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一单元
6 我看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丰润(rùn) 吹熄 荡起(dàng) 深远
B.红晕(yūn) 哲人 沉醉(chén) 渤发
C.揉过(róu) 衷愁 翅翼(jì) 绿潮
D.凝望(yí) 漫游 流盼(pàn) 睛空
基础过关全练
A
解析 B.晕yùn,渤→勃。C.衷→哀,翼yì。D.凝níng,睛→晴。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她有一头飘逸的长发,一张秀气的小脸,一双含笑的明眸。
B.毕业的钟声即将敲响,再回首才发现,初中三年,那些逝去
的欢乐和忧戚依然历历在目,清晰如昨。
C.她终于停止了哭泣,我的劝说都是枉然。
D.烛光摇曳中,朋友们为他唱起生日歌。
C
解析 枉然:徒劳无功,浪费时间。词义和“她终于停止了哭
泣”矛盾。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春风”“青草”“流云”都是名词,“鸟的歌唱”是偏正语。
B.“我们不仅要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还要学会品味其深 刻的内涵”是承接复句。
C.“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中的“揉”字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春风拂过草地时的景象的
B
特点,写出春风的轻柔。
D.“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一句的主语是“我”。
解析 “不仅……还……”是递进关系。
4.(学科素养·语言运用)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
B.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
C.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D.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D
解析 正确的朗读节奏应为: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5.(新考法·朗读技巧)(2023江苏海安期中,6,★★☆)小海参加艾青诗歌朗读会,选择了艾青在1937年春天创作的《太阳》这首诗。(3分)(Y9101002)
太 阳
从远古的墓茔
从黑暗的年代
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
震惊沉睡的山脉
能力提升全练
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
太阳向我滚来……
它以难遮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当它来时,我听见
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城市从远方
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于是我的心胸
被火焰之手撕开
陈腐的灵魂
搁弃在河畔
我乃有对于人类再生之确信
(1)如果配乐朗诵,小海应该选择的背景音乐风格是(1分)( )
A.高亢激越 B.平静舒缓
A
C.欣喜轻快 D.低沉忧伤
(2)小海在朗诵画横线句子时把握不准重音和语速,请你给他
提出朗诵建议。(2分)
答:(示例)建议将句中的“遮掩”“呼吸”“舞蹈”
“奔”这几个动词作为重音突出。朗诵第一句时语速应稍
慢,表现太阳历史悠久;朗诵二、三、四句时语速应逐渐加
快,读得高亢坚定,读出激动之情,突出像太阳一样伟大的时
代让万物焕发出旺盛的生命活力,表现出艾青热爱祖国、歌
颂祖国的感情。
解析 (1)由《太阳》一诗内容可知其风格昂扬向上,故如果
配乐朗诵,应该选择的背景音乐风格是:高亢激越。
(2)联系《太阳》的内容可知,句中的“遮掩”“呼吸”“舞
蹈”“奔”这几个动词应作为重音突出。朗诵第一句时语
速应稍慢,表现太阳历史悠久;朗诵二、三、四句时语速应逐
渐加快,读得高亢坚定,读出激动之情。结合诗人的创作思想
分析即可。
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
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
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
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
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
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
6.(2024河南洛宁四校月考,7—9)阅读下面的《我看》(节选),回答问题。(9分)(Y9101001)
语别致新奇,运用了诗歌语言陌生化的手法,试简要分析。(3分)
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1)(学科素养·思维能力)(★★☆)“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一句,用
答:这一句写春风“揉过”“丰润的青草”,好像因风如
人轻轻揉动般的吹拂,青草“丰润”起来,“揉”字造成了一
种陌生化的效果,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享受。
(2)(学科素养·思维能力)(★★☆)诗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答:拟人。“流云”染上“红晕”,“大地”仿佛“沉
醉”,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流云”“大地”以人的情
感,将流云与大地交相辉映的景象描绘得美丽动人。流云与
大地好像一对痴情的恋人,互相应和又深情款款。
(3)(学科素养·语言运用)(★★☆)请发挥想象,描绘“我”看到的“流云慢慢地红晕,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的情景。(3分)
答:(示例)太阳西斜,像个红红的橘子,天上流云映红了脸
颊,像个害羞的姑娘,大地也被映红了,在太阳和天空中流云
的呼应下,仿佛沉醉了一般。
解析 (1)语言陌生化,就是以陌生表现熟悉,即不用大多数
人的习惯说法,而采用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特的语言表现熟悉
的场景。因为它更容易引发我们诗意的联想和想象,获得一
种美的感受。结合“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悄悄揉过丰润的
青草”分析,春风“揉过”“丰润的青草”,风是没有“揉”
的动作的,“揉”字造成了一种陌生化的效果,激发读者的联
想和想象,给人以无限的美感享受。
(2)染上“红晕”、“沉醉”是人的行为,说流云染上红晕,
大地沉醉,这是拟人手法。流云与大地好像一对痴情的恋人,
互相应和又深情款款。
(3)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想象时抓住“流云”
“大地”等事物描绘春日美景即可。
7.(2021陕西中考,6,★★☆)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2分)
囚 歌
叶 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这首诗选自《革命烈士诗抄》。诗中有两个“自由”:
第一个是指 的“自由”;第二
个“自由”是指所有革命者为之奋斗终身的理想——人类
的解放。诗中“地下的烈火”指 。
放弃理想、信念、气节、尊严
革命
解析 先要了解诗歌创作背景。在皖南事变中,叶挺被国民党扣押,他拒绝蒋介石的威逼利诱,写下了这首著名的
《囚歌》以明志;抗战胜利后,他获救出狱,后被中国共产党重新接纳为党员。“爬出来吧,给你自由”,这声音是从
“为狗爬出的洞”里传出来的,“人”成为了“狗”,即等于“放弃理想、信念、气节、尊严”,故这种“自由”是
“放弃理想、信念、气节、尊严”的“自由”;“活棺
材”指的是紧锁着的“为人进出的门”,即关押革命人士的监狱,“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的力量,被诗人喻作“地下的烈火”,即诗人毕生坚持的“革命”。综上,概括填空即可。
8.(新考法·情境式命题)学习完《我看》,小语对小文说:“在这首诗中,诗人选取了‘春风’‘青草’‘飞鸟’‘晴空’‘流云’‘花朵’等一系列意象,这些意象能让人联想到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些诗句,小文,你能具体说说你联想到了哪些诗句吗 ”
小文:(1)
素养探究全练
(示例)“春风吹又生”“青草池塘处处蛙”“鸟向
檐上飞”“晴空一鹤排云上”“清歌遏流云”“乱花渐欲
迷人眼”。(每个意象匹配一句诗,意思对即可)
小语:通过对意象的解读,你觉得穆旦的这首《我看》创造了
一种怎样的意境呢
小文:
穆旦的这首诗创造了清幽、典雅而又富含勃勃生机
的意境。他通过这些意象表达的是对自我的观照,对生命的独特体验。“我”看到“丰润的生命”,“我”希望“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我”也应该与这自然一样“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静静地流淌,坦荡地飞奔,这就是生命的常态,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解析 (1)根据意象提示调动积累回答即可。
(2)穆旦的诗主要是表达对生命的体验,据此分析即可。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