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课时练习 解析
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可以放入的化学物质是( )
A.无水硫酸铜 B.硫酸亚铁 C.食盐 D.生石灰
【分析】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在包装袋中常加入抗氧化物质,则选项中的物质应具有还原性,以此来解答.
【解答】
A.无水硫酸铜能吸收水分,且不能防止食物被氧化,故A不选;
B.硫酸亚铁具有还原性,在反应中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能防止食物被氧化,故B选;
C.食盐不能防止食物被氧化,故C不选;
D.生石灰具有吸水性,常用作干燥剂,不能防止食物被氧化,故D不选;
【答案】B.
2.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2H2O2═2H2O+O2↑ B.HCl+NaOH═H2O+NaCl
C.Fe+CuCl2═FeCl2+Cu D.2Cu+O2═2CuO
【分析】发生的反应中,含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为氧化还原反应;若不含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以此来解答.
【解答】
A.2H2O2═2H2O+O2↑,氧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
B.反应HCl+NaOH═H2O+NaCl,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选;
C.反应Fe+CuCl2═FeCl2+Cu,铁与铜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
D.反应2Cu+O2═2CuO,铜、氧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
【答案】B.
3.下列反应表示二氧化硫被还原的是( )
A.SO2+2H2O+Cl2=H2SO4+2HCl B.SO2+2H2S=2H2O+3S↓
C.SO2+2NaOH=Na2SO3+H2O D.SO2+Na2CO3=Na2SO3+CO2↑
【分析】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时,二氧化硫被还原,以此来解答.
【解答】
A.SO2+2H2O+Cl2=H2SO4+2HCl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二氧化硫被氧化,故A不选;
B.SO2+2H2S=2H2O+3S↓中,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时,二氧化硫被还原,故B选;
C.SO2+2NaOH=NaSO3+H2O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则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
D.SO2+Na2CO3=Na2SO3+CO2↑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则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
【答案】B.
4.厨房中的化学知识很多,下面是有关厨房中的常见操作或者常见现象,其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用食醋清洗热水瓶中的水垢
B.点燃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CH4)为炒菜提供热量
C.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
D.光亮的铝制品表面很容易覆盖一层保护膜
【分析】从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可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A.用醋酸除去水垢,属于复分解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选.
B.CH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
C.Fe被氧化生成铁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
D.光亮的铝制品表面很容易被氧化产生氧化铝保护膜,故D不选;
选A.
5.已知M2O7x﹣+3S2﹣+14H+=2M3++3S↓+7H2O,则M2O7x﹣中的M的化合价为( )
A.+2 B.+3 C.+4 D.+6
【分析】先利用离子反应中的电荷守恒来确定x,再利用M2O7x﹣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x来计算M的化合价.
【解答】解:M2O7x﹣+3S2﹣+14H+=2M3++3S↓+7H2O中,
由电荷守恒可知,
(﹣x)+3×(﹣2)+14×(+1)=2×(+3),解得x=2,
设M2O72﹣中的M的化合价为y,
则y×2+(﹣2)×7=﹣2,解得y=+6,
【答案】D.
6.在Na2O2与CO2的反应中,被氧化元素与被还原元素的质量比是( )
A.1:1 B.1:2 C.2:1 D.8:53
【分析】发生2Na2O2+2CO2=2Na2CO3+O2,只有过氧化钠中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2Na2O2+2CO2═2Na2CO3+O2反应中,过氧化钠中部分O元素从﹣1价升高到0价被氧化,部分O元素从﹣1价降低到﹣2价被还原,被氧化的氧原子与被还原的氧原子的个数之比为2:2=1:1,所以氧化元素与被还原元素的质量比是1:1,
【答案】A.
7.2014年5月28日清晨,湖南浏阳太平桥镇合盛村,鑫顺烟花材料厂黑火药生产车间因爆炸被夷为平地.爆炸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NO3+3C+S═K2S+N2↑+3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生成55 g K2S转移电子数为6.02×1023 B.S和KNO3均为还原剂
C.反应过程中氮元素被还原 D.CO2为还原产物
【分析】反应2KNO3+3C+S═K2S+N2↑+3CO2↑中,N和S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S和KNO3为氧化剂,C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C为还原剂,结合化合价的变化判断电子转移的数目.
【解答】
A.n(K2S)==0.5mol,消耗1.5molC,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mol×4=6mol,转移电子的数目为6×6.02×1023,故A错误;
B.N和S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S和KNO3为氧化剂,故B正确;
C.反应过程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C正确;
D.C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C为还原剂,CO2为氧化产物,故D错误.
【答案】C.
8.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①H2SO3+I2+H2O═2HI+H2SO4 ②2FeCl3+2HI═2FeCl2+2HCl+I2
③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
A.H2SO3>I﹣>Fe2+>NO B.I﹣>Fe2+>H2SO3>NO
C.Fe2+>I﹣>H2SO3>NO D.NO>Fe2+>H2SO3>I﹣
【分析】利用化合价变化来判断还原剂,并利用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来比较还原性的强弱.
【解答】
①H2SO3+I2+H2O=2HI+H2SO4中,I元素的化合价降低,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H2SO3为还原剂,还原性H2SO3>I﹣,
②2FeCl3+2HI=2FeCl2+2HCl+I2中,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HI为还原剂,还原性I﹣>Fe2+,
③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FeCl2为还原剂,还原性Fe2+>NO,
显然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2SO3>I﹣>Fe2+>NO,
【答案】A.
9.某国外化学教材中有一张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插图:由图可知,在该反应中是( )
A.还原剂 B.氧化剂 C.氧化产物 D.还原产物
【分析】由图可知,在该反应中失去电子,失去电子的物质为还原剂,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由图可知,在该反应中失去电子,则在反应中作还原剂,
【答案】A.
10.一定质量的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V)与时间(t)关系如图.下列关于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镁和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B.镁和铝转移电子数之比为1:1
C.镁和铝的摩尔质量之比为8:9 D.镁和铝反应所用时间之比为3:2
【分析】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Mg+H2SO4=MgSO4+H2↑; 2Al+3H2SO4=Al2(SO4)3+3H2↑;根据图象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则消耗的硫酸质量一定相等,因此可能是硫酸对于两种金属都不足,也可能是一种金属恰好完全反应,一种金属剩余.
【解答】
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Mg+H2SO4=MgSO4+H2↑; 2Al+3H2SO4=Al2(SO4)3+3H2↑;
A.氢气的V相等,则质量等,根据化学方程式可求镁与铝的质量之比为24:18=4:3,物质的量之比是3:2,故A正确;
B.镁和铝转移电子数之比为2:()=1:1,故B正确;
C.镁和铝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4:27=8:9,故C正确;
D.镁这条线斜率大,显然镁反应速率快,则反应速率之比为2:3,所用时间之比为2:3,故D错误.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11.(16分)古老但仍然是最有用的制备联氨(N2H4)溶液的方法如下:
NaClO+ NH3?H2O﹣ N2H4+ NaCl+ H2O
(1)请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NH3?H2O在上述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 .
A.氧化性 B.还原性 C.酸性 D.碱性
(3)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 ,NaClO发生 反应.
(4)NH3?H2O的电离方程式为 .
【分析】
(1)反应中Cl的化合价降低,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2)化合价升高元素在反应中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3)还原剂对应的产物叫氧化产物,氧化剂在反应中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4)NH3?H2O部分电离出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解答】
(1)一水合氨中的氮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了﹣2价,失1mole﹣电子,次氯酸钠中氯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低到了﹣1价,得2mole﹣电子,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则配平情况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2)一水合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了,表现了还原性,
(3)还原剂是一水合氨,对应的原产物是N2H4,次氯酸钠中氯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低到了﹣1价,为氧化剂,发生了还原反应,
(4)NH3?H2O属于弱碱,部分电离出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其电离方程式为:NH3?H2O?NH4++OH﹣;
【答案】(1);
(2)B;
(3)N2H4;还原;
(4)NH3?H2O?NH4++OH﹣.
12.(13分)向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许CCl4后滴加氯水,CCl4层变成紫色.如果继续向试管中滴加氯水,振荡,CCl4层会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
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并配平CCl4层由紫色变成无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I2+ Cl2+ → HIO3+ HCl,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当有0.1mol HIO3生成时,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
(2)把KI换成KBr,则CCl4层变成橙红色,继续滴加氯水,CCl4层的颜色没有变化,则Cl2、HIO3、HBrO3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分析】
(1)分析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变化,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守恒规律结合原子个数守恒规律书写方程式计算电子转移数目;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为还原剂;
(2)氧化剂和还原剂反应生成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氧化剂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以此分析.
【解答】
(1)依据题意可知:氯气据有强的氧化性,能够将碘单质氧化生成碘酸和氯化氢,反应中一个氯气分子参加反应得2个电子,一个碘分子参加反应失去10个电子,该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最小公倍数是10,所以方程式为I2+5Cl2+6H2O=2HIO3+10HCl,反应中碘单质化合价升高,为还原剂;依据方程式可知:生成2mol碘酸转移10mol电子,则当有0.1mol HIO3生成时,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5NA;
(2)氯气的氧化性比溴强,将KI换成KBr,则生成Br2,则CCl4层变为橙色,继续滴加氯水,CCl4层的颜色没有变化,说明氧化性HBrO3>Cl2,根据氧化剂和还原剂反应生成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氧化剂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则有Cl2>HIO3,所以氧化性顺序为HBrO3>Cl2>HIO3;
【答案】:(1)1;5;6H2O;2;10;I2;0.5NA;(2)HBrO3>Cl2>HIO3.
13.(16分)从下列各组反应对比,判断那种微粒的氧化性最强.
(1)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后,表面会附有红色物质,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后,表面会附有银白色物质.则铜、铁、银中, 原子的还原性最强;Cu2+、Ag+、Fe2+中, 离子的氧化性最强.
(2)在氯气中Fe锈蚀成棕褐色物质FeCl3,而在盐酸中生成淡绿色溶液FeCl2.则氯气分子、氢离子、氯离子中, 具有氧化性, 氧化性最强.请书写出以上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3)已知在ⅣA族元素中,Pb2+和Sn4+的化合物较为稳定.
①据此可判断PbO2具有较强的 性,SnCl2具有较强的 性;写出PbO2溶于盐酸的离子方程式 ;写出SnCl2和FeCl3溶液混合的离子方程式 ;
②PbO2、Fe3+、Cl2、Sn4+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分析】
(1)铁置换出Cu,Cu置换出Ag,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分析;
(2)根据同种还原剂(变价金属)与不同氧化剂反应,金属的价态来分析氧化性,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
(3)Pb2+和Sn4+的化合物较为稳定,说明Pb4+不稳定易得电子,Sn2+不稳定易失电子;
①PbO2易得电子具有氧化性;SnCl2易失电子具有还原性;PbO2能把HCl氧化为氯气;SnCl2和FeCl3溶液反应生成SnCl4和FeCl2;
②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分析.
【解答】
(1)铁钉浸入CuSO4溶液后,表面会附有红色物质;铜丝浸入AgNO3溶液后,表面会附有银白色物质,则铁置换出Cu,Cu置换出Ag,所以还原剂Fe>Cu>Ag,Cu2+、Fe2+、Ag+中氧化性强弱为Ag+>Cu2+>Fe2+,氧化性最强的是Ag+;
(2)Fe在氯气中被锈蚀成棕褐色物质(FeCl3),而在盐酸中生成淡绿色溶液(FeCl2),则具有氧化性的离子为Cl2、H+,氯气得电子的能力强,则Cl2、Cl﹣、H+中,氧化性最强的微粒是Cl2,则发生的反应为:3Cl2+2Fe═2FeCl3;Fe+2HCl═FeCl2+H2↑;
(3)Pb2+和Sn4+的化合物较为稳定,说明Pb4+不稳定易得电子,Sn2+不稳定易失电子;
①Pb4+不稳定易得电子,则PbO2易得电子具有氧化性;Sn2+不稳定易失电子,则SnCl2易失电子具有还原性;PbO2能把HCl氧化为氯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PbO2+4H++2Cl﹣═Pb2++2H2O+Cl2↑;SnCl2和FeCl3溶液反应生成SnCl4和FeCl2,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Sn2+═2Fe2++Sn4+;
PbO2+4H++2Cl﹣═Pb2++2H2O+Cl2↑;2Fe3++Sn2+═2Fe2++Sn4+;
②由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氧化性:PbO2>Cl2>Fe3+>Sn4+;
【答案】:(1)Fe;Ag+;
(2)Cl2、H+;Cl2;3Cl2+2Fe═2FeCl3;Fe+2HCl═FeCl2+H2↑;
(3)氧化;还原; PbO2>Cl2>Fe3+>Sn4+.
14.(15分)生态农业涉及农家肥料的综合利用.某种肥料经发酵得到一种含有甲烷、二氧化碳、氮气的混合气体8.96L(标准状况).该气体通过盛有红色CuO粉末的硬质玻璃管,发生的反应为:CH4+4CuO═CO2↑+2H2O↑+4Cu.当甲烷完全反应后,硬质玻璃管的质量减轻了4.8g.将反应后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吸收,生成沉淀10g.
(1)在CH4+4CuO═CO2↑+2H2O↑+4Cu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原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 ;生成沉淀的摩尔质量是 .
(3)原混合气体中甲烷在标准状况的体积是 ,N2的物质的量 .
【分析】
(1)反应CH4中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CuO中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2)根据n=计算原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生成碳酸钙;
(3)发生的反应为:CH4+4CuO=CO2↑+2H2O↑+4Cu,当甲烷完全反应后,硬质玻璃管的质量减轻4.8g,可知减少的质量为氧元素的质量,利用差量法计算甲烷的物质的量,根据V=nVm计算甲烷的体积;二氧化碳部分转化为CaCO3,生成10g沉淀是CaCO3,再根据碳元素守恒计算反应后的二氧化碳总的物质的量,减去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即为原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计算二氧化碳体积,进而计算氮气的体积.
【解答】
(1)反应CH4中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为还原剂,CuO中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为氧化剂,则CH4+4CuO═CO2↑+2H2O↑+4Cu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
(2)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0.4mol,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生成碳酸钙,碳酸钙的摩尔质量为100g/mol;
(3)设甲烷的物质的量为x,当甲烷完全反应后,硬质玻璃管的质量减轻4.8g,则:
CH4+4CuO=CO2+2H2O+4Cu 质量减轻△m
1mol 16×4g
x 4.8g,
解得:x==0.075mol,
原混合气体中甲烷的物质的量为0.075mol,标况下的体积为:0.075mol×22.4L/mol=1.68L,
二氧化碳全部转化为CaCO3,生成10g沉淀是CaCO3,碳酸钙的物质的量为: =0.1mol,故反应后的二氧化碳总的物质的量为0.1mol,甲烷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075mol,故原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1mol﹣0.075mol=0.025mol,原混合物中CO2的体积为0.025mol×22.4L/mol=0.56L,故原混合气体中氮气的体积为:8.96L﹣1.68L﹣0.56L=6.72L,其物质的量为0.3mol;
【答案】(1)4:1;
(2)0.4mol;100g/mol;
(3)1.68L;0.3mol.
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课时练习
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可以放入的化学物质是( )
A.无水硫酸铜 B.硫酸亚铁 C.食盐 D.生石灰
2.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2H2O2═2H2O+O2↑ B.HCl+NaOH═H2O+NaCl
C.Fe+CuCl2═FeCl2+Cu D.2Cu+O2═2CuO
3.下列反应表示二氧化硫被还原的是( )
A.SO2+2H2O+Cl2=H2SO4+2HCl B.SO2+2H2S=2H2O+3S↓
C.SO2+2NaOH=Na2SO3+H2O D.SO2+Na2CO3=Na2SO3+CO2↑
4.厨房中的化学知识很多,下面是有关厨房中的常见操作或者常见现象,其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用食醋清洗热水瓶中的水垢
B.点燃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CH4)为炒菜提供热量
C.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
D.光亮的铝制品表面很容易覆盖一层保护膜
5.已知M2O7x﹣+3S2﹣+14H+=2M3++3S↓+7H2O,则M2O7x﹣中的M的化合价为( )
A.+2 B.+3 C.+4 D.+6
6.在Na2O2与CO2的反应中,被氧化元素与被还原元素的质量比是( )
A.1:1 B.1:2 C.2:1 D.8:53
7.2014年5月28日清晨,湖南浏阳太平桥镇合盛村,鑫顺烟花材料厂黑火药生产车间因爆炸被夷为平地.爆炸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NO3+3C+S═K2S+N2↑+3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生成55 g K2S转移电子数为6.02×1023 B.S和KNO3均为还原剂
C.反应过程中氮元素被还原 D.CO2为还原产物
8.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①H2SO3+I2+H2O═2HI+H2SO4 ②2FeCl3+2HI═2FeCl2+2HCl+I2
③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
A.H2SO3>I﹣>Fe2+>NO B.I﹣>Fe2+>H2SO3>NO
C.Fe2+>I﹣>H2SO3>NO D.NO>Fe2+>H2SO3>I﹣
9.某国外化学教材中有一张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插图:由图可知,在该反应中是( )
A.还原剂 B.氧化剂 C.氧化产物 D.还原产物
10.一定质量的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V)与时间(t)关系如图.下列关于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镁和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B.镁和铝转移电子数之比为1:1
C.镁和铝的摩尔质量之比为8:9 D.镁和铝反应所用时间之比为3:2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11.(16分)古老但仍然是最有用的制备联氨(N2H4)溶液的方法如下:
NaClO+ NH3?H2O﹣ N2H4+ NaCl+ H2O
(1)请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NH3?H2O在上述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 .
A.氧化性 B.还原性 C.酸性 D.碱性
(3)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 ,NaClO发生 反应.
(4)NH3?H2O的电离方程式为 .
12.(13分)向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许CCl4后滴加氯水,CCl4层变成紫色.如果继续向试管中滴加氯水,振荡,CCl4层会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
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并配平CCl4层由紫色变成无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I2+ Cl2+ → HIO3+ HCl,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当有0.1mol HIO3生成时,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
(2)把KI换成KBr,则CCl4层变成橙红色,继续滴加氯水,CCl4层的颜色没有变化,则Cl2、HIO3、HBrO3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13.(16分)从下列各组反应对比,判断那种微粒的氧化性最强.
(1)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后,表面会附有红色物质,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后,表面会附有银白色物质.则铜、铁、银中, 原子的还原性最强;Cu2+、Ag+、Fe2+中, 离子的氧化性最强.
(2)在氯气中Fe锈蚀成棕褐色物质FeCl3,而在盐酸中生成淡绿色溶液FeCl2.则氯气分子、氢离子、氯离子中, 具有氧化性, 氧化性最强.请书写出以上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3)已知在ⅣA族元素中,Pb2+和Sn4+的化合物较为稳定.
①据此可判断PbO2具有较强的 性,SnCl2具有较强的 性;写出PbO2溶于盐酸的离子方程式 ;写出SnCl2和FeCl3溶液混合的离子方程式 ;
②PbO2、Fe3+、Cl2、Sn4+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14.(15分)生态农业涉及农家肥料的综合利用.某种肥料经发酵得到一种含有甲烷、二氧化碳、氮气的混合气体8.96L(标准状况).该气体通过盛有红色CuO粉末的硬质玻璃管,发生的反应为:CH4+4CuO═CO2↑+2H2O↑+4Cu.当甲烷完全反应后,硬质玻璃管的质量减轻了4.8g.将反应后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吸收,生成沉淀10g.
(1)在CH4+4CuO═CO2↑+2H2O↑+4Cu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原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 ;生成沉淀的摩尔质量是 .
(3)原混合气体中甲烷在标准状况的体积是 ,N2的物质的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