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名著导读(一) 《艾青诗选》

文档属性

名称 07-名著导读(一) 《艾青诗选》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7.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18 10:5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名著导读(一)
《艾青诗选》
1.(2024湖南汨罗期中)同学们最近开展《艾青诗选》名著阅读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1)(新考法·整本书阅读)小语同学准备用思维导图向大家推荐艾青写诗的三个时期的代表作品,请你帮忙完善内容。
答:
(2)(学科素养·思维能力)根据你对艾青诗歌的了解,选出不是对艾青诗歌的评论的一项 ( )
A.(他的诗)把我们从怀疑、贪婪的罪恶的世界,带到秀嫩天
真的儿童的新月之国里去……它能使我们在心里重温着在
海滨以贝壳为餐具、以落叶为舟、以绿草上的露点为圆珠
A
①《大堰河——我的保姆》 ②太阳 ③天真又认
真,一丝不苟地照出人生的美丑
的儿童的梦。——郑振铎
B.归真返璞,我爱好他的朴素、平实,爱读他那用平凡的语
言、自由的格式,不事雕琢地写出的激动人心的诗篇。——
唐弢
C.这是一首长诗,用沉郁的笔调细写了乳娘兼女佣“大堰
河”的生活痛苦……我不能不喜欢《大堰河》。——茅盾
D.在国难当头的年代,诗人歌唱“土地”具有格外动人的力
量,而诗人那种不断转折和强化的抒情方式,当然也是和充满
险阻坎坷的时代相吻合的。——孙光萱
(3)(新考法·朗读技巧)班级准备组织一次艾青诗歌朗诵比赛,
假如你选择朗诵《我爱这土地》这首诗,为了达到更好的朗
诵效果,请你为“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
地爱得深沉……”做朗读设计,可以从重音、停顿、语调、
节奏中选取一个方面进行设计,并说明理由。
答:重读“泪水”“土地”“爱得深沉”,语速缓慢,语调
低沉凝重。理由:这两句诗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直抒胸臆,
抒发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解析 (1)①根据思维导图中的“保姆形象”“对保姆的挚
爱和怀念”可知,这部作品是写给他的保姆大堰河的,即《大
堰河——我的保姆》。②抗战时期,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
土地和太阳。③结合《镜子》内容可知,镜子直来直去,毫无
掩饰躲闪,这就是真实;在它的面前,谁都能够看清自我,不论
是沉醉后的红颜,还是岁月老去的白发。正因为如此,有人从
它身上找见了自己的美丽,从而喜欢它;有人不敢在它面前直
视自己,躲避着自己的丑陋,甚至恼羞成怒。据此来分析镜子
的形象即可。
(2)A项是对泰戈尔诗歌《新月集》的评论。
(3)作者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
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
沉……”直抒胸臆,表达出作者真挚、炽热的爱国之情。据
此进行朗读设计即可。
风,/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紧紧地跟随着/伸出寒冷的指爪/
拉扯着行人的衣襟,/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一刻也不停
地絮聒着……
那从林间出现的,/赶着马车的/你中国的农夫/戴着皮帽/冒着
大雪/你要到哪儿去呢
(节选自《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2.(2024湖南衡山三校期中联考)阅读下面的片段,完成下列各题。
【片段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片段二】
太阳/从远处的高层建筑/——那些水门汀与钢铁所砌成的山
/和那成百的烟囱/成千的电线杆子/成万的屋顶/所构成的/密
丛的森林里/出来了……
在太平洋/在印度洋/在红海/在地中海/在我最初对世界怀着
热望/而航行于无边蓝色的海水上的少年时代/……
(节选自《向太阳》)
【片段三】
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凝视着一片化石,/傻瓜也得到教训:/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
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即使死亡,/能量也要发挥干净。
(节选自《鱼化石》)
(1)(学科素养·思维能力)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艾青的诗作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其20世纪30年代的诗歌总
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
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片段一中的诗歌便
是于这个阶段创作的。
B.片段二中的诗歌是自由体诗的代表,呈现出简洁明快的特
C
点和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
C.片段三中的《鱼化石》也属于艾青20世纪30年代的作品,
“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诗句中传达出艾青发自内心
深处的呐喊——民族只有在反抗中才能得到重生。
D.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与太阳。“土地”这一意象
凝聚着诗人对祖国最深沉的爱,片段二中的“太阳”的意象
则表现了诗人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热切追求。
(2)(学科素养·语言运用)小语同学对现代诗非常感兴趣,想阅读更多的诗集,请你从阅读诗歌作品的基本要求出发,以《艾
青诗选》为例,给予其阅读方法上的指导。
答: (示例1)知人论世法。所谓“知人论世”即了解作家
主要经历、思想流派、创作意图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等。了
解艾青的人生经历及其创作诗歌的时代背景,了解每一时期
作品不同的内容与风格,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评价作品,进而
理解诗歌的内涵,把握作者的情感。
(示例2)分析意象法。现代诗歌常常选取一个或者多个意象
表达情感。细读诗歌时,要注意抓住诗歌的意象仔细品味。
比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中,选取喉咙嘶哑的鸟、被暴风雨打击的土地、激怒的风等,表现了祖国饱受磨难以及中国
人民心中郁积着悲痛和对侵略者的愤怒。
(示例3)技巧赏析法。现代诗歌的技巧较为丰富,富有变化。从表达方式上看,常常综合运用描写、记叙、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从表现手法上看,常常运用象征手法,也有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渲染等;从修辞上看,常用比喻、比拟、夸张、反复、排比、对偶等。如艾青《我爱这土地》中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
沉……”,运用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对祖国真挚的爱。
解析 (1)《鱼化石》是艾青20世纪70年代的作品,“离开了
运动,就没有生命”,诗句中传达出艾青发自内心深处的呐喊
——生命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得到重生。
(2)阅读现代诗歌的方法主要有:①分析意象法;②体味情感
法;③品味语言法;④技巧赏析法;⑤知人论世法。答题时,注
意结合《艾青诗选》的具体诗歌内容举例分析。
3.(2022甘肃武威中考)有人说艾青这两首诗中的“煤”和“礁石”都象征着中华民族,请你简要分析。
煤的对话
你住在哪里
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
你的年纪——
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比岩石的更大
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
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
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
死 不,不,我还活着——/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
1937年春
礁 石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
成碎沫、散开……
答:煤:中华民族有像煤一样的历史,有煤所遭受的灾难,
曾经像煤一样长久地沉默,更像煤一样蕴含着无穷无尽的能
量,憧憬着光明灿烂的前景。
礁石:海浪无休止地扑向礁石,但礁石“依然站在那里”,象
征虽遭受种种困扰和挤压,但依然英勇顽强的中华民族。
(意对即可)
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
微笑,看着海洋……
1954年7月25日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结合时代背景来分析两首诗,然后结
合诗歌的内容来分析作者的创作意图。《煤的对话》创作
于“1937年春”,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危急存亡的关头,《礁
石》创作于“1954年7月25日”,当时正值新中国社会主义
建设伊始。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写出“煤”和“礁石”分别
经受了怎样的挫折,象征了中华民族怎样的精神,语言要通
顺,表达要清楚明了。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