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爱珍器重宝 爱:喜爱
以致天下之士
致:招纳
B.吴起、孙膑……赵奢之伦制其兵
制:控制
追亡逐北
北:溃败(的军队)
C.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为:把……制成……
赢粮而景从
赢:担负
D.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抗:抵抗
序八州而朝同列
序:排列座次
【解析】 A项,爱,吝惜;B项,制,统率;D项,抗,匹敌,相当。
【答案】 C
2.对下列各句加点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天下云集响应 ②外连衡而斗诸侯 ③却匈
( http: / / www.21cnjy.com )奴七百余里 ④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⑥序八州而朝同列 ⑦囊括四海 ⑧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A.①②③⑧/④/⑤⑥⑦
B.①⑦/②⑥⑧/③④/⑤
C.①⑦⑧/②③④⑤/⑥
D.①⑦/②③⑥⑧/④/⑤
【解析】 ①⑦为名词作状语;②③⑥⑧为使动用法;④为名词作动词;⑤为形容词作动词。
【答案】 D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 A项中前者是动词,沿袭;后者是介
( http: / / www.21cnjy.com )词,凭借。B项中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的。C项中前者是连词,来;后者是介词,凭借。D项中前者是连词,表转折;后者是连词,表承接。
【答案】 B
4.下列各句没有介词省略现象的一项是( )
A.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B.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C.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D.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解析】 C项,省略代词“之”,以(之)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桂林、象郡;其他省略介词“于”。A项,身死(于)人手,为天下笑者。B项,收天下之兵,聚之(于)咸阳。D项,俯首系颈,委命(于)下吏。
【答案】 C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于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守卫边疆,使匈奴退却七百多里;胡人不敢向南来侵扰,士人不敢用武力造反报仇。
(2)(又派)优秀的将领手执强弓守卫着战略要地,忠诚可靠的大臣、精壮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的行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翛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时谓名言。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金人围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败退,堕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屡贻书请之。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则以死继之。”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出。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朔廷。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C.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D.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解析】 根据对句子内容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语法分析,所给语句中,“入贡”“所过”“治舟”“骚然烦费”“言”“妨”“无”“同”等可为谓语,根据这些内容,便可以准确判断句子的层次划分。
【答案】 A
【知识拓展】 解答断句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利用语法,精研词语特征,这是确定句子停顿的基础。比如名词,在句子中的位置相对较为固定,一般充当的是主语或宾语。文章中有些词语是属上还是属下,有时难以断定,一旦清晰地划分出主、谓、宾,就容易划分了。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解析】 通过分析,D项中“有时可指其他儿子”错误,太子是指已确定继承皇位的帝王的儿子。
【答案】 D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傅入仕以后,积极向上建言。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对尚书蔡翛纵论天下大事,劝蔡迅速有所变更,否则必将失败,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
B.孙傅上奏,请求恢复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书后,从效用角度高度评价祖宗法度和熙、丰年间的法度,批评崇、观年间的法度,受到时人赞许。
C.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
D.孙傅舍身取义,死后谥为忠定。太子被迫至金营,孙傅随往,却受到守门者劝阻,他表示身为太子傅,应誓死跟从太子;后被金人召去,死于北廷。
【解析】 C项中“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有误,文中原句为“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杀的为像宦官的人。
【答案】 C
【技巧点拨】 概括分析文言文中的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需要对每个选项中的每一个重点词语进行仔细推敲,对每一种语气、情感进行体会,从而判定与原文内容是否相符。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句中,“唯”“帝”“苟
( http: / / www.21cnjy.com )”“死”为关键词,其中“帝”是名词作动词,“做皇帝”;“死”是名词的意动用法,“为……而死”。(2)句中,“不吾索”“酋”“庶或”“济”为关键词,其中“不吾索”为宾语前置句,翻译为“不索求我”“不要我”。
【答案】 (1)我只知道我的君王可以在中国称帝而已,如果另立异姓,我将为此而死。
(2)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位酋长当面指责我们,或许有成功的可能。
参考译文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考中进士,任礼
( http: / / www.21cnjy.com )部员外郎。当时蔡翛任尚书,孙傅向他陈述天下政事,劝他早点做些更改,否则一定失败。蔡翛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后来升至中书舍人。宣和末年,高丽入贡,使者所过之处,调发民夫准备船,引起骚动,用度又颇多。孙傅说:“滥用民力妨碍农事,这对于中国没有丝毫好处。”宰相认为他的言论与苏轼相同,上奏降贬他为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认为孙傅议论虽然偶然与苏轼相同,但没有别的意思,按照职责评论事情而受到指责实在过分了,许翰也被罢贬。靖康元年,孙傅受召入京任给事中,升任兵部尚书。他上章请求恢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他(原因),孙傅说:“祖宗法度有利于百姓,熙、丰年间法度有利于国家,崇、观年间法度有利于奸臣。”当时认为是名言。十一月,授任尚书右丞,不久改任同知枢密院。金人围攻都城,孙傅日夜亲自冒着箭石督战。金兵分别从四面鼓噪而攻,宋兵败退,许多士兵掉进护龙河,护龙河被尸体填满,赶紧关闭了城门。当天,金兵攻进城里。靖康二年正月,钦宗(被胁迫)到金兵元帅营中,任命孙傅辅助太子留守京城,仍然兼任少傅。钦宗二十多天还不回来,孙傅多次寄信给金营乞请放回钦宗。废立皇帝的檄书传来,孙傅大哭道:“我只知道我的君王可以在中国称帝而已,如果另立异姓,我将为此而死。”金人来索要太上皇、皇后、诸王、妃子公主,孙傅留住太子不放行。秘密谋划把他藏在民间,另外找两个像宦官的人杀死,并杀死十几个囚犯,把他们的头送给金人,欺骗金人说:“宦官打算把太子秘密送出,京城人争相斗杀宦官,误伤了太子。于是太子率兵讨伐平定,杀死作乱的人并献过来。如果不停止索求,太子就会自杀。”过了五天,没有人肯承担这件事。孙傅说:“我是太子的师傅,应当与太子同生死。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位酋长当面指责我们,或许有成功的可能。”于是跟从太子出城。守城门的金兵说:“金人想要的是太子,留守何必参与?”孙傅说:“我是宋朝大臣,而且是太子的师傅,应当誓死跟从。”当晚,住在城门下;第二天,金人召他前去。第二年二月,孙傅死在北方金人的朝廷。绍兴年间,被追赠为开府仪同三司,赠谥号为忠定。
10.下面四个字是由象形字“人”()变化组合而成的会意字。请根据给出的古文字义,仿照“比”、“化”两例,用七字句描述“从”、“北”的形体结构与字义。要求:①形义描述合理;②押韵。
(从:跟随) (比:并列)
________________ 二人排齐向右站
________________ 亲密并列肩比肩
(北:相背) (化:变化)
________________ 左人正立右倒画
________________ 人形颠倒表变化
【解析】 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
【答案】 示例:从:一人前行一人后 后人跟随前人走
北:二人站立背靠背 字义相背可意会
11.创业、创新是时代的呼唤。请拟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则宣传语,倡导同学们升入大学后积极参与创业、创新活动,培养创业、创新能力。要求:①紧扣宣传目的;②运用比喻手法;③不超过4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在当今经济形势下行的情况下,国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号召人们,尤其是广大青年、大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创业,这道题是贴合社会实际的。拟写宣传语时要做到简明扼要,紧扣“创业、创新”这一主题,突出“创业、创新”的重要性,并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同时注意字数不超过40字。
【答案】 示例:创业是青春的火炬,创新是创业的翅膀,用创业点燃创新梦想,用创新放飞人生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