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
鲜花吐芬芳,杨柳抚脸颊;泉水响叮咚,乐曲绕山梁 …...此情此景,令人心旷神怡。眼睛感知了万物图景,而耳感知了声音世界。
那么,人的身体中有
哪些感觉器官?它们具有
怎样的感觉功能?它们是
怎样感觉周围环境的呢?
如果失去了感觉,人们的
生活将会怎样?
第5节透镜和视觉
利用照相机拍照,可以让景色留存为永久的记忆;利用投影仪可以看到放大的图像;利用显微镜可以看到微小的物体,如洋葱表皮细胞;利用望远镜可以观察到遥远的物体,如月球上的环形山。照相机、投影仪、显微镜、望远镜等都是光学仪器,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的部件?其工作原理上有什么异同之处?
第2课时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第5节透镜和视觉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凸透镜能够成倒立的实像,像和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放大镜其实是凸透镜,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结构,能够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
那么,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有什么规律可循?
1.探究问题。物体经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正倒、虚实跟物距有什么关系?
2.设计实验。对探究问题,物距是自变量,实验中需要改变物距。我们可以把物体放在距凸透镜比较远的位置开始实验,然后逐渐减小物距,观察物体所成像的情况。由于凸透镜对光的会聚程度跟它的焦距有关系,我们可以重点观察物距小于、等于或大于1倍焦距、2倍焦距时… …物体成像的情况。
3.进行实验。选择一块焦距f= 的凸透镜, 用点燃的蜡烛烛焰做物体,用白色硬纸板做光屏来承接蜡烛烛焰的像,研究蜡烛烛焰所成的像。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调节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处于同一高度。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做?
5cm
10cm
答使像成在光屏中间,便于观察。
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蜡烛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出物距u和像距v。将蜡烛逐次移近凸透镜,重复上面操作。
当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如何确定像距?
光屏在某位置时像最清晰,向前或向后移动光屏,像都会变模糊,则此位置即为像的位置。
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当2f>U>f成倒立、放大 实像。
当蜡烛移近凸透镜,在光屏上观察不到蜡烛烛焰的像时,撤去光屏,试着从光屏一侧向凸透镜方向观察,能否观察到蜡烛烛焰的像?像的大小正倒怎样?像的位置在哪里?
能。正立、像与物在凸透镜的同侧。
4.记录实验数据。
像的性质 实验序号 物距/cm 像距/cm
倒立、缩小的像 1
2
倒立、等大的像 1
倒立、放大的像 1
2
正立、放大的像 1
2
5.分析与论证。像的正倒。成倒立的像?
成正立的像?
像的虚实。
成实像?
成虚像?
像的大小。成缩小的实像?
成放大的实像?
能否成缩小的虚像?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
物距小于一倍焦距。
U>f。
U物距大于二倍焦距。
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
不能
f=5cm
15
7.5
25
6.25
10
10
6
30
7.5
15
4
3
6.实验结论。
当u f时,蜡烛烛焰成倒立、缩小的 像。
当f u 2f时,蜡烛烛焰成倒立、放大的 像。
当u f时,蜡烛烛焰成正立、放大的 像。
>2
实
<
<
实
<
虚
一倍焦距点是成实像还是虚像分界点。
二倍焦距点是成放大实像还是缩小实像的分界点。
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 ;
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 ;
当U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时,成 。
倒立、缩小的实像
倒立、等大的实像
倒立、放大的实像
凸透镜能成放大的虚像但不能成缩小的虚像。
1.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理解了实像与虚像的区分,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清晰的像是虚像,清晰的像是实像
B.观察到的是实像,观察不到的是虚像
C.和物体相比,放大的是虚像,缩小的是实像
D.不能在光屏上成的是虚像,能在光屏上成的是实像
D
2.如图所示,“胜哥”的新家采用了人脸识别系统来开门,识别系统的摄像头可以自动将镜头前1 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相片传递给计算机进行人脸识别,那么由此我们可以获得摄像机的镜头的相关信息---( )
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7m
B.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5m
C.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3m
D.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1m
D
3.“胜哥”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距透镜9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10 cm
B.8 cm
C.6 cm
D.4 cm
C
B.
C. D.
4.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首先需要调整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主光轴上,下列照片中的情况属于调整好的是---( )
A
5.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焦点,P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倍焦距。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B
6.“胜哥”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做了如下实验:
①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②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图乙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②中,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实验②中,像到透镜的距离一定大于20cm
C.若增大蜡烛与透镜的距离,所成的像会变小
D.若蜡烛与透镜的距离大于10cm,则在另一侧通过透镜可以观察到烛焰正立、放大的虚像
D
“胜哥课程”版权声明
“胜哥课程”工作室的课件资料的版权属于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 购买下载的课件仅限购买者本人使用,可以用于自己研究学习、课堂教学,但无传播权,禁止传播,如传播造成的后果将负法律责任。带“胜哥课程”的教学视频仅限本课件使用,如移植其它课件请联系本人,限时免费。只要购买使用“胜哥课程”则视作同意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