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7-21 18:40:02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时练习 解析
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必须隔绝空气保存的是(  )①Na ②Na2O ③Na2O2 ④NaOH ⑤Na2CO3 ⑥NaCl.
A.①②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分析】能被氧气氧化或者是和空气中的成分反应的物质必须隔绝空气保存.
【解答】①钠可以和空气中的水、氧气等反应,需要隔绝空气保存,故①正确;
②氧化钠可以和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需要隔绝空气保存,故②正确;
③过氧化钠可以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以及水反应,需要隔绝空气保存,故③正确;
④氢氧化钠可以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需要隔绝空气保存,故④正确;
⑤Na2CO3性质稳定,无需隔绝空气,故⑤错误;
⑥NaCl性质稳定,无需隔绝空气,故⑥错误.
【答案】C.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钠在溶液中可置换出铁 B.铁在溶液中可置换出铜
C.Fe不与H2O反应 D.Fe比Al活泼
【分析】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活泼,能与溶液中的水显反应;并根据金属的活动性来分析铁的化学性质,以此来解答.
【解答】
A.钠是活泼金属,在溶液中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所以不能从溶液中置换铁,故A错误;
B.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铁在溶液中可置换出铜,故B正确;
C.Fe在高温下与H2O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故C错误;
D.依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可知,Al比Fe活泼,故D错误;
【答案】B.
3.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水中,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Na浮在水面上 B.Na在水面上游动
C.Na沉在水面下 D.Na熔成光亮的小球
【分析】钠密度小与水,熔点低,钠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据此解答.
【解答】解:钠密度小与水,熔点低,钠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所以钠投入水中会看到现象: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到处游动,
【答案】C.
4.用等质量的金属钠进行下列实验,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
A.将钠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 B.将钠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
C.将钠放入足量的硫酸铝钾溶液中
D.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穿一些小孔,放入足量的水中
【分析】钠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本质为钠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氢气,若仅是钠参加反应,无论何种溶液,相同质量的钠生成的氢气的量相等,但要注意铝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气.
【解答】将等质量的钠投入到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铝钾溶液中,发生反应本质为钠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氢气,由于Na的质量相同,所以三者放出的氢气的量相等;
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再放入足量的水中,首先是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铝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气,故生成氢气要比上述三种情况多.
故D项中生成氢气最多.
【答案】D.
5.在FeCl3、Cu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待反应结束后,将剩余的固体滤出,发现固体能被磁铁吸引,则反应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  )
A.Cu2+和Fe2+ B.H+ C.Fe2+ D.Fe3+和Cu2+
【分析】根据金属铁能和三价铁离子、铜离子以及氢离子反应的性质,结合固体能被磁铁吸引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充分反应后,所剩固体滤出后能被磁铁吸引,则固体中含有Fe,因为Fe3+、Cu2+和H+能与Fe反应生成二价铁,所以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没有Fe3+、Cu2+和H+,因此一定有Fe2+,故反应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Fe2+.
【答案】C.
6.下列物质既能通过单质间化合反应制取,也能通过单质与盐酸反应制取的是(  )
A.CuCl2 B.FeCl2 C.FeCl3 D.ZnCl2
【分析】Cl2有强氧化性,当与变价金属反应时将金属氧化成高价态,金属与盐酸反应,盐酸具有弱氧化性,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Cu与盐酸不反应,故A不选;
B.Fe与氯气反应生成FeCl3,故B不选;
C.Fe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故C不选;
D.Zn和氯气之间反应生成ZnCl2,与盐酸反应生成ZnCl2,故D选;
【答案】D.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钠在溶液中可置换出铁 B.铁在溶液中可置换出铜
C.Fe不与H2O反应 D.Fe比Al活泼
【分析】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活泼,能与溶液中的水显反应;并根据金属的活动性来分析铁的化学性质,以此来解答.
【解答】
A.钠是活泼金属,在溶液中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所以不能从溶液中置换铁,故A错误;
B.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铁在溶液中可置换出铜,故B正确;
C.Fe在高温下与H2O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故C错误;
D.依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可知,Al比Fe活泼,故D错误;
【答案】B.
8.钾和另一碱金属组成的混合物5.2g 与水完全反应时放出氢气2.24L(标况),则另一碱金属一定是(  )
A.Na B.Rb C.Cs D.Fr
【分析】钾和另一种碱金属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均为+1价,计算出氢气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2M+2H2O═2MOH+H2↑计算金属的物质的量及摩尔质量,利用平均摩尔质量的来解答.
【解答】解: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0.1mol,
由2M+2H2O═2MOH+H2↑,
2 1
0.2mol 0.1mol
则金属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26g/mol,
钾的摩尔质量为39/mol,则另一种碱金属的摩尔质量一定小于26g/mol,
所以另一碱金属可能是Li或Na,
【答案】A.
9.在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烧杯中有铜无铁 B.烧杯中有铁无铜
C.烧杯中铁铜都有 D.烧杯中铁铜都无
【分析】Fe的还原性大于Cu,所以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Cu、Fe可能发生的反应有2FeCl3+Cu=2FeCl2+CuCl2、2FeCl3+Fe=3FeCl2、CuCl2+Fe=FeCl2+Cu,且Fe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A.Fe的还原性大于Cu,所以加入Fe、Cu时Fe先参加反应,当Fe完全反应后、Cu部分反应,则烧杯中有Cu无Fe,故A不选;
B.Fe的还原性大于Cu,所以加入Fe、Cu时Fe先参加反应,如果溶液中有Fe而无铜,则Fe会和铜离子发生置换反应,所以不可能出现有Fe而无Cu现象,故B选;
C.如果铁完全将铁离子还原还剩余,则Cu就不参加反应,所以烧杯中还剩Fe、Cu,故C不选;
D.如果铁离子的量足够大,Fe、Cu完全反应后铁离子还剩余,则烧杯中Cu、Fe都不存在,故D不选;
【答案】B.
10.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实验直接完成的是(  )
A.Fe→Fe3O4 B.Fe(OH)3→Fe2O3 C.Al→Al(OH)3 D.Na2O2→Na2CO3
【分析】一步反应实现即只发生一次反应源物质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可根据源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通过列举具体反应的方法,判断是否能通过一步反应不能直接实现的选项.
【解答】
A.铁可以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溶液反应生成Fe3O4,能一步实现,故A错误;
B.氢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分解产生Fe2O3,能一步实现,故B错误;
C.由铝制备氢氧化铝至少需要两步才能完成,如Al→AlCl3→Al(OH)3,故C正确;
D.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Na2CO3,能一步实现,故D错误;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11.(16分)按要求写出化学用语
(1)赤铁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2)孔雀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3)工业制氯气的离子方程式   
(4)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5)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6)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分析】(1)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2)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3)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氯气;
(4)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C;
(5)铜和氯化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
(6)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实质是碳酸氢根和氢氧根反应.
【解答】解:(1)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
(2)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2(OH)2CO3,
(3)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氧化钠和氯气和氢气,离子方程式:2Cl﹣+2H2O2OH﹣+H2↑+Cl2↑;
(4)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C,化学方程式为:2Mg+CO22MgO+C,
(5)氯化铁和Cu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离子反应为Cu+2Fe3+═2Fe2++Cu2+,
(6)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HCO3﹣+OH﹣=CO32﹣+H2O;
【答案】:(1)Fe2O3;(2)Cu2(OH)2CO3;(3)2Cl﹣+2H2O2OH﹣+H2↑+Cl2↑;
(4)2Mg+CO22MgO+C;
(5)Cu+2Fe3+═2Fe2++Cu2+;
(6)HCO3﹣+OH﹣=CO32﹣+H2O;
12.(14分)现有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C   、
F   、H   、乙   .
(2)写出下列反应离子方程式:
反应①   
反应⑥   .
【分析】金属单质A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应为Na,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甲为H2,D为NaOH,黄绿色气体乙为Cl2,则丙为HCl,E为盐酸,能与NaOH反应生成氢气的B为Al,红褐色沉淀H为Fe(OH)3,则C为Fe,F为FeCl2 ,氯化亚铁与氯气反应生成G为FeCl3,结合物质的性质解答该题.
【解答】解:金属单质A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应为Na,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甲为H2,D为NaOH,黄绿色气体乙为Cl2,则丙为HCl,E为盐酸,能与NaOH反应生成氢气的B为Al,红褐色沉淀H为Fe(OH)3,则C为Fe,F为FeCl2 ,氯化亚铁与氯气反应生成G为FeCl3,
(1)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A为Na,B为Al,C为Fe,F为FeCl2 ,H为Fe(OH)3,乙为Cl2,
反应①为Na和水的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
反应⑥为FeCl3和NaOH的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OH﹣═Fe(OH)3↓,
【答案】:(1)Na;Al;Fe;FeCl2;Fe(OH)3;Cl2;
(2)2Na+2H2O═2Na++2OH﹣+H2↑;Fe3++3OH﹣═Fe(OH)3↓.
13.(15分)在一定条件下用普通铁粉和水蒸气反应,可以得到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又可以与氢气反应,生成颗粒很细的铁粉.这种铁粉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在空气中受撞击或受热时会燃烧,所以俗称“引火铁”.请分别用下图中示意的两套仪器装置,制取上述铁的氧化物和“引火铁”.实验中必须使用普通铁粉和6摩/升盐酸,其他试剂自选(装置中必要的铁架台、铁夹、铁圈、石棉网、加热设备等在图中均已略去).
填写下列空白:
(1)实验进行时试管A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烧瓶B的作用是   ;烧瓶C的作用是   ;在试管D中收集得到的是   .
(2)实验时,U型管G中装有碱石灰,其作用是   ;烧瓶I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两套装置中,在实验时需要加热的仪器是   (填该仪器对应的字母).
(4)试管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分析】一定条件下用普通铁粉和水蒸气反应,可以得到四氧化三铁,由制备实验装置可知,A中为Fe粉,加热烧瓶B中水,提供水蒸气,C作安全瓶,D中排水法收集氢气;
四氧化三铁又可以与氢气反应,生成颗粒很细的铁粉,由实验装置可知,E中为Fe3O4,G中碱石灰干燥氢气,I中发生Fe与盐酸的反应制取氢气,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1)实验进行时试管A中应加入的试剂是普通铁粉;烧瓶B的作用是制水蒸气,A中发生3Fe+4H2O(g)Fe3O4+4H2;烧瓶C的作用是作安全瓶;在试管D中收集得到的是氢气,
(2)实验时,U型管G中装有碱石灰,其作用是吸收氢气中的氯化氢和水蒸气;烧瓶I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
(3)A中发生3Fe+4H2O(g)Fe3O4+4H2,B加热提供水蒸气,E中发生Fe3O4+4H23Fe+4H2O,则两套装置中,在实验时需要加热的仪器是A、B、E,
(4)试管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普通铁粉;制水蒸气;作安全瓶;氢气;
(2)吸收氢气中的氯化氢和水蒸气;Fe+2H+=Fe2++H2↑;
(3)A、B、E;
(4)Fe3O4+4H23Fe+4H2O.
14.(15分)将0.2molMg、Al的混合物用盐酸完全溶解,放出标准状况下5.6L气体,然后再滴入2mol/LNaOH溶液,请
(1)求该混合物中Mg、Al的物质的量?(写计算过程)
(2)若该Mg、Al的混合物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在滴加NaOH溶液过程中,欲使Mg2+、Al3+刚好沉淀完全,则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V=   mL.
(3)若该Mg、Al混合物溶于200mL 3mol/L盐酸后,滴入NaOH溶液,使所得沉淀中无Al(OH)3,则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最少为   mL.
【分析】镁铝合金与盐酸发生:Mg+2HCl=MgCl2+H2↑、2Al+6HCl=2AlCl3+3H2↑,设合金中Mg为xmol,Al为ymol,则,解之得x=0.1,y=0.1,加入NaOH溶液,可发生Mg2++20H﹣=Mg(OH)2↓、Al3++30H﹣=Al(OH)3↓,如NaOH过量,则发生Al3++40H﹣=AlO2﹣+2H2O,结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计算.
【解答】解:(1)镁铝合金与盐酸发生:Mg+2HCl=MgCl2+H2↑、2Al+6HCl=2AlCl3+3H2↑,设合金中Mg为xmol,Al为ymol,则,解之得x=0.1,y=0.1,
答:混合物中Mg、Al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Mg)=0.1mol;n(Al)=0.1mol;
(2)若该Mg、Al的混合物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在滴加NaOH溶液过程中,欲使Mg2+、Al3+刚好沉淀完全,
则发生:Mg2++20H﹣=Mg(OH)2↓、Al3++30H﹣=Al(OH)3↓,
则需要n(NaOH)=2n(Mg)+3n(Al)=2×0.1mol+3×0.1mol=0.5mol,
V(NaOH)==0.25L=250mL,
(3)若该Mg、Al混合物溶于200mL 3mol/L盐酸后,n(HCl)=0.2L×3mol/L=0.6mol,消耗n(HCl)=2n(Mg)+3n(Al)=2×0.1mol+3×0.1mol=0.5mol,
剩余HCl0.6mol﹣0.5mol=0.1mol,
滴入NaOH溶液,使所得沉淀中无Al(OH)3,
则发生H++0H﹣=H2O,Mg2++20H﹣=Mg(OH)2↓、Al3++40H﹣=AlO2﹣+2H2O,
则需要n(NaOH)=n(HCl)+2n(Mg)+4n(Al)=0.1mol+2×0.1mol+4×0.1mol=0.7mol,
V(NaOH)==0.35L=350mL,
【答案】:(1)镁铝合金与盐酸发生:Mg+2HCl=MgCl2+H2↑、2Al+6HCl=2AlCl3+3H2↑,设合金中Mg为xmol,Al为ymol,则,解之得x=0.1,y=0.1,答:混合物中Mg、Al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Mg)=0.1mol;n(Al)=0.1mol;
(2)250;
(3)350.

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时练习
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下列物质必须隔绝空气保存的是(  )
①Na ②Na2O ③Na2O2 ④NaOH ⑤Na2CO3 ⑥NaCl.
A.①②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钠在溶液中可置换出铁 B.铁在溶液中可置换出铜
C.Fe不与H2O反应 D.Fe比Al活泼
3.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水中,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Na浮在水面上 B.Na在水面上游动
C.Na沉在水面下 D.Na熔成光亮的小球
4.用等质量的金属钠进行下列实验,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
A.将钠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 B.将钠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
C.将钠放入足量的硫酸铝钾溶液中
D.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穿一些小孔,放入足量的水中
5.在FeCl3、Cu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待反应结束后,将剩余的固体滤出,发现固体能被磁铁吸引,则反应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  )
A.Cu2+和Fe2+ B.H+ C.Fe2+ D.Fe3+和Cu2+
6.下列物质既能通过单质间化合反应制取,也能通过单质与盐酸反应制取的是(  )
A.CuCl2 B.FeCl2 C.FeCl3 D.ZnCl2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钠在溶液中可置换出铁 B.铁在溶液中可置换出铜
C.Fe不与H2O反应 D.Fe比Al活泼
8.钾和另一碱金属组成的混合物5.2g 与水完全反应时放出氢气2.24L(标况),则另一碱金属一定是(  )
A.Na B.Rb C.Cs D.Fr
9.在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烧杯中有铜无铁 B.烧杯中有铁无铜
C.烧杯中铁铜都有 D.烧杯中铁铜都无
10.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实验直接完成的是(  )
A.Fe→Fe3O4 B.Fe(OH)3→Fe2O3 C.Al→Al(OH)3 D.Na2O2→Na2CO3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11.(16分)按要求写出化学用语
(1)赤铁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2)孔雀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3)工业制氯气的离子方程式   
(4)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5)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6)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2.(14分)现有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C   、
F   、H   、乙   .
(2)写出下列反应离子方程式:
反应①   
反应⑥   .
13.(15分)在一定条件下用普通铁粉和水蒸气反应,可以得到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又可以与氢气反应,生成颗粒很细的铁粉.这种铁粉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在空气中受撞击或受热时会燃烧,所以俗称“引火铁”.请分别用下图中示意的两套仪器装置,制取上述铁的氧化物和“引火铁”.实验中必须使用普通铁粉和6摩/升盐酸,其他试剂自选(装置中必要的铁架台、铁夹、铁圈、石棉网、加热设备等在图中均已略去).
填写下列空白:
(1)实验进行时试管A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烧瓶B的作用是   ;烧瓶C的作用是   ;在试管D中收集得到的是   .
(2)实验时,U型管G中装有碱石灰,其作用是   ;烧瓶I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两套装置中,在实验时需要加热的仪器是   (填该仪器对应的字母).
(4)试管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4.(15分)将0.2molMg、Al的混合物用盐酸完全溶解,放出标准状况下5.6L气体,然后再滴入2mol/LNaOH溶液,请
(1)求该混合物中Mg、Al的物质的量?(写计算过程)
(2)若该Mg、Al的混合物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在滴加NaOH溶液过程中,欲使Mg2+、Al3+刚好沉淀完全,则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V=   mL.
(3)若该Mg、Al混合物溶于200mL 3mol/L盐酸后,滴入NaOH溶液,使所得沉淀中无Al(OH)3,则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最少为   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