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综合测评卷(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综合测评卷(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05 18:0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综合测评卷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分数
一、读文段,完成下面练习。(12分)
窗外寒气逼人,狂风①měng liè( )地 pāi dǎ( )着门窗,玻璃都发出 juéwàng( )的尖叫声。我走近窗台往外看,发现院子里几朵小花在与风雪的搏(bó bǒ)斗中悄然绽放。我急忙推开门,还没走到树下,就嗅(xiù chòu)到一阵芳香,走近一看,②fēn míng( )是几朵梅花,它们在风中傲然挺立。我心想:这小小的花朵具有多么qiáng dà( )的 néng liàng( )啊,任风再狂也奈(nà nài)何不了它们。它们的顽强姿态使我深受gǔ wǔ( )。
1.根据拼音写词语。(7分)
2.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3分)
3.请你依次写出文段中画“ ”词语的近义词。(2分)
① ②
二、根据查字典的要求完成练习。(6分)
“攀”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攀”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抓住东西向上爬;②用手拉,抓住;③指跟地位高的人结亲戚或拉关系;④设法接触,牵扯。“攀”字在“攀谈”一词中应选第 (填序号)种解释,在“攀爬”一词中应选第 (填序号)种解释。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那皑皑的白雪覆盖在大地上。(换种说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2.李明激动地对我说:“都是我不好,不该弄坏你的船。”(改为转述句)
3.我们必须做到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修改病句)
4.假如我是春雨,我将滋润万物。(照样子,补充句子)
假如我是森林,我将 。
假如我是 ,我将 。
四、综合性学习。(6分)
观察下图,请你发挥想象,把图片的内容说清楚吧!提示:把比赛过程写清楚,突出比赛时紧张、激烈的场面。
五、课内阅读。(24分)
(一)麻雀(节选)(10分)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准备着一场搏斗。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1.请你在文中用“ ”画出表现老麻雀无畏的句子,用“﹏”画出描写猎狗慢慢退缩的句子。说说你从这一对比中体会到了什么。(4分)
2.选文第1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中,老麻雀“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的原因是 ;“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 。从这个句子中,我们能感受到 。(3分)
3.结合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课文表达了作者对老麻雀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爬天都峰(节选)(14分)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在鲫鱼背前,爸爸给我和老爷爷照了一张相,留作纪念。老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笑呵呵地说:“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
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1.结合全文,本文主要写了 的事。(2分)
2.文中画“ ”的句子是对“我”的动作描写,表现了“我”的 。(2分)
请仿照这个句子,用一系列动词,写一下你进行某项户外活动的情景。(3分)
3.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从选文第2自然段中“爬呀爬”“终于”等词中,可以体会到“我们”登上山顶的艰辛以及登顶后的兴奋心情。
B.结合全文,我知道课文是按照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的顺序来写的。
C.从爬上天都峰顶后“我”和老爷爷相互道谢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我”和老爷爷都非常有礼貌,而且都对自己有明确的认识,善于取长补短。这让“我”懂得一个人只有谦虚好学,不断完善自己,才能取得成功。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这句话的理解。(4分)
六、课外阅读。(14分)
按照周密的计划,我顺利地偷改了期中考试第一科考试卷。当第二科考试结束后,我又跟踪监考老师来到了试卷存放处。当天傍晚,趁老师们吃饭的时候,我偷偷地从窗口爬了进去。可是,这次就不那么顺利了。我在屋里翻箱倒柜都找不到试卷,加上做贼心虚,我一时乱了手脚,不小心碰倒了桌上的暖水瓶。“砰”的一声爆响,吓得我浑身发抖。
我正准备逃离现场,突然,屋外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这脚步声让我的心狂乱地跳起来,惊慌失措之中,我只好急忙钻到桌子底下一个黑暗的角落,缩成一只“刺猬”。脑子里只有两个字:“完了,完了……”
紧接着是扭动钥匙开门的声音。这声音像一把刺向我的钢刀,肆无忌惮地剜割着我的神经,我简直快被这突如其来的恐惧给吞噬了。
那个人走了进来,随手拉亮了灯。在这间设备简陋的办公室里,躲在桌子底下的我一下子暴露在灯光下。我彻底绝望了,哆哆嗦嗦地钻了出来,但仍旧用双手紧紧抱住脑袋,背对着他顽强地固守着自己最后一点可怜的“自尊”。那人愣了愣,沉默不言。他早有预料似的,丝毫没有惊奇的举动,也没有像我预想的那样,首先严厉地质问我几句,然后看清我的真实面目,最后就是“擒贼”。
不知道僵持了多久,这异常的氛围在死一般的沉寂中逐渐缓和下来。他终于开口了:“我已经知道你来这里的目的了。你只需静静地沉思三分钟,自我反思一下你的行为。”约莫两三分钟后,他继续和缓地说:“我不知道你是谁,也不想知道你是谁。现在我面向墙壁,你出去吧!记住,今晚的事只有你和我知道,今后你还是个好学生!”
转身出门的一刹那,我发现他就是我的班主任!
多年以前那个曾企图通过偷改试卷来挽回自尊的小男生,现在已经名正言顺地跨进了大学的校门。而今,回过头来看自己的路,我可以问心无愧地告慰我敬爱的班主任:“我还是个好学生,老师!” (作者:周仕兴,选文有删改)
1.词语“惊慌失措”的意思是 ;“我”惊慌失措中的做法是什么 用“ ”在文中画出来。(2分)
2.(河南新乡市)根据提示,梳理故事情节。(3分)
偷改试卷→被 → 发现→让“我”
3.请用“﹏”在文中画出和最后一句话中“我还是个好学生,老师!”相照应的语句,这个句子表达了“我”对老师 的感情。(3分)
4.文章在第1自然段只用一句话交代了“我”改了第一科的试卷,这样写是不是太简单了,没有把事情交代清楚 请说明你的观点和理由。(3分)
5.读第5自然段,想一想老师为什么这样说、这样做。(3分)
七、习作。(30分)
在我们记忆的海洋中,每件事都像一只小船,有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漂远,而有的却一直停靠在记忆的港湾中。在你的记忆中,一定有一只这样的小船,让你印象深刻,无法遗忘。请把它写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要求:1.按照一定顺序,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2.语句通顺,叙事完整,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
第五单元答案
一、1.猛烈 拍打 绝望 分明 强大 能量 鼓舞
2. bó xiù nài
3.①[示例]剧烈 ②[示例]显然
二、手 十五 P pān ④ ①
三、1.[示例]那皑皑的白雪好像是大地身上的白色棉衣。
2.李明激动地对我说,都是他不好,不该弄坏我的船。
3.[示例]我们必须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4.[示例一]净化空气 阳光 照耀万物
[示例二]防风固沙 春风 唤醒大地
四、[示例]周五下午,四年级五班和六班进行了一场拔河比赛。比赛开始了,双方队员握紧绳子,他们一个个脚蹬着地,身体向后倾,拼命把绳子往自己的方向拉。绳中间的红绸带忽而移向六班,忽而移向五班,大家的心也跟着红绸带而移动着。最后,六班同学齐心协力,把红绸带一下子拉了过去,六班胜利了,大家欢呼起来。
五、 (一)麻雀(节选)
1.画“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准备着一场搏斗。
画“﹏”: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体会到了老麻雀面对危险,尽管紧张,却依然全力保护自己的孩子,为了救自己的孩子而奋不顾身的精神。
2.自己的幼儿遇到了生命危险 亲子之情,母爱的力量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3.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作者带着猎狗走开了,避免了猎狗和老麻雀进一步的冲突,表达了作者对老麻雀的敬佩之情。
(二)爬天都峰(节选)
1.假日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互相鼓励,最后一起爬上天都峰顶
2.动作敏捷、勇往直前
[示例]有一次,爸爸带我去户外泳池游泳。在泳池中,我一会儿像一只小青蛙,蹬着腿游来游去,一会儿像一只小船,两只手像船桨一样划着水在水面悠闲地漂荡。
3. C
4.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也是如此,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奋发向上的勇气和力量,培养我们不怕困难的精神。
六、1.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文中指“我”听到脚步声后不知如何是好 我只好急忙钻到桌子底下一个黑暗的角落,缩成一只“刺猬”。
2.班主任 反思 放“我”回去
3.记住,今晚的事只有你和我知道,今后你还是个好学生!感激和怀念
4.不是的。文章主要是为了突出“我”第二次偷改试卷被老师抓到,并被老师教导和放回,使“我”知错改错的事。而“我”第一次偷改试卷没有特殊的情节,不能为本文中心服务,所以作者只用了一句话带过,一方面做到详略得当,另一方面顺利引出下文。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写作方法的理解能力。文章在写作时要详略有序,本文主要讲的是“我”在第二次偷改试卷时受到的教育和老师的做法对“我”的影响,因此这部分内容要详写。文中写第一次偷改试卷,是为了引出“我”第二次偷改试卷这件事,因此用一句话
来概括,引出下文即可,不需要详写。
5.老师这样说、这样做是在维护“我”的自尊心,他知道“我”偷改试卷的目的,也相信“我”并不是坏孩子,他这样做是为了让“我”知错改错,做一个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