胶体带有电荷
C.纳米材料的微粒一般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因此纳米材料是胶体
D.氯化铁溶液能使血液凝聚沉降
【分析】
A.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微粒直径大小;
B.氯化铁溶液和胶体分散系都是电中性;
C.胶体是分散系;
D.血液可看作是胶体分散系.
【解答】
A.丁达尔效应是溶液和胶体的鉴别方法,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是本质区别,故A错误;
B.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都是电中性分散系,故B错误;
C.胶体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100nm的分散系,纳米材料不是分散系,故C错误;
D.血液可看作是胶体分散系,胶体遇电解质能发生聚沉,故D正确.
【答案】D.
6.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是(  )
A.胶体粒子能够发生布朗运动而且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B.胶体粒子带电荷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
C.胶体粒子不能穿过半透膜,能通过滤纸空隙
D.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
【分析】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据此解答.
【解答】解: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直径大小,胶体微粒直径在1﹣100nm(10﹣7~10﹣9m)之间,溶液的粒子直径小于1nm,浊液的子直径大于100nm,
【答案】D.
7.下列物质分类中,前者包括后者的是(  )
A.化合物 电解质 B.溶液 胶体
C.氧化物 化合物 D.溶液 分散系
【分析】
A.电解质概念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化合物;
B.胶体和溶液都是两种不同的分散系;
C.化合物按照性质可分为:氧化物、酸、碱、盐;
D.溶液属于分散系的一种.
【解答】
A.根据电解质的定义可知电解质属于化合物,故A正确;
B.溶液和胶体都是分散性,二者属于平行关系,故B错误;
C.氧化物属于化合物,故C错误;
D.溶液属于分散性,故D错误;
【答案】A.
8.下列各项中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用明矾净水 B.工业上生产生石灰
C.烧结粘土制陶瓷 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分析】
A.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5H2O,整个过程中Cu元素由化合态转化为单质,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B.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
C.制陶瓷的原料是粘土,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硅酸盐产品;
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只是改变物质的外形,没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
明矾在水中可以电离出两种金属离子:KAl(SO4)2=K++Al3++2SO42﹣,而Al3+很容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铝Al(OH)3胶体:Al3++3H2O?Al(OH)3(胶体)+3H+ 氢氧化铝胶体的吸附能力很强,可以吸附水里悬浮的杂质,并形成沉淀,使水澄清,涉及化学反应,故A正确;
B.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反应,故B正确;
C.制陶瓷的原料是粘土,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硅酸盐产品,涉及化学反应,故C正确;
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只是改变物质的外形,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反应,故D错误.
【答案】D.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
A.Fe3O4 B.Al2O3 C.SiO2 D.CuO
【分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Al,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为O,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所以它们组成的化合物是Al2O3.
【答案】B.
10.对于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CO2+H2O═H2CO3化合反应
B.Cu(OH)2═CuO+H2O 分解反应
C.Fe2O3+3CO2Fe+3CO2置换反应
D.NaCl+AgNO3═AgCl↓+NaNO3复分解反应
【分析】
A.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B.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
C.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
D.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解答】
A.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则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A不选;
B.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则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B不选;
C.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该反应中生成物都是化合物,所以不是置换反应,故C选;
D.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则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则D不选;
【答案】C.
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60分)
11. (15分)按不同的分类方法,下列每组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不同,试分析每组中物质的组成规律,将其中不同于其他物质的物质找出来。
(1)NaCl、KCl、NaClO、Ba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ClO3、KClO3、Cl2、NaCl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3PO4、H4SiO4、HCl、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空气、N2、HCl气体、CuSO4·5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铜、金、汞、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先仔细分析每组中各物质在元素组成、化合价上的特点,找出其相似性,即可找出不同于其他物质的物质。
【解答】
(1)只有NaClO不是氯化物,它是次氯酸的钠盐,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也不同于其他三种物质(或BaCl2,Ba为第第ⅡA族金属,而Na、K为第ⅠA族金属)。
(2)只有Cl2中氯的化合价为0价,其他均为+5介。
(3)只有HCl为无氧酸(或H4SiO4不溶于水)。
(4)只有空气为混合物,其他均为纯净物(也可把CuSO4·5H2O列出来,因为其他三种都是气体)。
(5)只有钠为活泼金属,其他均为不活泼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元素之后(也可把汞单列出来,因为在常温下只有汞为液态,其他金属均为固态)。
【答案】:(1)NaClO(或BaCl2) (2)Cl2 (3)HCl(或H4SiO4) (4)空气(或CuSO4·5H2O) (5)钠(或汞)
12.(12分)已知A、B、C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室温下,A为固体,B和C均为气体。在适宜的条件下,它们可以按下面框图进行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种元素中的任意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所属物质类别一定不是________。
①氢化物 ②酸 ③碱 ④盐 ⑤氧化物
(2)A、B、C三种元素中有一种是金属,则这种元素是A、B、C中的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
(3)如果E溶液是一种强酸,则E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氢化物、无氧酸、无氧酸盐均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溶于水可以不发生变化;而碱必须由三种元素组成;氧化物虽由两种元素组成,不溶于水或与水反应生成含氧酸。
【解答】
(1)氢化物、无氧酸、无氧酸盐均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溶于水可以不发生变化;而碱必须由三种元素组成,故一定不是;氧化物虽由两种元素组成,不溶于水或与水反应生成含氧酸,故也不是。
(2)A可能是金属,因金属单质在常温下没有气态。
(3)无氧酸中常见的强酸有HCl、HBr、HI的溶液,而Br2、I2常温下均不是气态,故E的化学式只能是HCl。
【答案】(1)③⑤ (2)A金属单质在室温下不是气态物质 (3)HCl
13.(12分)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并进行物质的分类(按单质、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酸、碱、正盐、酸式盐、碱式盐)。
(1)磷酸 、 ; (2)纯碱 、 ;
(3)铜绿 、 ; (4)小苏打 、 ;
(5)硝酸亚铁 、 ; (6)氩 、 。
【分析】
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根据不同需要,按不同标准,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同学们可以尝试从颜色、状态、溶解性几个角度对其进行分类。
【解答】本题是对常见物质名称、化学式及常见分类方法的考查。H3PO4电离出的阳离子只有H+,属于酸;纯碱、铜绿、NaHCO3、Fe(NO3)2均可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属于盐;但NaHCO3中的HCO3-还可继续电离出一个H+,属于酸式盐;铜绿的化学式为Cu2(OH)2CO3,属于碱式盐。
【答案】:(1)H3PO4、酸;(2)Na2CO3,盐;(3)Cu2(OH)2CO3,碱式盐;(4)NaHCO3、酸式盐;(5)Fe(NO3)2、盐;(6)Ar、单质。
14.(21分)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1)上述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 。
(2)以Na、K、H、O、S、N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表中②、③和⑥后面。(每空填写一个化学式即可)
物质类别



氧化物
氢化物
化学式
①HCl


④Ba(OH)2
⑤Na2CO3

⑦CO2
⑧Na2O
⑨NH3
⑩H2O
(3)下列10种物质:①水;②空气;③铜丝;④二氧化碳;⑤稀硫酸;⑥澄清石灰水;⑦氧化钠;⑧Fe(OH)3胶体;⑨碳酸氢钙[Ca(HCO3)2];⑩NH3
属于混合物的是 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
(4)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锌跟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氧化镁滴加稀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1)树状分类法是一种很形象的分类法,按照层次,一层一层来分,就像一棵大树,有叶、枝、杆、根,图示方法就是树状图;
(2)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为氢氧根离子;盐电离出得阳离子为金属离子,阴离子为酸根离子,
(3)混合物是含有多种成份的物质,纯净物质含有一种成分。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书写。
【解答】
(1)树状分类法是一种很形象的分类法,按照层次,一层一层来分,就像一棵大树,有叶、枝、杆、根,图示方法就是树状图,
(2)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如H2SO4;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为氢氧根离子,如NaOH;盐电离出得阳离子为金属离子,阴离子为酸根离子,如K2SO4,
(3)混合物是含有多种成份的物质,纯净物质含有一种成分,故属于混合物的是②空气;⑤稀硫酸;⑥澄清石灰水;⑧Fe(OH)3胶体; 属于纯净物的是①水;③铜丝;;⑦氧化钠;⑨碳酸氢钙[Ca(HCO3)2];⑩NH3。
(4)下列物质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依次为:
①锌跟稀硫酸反应:Zn+H2SO4 = ZnSO4 +H2 ↑
②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反应:Ba(OH)2+H2SO4=BaSO4↓ + 2H2O
③氧化镁滴加稀盐酸:MgO + 2HCl = MgCl2 +H2O。
【答案】(1)树状分类法;(2)②H2SO4;④NaOH;⑥K2SO4;
(3) ② ⑤ ⑥ ⑧ ;① ③ ⑦ ⑨ ⑩
(4) Zn+H2SO4 = ZnSO4 +H2 ↑
Ba(OH)2+H2SO4=BaSO4↓ + 2H2O
MgO + 2HCl = MgCl2 +H2O。
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课时练习
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下列关于“Na2CO3”的分类错误的是(  )
A.电解质 B.碳酸盐 C.钠盐 D.碱
2.家庭日常生活经常用到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调味用的食醋 B.纯水降温得到的冰水混合物
C.炒菜用的铁锅 D.餐饮用的啤酒
3.下列物质的分类合理的是(  )
A.氧化物:CO、NO2、SO2、H2O
B.碱:NaOH、KOH、Ba(OH)2、Na2CO3
C.铵盐:NH4Cl、NH4NO3、(NH4)2SO4、NH3?H2O
D.酸:H2SO4、HNO3、H2CO3、NaHSO4
4.将某溶液逐滴加入氢氧化铁溶胶内,开始时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溶解,该溶液是
(  )
A.2mol/L H2SO4溶液 B.2mol/L NaOH溶液
C.2mol/L MgSO4溶液 D.硅酸溶胶
5.下列有关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铁溶液的本质区别为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
B.氯化铁溶液呈电中性,氢氧化铁胶体带有电荷
C.纳米材料的微粒一般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因此纳米材料是胶体
D.氯化铁溶液能使血液凝聚沉降
6.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是(  )
A.胶体粒子能够发生布朗运动而且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B.胶体粒子带电荷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
C.胶体粒子不能穿过半透膜,能通过滤纸空隙
D.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
7.下列物质分类中,前者包括后者的是(  )
A.化合物 电解质 B.溶液 胶体
C.氧化物 化合物 D.溶液 分散系
8.下列各项中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用明矾净水 B.工业上生产生石灰
C.烧结粘土制陶瓷 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
A.Fe3O4 B.Al2O3 C.SiO2 D.CuO
10.对于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CO2+H2O═H2CO3化合反应
B.Cu(OH)2═CuO+H2O 分解反应
C.Fe2O3+3CO2Fe+3CO2置换反应
D.NaCl+AgNO3═AgCl↓+NaNO3复分解反应
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60分)
11. (15分)按不同的分类方法,下列每组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不同,试分析每组中物质的组成规律,将其中不同于其他物质的物质找出来。
(1)NaCl、KCl、NaClO、Ba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ClO3、KClO3、Cl2、NaCl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3PO4、H4SiO4、HCl、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空气、N2、HCl气体、CuSO4·5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铜、金、汞、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2分)已知A、B、C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室温下,A为固体,B和C均为气体。在适宜的条件下,它们可以按下面框图进行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种元素中的任意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所属物质类别一定不是________。
①氢化物 ②酸 ③碱 ④盐 ⑤氧化物
(2)A、B、C三种元素中有一种是金属,则这种元素是A、B、C中的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
(3)如果E溶液是一种强酸,则E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2分)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并进行物质的分类(按单质、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酸、碱、正盐、酸式盐、碱式盐)。
(1)磷酸 、 ; (2)纯碱 、 ;
(3)铜绿 、 ; (4)小苏打 、 ;
(5)硝酸亚铁 、 ; (6)氩 、 。
14.(21分)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1)上述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 。
(2)以Na、K、H、O、S、N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表中②、③和⑥后面。(每空填写一个化学式即可)
物质类别



氧化物
氢化物
化学式
①HCl


④Ba(OH)2
⑤Na2CO3

⑦CO2
⑧Na2O
⑨NH3
⑩H2O
(3)下列10种物质:①水;②空气;③铜丝;④二氧化碳;⑤稀硫酸;⑥澄清石灰水;⑦氧化钠;⑧Fe(OH)3胶体;⑨碳酸氢钙[Ca(HCO3)2];⑩NH3
属于混合物的是 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
(4)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锌跟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氧化镁滴加稀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