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7-21 18:42:22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三节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课时练习 解析
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合金是一类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A.碳素钢 B.水银 C.青铜 D.黄铜
【分析】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具有以下特点: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等.
【解答】
A.碳素钢是铁和碳的合金,故A错误;
B.水银是纯金属,故B正确;
C.青铜是铜锡合金,故C错误;
D.黄铜是铜锌合金,故D错误.
故选B.
【答案】B
2.纯铁的熔点为1535℃,而在高炉中炼铁时生铁(含碳量较高的铁的合金)在1200℃左右就熔化了,这是因为(  )
A.铁的纯度越高,熔点越低
B.合金的熔点比其成分物质的熔点高
C.形成了铁碳合金,所以熔点变低
D.生铁在高炉内熔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分析】合金就是一种或多种金属或非金属(其中必须至少有一种金属)经过经过混合熔融冷却后形成的一种或多种金属的混合物.
合金的硬度大,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合金的成分金属的硬度大;熔点低,许多合金的熔点比它的成分金属的熔点要低.
【解答】
A.合金的熔点低于其成分物质的熔点,纯铁熔点较高,故A错误;
B.合金的熔点低于其成分物质的熔点,故B错误;
C.生铁是碳和铁的合金,合金的熔点低于其成分物质的熔点,所以高炉中炼铁时生铁(含碳量较高的铁的合金)在1200℃左右就熔化了,故C正确;
D.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答案】C
3.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目前我国流通的硬币是由合金材料制造的
B.生铁、普通钢和不锈钢中的碳含量依次增加
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作照明弹
D.日用铝制品表面覆盖着氧化膜,对内部金属起保护作用
【分析】
A.金属的最主要用途是用来制造合金,要了解常见合金的组成和用途;
B.根据含碳量的多少把铁合金分为生铁和钢;
C.金属的性质决定金属的用途;
D.利用氧化铝的结构来分析对金属的保护作用.
【解答】
A.目前我国流通的硬币是由合金材料制成:1角的为不锈钢,5角的为钢芯镀铜,1元的为钢芯镀镍,故A正确;
B.生铁含碳量最高,普通钢次之,不锈钢最少.题目说法与事实相反,故B错误;
C.制造照明弹就是利用了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C正确;
D.铝表面覆盖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对金属起保护作用,故D正确.
故选B.
【答案】B
4.合金是一类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A.碳素钢 B.黄铜 C.硬铝 D.水银
【分析】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根据合金的定义与特点进行解答.
【解答】
A.碳素钢是铁和碳的混合物,属于合金,故A错误;
B.黄铜含有铜和锌,所以黄铜属于合金,故B错误;
C.硬铝是指铝合金中以Cu为主要元素的一类合金,故C错误;
D.水银为单质,不属于合金,故D正确;
故选D.
【答案】D
5.纯铁的熔点为1535℃,而在高炉中炼铁时生铁(含碳量较高的铁的合金)在1200℃左右就熔化了,这是因为(  )
A.铁的纯度越高,熔点越低
B.合金的熔点比其成分物质的熔点高
C.形成了铁碳合金,所以熔点变低
D.生铁在高炉内熔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分析】合金就是一种或多种金属或非金属(其中必须至少有一种金属)经过经过混合熔融冷却后形成的一种或多种金属的混合物.
合金的硬度大,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合金的成分金属的硬度大;熔点低,许多合金的熔点比它的成分金属的熔点要低.
【解答】
A.合金的熔点低于其成分物质的熔点,纯铁熔点较高,故A错误;
B.合金的熔点低于其成分物质的熔点,故B错误;
C.生铁是碳和铁的合金,合金的熔点低于其成分物质的熔点,所以高炉中炼铁时生铁(含碳量较高的铁的合金)在1200℃左右就熔化了,故C正确;
D.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答案】C
6.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目前我国流通的硬币是由合金材料制造的
B.生铁、普通钢和不锈钢中的碳含量依次增加
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作照明弹
D.日用铝制品表面覆盖着氧化膜,对内部金属起保护作用
【分析】
A.金属的最主要用途是用来制造合金,要了解常见合金的组成和用途;
B.根据含碳量的多少把铁合金分为生铁和钢;
C.金属的性质决定金属的用途;
D.利用氧化铝的结构来分析对金属的保护作用.
【解答】
A.目前我国流通的硬币是由合金材料制成:1角的为不锈钢,5角的为钢芯镀铜,1元的为钢芯镀镍,故A正确;
B.生铁含碳量最高,普通钢次之,不锈钢最少.题目说法与事实相反,故B错误;
C.制造照明弹就是利用了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C正确;
D.铝表面覆盖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对金属起保护作用,故D正确.
故选B.
【答案】B
7.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l(OH)3可作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B.焰色反应为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
C.镁铝合金可用作制造飞机的材料
D.高纯硅用来制造光导纤维
【分析】
A.氢氧化铝为弱碱性,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B.焰色反应是金属原子中激发态电子跃迁到低能级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C.镁铝合金硬度大、密度小;
D.二氧化硅用来制造光导纤维.
【解答】
A.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氢氧化铝为弱碱性,中和过多的盐酸,可以治疗胃酸过多,故A正确;
B.焰色反应是金属原子中激发态电子跃迁到底能级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属于物理性质,故B正确;
C.镁铝合金硬度大、密度小,可用作制造飞机的材料;
D.二氧化硅用来制造光导纤维,高纯度硅用作半导体材料,故D错误.
故选:D.
【答案】D
8.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种物质被氧化,必有另一种物质被还原
B.CO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
C.Na2O2可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D.四氧化三铁俗称铁红,可用于作油漆、红色涂料
【分析】
A.可能同种元素被氧化也被还原;
B.二氧化碳本身不能电离;
C.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
D.四氧化三铁为黑色.
【解答】
A.可能同种元素被氧化也被还原,如氯气与水的反应,故A错误;
B.二氧化碳本身不能电离,则为非电解质,故B错误;
C.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则Na2O2可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故C正确;
D.四氧化三铁为黑色,氧化铁俗称铁红,可用于作油漆、红色涂料,故D错误;
故选C.
【答案】C
9.合金是一类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A.碳素钢 B.水银 C.青铜 D.黄铜
【分析】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具有以下特点: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等.
【解答】
A.碳素钢是铁和碳的合金,故A错误;
B.水银是纯金属,故B正确;
C.青铜是铜锡合金,故C错误;
D.黄铜是铜锌合金,故D错误.
故选B.
【答案】B
10.称取铁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6.40g,进行如下实验:

根据实验所得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不一定为0.64g
B.生成气体体积为2.016L
C.实验中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5mol
D.原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87.5%
【分析】生成可燃性气体,说明铁粉过量,发生反应:Fe+H2SO4=FeSO4+H2↑,反应后的溶液为浅绿色,且只有一种金属离子,则发生反应CuO+H2SO4=CuSO4+H2O后,又发生CuSO4+Fe=FeSO4+Cu,且Cu被完全置换;根据Cu的质量计算CuO质量,进而计算Fe的质量,根据电子转移计算生成氢气的质量.
【解答】
生成可燃性气体,说明发生反应Fe+H2SO4=FeSO4+H2↑,溶液为浅绿色,只有一种金属离子,则发生CuO+H2SO4=CuSO4+H2O后,又发生CuSO4+Fe=FeSO4+Cu,且Cu被完全置换,
生成0.64gCu,其物质的量: =0.01mol,由Cu元素守恒可知n(CuO)=n(Cu)=0.01mol,
故混合物中:m(CuO)=0.01mol×80g/mol=0.8g,则:m(Fe)=6.40g﹣0.8g=5.6g,n(Fe)==0.1mol,
A.根据分析可知,铜的质量为0.64g,故A错误;
B.设氢气的物质的量为n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得:2n+0.01mol×2=0.1mol×2,解得n=0.09mol,没有告诉在标准状况下,不能使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氢气体积,故B错误;
C.铁的物质的量为0.1mol,反应生成溶质为硫酸亚铁,则反应消耗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mol,故C错误;
D.由上述分析可知,Fe的质量为5.6g,混合物中Fe的质量分数为:×100%=87.5%,故D正确;
故选D.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11.现有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乙、丙以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有些反应的生成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标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F  、H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   .
反应③   .
反应⑥   .
【分析】
金属A颜色反应为黄色,则A为Na,与水反应生成气体甲为H2,D为NaOH,金属B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则B为Al,黄绿色气体乙为Cl2,与氢气反应生成丙为HCl,溶于水得到E为盐酸,物质D(氢氧化钠)和G为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H为Fe(OH)3,说明G中含有Fe3+,金属C与盐酸反应得到F,F与氯气反应得到G,可推知,C为Fe,F为FeCl2,G为FeCl3,据此解答.
【解答】
金属A颜色反应为黄色,则A为Na,与水反应生成气体甲为H2,D为NaOH,金属B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则B为Al,黄绿色气体乙为Cl2,与氢气反应生成丙为HCl,溶于水得到E为盐酸,物质D(氢氧化钠)和G为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H为Fe(OH)3,说明G中含有Fe3+,金属C与盐酸反应得到F,F与氯气反应得到G,可推知,C为Fe,F为FeCl2,G为FeCl3.
(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Na,B为Al,F为FeCl2,H为Fe(OH)3,
故答案为:Na;Al;FeCl2;Fe(OH)3;
(2)反应①为:2Na+2H2O=2NaOH+H2↑,
反应③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反应⑥为:3NaOH+FeCl3=Fe(OH)3↓+3NaCl,
故答案为:2Na+2H2O=2NaOH+H2↑;2Al+2NaOH+2H2O=2NaAlO2+3H2↑;3NaOH+FeCl3=Fe(OH)3↓+3NaCl.
【答案】
(1) Na   Al FeCl2  Fe(OH)3 
(2)① 2Na+2H2O=2NaOH+H2↑ 
③ 2Al+2NaOH+2H2O=2NaAlO2+3H2↑ 
⑥ 3NaOH+FeCl3=Fe(OH)3↓+3NaCl 
12.铁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金属,用途非常广泛.
(1)FeCl3溶液用于腐蚀印刷线路板,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用废铁皮制取铁红粉的局部流程图如下:

①步骤I温度不能太高的原因是   
②步骤Ⅱ中发生反应:
4Fe(NO3)2+O2+(2n+4)H2O═24Fe2O3H2O+8HNO3
4Fe+10HNO3═4Fe(NO3)2+NH4NO3+3H2O
第一个反应的氧化剂是   
笫二个反应每生成1molNH4NO3,转移的电子数是   
③铁红可用于焊接钢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上述生产结束后,流程中氮元素最主要的存在形式为   (填字母)
a.氮氧化物 b.硝酸按 c.硝酸亚铁 d.硝酸.
【分析】
(1)工业上用FeCl3溶液与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亚铜这一原理来腐蚀印刷线路板;
(2)由流程图可知,Fe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步骤Ⅱ中转化为Fe2O3nH2O,最后得到铁红,
①硝酸受热易分解;
②根据反中的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判断氧化剂剂,根据电子得失守恒计算被还原的硝酸;
③铁红发生铝热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
④根据流程图可知,生产结束后氮元素主要存在硝酸铵溶液中.
【解答】
(1)工业上用FeCl3溶液与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亚铜这一原理来腐蚀印刷线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
故答案为:2Fe3++Cu=2Fe2++Cu2+;
(2)由流程图可知,Fe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步骤Ⅱ中转化为Fe2O3nH2O,最后得到铁红,
①硝酸受热易分解,所以步骤I温度不能太高,故答案为:温度太高硝酸易分解;
②在反应4Fe(NO3)2+O2+(2n+4)H2O═2Fe2O3nH2O+8HNO3中,O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变为﹣2价,所以反应的氧化剂是O2,根据反应4Fe+10HNO3═4Fe(NO3)2+NH4NO3+3H2O可知,氮从+5价降到﹣3价,反应中共转移8个电子,所以每生成1molNH4NO3,转移8NA个电子,
故答案为:O2;8NA;
③铁红发生铝热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2AlAl2O3+2Fe,故答案为:Fe2O3+2AlAl2O3+2Fe;
④根据流程图可知,生产结束后氮元素主要存在硝酸铵溶液中,故答案为:b.
【答案】
(1) 2Fe3++Cu=2Fe2++Cu2+ 
(2)① 温度太高硝酸易分解 
② O2   8NA 
③Fe2O3+2AlAl2O3+2Fe 
④ b 
13.某探究小组在实验室中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有Fe2O3,SiO2)提取氧化铝,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2)写出反应①中主要成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方程式:  、  .
(3)沉淀X的化学式  .沉淀X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实验室中甲同学用如图装置 (图1)制备CO2气体并通入滤液B中制备Al(OH)3,实验时结果没有产生预期现象.乙同学分析以为:甲同学通入的CO2气体中含有HCl气体是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解决的方案是在装置(图1)中①和②之间增加(图2).则装置中的试剂x应为   溶液.
(5)工业上通常以铝土矿提取得到的Al2O3为原料制备无水氯化铝:2Al2O3+3C+6Cl24AlCl3+3CO2↑,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氧化剂是   .制得5.6L(标准状况)CO2气体,有   mol电子发生转移.
【分析】氧化铝、氧化铁与盐酸反应,二氧化硅不反应,过滤分离,滤液中含有氯化铝、氯化铁等,加入过滤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偏铝酸钠与氯化钠,再过滤分离,滤液中含有偏铝酸钠、氯化钠等,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得到氢氧化铝沉淀与碳酸氢钠,氢氧化铝加入分解得到氧化铝.
Al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3,结合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
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与水,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与水;
(3)二氧化硅不溶于盐酸;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与水;
(4)试剂x可以吸收HCl,不能吸收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最好;
(5)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为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物升高的反应物为还原剂;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转移碳元素,计算二氧化碳物质的量,根据碳元素化合价变化计算.
【解答】解:氧化铝、氧化铁与盐酸反应,二氧化硅不反应,过滤分离,滤液中含有氯化铝、氯化铁等,加入过滤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偏铝酸钠与氯化钠,再过滤分离,滤液中含有偏铝酸钠、氯化钠等,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得到氢氧化铝沉淀与碳酸氢钠,氢氧化铝加入分解得到氧化铝.
(1)Al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3,结合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
(2)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与水,反应方程式为:Al2O3+6HCl═2AlCl3+3H2O,
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与水,反应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故答案为:Al2O3+6HCl═2AlCl3+3H2O,Fe2O3+6HCl═2FeCl3+3H2O;
(3)二氧化硅不溶于盐酸,沉淀X为SiO2,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OH﹣+SiO2=SiO32﹣+H2O,
故答案为:SiO2;2OH﹣+SiO2=SiO32﹣+H2O;
(4)试剂x可以吸收HCl,不能吸收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最好,除去CO2中的HCl用饱和NaHCO3溶液,
故答案为:饱和NaHCO3;
(5)2Al2O3+6Cl2+3C4AlCl3+3CO2↑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1价,氯气是氧化剂,碳从0价变为+4价,是还原剂,若制得22.4L(标况下)CO2气体时,即1mol二氧化碳,转移电子为1mol×4=4mol,
故答案为:C;Cl2;4.
【答案】
(1)  .
(2)Al2O3+6HCl═2AlCl3+3H2O 、 Fe2O3+6HCl═2FeCl3+3H2O 
(3) SiO2   2OH﹣+SiO2=SiO32﹣+H2O 
(4) 饱和NaHCO3 溶液.
(5) C   Cl2   4 
14.把7.8g铝和镁的混合物粉末放入200mL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并得到标准状况下8.96LH2,则:
(1)该合金中铝的物质的量为   mol;
(2)该合金中镁的物质的量为   g;
(3)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分析】发生反应:Mg+2HCl=MgCl2+H2↑,2Al+6HCl=2AlCl3+3H2↑,设Mg、Al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根据方程式表示出消耗HCl、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根据二者质量与生成氢气的体积列方程计算Mg、Al的物质的量;
(1)根据分析可得出混合物中铝的物质的量;
(2)根据m=nM计算Mg的质量;
(2)根据c=计算出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答】解:标况下8.96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0.4mol,
设7.8g镁铝合金中含有镁xmol,含有铝ymol,则:
Mg+2HCl=MgCl2+H2↑,
1 2 1
x 2x x
2Al+6HCl=2AlCl3+3H2↑,
2 6 3
y 3y y
根据合金质量及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可知:,
解得:x=0.1、y=0.2,
(1)根据分析可知,合金中Al的物质的量为0.2mol,
故答案为:0.2;
(2)Mg的质量=0.1mol×24g/mol=2.4g,
故答案为:2.4g;
(2)反应消耗的盐酸的总物质的量为:0.1mol×2+0.2mol×3=0.8mol,
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HCl)==4mol/L,
故答案为:4.
【答案】
(1) 0.2 
(2) 2.4 
(3) 4  
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三节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课时练习
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合金是一类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A.碳素钢 B.水银 C.青铜 D.黄铜
2.纯铁的熔点为1535℃,而在高炉中炼铁时生铁(含碳量较高的铁的合金)在1200℃左右就熔化了,这是因为(  )
A.铁的纯度越高,熔点越低
B.合金的熔点比其成分物质的熔点高
C.形成了铁碳合金,所以熔点变低
D.生铁在高炉内熔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3.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目前我国流通的硬币是由合金材料制造的
B.生铁、普通钢和不锈钢中的碳含量依次增加
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作照明弹
D.日用铝制品表面覆盖着氧化膜,对内部金属起保护作用
4.合金是一类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A.碳素钢 B.黄铜 C.硬铝 D.水银
5.纯铁的熔点为1535℃,而在高炉中炼铁时生铁(含碳量较高的铁的合金)在1200℃左右就熔化了,这是因为(  )
A.铁的纯度越高,熔点越低
B.合金的熔点比其成分物质的熔点高
C.形成了铁碳合金,所以熔点变低
D.生铁在高炉内熔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6.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目前我国流通的硬币是由合金材料制造的
B.生铁、普通钢和不锈钢中的碳含量依次增加
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作照明弹
D.日用铝制品表面覆盖着氧化膜,对内部金属起保护作用
7.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l(OH)3可作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B.焰色反应为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
C.镁铝合金可用作制造飞机的材料
D.高纯硅用来制造光导纤维
8.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种物质被氧化,必有另一种物质被还原
B.CO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
C.Na2O2可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D.四氧化三铁俗称铁红,可用于作油漆、红色涂料
9.合金是一类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A.碳素钢 B.水银 C.青铜 D.黄铜
10.称取铁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6.40g,进行如下实验:

根据实验所得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不一定为0.64g
B.生成气体体积为2.016L
C.实验中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5mol
D.原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87.5%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11.现有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乙、丙以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有些反应的生成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标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F  、H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   .
反应③   .
反应⑥   .
12.铁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金属,用途非常广泛.
(1)FeCl3溶液用于腐蚀印刷线路板,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用废铁皮制取铁红粉的局部流程图如下:

①步骤I温度不能太高的原因是   
②步骤Ⅱ中发生反应:
4Fe(NO3)2+O2+(2n+4)H2O═24Fe2O3H2O+8HNO3
4Fe+10HNO3═4Fe(NO3)2+NH4NO3+3H2O
第一个反应的氧化剂是   
笫二个反应每生成1molNH4NO3,转移的电子数是   
③铁红可用于焊接钢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上述生产结束后,流程中氮元素最主要的存在形式为   (填字母)
a.氮氧化物 b.硝酸按 c.硝酸亚铁 d.硝酸.
13.某探究小组在实验室中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有Fe2O3,SiO2)提取氧化铝,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2)写出反应①中主要成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方程式:  、  .
(3)沉淀X的化学式  .沉淀X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实验室中甲同学用如图装置 (图1)制备CO2气体并通入滤液B中制备Al(OH)3,实验时结果没有产生预期现象.乙同学分析以为:甲同学通入的CO2气体中含有HCl气体是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解决的方案是在装置(图1)中①和②之间增加(图2).则装置中的试剂x应为   溶液.
(5)工业上通常以铝土矿提取得到的Al2O3为原料制备无水氯化铝:2Al2O3+3C+6Cl24AlCl3+3CO2↑,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氧化剂是   .制得5.6L(标准状况)CO2气体,有   mol电子发生转移.
14.把7.8g铝和镁的混合物粉末放入200mL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并得到标准状况下8.96LH2,则:
(1)该合金中铝的物质的量为   mol;
(2)该合金中镁的物质的量为   g;
(3)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