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课时训练:2.4《蜀道难》(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课时训练:2.4《蜀道难》(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22 09:3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蜀道难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A.噫(yī)吁(xū)嚱(xī)
  鱼凫(fú)
天梯石栈(zhàn)
崔嵬(wéi)
B.萦(yíng)岩峦(luán)
猿猱(róu)
义愤填膺(yīng)
豺(chái)狼
C.扪(méng)参(shēng)历井
仰胁(lèi)息
畏途巉(chán)岩
飞湍(tuān)
D.砯(pāng)崖转石
峥(zhēng)嵘(róng)
喧(xuān)豗(tuí)
吮血(shǔn)
【解析】 B项,“猱”应读náo;C项,
( http: / / www.21cnjy.com )“扪”应读mén,“参”应读shēn,“胁”应读xié;D项,“砯”应读pīng,“豗”应读huī。
【答案】 A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当太白有鸟道 
 当:阻挡
B.青泥何盘盘
盘盘:形容山路曲折盘旋的样子
C.所守或匪亲
或:有的(人)
D.以手抚膺坐长叹
膺:胸口
【解析】 C项,或:连词,表假设。
【答案】 C
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回:回转
B.扪参历井仰胁息
扪:摸
C.连峰去天不盈尺
盈:满
D.锦城虽云乐
虽:即使
【解析】 虽,虽然。
【答案】 D
4.比较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问君西游何时还 ②青泥何盘盘
③但见悲鸟号古木 ④但悲不见九州同
A.两个“何”字相同,两个“但”字相同
B.两个“何”字相同,两个“但”字不同
C.两个“何”字不同,两个“但”字相同
D.两个“何”字不同,两个“但”字不同
【解析】 第一个“何”意为“什么”,第二个“何”意为“多么”,两个“但”均为“只”。
【答案】 C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西当太白有鸟道
B.朝避猛虎
C.砯崖转石万壑雷
D.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解析】 C项,名词作动词,冲击。A、B、D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
【答案】 C
6.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以手抚膺坐长叹
B.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C.枯松倒挂倚绝壁
D.剑阁峥嵘而崔嵬
【解析】 然后,这样以后。
【答案】 B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 A项“危”分别是“高”和“正直”的意思;C项“而”分别表示并列和转折;D项“于”分别表比较和被动。B项都是“从那时以来”的意思。
【答案】 B
8.名句默写。
(1)蚕丛及鱼凫,____________________!
尔来四万八千岁,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横绝峨眉巅。
____________________,猿猱欲度愁攀援。
(3)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___________。
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______。
(4)描写蜀中要塞剑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开国何茫然 不与秦塞通人烟
(2)西当太白有鸟道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3)枯松倒挂倚绝壁 砯崖转石万壑雷
(4)剑阁峥嵘而崔嵬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一为迁客②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注】 ①这首诗是李白于乾元元年(758)
( http: / / www.21cnjy.com )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受权臣的谗毁,被贬长沙。③古曲有《梅花落》。
9.诗歌的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诗人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遭遇,流露出无辜受害的愤懑之情,也含有他的自我辩白之意。但政治上的打击,并没有使诗人忘怀国事。在流放途中,他不禁“西望长安”,这里有对往事的回忆,有对国运的关切和对朝廷的眷恋。
【答案】 抒发了诗人被流放的凄凉之感和眷恋朝廷、思而不得的苦闷。
10.本诗后两句历来为评论家所称道,请选择一个角度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乐声联想到音乐形象的表现手法,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诗论家所说的“通感”。由于《梅花落》笛曲吹得非常动听,使诗人仿佛看到了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梅花是寒冬开放的,景象虽美,却不免给人以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
【答案】 运用了通感的修辞
( http: / / www.21cnjy.com )手法,把听到的《梅花落》的笛声转化为漫天飘落的梅花形象,形象具体地抒写了迁谪的冷落凄凉之感。(后两句诗人借联想手法,由听到的《梅花落》的笛声联想到漫天飘落的梅花,形象具体地抒写了冷落凄凉之感)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1~12题。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11.“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一句里的“望”字包含了诗人哪些心理活动?“空”字有何深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分析词语的含义时首先要联系诗题中的“怀”字,其次要联系诗歌的主要意思。
【答案】 “望”字当中包含着诗人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古及今的联想和没有明言的心理活动。“空”字暗引下文,诗人由眼前的牛渚秋夜景色联想到往古,又由往古回到现实,情不自禁地发出“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的感慨。
12.诗的尾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分析特点时即是分析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的表现手法,最后一联重在写景,但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据此可以判断出手法。在分析感情时要联系诗歌中的重点词语,如“斯人不可闻”等。
【答案】 尾联运用了以景结情的手法。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飒飒秋风中,片帆高挂,客舟即将离开江渚;枫叶纷纷飘落,像是无言地送着寂寞离去的行舟。秋色秋声,进一步烘托出作者因不遇知音而引发的寂寞凄清的情怀。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14题。
早  发
罗 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13.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早发”之“早”的?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看似考查标题,实则是考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中的意象。“早发”是指出发很早。先找出相关的诗句,“一点灯残”“闻鸡唱”“独向长空”“白草近关微有路”,再分析其中能体现出“早”的意象。
【答案】 ①第一、二句紧扣诗题,凸显
( http: / / www.21cnjy.com )“早发”:宿酒初醒,残灯未灭,长夜未尽,诗人已携孤剑登程。第三句写诗人在路上听到雄鸡唱晓,也可见出行之早。②塞外风雪路,本来行人稀少,而“早发”就更无路人,只有诗人独行,故“独”与“早发”之“早”有关。③飞雪白草,道路本已难辨,早行时就更加微茫,故“微”字也在表现“早发”之“早”。
14.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中,表达效果应包括所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表现手法和表达的情感。首先理解“独向长空背雁行”的含义,即诗人独自一人与天空的大雁背向而行。秋天大雁南飞,诗人是向北而行,一南一北,强烈对比。然后再分析其中包含的情感。
【答案】 一个“背”字,描写了诗人与大雁相背而行的情境,使诗人向北向寒与大雁向南向暖形成强烈对比,表现了诗人旅程的艰辛和心情的愁苦。
15.学校将举行“唐诗诵读大赛”,下一个节目是朗诵组诗“品读诗仙”,表演者是赵发、余诗情,请为该节目写一段引出语。
要求:扣紧该节目特点,富有文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提供一个具体情景让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写作,注重考查实际运用的能力。这类题目要注意应用的场合、对象、目的及必要的谦敬语、必要的文采等问题,要考虑到现场的受众、现场效果等,还要注意,这类写作实际上是主持人的底蕴,是要读出来的,要注意朗朗上口,尤其要避免发音时因同音字产生歧义。
【答案】 示例:诗仙李白的诗是唐诗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顶峰,它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他唱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昂首天外,俯瞰河山,气贯长虹。他宣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直抒胸臆,笑傲王侯,震古烁今。李白因盛唐而自信、辉煌,盛唐因李白而厚重、雄放。读诗仙,我们豪情万丈;读诗仙,人生精彩万分。下面请听朗诵组诗“品读诗仙”,表演者:赵发、余诗情。
16.下面是中国邮政为保护地球水环境发行的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构图要素”,二是“寓意”。再结合题干中的“保护地球水环境”这一背景,寓意就应该容易理解了。在回答要素时要注意除了“鱼”“手”和“污水”外,不要丢掉“海洋”这个大环境;关键就是理解“手掌”挡住了污水,这里集中体现这一图画的寓意,也就是拒绝水污染。
【答案】 该图由地球、清流、鱼、手和浊流构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球上各种鱼在清澈的水流里游动,人类之手正在阻挡排向清流中的污水,整个图形表达了人类保护水环境、拒绝水污染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