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高考模块专项卷
第六单元 语言文字运用
常考题型10 仿用句式与扩展语句
满分18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5分)
在巴黎奥运会女子羽毛球单打颁奖仪式上,中国选手何冰娇一手举起银牌,另一只手拿起了一枚来自西班牙队的pin,因为在此前的半决赛中,她的对手、西班牙选手马林因伤退赛。西班牙奥委会、马林本人对何冰娇的举动表达了感谢,国际奥委会对此更是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场上场下的友谊时刻发生,这也是体育的意义所在。”
20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我们经常听到运动员们提到换pin。pin是徽章的意思,奥运pin则是奥运期间的一种纪念品,通常由奥运会主办方、参赛代表队、赞助商或者相关机构推出。在巴黎奥运会期间,包括中国运动员在内的许多参赛运动员都兴致勃勃地与他人换pin,这也让pin着实又火了一把,也让更多观众注意到了“换pin”这项拥有128年历史的奥运会“非官方项目”。“换pin”文化也让奥运会不仅是竞技体育比拼的舞台,更是一个无声的“换pin”战场。
文中第二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连续运用了两个比喻来表现“换pin”文化对奥运会的作用,请仿照该句的句间关系写一个复句,连用两个比喻来表现“春风”的作用。要求:语意完整,使用比喻,喻体贴切,句式大致相似,语言表达流畅。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3分)
实际上,在传播学中,人设建构并不新鲜。一个有效的人设,如同一张简明扼要的名片,能帮人快速完成形象描述、认知、建构等过程,在提升传播效率上发挥积极作用。比如,提到林黛玉,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才貌世稀的形象。回溯文学艺术长廊,这样成功的人物形象塑造,或者说人设打造数不胜数。
请仿照材料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选择文学艺术长廊中的一个经典人物形象进行描写。
3.请从我国古典文学中任意选取一两句与桥相关的古诗词,并以之为开头,续写下面的文字。要求:①紧扣句首观点,符合语境;②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③语意连贯,内容充实;④不超过96个字。(5分)
桥,是历史冷静的看客,它见证了繁华与凋敝,见证了得意与落魄,见证了悲欢与离合。翻开中国古典文学,多少美景,多少情意,都与桥息息相关。
4.很多成语都描绘了一幅图景。请你展开想象,从“披星戴月”“春风沂水”“车水马龙”三个成语中任选一个,将该成语描摹的情境写成一段生动形象的文字。要求:符合成语意义,描写细致,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150字左右。(5分)
答案全解全析
1.(示例1)春风不仅是为山川河流勾勒出美好景致的神奇画笔,更是一个播种希望的“播种机”。
(示例2)春风不仅是给予大地绚丽色彩的画家,更是一位唤醒生命的使者。
解析 解答本题,注意分析找到“春风”的恰当喻体,并套用原句的句式关键点。
第一步,分析“春风”的恰当喻体:春天,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百花争艳→可把“春风”比作画笔、播种机、画家、使者等。
第二步,套用原句的句式,“不仅是……更是……”表示递进关系→如:春风不仅是为山川河流勾勒出美好景致的神奇画笔,更是一个播种希望的“播种机”。
技法点拨
仿句的“六个一”原则
素材积累
马林为何冰娇颁奖 她们续写关于奥林匹克的故事
还记得巴黎奥运会羽毛球项目女单颁奖仪式上出现的暖心一幕吗 女单亚军中国选手何冰娇带着西班牙奥委会徽章站在领奖台上。
在巴黎奥运会羽毛球女单半决赛上,何冰娇与西班牙选手卡罗琳娜·马林狭路相逢,但马林在比赛中受伤离场,何冰娇进入女单决赛最终摘得银牌,赛后颁奖时她拿着徽章,希望把马林的精神带到赛场。那一刻,奥林匹克价值观的意义有了具象化的表达。3个多月后,两个人的故事在西班牙有了后续。
西班牙第一届“变革赛道”奖颁奖典礼上,表彰通过体育价值促进社会进步的个人和团体,何冰娇获奖。在颁奖仪式上,马林作为颁奖嘉宾为何冰娇颁发奖杯。“在我的生命中,我无法想象有人能够为我送上那样的一个时刻,我会永远感激,这一刻永存我心。我没有获得奖牌,但我获得了善意和支持,这一点要比获得奖牌更加重要。”马林动情地说道。巴黎奥运会后3个多月,马林再次与何冰娇见面拥抱,并把奖杯递到了何冰娇的手上。这一刻,颁奖仪式现场掌声雷动。
“大家好,我是何冰娇,来自中国。”何冰娇用并不熟悉的西班牙语向现场观众问候,随后她用英文发言表达感谢,“感谢主办方能够邀请我来到西班牙,并为我颁发这个奖项。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卡罗琳娜·马林一直在向我展示她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也一直想去感谢她,谢谢你,马林。”这一刻,从巴黎到西班牙,全世界再一次见证了奥林匹克的真正意义!
2.(示例1)提到孙悟空,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不屈不挠的形象。
(示例2)提到贾宝玉,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不拘礼节的形象。
解析 解答本题,注意抓住人物形象的特点,以及原句的句式结构特点关键点。
原句 仿句
人物形 象特点 林黛玉(才貌世稀) 如:孙悟空(不屈不挠)、贾宝玉(不拘礼节)
句式结 构特点 提到……(某人物),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两句形容该人物的对仗工整的句子+一个形容该人物的四字词语)的形象。
思维突破
本题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有诗句,考生不要因此误以为必须写古代文学人物,写现代文学人物也可以,只要能用对仗工整的句子概括出其特点即可。如:提到大卫·科波菲尔(某人物),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苦难中寻找美好,勇敢去挑战现实”、坚韧不拔(两句形容该人物的对仗工整的句子+一个形容该人物的四字词语)的形象。
知识拓展
宝黛初见时宝玉眼中的黛玉
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
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3.(示例1)“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诗人李白笔下的凤凰桥与济川桥,姿态优雅,在明艳的秋阳里,映幻出奇异璀璨的色彩。透过斑斓的光影,我们分明看到了流浪四方的李白与谢在双桥上的精神聚合与沟通。
(示例2)“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是风流才子杜牧笔下的二十四桥与披着银辉的玉人,箫声缥缈,在已凉未寒的江南秋夜里细语。透过皎洁的月光,我们分明感受到了杜牧对老友韩绰的调侃和对重聚的向往。
解析 解答本题,要注意审读题干,明确要求。题干要求紧扣句首观点,符合语境,选取一两句与桥相关的古诗词,充分发挥想象,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来续写,注意字数要求关键点。
首先,分析材料,提炼观点。
意与落魄,见证了悲欢与离合。翻开中国古典文学,多少美景,多少情意,都与桥息息相关。
其次,根据要求,续写句子。
示例1:诗人李白笔下的凤凰桥彩。在双桥上的精神聚合与沟通。
示例2:这是风流才子杜牧笔下的二十四桥与披着银辉的玉人,箫声缥缈,在已凉。了杜牧对老友韩绰的调侃和对重聚的向往。
技法点拨
扩展语句答题策略“十二字诀”
4.(示例)披星戴月:街道为伴,扫帚为伍,他们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用双手清洁每一个角落。他们,就是环卫工人。高相莲,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她从事这份工作已经15年。每天,她和同事们凌晨四点多从家里出门,五点准时开始工作……夜色笼罩,他们十几年如一日地行走在朦胧月色中,身后留下一个洁净的世界。
解析 解答本题,注意挖掘题干中隐含的条件,发挥想象力,既可依托教材、现实中的人物事件来再现成语,也可虚构古今中外符合成语意义的场景关键点。
从题干中挖掘隐含的条件:
要求:描写细致,150字
回溯教材
成语溯源
春风沂水:形容春游的乐趣。该成语出自《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