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第六单元 语言文字运用 常考题型11 语言表达得体与图文转换(含解析)-《巅峰突破》2026版语文高三一轮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06第六单元 语言文字运用 常考题型11 语言表达得体与图文转换(含解析)-《巅峰突破》2026版语文高三一轮复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9.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05 15:3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部分 高考模块专项卷
第六单元 语言文字运用
常考题型11 语言表达得体与图文转换
满分24分
1.下面是振华中学文学社社长草拟给高校一位《乡土中国》研究专家的邀请函,其中有四处表达错误,请指出并修改。(4分)
  我是振华中学的文学社社长,您的《<乡土中国>名作细读》一经出版便深受读者所喜爱,您的大名,振聋发聩。您在《乡土中国》的研究方面造诣颇深,实在令人钦佩。1月5日下午,我校将举行“读书节”开幕式,诚邀您作《乡土中国》读后感写作的辅导报告,希望您能拨冗前来,现随函寄去十篇《乡土中国》的读后感,我有一篇屈居其中。请您拜读和指教,不胜感激。我和同学们热切期待您莅临指导!
振华中学文学社
2024年1月2日
                             
                             
                             
                             
2.下列选项的几种情境中,引用古诗文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
A.某校高三年级举行线上成人仪式后,同学们纷纷点赞、留言,相互勉励。小夏留言: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B.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大学,李明给他送行时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珍重啊!”
C.陆游有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只有勇于实践,努力攀登,最终才能到达山顶,欣赏到最美的风景。
D.“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胡天八月”,雄奇壮美的边塞风景,照亮了岑参建功立业的理想。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5分)
  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是广为流传的千古名句,由于涉及较深的传统文化知识和物理知识,老师教学时往往不解释,解释也多有误会,说应该是“白烟”,李白可能因为欣赏瀑布太久眼花而看成紫色。
要把“生紫烟”现象说清楚,得先从光的传播说起。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波长不一的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当它进入大气层后,会跟空气分子、尘埃、气溶胶等介质相遇,从而产生散射。散射强度与波长成反比,(  )秋高气爽或雨过天晴时,大气中的尘埃和气溶胶较少,阳光在大气分子强烈的散射下,其中的蓝光和紫光会散射到四周甚至布满天空,而人眼对蓝色更加敏感,对紫色感觉次之,所以天空看起来呈蔚蓝色。
有人会问,既然人眼更易感受到蓝光,那李白为何不写成“生蓝烟”呢 一是很可能李白观看瀑布时,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香炉峰上气流分子的直径和紫光的波长差不多,所以散射光中紫光最强,散射最多,很容易被人看到。二是相对天空而言,香炉峰距离观察者更近,使人更容易看到紫光。
根据图中信息,请在括号内填入一个包含并列关系的语句。要求对红光、蓝光和紫光的特点进行比较,表达简洁流畅,符合语境。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
  滑雪运动可以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尤其是体温调节。当冷空气刺激人体时,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下,皮下血管会充血,血流速度加快,从而增强人体的抗寒性。此外,由于滑雪姿势是“骑马式”,山地的滑雪环境以及滑雪速度变化引起的起伏,可以促进呼吸系统调节,促进血液循环。
滑雪也是一项有氧运动,多练习,可以增加人体的肺活量,锻炼心肺功能,因为空气是冷的,不能直接张大嘴巴呼吸,所以我们必须小口呼吸。
在滑雪运动中,要做一个优美的动作,需要身体各个关节的完美配合。滑雪除了锻炼协调能力,对于人体几乎所有的关节都能起到比较良好的锻炼作用,从而增强身体的柔韧性。除此之外,滑雪运动还可以锻炼人们的顽强意志,培养勇敢、坚强、果断的性格,使人心胸开阔。
根据文段内容,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每处不超过10个字。
                             
                             
                             
5.下图是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标志,请描绘并阐释该标志的寓意。(6分)
                             
                             
                             
                             
答案全解全析
1.第一处:“深受读者所喜爱”句式杂糅,将“所”删去。
第二处:“振聋发聩”使用不当,改为“如雷贯耳”。
第三处:“屈居其中”谦敬失当,改为“忝列其间”。
第四处:“拜读”谦敬失当,改为“审读”。
解析 解答本题,应注意给研究专家写邀请函时,涉及自己要用谦辞,涉及对方要用敬辞关键点。
辨析
第一处 原句中,“深受……喜爱”和“为……所喜爱”两种句式杂糅,可将“所”删去。
第二处 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此处需使用形容人的名声大的成语→如雷贯耳等。
第三处 屈居,委屈地处于(较低的地位)。用于对方,是敬辞。此处指自己的作品,应换成谦辞→忝列其间等。
第四处 拜读,敬辞,阅读。用于自己读对方的作品。此处指请专家读自己的文章,应换成谦辞→审读、斧正等。
归纳总结
谦敬用语顺口溜——“家大舍小令外人”
“家大”,即对别人称呼家里比自己年龄大的人,一般用“家”修饰,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兄。“舍小”,即对别人称呼家里比自己年龄小的人,一般用“舍”修饰,如舍弟、舍妹等。“令外人”,即称呼别人家中的人,一般用“令”表示尊重,如令堂、令郎、令爱等。
2.A 解析 本题设置了几种不同的情境,引用古诗文时要注意诗句的内涵及交际对象关键点。
( )
      ↓
(√)
技法点拨
语言得体的“拿捏技法”
3.红光波长最长,蓝光次之,紫光最短;紫光相对散射强度最大,蓝光次之,红光最小。
解析 本题设置了跨学科学习情境,作答时注意审题,题干要求描述的对象有三个,可分别从横轴和纵轴两个维度进行比较关键点。
横轴(波长):从红外光(红外线)到紫外光(紫外线)→波长依次缩短。
纵轴(相对散射强度):从紫外光(紫外线)到红外光(红外线)→相对散射强度依次减小。
根据以上规律,代入红光、蓝光和紫光→推出答案:红光波长最长,蓝光次之,紫光最短;紫光相对散射强度最大,蓝光次之,红光最小→结合材料“散射强度与波长成反比”的提示→验证答案。
技法点拨
曲线图图文转换题解题技巧
(1)把握坐标内容。看清坐标的横轴、纵轴的具体内容,把握坐标代表的意义。
(2)把握曲线走向。曲线无论在区间中如何高低起伏,都有一个总体趋向。
(3)把握曲线特点。曲线的每一个转折点都体现了其特点,所以我们在解答这类题的时候,要注意把握曲线的特点。
4.①滑雪的好处 ②增加人体肺活量 ③锻炼意志,培养性格
解析 解答本题,注意将文段分层,提取各层要点,并观察思维导图中不同组成部分间的关系关键点。
通读材料可知,整个材料都在谈滑雪运动对人的好处,故第①空可填“滑雪的好处”之类的内容。
材料共三段,可对段落进行分层,根据每层要点可相应地概括出第②空和第③空要填写的内容。
第一段:(第1层),尤其是体温调节+进血液循环。
第二段:
第三段:(第1层)都能起到比较良好的锻炼作用,增强柔韧性+(第2层)
技法点拨
框架图类图文转换题解题技巧
(1)明确陈述对象及题干要求是什么。
(2)把握不同标识的内涵。方框(或圆圈)里的词语属于关键概念,是句子的“主干”;(带箭头的)横线代表事物发展的趋势或行为的走向;横线上的词语属于概念间发生关系的方式,起过渡和连贯作用。
(3)分析概念间的关系,看是否属于因果、条件、递进、并列、转折等关系,据此来选定词语进行连缀。
(4)概括答案。根据筛选的信息提炼相关要素,表述要准确、连贯、简明,注意字数要求。
5.(示例)该标志整体图形呈“几”字形,像舞动的红飘带;又像翱翔天际的巨龙,右侧龙头抬起。标志传达出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以及新时代的崛起与腾飞。
解析 解答本题,注意发挥想象力,联系地理、历史等相关知识来阐述关键点。
从整体上看,该标志的造型以“几”字为主,融入了“红飘带”“龙图腾”的元素,可分别从地理、历史、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
①地理角度:图形是“几”字的变体,体现了黄河的整体地理特征→象征黄河。
②历史角度: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飞九天→寓意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与再次腾飞。
③文化角度:红飘带在中华文化中象征着希望、辉煌、喜庆、传承、爱国等→连接古今文明。
技法点拨
徽标类图文转换题解题步骤
  (1)关注徽标名称,把握主题。
(2)拆解构图要素。注意变形的图案、文字等,展开联想,结合徽标名称,将构图要素与对应的客观事物联系起来。
(3)分析寓意。结合徽标名称,深入分析构图要素对应的客观事物所表达的寓意。
(4)注意汉字类徽标。对于汉字类徽标,要注意分析构成汉字的部件的外形特点,从而把握其寓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