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课时训练:2.7《李商隐诗两首》(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课时训练:2.7《李商隐诗两首》(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21 22:15: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李商隐诗两首
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锦瑟(sè)      改弦更张(xuán)
惘然(wǎng)
他生未卜(pǔ)
B.宵柝(tuò)
沧海桑田(cāng)
晓筹(chóu)
泥古不化(nì)
C.庇护(pì)
心宽体胖(pán)
逮捕(dài)
众口铄金(shuò)
D.谄媚(chǎn)
缠绵悱恻(fěi)
勾当(gōu)
瞠目结舌(chēng)
【解析】 A项,“弦”应读xián,“卜”应读bǔ;C项,“庇”应读bì;D项,“勾”应读gòu。
【答案】 B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锦瑟无端五十弦 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B.一弦一柱思华年 华年: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
C.海外徒闻更九州 徒:空
D.如何四纪为天子 四纪:四十年
【解析】 D项,“四纪”为四十八年,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十二年)为一纪。
【答案】 D
3.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  )
A.庄生晓梦迷蝴蝶
B.蓝田日暖玉生烟
C.空闻虎旅传宵柝
D.不及卢家有莫愁
【解析】 C项,这是写当时唐玄宗、杨贵妃的真实的逃难生活,是诗歌吟咏的内容,不是用典。
【答案】 C
4.下面对诗词运用的修辞格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对偶)
B.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对偶、借代)
C.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对偶)
D.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对偶)
【解析】 D项,运用的是设问的修辞格,没有用对偶。
【答案】 D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甫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B.李商隐的诗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艺术风格,文辞清丽,意韵深微,好用典,有些诗较晦涩。
C.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有五言、七言之分,律诗通常每首八句。《锦瑟》是一首七律。
D.《马嵬》(其二)与白居易的《长恨歌》取材于同一故事,是一首讽刺诗,锋芒指向了昏庸的唐玄宗。
【解析】 A项,李商隐与杜牧合称“小李杜”。
【答案】 A
6.下面是李商隐的一首题为“银河吹笙”的小诗,中间两联的后一句残缺,请根据律诗的特点,选出恰当的一项,填在横线处。(  )
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
重衾幽梦他年断,____________________。
月榭故香因雨发,____________________。
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
A.①别树羁雌昨夜惊 ②风帘残烛隔霜清
B.①风帘残烛隔霜清 ②别树羁雌昨夜惊
C.①残烛风帘隔霜清 ②别树羁雌昨夜惊
D.①昨夜别树羁雌惊 ②风帘残烛隔霜清
【解析】 从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严格对仗的角度考虑。只有A项最为恰当。
【答案】 A
7.名句默写。
(1)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无复鸡人报晓筹。
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及卢家有莫愁。
(3)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____。
海外徒闻更九州,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望帝春心托杜鹃 只是当时已惘然
(2)空闻虎旅传宵柝 如何四纪为天子
(3)蓝田日暖玉生烟 他生未卜此生休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
谒 山①
[唐]李商隐
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
欲就麻姑②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注】 ①谒山:指拜谒名山之意。②麻姑:
( http: / / www.21cnjy.com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仙,她自称曾在短时间内三见沧海变为桑田。此诗是诗人登高山望见水去云回日落的景象有感而作。
8.这首诗的前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首诗和李商隐的其他诗一样,情感把握难度是比较大的,可以抓住能体现诗人情感的关键字词,如“乏”“恨”等,加以联想推知。
【答案】 由系日无绳之慨,到水去云回之恨,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比慨叹。
9.请联系诗歌的最后两句,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艺术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首诗与《锦瑟》相似,从手法上来看,本诗除了用典,还很好地运用了夸张、想象等手法。
【答案】 主要运用了大胆的夸张、奇特的想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麻姑为典故,想象通过买下沧海来留住时间;由沧海到一杯春露,将沧海变桑田化为一瞬,这是对宇宙事物变化迅疾的极度夸张,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极度夸张,充分体现出诗人的艺术想象力和伟大的创造力,使全诗充满新奇浪漫气息。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
赠 柳
[唐]李商隐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10.怎样理解“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所塑造的“柳”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二句把盛开的飞扬的柳花比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漫天飞舞的雪花,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春柳的繁盛,把春柳的繁华写到了极致。然而繁华已极,就意味着离凋谢不远了。
【答案】 柳花怒放,像雪一样在空中飞舞,扑动着青楼的酒旗。两句把春柳的繁华写到极致,也把作者的爱惜之情写到极致。
1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诗歌的内容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首诗写春柳,通过对春柳“风
( http: / / www.21cnjy.com )流”“婀娜”的轻盈体态、柳花飞似“雪”的繁华景象的描写,突出了作者对春柳繁华的欣喜之情、爱惜之情。侧面反映了作者重情惜别的情怀。
【答案】 作者借柳树轻盈多姿、缠绵多情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柳树的热爱,也反映了作者重情惜别的情怀。
(三)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14题。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李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12.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的感情的能力。
【答案】 乘兴而往——怅惘不遇——欣赏叹慕。
根据诗歌标题及“九日驱驰”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诗人是乘兴前往的;而“不遇”及“又”和“空”可知诗人是很失望的;根据最后两句可知,诗人对王侍御人品的欣赏和叹慕。
13.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
【答案】 城里少有人知;家住深山;与渔樵为伍;居室简陋。
诗句中有“识者稀”,也就是少有人知;“哀猿啼
( http: / / www.21cnjy.com )处有柴扉”可知其住所在深山,并且居室简陋;“沧江白石渔樵路”可知其与渔樵为伍。以上都可以暗示“隐者”的身份。
14.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答案】 第一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友人住处环境,揭示其诗歌独特风格的成因,并暗寓对友人品性的赞颂。第二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诗人不遇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突出访人的执着和情怀的深挚(或:通过想象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展示其生活情趣)。
1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白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每处不得超过限定字数(含标点符号)。
大栌榄树是曾经生长在毛里求斯的珍贵树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如今在地球上已难觅踪影。①(15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家对此提出了多种假说。美国一位科学家的研究认为,②(25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渡渡鸟在三百年前灭绝了,因此,大栌榄树也就跟着消失了;后来,有学者研究发现大栌榄树的种子不需要动物的肠胃软化也能发芽。于是,又有研究者们提出了新的假说:外来物种的入侵导致了大栌榄树的消失。不过,这个假说需要进一步验证:③(15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被证伪,则会被抛弃。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准确、连贯和得体的能力。
【答案】 ①大栌榄树为什么会消失(大栌榄树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②大栌榄树的种子需要渡渡鸟的肠胃软化才能发芽
③如果被证实,则会被接受(则会成为科学理论)(意思答对即可)
16.阅读下面三幅图,联系第二幅图的文字,给另两幅图配上文字,要求前后内容相关,逻辑严密。每处不得超过限定字数(含标点符号)。
( http: / / www.21cnjy.com )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和仿写句子的能力。
【答案】 示例:①当你走向平衡点时,以为会越走越高。
③当你退回平衡点时,才发现平衡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要求前后内容相关,逻辑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