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二单元
7 敬业与乐业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教诲(huì) 禅师 蛀虫(zhù) 精微
B.解剖(pāo) 秘诀 蜩翼(tiáo) 旁鹜
C.骈进(pián) 忘想 佝偻(jù) 杜绝
D.亵渎(shú) 浪荡 调和(tiáo) 羡幕
基础过关全练
A
解析 B.剖pōu,鹜→骛。C.忘→妄,佝ɡōu。D.渎dú,幕→
慕。
2.(学科素养·语言运用)(新独家原创)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
的一项是 ( )
A.语文老师讲课生动有趣,强聒不舍,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B.你要耐心讲解,力求道理上的理至易明,让别人更好地理解
你。
C.旧社会里人们常遭受饥饿,现在终于可以饱食终日了。
D.小蒙,你这样断章取义地去理解人家的意思是不对的。
D
解析 A.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不符合语境。B.理
至易明:道理极容易明白。“道理上的理至易明”意思有重
叠,使用不当。C.饱食终日:一天到晚吃得饱饱的,形容无所
事事。多含贬义。句中望文生义,误解为“现在终于可以吃
饱饭了”。D.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的内容,而只根据需
要,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使用正确。
B.《敬业与乐业》是一篇演讲词,演讲词要求以鲜明的观点
影响听众,给听众以鼓舞和教育。
C.题目《敬业与乐业》是把《礼记》和《老子》中的两句
3.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梁启超,字卓如,别号饮冰室主人,他曾与康有为一起领导
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C
话结合在一起造出来的,这两部典籍都是儒家经典。
D.《敬业与乐业》一文中引用的“主一无适便是敬”是朱
子说的话,“朱子”即朱熹,“子”是对老师或有道德有学问
的人的尊称,如孔子、孟子等。
解析 《老子》是道家经典。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消化”“解剖”“羡慕”这三个词语的词性完全相
同。
B.“摇头叹气”“教训弟子”“战胜敌人”“散发香气”
这四个短语都是动宾短语。
C.“他们的日子真难过。”这句话的主语是“日子”。
D.“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这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
句。
B
解析 “摇头叹气”是并列短语。
5.(学科素养·思维能力)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中说“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这跟我们平常所说的每个人做事对社会的贡献有大小之分,是否矛盾 为什么
答:(示例)不矛盾。因为两种说法侧重的角度不一样。
前者是基于主观,就敬业的态度以及职业同等神圣的角度说
的;后者是基于客观,从人的才能和工作性质不同,对社会发
展的实质性贡献也就有所不同的角度说的。
解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分析。“木
匠做好桌子”“政治家建设好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
得干净”“军人战场得胜”,这些“业”都是神圣的,敬业的
态度应得到一视同仁的尊重与肯定。而“对社会的贡献有
大小之分”是针对客观上的工作性质以及社会发展需求而
言,这两种说法不矛盾。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6.(2024海南澄迈期中改编,18—21)阅读课文《敬业与乐业》“第二要乐业”一段(原文略)和链接材料,回答(1)—(4)题。(10分)
[链接材料一] 居里夫妇从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
几年如一日,非常艰辛与枯燥,但他们怀着找到“镭”的梦
想,从没有认为这项工作是无聊的,从没有叫苦而想放弃,反
而从中体味到了探索和发现的乐趣。
[链接材料二] 陈景润废寝忘食,昼夜不舍,把自己的全部心
能力提升全练
力献给了“哥德巴赫猜想”这道难题,别人嘲笑他时,他淡然
一笑,不予理会。最终,他提出了震撼全球的“陈氏定理”。
(1)(★★☆)课文选段中,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分)(Y9102001)
答:“要乐业”。
(2)(学科素养·思维能力)(★★☆)课文选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 法 有什么作用 (3分)(Y9102003)
答:(示例)①举例论证:举两等苦人的例子,论述“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的道理。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引用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话,论证“乐业的重要性”。③对比论证:先从反面论述心境不好,什么事都苦;再从正面阐述什么职业都有乐趣。
(写出一种即可)
(3)(★★☆)请结合课文选段和链接材料,判断两则链接材料能否作为课文选段的论据,并阐述理由。(3分)(Y9102002)
答:(示例)两则链接材料都可以作为课文选段的论据。
因为居里夫妇和陈景润都将全部精力花在自己所从事的事
业上,不论多辛苦,从不抱怨,不放弃,都在自己的事业中找到
了乐趣,所以,可以作为论据证明课文选段的观点“凡职业都
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4)(★★☆)结合课文选段内容和自己的体验,说说一个人如何才能做到乐业。(2分)
答:(示例)不畏劳苦;要善于在劳苦中寻找快乐;要全身心
投入到职业中,在奋斗中增加快乐的分量;干一行爱一行,以
此为乐;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作者的主要观点就是他在论证事物或问题时所表
达的核心思想。课文选段一开篇就提出了“要乐业”这一
观点。
(2)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
喻论证等。举例论证常以“例如”“譬如”“如”等字眼
为提示,并且所讲内容均为有代表性的事实;道理论证一般有
“××说”“俗话说”等提示性词语,且内容均为经过验证的
真理,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及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
等;对比论证需要列举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或道理进行鲜明对
比;比喻论证需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因此,只要认真研读
相关段落,抓住有提示作用的关键词,分析段落中的事实和道
理,是不难判断出论证方法的。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作
用。
(3)链接材料一中的居里夫妇和链接材料二中的陈景润对待
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不抱怨、不放弃,并从中领略出乐趣,与课
文选段中的观点“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
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一致,因此,两则链接材料都可以作为
课文选段的论据。
(4)筛选课文选段中的关键句概括得出结论即可。如,根据
“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得出
“不畏劳苦”;根据“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
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得出“要善于在劳苦中寻找快乐”;
等等。
7.(2023北京中考,24—26)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题。(7分)
①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苦心人,天不负”
“梅花香自苦寒来”……吃苦,是人生必经的历程,所有吃过
的苦,都会变成宝贵的财富。当代青年,身处新时代,面对百
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不
仅要肯吃苦、能吃苦,更要(敢于)“自找苦吃”。
②作为一种价值认知,青年人的“自找苦吃”,既表现为不安
于舒适的现状,勇于自我突破;更表现为追求社会价值,在更
大的舞台上施展才华,为国家、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中国
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不满足于课堂学习,把教室和
实验室搬到乡野,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黄文秀放弃大城市的
安逸工作,到艰苦的农村去,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用自己的苦
换来乡亲的甜。为了更远大的目标,他们主动走出“舒适
圈”,把艰苦作为成长的阶梯,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建功立业。
③的确,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更加迫切地需要青年人的
参与和担当。我们只有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时代洪流中,才
能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为社会做出贡献。北斗卫
星团队中的青年人不受外界诱惑,自找苦吃,勇敢面对艰苦环
境,承担重任,用靓丽的青春描绘科技强国的宏伟蓝图。
④当然,时代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青年人面对的“苦”
也不同。过去,人们更多地要忍受外在的艰苦,“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如今,物质条件充裕,很少有筋骨之劳、体肤之
饿,但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更加复杂多变的现实。在面对现实
不确定性的焦虑中,在探索未知而遇到的孤独中,青年人要肩
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就要承受更多精神意志上的
考验与磨砺,这样才能为国家的强大做出贡献。之江实验室
智能计算研究院智能超算研究中心的成员们,立足国家科技
发展战略的需要,勇闯科技“无人区”,开展前沿性课题的研
究,进行了上万次数据验证,终于找到了智能超算的最优解,
使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持续保持国际领先水平,他们也因此获得了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的青年最高荣誉。
⑤“自找苦吃”不是做姿态、摆样子。如果只是为吃苦而
找苦,身心不修,于家国无益,这个“苦”也就吃得毫无价
值。我们要结合自身实际,以突破自我、回报社会为目标,吃
求知探索、深入实践之苦,才能让“自找苦吃”既有益身心,
又具时代价值。
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让我们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多
捧几次“烫手山芋”,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一步一
个脚印往前走,一步一个台阶向上攀,以青春激荡民族复兴的
浪潮,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
(1)(学科素养·思维能力)(★☆☆)根据全文,在第①段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2分)
(2)(学科素养·思维能力)(★★☆)阅读全文,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科技小院”学生和黄文秀的事例侧重阐释“自找苦吃”的表现。
B.北斗卫星团队中的青年人的事例说明已有青年人主动投
身到时代洪流中。
C.智能超算研究中心成员的事迹诠释了“吃苦”的内涵是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D.“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多捧几次‘烫手山芋’”
强调要勇于担起苦、难、重、险。
C
(3)(学科素养·思维能力)(★★★)简要分析第⑤段画线句是如何推进本文论证的。(3分)
答:(示例)本句用“如果……就……”,摆出“自找苦
吃”的错误表现,指出为吃苦而找苦毫无价值。在前文的基
础上,再次强调“自找苦吃”应“既有益身心,又具时代价
值”,进一步厘清了“自找苦吃”的内涵。(有其他答法,视
其合理程度给分)
解析 (1)结合上下文来看,第①段最后一句是全文的中心论
点。联系第②段“作为一种价值认知,青年人的‘自找苦
吃’”和第⑤段“‘自找苦吃’不是做姿态、摆样子”可
知,文章围绕“青年人要‘自找苦吃’”展开论述,故第①段
横线处应填“(敢于)‘自找苦吃’”。
(2)由第④段“过去,人们更多地要忍受外在的艰苦,‘劳其
筋骨,饿其体肤’”可知,过去的苦是“劳其筋骨,饿其体
肤”。智能超算研究中心成员的事迹在第④段,支撑的是该
段“要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就要承受更多精神
意志上的考验与磨砺”的论述,他们的事迹诠释了“吃苦”
的内涵是“精神意志上的考验与磨砺”。
(3)第⑤段画线句摆出“自找苦吃”的错误表现,指出为吃苦
而找苦毫无价值,论证了“‘自找苦吃’不是做姿态、摆样
子”这一观点。结合第①段“当代青年要‘自找苦吃’”
的论点和第②—④段所写的当代杰出青年“自找苦吃”的
表现,可知画线句再次强调了“自找苦吃”应“既有益身心,
又具时代价值”,进一步厘清了“自找苦吃”的内涵,号召青
年人积极提升自我、勇担时代重任。
8.(学科素养·语言运用)学完本课后,小明以“爱岗敬业 学习榜样”为主题搜集了下面一则材料。
张桂梅,一位为女童和妇女教育事业默默耕耘的女教师,扎根
云南贫困山区40多年,推动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
2008年建校以来已帮助1800多位女孩圆梦大学校园。张老
师被女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张妈妈”。她像一束希望之光,
照亮孩子们的追梦人生。
素养探究全练
张桂梅的人生经历彰显着精彩,你从张桂梅的精彩中获得了
哪些感悟
答:(示例)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要勇于承担责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解析 张桂梅爱岗敬业,她以坚韧执着的拼搏和无私奉献的
大爱,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可围绕她具有的精神品
质写感悟,言之有理即可。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