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四单元
17* 孤独之旅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眺望(zhào) 纯焠 嬉闹(xī) 乖巧
B.觅食(mì) 炊烟 空旷(kuàng) 驱除
C.一缕(lǒu) 芦韦 狗吠(fèi) 温顺
D.撩逗(liáo) 家底 胆怯(què) 廉刀
基础过关全练
解析 A.眺tiào,焠→粹。C.缕lǚ,韦→苇。D.怯qiè,廉→镰。
B
2.(学科素养·语言运用)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小蒙声情并茂、歇斯底里的演讲,感动了大礼堂里的所有
听众。
B.考试有三忌:一忌考前过度紧张;二忌考中心浮气躁;三忌
考后置之不理。
C.他整日沉迷于游戏,期末成绩一落千丈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D.父母的爱像一片天空,我们在它的庇护下无忧无虑地成长。
解析 “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用在此
处,不合语境。
A
3.(学科素养·语言运用)(新独家原创)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能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
为习惯的关键。
B.《孤独之旅》是一篇描写少年成长之路的小说。
C.通过暴风雨里寻找鸭子这件事,使杜小康长大和成熟起来
了。
B
D.六个学校的语文老师来学校听王老师讲《孤独之旅》公
开课,督导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
解析 A.两面对一面,删掉“能否”。C.成分残缺,删去“通
过”或“使”。D.有歧义,“六个”指的对象不明确,把“六
个”与“学校的”互换位置。
4.(学科素养·语言运用)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每个人的成长其实都有压力和痛苦。
①他们可以在动漫中找到某种平衡,获得释然的感觉。
②因此,青少年还能从动漫创设的虚拟世界中获得积极向上
的人生观,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个性张扬”,得到自我意识的
强化。
③对青少年来说,观看动漫就是一种有效缓解压力的方法。
A
④现在,大多数动漫作品将主人公设定在与普通人群相近的
状态,并让主人公通过不懈的努力而获得成功。
A.③①④② B.④②①③
C.③②④① D.①②④③
解析 ③句提出了一个观点,可作为第一句;①句以“动漫”
为中心词展开叙述,紧接③句,可作为第二句;④句的分析与
②句中的总结相契合,②句中的“因此”一词也提示②句应
作为尾句。故选A。
5.(新考法·语法综合)下列语文知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
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
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这才是真正的芦荡。”这个句子主语是“这”。
C
C.“只要杜小康能坚强,杜雍和就一辈子放心了。”这个句
子是假设复句。
D.“吃完饭,杜小康才稍稍从恐慌中安静下来。”这个句子
中的“才”“稍稍”都是副词。
解析 这个句子是条件复句。
6.(学科素养·思维能力)对下面各句所使用的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万顷芦苇,且又是在夏季青森森一片时,空气里满是清香。
芦苇丛中还有一种不知名的香草,一缕一缕地掺杂在芦叶的
清香里。(环境描写)
B.他望着父亲,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心理描写)
B
D.当杜小康回头一看,已经不见油麻地时,他居然对父亲说:
“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动作、语言描写)
解析 本句是神态描写。
C.他不停地用手拨着眼前的芦苇。即使这样,脸还是一次又
一次地被芦苇叶割破了。(动作描写)
7.(2023辽宁葫芦岛中考,14—1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8分)
心智上的成年
①高考结束的那个暑假,我刚成年不久,骨子里迫切想要做一
些事情证明自己已是大人。于是,我有了人生的第一份兼职
——在县城的一家小旅行社当助理导游,负责把游客护送到
旅行的城市再交接给当地的旅行社。
②前两次的跟团工作都非常顺利,数数人头、收发证件、看
看风景,好不清闲。可第三次跟团的时候,发生了旅行社创办
能力提升全练
以来最大的事故,我也经历了状况百出又充满能量的一天。
③那一天,我带领一行19人的旅游团赴西安,这是我第一次带
出省的长途旅游团。我需要领全团游客先坐汽车去武汉,再
坐火车去西安。我们只需要准点到达火车站,在一个龚姓先
生手上拿我们全团的火车票即可。
④可没想到,非节假日的高速公路,那一天堵得地老天荒,时
间原本计算得很宽裕,可眼看着就完全没有赶上火车的可能
了。在得知误点时,乘客们开始牢骚满腹,原本亲切的叔叔阿
姨开始围着我喋喋不休:“你们旅行社干什么吃的 ”“我
们不去了!双倍退钱!”甚至有人爆了粗口。
⑤我慌乱了,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遇到,没有人告诉我接下来
应该怎么做,甚至没有一个人把我当小孩,哪怕一点体谅都感
受不到。我问司机师傅应该怎么做,他尴尬地说,他只负责开
车。我的泪水在眼眶打转,强撑住没有流下来,我不能哭,我
都十八岁了,还掉眼泪,让人笑话怎么办 我又担心,给旅行社
丢脸怎么办
⑥我拼命让自己冷静,想着怎样将损失降到最低来安抚大家
的情绪和弥补旅行社的损失。虽然注定赶不上火车,但火车
那时还没有开。我打电话给已在车站等候的龚先生,让他看
能否改签合适的车票,改签不了就只能退票,不然火车开出后
损失会更大。可是,暑期车票紧俏,改签已是不可能的事情。
滞留武汉 不,一群人的住宿将是一笔巨大支出。原路返回
当然更不行,旅行社将面临投诉以及经营诚信等问题,旅行社
在小小的县城里更是会因为这事砸了招牌。无路可退了,当
晚必须走,退了火车票,想别的法子。
⑦旅客们情绪依然很激动,我鼓起勇气,擅自做主,以旅行社
的名义掏钱请大家吃晚饭以表歉意。大巴开到高速公路边
的一家不错的餐厅,旅客们进去用餐的时候,我决定当晚坐汽
车走。客运公司就成了我最后的救命稻草,我开始疯狂地打
电话,联系他们。可是要么没有合适规格的车,要么价钱太
贵。终于,一连串的电话打下来,联系到一辆中型长途客运巴
士,是卧铺,价钱合理,并能连夜将旅客送至西安。
⑧但是,这辆巴士只有19个位置,而旅行团加上我一共有20
人,高速严格限制不许超载。怎么办呢 我决定自己不去
了。我通过旅行社联系到了一名西安当地的导游,她会在车
站接应他们。谢天谢地,一切妥当了,我绷紧的神经瞬间松
弛,整个人简直要瘫软在地上。
⑨送旅客们上车时,一个阿姨问我:“姑娘,你真的刚刚高中
毕业吗 ”“是啊!”“我的女儿跟你差不多大,她如果碰到
今天这样的情况,绝对会吓傻的。你真的很棒!”她竖起了大
拇指。“谢谢!”我笑了笑。
⑩车开远了,我还在原地愣着。
送游客来的那辆大巴,晚饭前就走了。他没有义务陪我一
起想办法。当时已经是晚上十点,没有回家的车,我身上的钱
也不多,于是决定搭车。高速路口堵车,我一路走过去,找我
家乡的车牌号,赣G,是的,就是这辆。我太累了,不想把很长
的故事复述一遍,我大声朝驾驶座上的师傅说:“我通宵跟您
说话,防止您瞌睡,您让我搭车回家好不好 我走不动了,也没
有钱。”很幸运,他爽快地答应了。然后,我拖着疲惫的身
子,几乎整宿都没合眼,跟一位不相识的货车师傅唠了一宿的
嗑,从他小孩的成绩,唠到了国家大事。凌晨两点,他还请我
吃了碗泡面,那面汤夹杂着泪水,有点咸。
我是凌晨五点到家的,旅客几乎跟我同时抵达西安,我如释
重负,瘫倒在床上,一觉睡到傍晚。回想着前一天发生的一幕
幕,我感到不可思议,天哪!那是我吗 我居然独自摆平了那么
大的烂摊子,我简直要被自己感动了。
凯鲁亚克说:“人在一生当中应该体验一次健康而又不无
难耐的绝对孤独,从而发现只能依赖绝对孤身一人的自己,进
而知晓自身潜在的真实能量。”这句话,放在那天的我身上,
该是多么贴切。十八岁那天,是我年纪上的成年,而这一天,
是我心智上的成年。
(选自《意林》,有删改)
的发展,梳理“我”的心理变化过程。(3分)(Y9104001)
→ → →
(2)(学科素养·审美创造)(★★☆)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⑦段
画线句子。(3分)
客运公司就成了我最后的救命稻草,我开始疯狂地打电话,联
系他们。
(1)(学科素养·思维能力)(★★☆)阅读选文④⑤段,根据情节
意外
慌乱
无助
担心
答: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我”联系客运公司时的焦急,
以及希望能通过打电话圆满解决眼前的危机,表现了“我”
的尽职尽责。
(3)(学科素养·思维能力)(★★★)选文⑨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描写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答: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写出了阿姨对“我”处理问题能
力的赞许,从侧面反映出“我”的成长。
(4)(学科素养·思维能力)(★★☆)“我”的哪些做法表明了“我心智上的成年” (4分)(Y9104002)
答:①联系改签不成,果断退了火车票;②为了安抚游客,
请他们吃饭;③成功联系客运公司,让游客坐上了合适的巴
士;④联系西安当地导游做好接站;⑤想办法搭乘家乡的货车
安全到家。
(5)(学科素养·思维能力)(★★☆)选出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3分)( )
A.选文①段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以及“我”做兼职的原
因。
B.选文写“我”前两次跟团工作的顺利,为下文第三次跟团
状况百出作铺垫。
C.选文 段的加点词“如释重负”生动形象地反映出
“我”当时轻松的心情。
D.选文 段引用凯鲁亚克的话点明中心,升华主题,富有哲理。
B
(6)(学科素养·语言运用)(★★☆)读了选文,参照词典上对“心智”的解释(①思考能力;智慧。②心理;性情。),说说你是如何理解一个人“心智上的成年”的。(2分)(Y9104003)
答:(示例)我觉得一个人当他遇事时能冷静,并能独立处
理遇到的难题,他就是一个在心智上成年的人了。
解析 (1)根据题干锁定答题区域为文章第④⑤段,抓住重点
语句体会“我”心理变化的过程。根据第④段“可没想
到”可知,第一空填“意外”;根据第⑤段“我慌乱了”可
知,第二空填“慌乱”;根据第⑤段“没有人告诉我接下来应
该怎么做,甚至没有一个人把我当小孩,哪怕一点体谅都感受
不到”可知,第三空填“无助”。
(2)应先找到本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接着分析使用这种修辞手
法生动地写出了什么内容,最后分析其所表达的情感或人物
品质。从“救命稻草”可知,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结合具体语境,可知“最后的救命稻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我”当时焦急的心理,迫切希望能打电话联系好客运公司,
解决眼前的危机。“我”为处理突发情况而积极想办法的
行为表现了“我”的尽职尽责。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3)从阿姨的语言和她“竖起了大拇指”的动作可知,句子运
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分析描写方法的作用时,要结合
全句来理解这些描写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什么,表现了人
物怎样的心理、情感或品质。注意本句中发出语言和动作
的主语是阿姨,但突出的却是“我”的人物形象,据此可知句
子写出了阿姨对“我”处理问题的能力的赞许和褒扬,从侧
面反映出“我”的成长。
(4)应根据题干要求,先确定答题区间,再概括作答。选文第
⑥⑦⑧段写了“我”为了安抚旅客、减少损失而采取的做
法。根据“改签不了就只能退票”“我……以旅行社的名
义掏钱请大家吃晚饭以表歉意”“联系到一辆中型长途客
运巴士……能连夜将旅客送至西安”“我通过旅行社联系
到了一名西安当地的导游,她会在车站接应他们”等关键语
句可以概括出答案。另外,文章第 段写了“我”搭乘家乡
的货车安全到家的做法。
(5)作铺垫是为了突出后面要出场的主要人物、事物或要发
生的事件,先对次要人物、事物、事件进行描述,以引出后面
重要情节的一种手法。“前两次跟团工作的顺利”和“第
三次跟团状况百出”的关系并不是前者为后者作铺垫。
(6)应从题目所给的提示语入手,根据文章内容谈自己的理
解。从文章中“我”面对突发状况不逃避,在无助的情况下
“拼命让自己冷静”,想方设法解决问题的做法来看,可以从
“遇事冷静,独立处理难题”“勇担责任,靠智慧解决问题”
等角度理解“心智上的成年”。注意要紧扣文章中心和题
干中对“心智”的解释作答。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