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第二单元 文言基础 限时训练1 文言实词(含解析)-《巅峰突破》2026版语文高三一轮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02第二单元 文言基础 限时训练1 文言实词(含解析)-《巅峰突破》2026版语文高三一轮复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05 15:3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巩固卷
第二单元 文言基础
限时训练1 文言实词
满分54分 限时60分钟
请选出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54分)
1.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无罪而就死地 就:走向    B.挟太山以超北海 超:超过
C.度,然后知长短 度:丈量    D.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 刑:处罚
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明于治乱(治理)    争宠而心害其能(嫉妒)
B.博闻强志(学识)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聪明)
C.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处境艰难)    其文约,其辞微(简约)
D.举类迩而见义远(近)    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看见)
3.下列每组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引以为流觞曲水  引壶觞以自酌    B.茂林修竹  邹忌修八尺有余
C.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D.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人君当神器之重
4.下列对句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郦元以为下临深潭”与“酾酒临江”两句中的“临”字含义相同。
B.“而此独以钟名”与“名余曰正则兮”两句中的“名”字含义相同。
C.“殆与余同”与“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两句中的“殆”字含义不同。
D.“盖叹郦元之简”与“简能而任之”两句中的“简”字含义不同。
5.下列对词语中加点的字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博闻强志”与“舅夺母志”中的“志”字含义不同。
B.“日薄西山”与“邻之厚,君之薄也”中的“薄”字含义相同。
C.“物是人非”与“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中的“物”字含义相同。
D.“贻笑大方”与“魏王贻我大瓠之种”中的“贻”字含义相同。
6.下列对句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羝乳乃得归”与“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中的“乳”字含义和用法都相同。
B.“微风鼓浪”与“一鼓作气”中的“鼓”字含义不同,用法相同。
C.“素善留侯张良”与“善万物之得时”中的“善”字含义和用法都不同。
D.“则刘病日笃”与“而木之性日以离矣”中的“日”字含义不同,用法相同。
7.下列对句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劳苦倦极”与“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中的“极”字含义相同。
B.“及卫律所将降者”与“田园将芜胡不归”中的“将”字含义不同。
C.“以子之道,移之官理”与“行军用兵之道”中的“道”字含义相同。
D.“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与“度义而后动”中的“度”字含义不同。
8.下列对句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绝江河”与“枯松倒挂倚绝壁”两句中的“绝”字含义相同。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与“水波不兴”两句中的“兴”字含义相同。
C.“古之学者必有师”与“齐师伐我”两句中的“师”字含义不同。
D.“师不必贤于弟子”与“益慕圣贤之道”两句中的“贤”字含义不同。
9.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移风易俗,民以殷盛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B.世间行乐亦如此   须行即骑访名山
C.山不厌高       学而不厌    D.轻拢慢捻抹复挑   商人重利轻别离
10.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D.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11.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自京师乘风雪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B.莫辞更坐弹一曲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C.失其所与,不知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D.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族庖月更刀,折也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非能水也 ②小学而大遗 ③大江东去 ④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⑤圣益圣 ⑥栗深林兮惊层巅
A.①③/②⑤/④⑥    B.①/②⑤/③④/⑥    C.①③/②④/⑤⑥    D.①/②⑤/③/④⑥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
A.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渔人甚异之
B.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范增数目项王
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左右欲刃相如
1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自是者不彰    B.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C.风乎舞雩    D.刑于寡妻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同“凭”,乘    
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同“早”,早晨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同“斑”,头发花白    
D.技盖至此乎       同“概”,大概
1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B.望美人兮天一方
C.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D.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遵守约定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恶势力的帮凶
C.视为止,行为迟    两个词,行,动作;为,因此    D.石苍黑色,多平方 两个词,平,平坦的;方,方形的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信”的意义与例句中的“信”相同的一项是(  )
例:信笔涂鸦
A.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B.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C.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D.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答案全解全析
1.B 2.C 3.B 4.A 5.A 6.B 7.A 8.A 9.C
10.C 11.B 12.B 13.B 14.A 15.D 16.D 17.B 18.D
1.B 超:跃过。
2.C A.治,指国家安定。B.聪,明察。C.正确。D.见,表现,后作“现”。
3.B A.疏导使流/举,拿。B.高/长,这里指身高。C.年长的人/统治、治理。D.对等,比得上/主持,掌握。
4.A A.“含义相同”错误。靠近/面对。B.正确。均为“命名,取名”的意思。C.正确。大概/近,接近。D.正确。简略/选拔。
5.A A.正确。记/志向。B.“含义相同”错误。迫近/变得薄弱。C.“含义相同”错误。客观存在的各种物质、物体/众人。D.“含义相同”错误。遗留/赠送。
6.B A.“含义和用法都相同”错,应是用法相同,含义不同。名词作动词,生子/名词作动词,喂奶、哺育。B.正确。名词作动词,激荡、掀动/名词作动词,击鼓。C.“含义和用法都不同”错误,应是用法相同,含义不同。形容词作动词,交好、友善/形容词作动词,羡慕。D.“含义不同”错,应是“含义和用法都相同”。都是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7.A A.“含义相同”错。疲困/最、非常,表示最高程度。B.率领/将要。C.均指方法。D.估计/考虑。
8.A A.“含义相同”错误。横渡/陡峭的。B.正确。都是“起”的意思。C.正确。老师/军队。D.正确。超过/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9.C A.改变/轻易。B.享受/离去。C.都是“满足”的意思。D.轻轻地/轻视。
10.C A.壮健,强盛/有余。B.路,道路/风尚。C.都是“借助”的意思。D.老师/拜……为师。
11.B A.这里是“冒”的意思/顺随。B.都是“再”的意思。C.结交、同盟/赞成。D.(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众、群。
12.B ①水,名词作动词,游泳。②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③东,名词作状语,向东。④中,名词作状语,从中间。⑤圣,形容词作名词,圣人。⑥栗,使动用法,使……战栗。故②和⑤是一类,③和④是一类。
13.B A.乱,使动用法,使……乱/异,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B.腰,名词作动词,在腰间佩戴/亲,名词作动词,以……为亲。C.上,名词作状语,向上/目,名词作动词,递眼色。D.南,名词作状语,向南/刃,名词作动词,杀。
14.A A.“是”,意动用法,认为……对。B.“树”,名词作动词,种植。C.“风”,名词作动词,吹风。D.“刑”,名词作动词,做榜样。
15.D “盖”,同“盍”,何、怎么。
16.D A.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时间词,今年的下一年。B.美人:古义,指所思慕的人;今义,美貌的女子。C.亲戚:古义,内外亲属;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D.肥饶:古今意思相同,肥沃富饶。
17.B 爪牙:人或动物的爪脚和牙齿。
18.D 例句中的“信”是“任凭,随意”的意思。A.诚信的。B.言语真实,诚实。C.的确,确实。D.任凭,随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