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高考模块专项卷
第六单元 语言文字运用
单 元 提 升 卷 (二)
满分60分 限时6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①某年路过一家县城的中药铺,看到一副字体烫金的对联: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乃摘星汉;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为济生郎。
②“启明”“长庚”“南箕”“北斗”是神话的四方星宿,“牡丹”“芍药”“菊花”“梅花”是中国的四季名花。这样的联句挂在中药铺里,上联中的“摘星汉”应该是指医师,下联中的“济生郎”应该是指草药。我深为所动:一家县城中药铺有这样高远的专业追求,让人刮目相看。
③曾几何时,偶翻闲书,大概是20年前,见到一则逸闻:1789年清廷殿试后,皇上见高中探花的考生一只眼大一只眼小,龙心不悦,当场出对子难为他: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手。该考生当即应对: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为探花郎。
④皇上以四方星宿入题,以“摘星手”自称,显示的是所谓“帝王气象”;而该考生以四时名花应对,“探花郎”一语不失为“妙对”。不过,谁都不会想到,多少年后,这副对联会被一个小县城的中药铺借用,而且用得真是地方,不由让我也想拟一副对联:医生是白衣天使,以星宿称之,恰如其分; 。
1.下列句子中的“难为”与文中加点的“难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似这般许多行李,难为老猪一个逐日家担着走。
B.这们冷天,我的儿,难为你想着来,快上炕来坐着罢。
C.难为你亲自端来,不吃太对不起你了。
D.欧阳雪:“于科长,佟小姐,干吗这样难为他呢 ”
2.根据材料,下列选项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②段画线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误。
B.第③段加点成语“曾几何时”的使用恰当。
C.第④段“探花郎”和“妙对”两处引号的作用不同。
D.第④段画横线处可拟为:草药享日月精华,以名花代之,当之无愧。
3.文中为什么说“‘探花郎’一语不失为‘妙对’” 请简要说明。(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主要症状为咳嗽、流涕、打喷嚏、鼻塞等,病因和疾病类型不同, A 。比如普通感冒主要以鼻咽部黏膜炎症为主要临床表现,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严重者除发热外,还可能感到乏力、四肢酸痛和头痛等。感冒主要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传播,也可通过被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染。
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常采用解热镇痛药、镇咳药物、减充血剂和祛痰药物,如速效感冒冲剂、盐酸氨溴索口服液等。目前尚无专门针对上呼吸道感染的特异性抗病毒药物,警惕滥用抗生素。对于 B ,无须特别治疗的患者,主要措施是注意休息,适当补充水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感冒症状严重者应及时就医。
普通感冒虽很常见,但其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且存在诱发其他疾病的风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研究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手段,对于防控感冒疫情有着重要的作用。
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5.对于文中加点的“速效感冒冲剂”,有人说这一药名起得不合逻辑,有人说可以使用。你的看法是什么 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4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AI“专家”在身边
在我国,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患病率、复发率、死亡率均处于较高水平。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主任医师武剑表示:“目前脑血管病专科医生仍存在巨大缺口,且各个中心诊疗水平 (1) ,如何借助大模型推动卒中的标准化诊疗是我们要努力推进的工作。”
①在传统的脑血管病诊疗流程中,②接触患者、临床查体、询问病情、书写病历,③医生需要按照患者的疾病特点,④结合脑海中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指南信息,⑤得出最终的诊疗方案。虽已形成体系,但在效率与精准度上仍存在局限。尤其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病情和持续更新的临床指南时,人脑的记忆与处理能力显得尤为“ (2) ”。此外,在临床病人较多或医生需要身兼临床教学等职责时,难免会影响效率或出现人力不能及的疏漏。
引入灵犀医学大模型之后,流程仍是如此,效率和精确度却能得到显著提升。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内科临床医生邳靖陶表示,在与新华三AI工程师合作的半年里,双方组成的专家团队共同经历了持续性的数据训练和模型调优,灵犀医学大模型已被“投喂”了超过20部临床指南,每部指南字数几万字到十几万字不等。通过大模型技术和对海量临床知识的交叉融合,灵犀医学大模型已被训练成一个能够分析病因成型、进行辅助检查、治疗推荐、诊疗流程管理的可交互“AI医生”,不仅能为医生提供精准的诊断治疗方案,还能在患者的就医全流程中给出标准化诊断辅助提示,从而帮助医生快速做出治疗决策,提高患者就医效率。
6.下列选项中引号的作用与文章标题中“专家”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
B.我们也仿照八股文章的笔法来一个“八股”,以毒攻毒,就叫做八大罪状吧。
C.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
D.“别舍不得花钱,得请一个好律师。”她说。
7.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8.第二段标序号的句子中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进行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9.文中“投喂”一词用得新颖、生动,请赏析其妙处。(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6分)
10.下面是关于大脑功能的思维导图,请将导图内容转述为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6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夏天会出汗,正常的出汗可以排毒,但绝对不能出汗太多,出汗太多会对身体造成危害。那么,怎样才算出汗异常 ①出汗异常有一个基本的决断标准,②如同等条件下,③和你一起吃饭的人无汗,④你却满头大汗,⑤就有可能出现是出汗异常。简单地说,如果不是因为运动、穿衣厚或炎热而导致出汗,或稍加运动就会 A ,那就意味着人体可能出现了异常情况,应引起重视。
出汗太多会对身体造成危害。身体里必需的电解质,如钠、钾等,会随着汗液排泄而流失。这些电解质直接影响着我们身体肌肉的功能,如心肌受到电解质流失的影响,会出现心慌、心动过速等;骨骼肌也会因电解质的流失受到影响,人会疲乏无力,甚至出现软瘫。这时必须紧急补充电解质,否则可能会引起心脏骤停。可见,(甲),但大汗会伤及身体的这种本能。身体虚弱到一定程度时,人体会丧失对汗液的控制能力。
中医认为出汗异常是病,是气虚、阳虚、阴虚等产生的结果。既然出汗过多是病,(乙) 中医止汗的药物往往离不开补气,补气的目的就是提高身体的固摄功能,防止身体“漏水”。除了大家熟悉的补气药生黄芪,还有一味药:浮小麦。浮小麦是取材于那些没长好的甚至有些干瘪的质地很轻的放在水里会漂浮在水面上的小麦而制成的一种常见的中药。这些没长好的麦粒,虽不入农户的法眼,却是止汗良药。此外,中医治疗心率过快、心动过速时,一般都会用到麦冬,麦冬能补心阴,充足的心阴可降低过亢的心火,心火降了,心率也就降下来了,心率下来了,出汗也就减轻了。乌梅对于止汗也有很好的效果。乌梅是酸的,酸味的药有收敛的功能,用乌梅可收敛汗液,且乌梅富含钾元素,我们出汗会流失大量的钾,这时用乌梅,不仅能及时补充钾,还能止汗,可谓 B 。
1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12.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进行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13.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
14.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15.根据材料内容,仿照画横线句子,请以文中加点的“生黄芪”为话题写一个句子。要求:语意完整,表达流畅。(5分)
答案全解全析
1.点拨 A项中的“逐日家”,意思是“天天;每天”。
D 解答本题,注意理解词语的意思,并结合选项中不同语境中的语气来判断同一词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关键点。
“难为”一词有以下几个义项:①使人为难;②多亏(指做了不容易做的事);③客套话,用于感谢别人代自己做事。文中加点的“难为”意思是“使人为难”。其他选项中“难为”的意义和用法见下面表格:
选项 意义和用法
A 多亏(指做了不容易做的事)
B 多亏(指做了不容易做的事)
C 客套话,用于感谢别人代自己做事
D 使人为难
综上所述可知,D项中的“难为”与文中加点的“难为”意义和用法相同,故选D。
2.C 解答本题,注意区分标点符号的用法和成语的含义关键点。
选项 分析 判断
A 八个引号引用的是前文提到的星宿和名花的名称,两个并列句子中没有其他标点,用逗号隔开即可,故第②段画线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
B “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结合后文语境“大概是20年前”可知,选项望文生义,将该成语误解为“时间过去了很久”,故该成语的使用不恰当
C “探花郎”的引号标示直接引用,“妙对”的引号标示强调,故两处引号的作用不同 √
D 对联的原则之一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字是仄声,下联末字是平声。而选项中对联的末字“愧”是仄声,不符合对联的原则
知识拓展
“东启明西长庚”和“南箕北斗”
(1)“东启明西长庚”
“东启明西长庚”指的是金星,金星是整个天空中除了太阳和月亮之外最亮的自然天体,在中国古代被称为“太白金星”。金星清晨出现在东方的天空,被称为“启明星”;晚间出现在西方的天空,被称为“长庚星”或“昏星”。
(2)“南箕北斗”
“箕”和“斗”都是星宿名,当它们一同出现时,“箕”在南,“斗”在北。“南箕”四星连接起来,形状像簸箕,而“北斗”六星连接起来,形状则像古代盛酒的斗。后用“南箕北斗”比喻有名无实。《诗经·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3.①内容上:“探花郎”一语双关,一指进士及第中的第三名,二指探寻名花的雅士。考生自称“探花郎”,贴合身份。②气势上:皇上以“摘星手”来凸显自己的地位,展现出帝王的威严和气势;考生以“探花郎”回应,气势上不落下风。③结构上:工整而巧妙地应对上联的“摘星手”。④原则上:合乎对联“仄起平落”的要求。
解析 解答本题,注意从对联的内容、气势、结构、原则等角度探究关键点。
内容上:“臣为探花郎”巧妙回应了自己的身份,一语双关→一指进士及第中的第三名,二指探寻名花的雅士→既符合当时的场景,又展现了自己的才思敏捷和应对能力。
气势上:
结构上:“摘星手”和“探花郎”均为偏正结构,对仗工整。
原则上:上联末字“手”为仄声,下联末字“郎”为平声,合乎对联的“仄起平落”的要求。
技法点拨
对联的“八相”要求
(1)字数相等,结构相协(断句一致)。
(2)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3)内容相衔(相关),意义相应。
(4)音调相和,平仄相对。
4.A.症状也会有所不同 B.感冒症状轻微
解析 解答本题,可根据前面所讲的“瞻前顾后”的原则进行分析,注意分析空缺处前后的语意要点关键点。
A处,横线前面强调感冒的“病因和疾病类型不同”,横线后面详细列举了不同程度的感冒的不同症状→此处可填“症状也会有所不同”之类的内容。
B处,横线后面提到“无须特别治疗的患者,主要措施是注意休息”,再结合后文的对照句“感冒症状严重者应及时就医”→此处可填“感冒症状轻微”之类的内容。
5.(示例1)不合逻辑,“速效感冒”有“速效得感冒”之意,违背了“速效治疗感冒”的初衷,从这个角度理解,药名不合逻辑。
(示例2)可以使用,“速效感冒冲剂”是“速效治疗感冒的冲剂”的简称,已经约定俗成,众所周知,从这个角度理解,药名可以使用。
解析 本题是开放性题目,答题时注意从句意理解和约定俗成的角度分析,角度不同,可得出不同的结论关键点。
①句意理解的角度:“速效感冒”可理解为“速效得感冒”,与“速效治疗感冒”的初衷相悖→不合逻辑。
②约定俗成的角度:“速效感冒冲剂”是“速效治疗感冒的冲剂”的简称→可以使用。
以上两种看法都可以采纳,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6.B 本题中几个选项的句子均来自教材,答题时要注意结合所学内容,区分引号的不同用法关键点。
选项 分析
A 引号中的内容是作者引用自己所写的小说中的内容,故该选项中引号的作用是标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
B “八股”是特殊含义,指党八股的“八大罪状”;文章标题中的“专家”也是特殊含义,指灵犀医学大模型(AI医生)。故该选项中引号的作用是标示特殊含义,与“专家”的引号作用相同。
C “木”是作者要着重论述的对象,故该选项中引号的作用是标示语段中需要着重论述或强调的内容。
D 引号内的语句是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的对话内容,故该选项中引号的作用是标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
回溯教材
教材中的引号用法示例
(1)一套“学生腔”,没有一点生动活泼的语言。[《反对党八股》(节选)]
→标示特殊含义,“学生腔”一般指词汇贫乏、呆板无生气的言语、文风。
(2)“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拿来主义》)
→三个引号均标示语段中需要着重论述或强调的内容。
(3)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包身工》)
→“慈祥”是反语,讽刺刻薄的老板们。
(4)方圆跋涉了5000余里,终于使县委抓到了兰考“三害”的第一手资料。(《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三害”是简称,实际指内涝、风沙、盐碱三种自然灾害。
(5)这使我想起了农民送给他的“泥腿子专家”“泥腿子院士”的称谓。(《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泥腿子专家”“泥腿子院士”是别称,是农民对袁隆平院士亲切、尊敬的称呼。
7.(示例)(1)参差不齐 (2)捉襟见肘
解析 解答本题,可根据前面所讲的挖空填成语的“逆推法”,先还原句意,再逆推、比较,得出最佳成语关键点。
(1)处,通读后还原句意——各个中心诊疗水平不一致,故此处需填写形容水平有差异的成语→参差不齐等。
(2)处,通读后还原句意——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病情和持续更新的临床指南时,人脑的记忆与处理能力显得尤为不足,故此处需填写形容无法较好完成任务、能力不足的成语→捉襟见肘等。
8.②将“临床查体”与“询问病情”调换顺序。③把“按照”改为“基于”或者“根据”。
解析 解答本题,注意联系常见病句类型,思考语句是否存在逻辑问题、是否搭配不当等关键点。
②接触患者、临床查体、询问病情、书写病历
③医生需要按照患者的疾病特点
归纳总结
常见的正确逻辑顺序举例
(1)生物进化顺序:生长—发展—演变。
(2)产品买卖顺序:产品研发—生产—销售(购买)—售后(维修)。
(3)如何看待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扬—创新。
(4)研究顺序:实地调查—分析论证—做出判断(下结论)。
(5)时间顺序:过去—现在—未来。
(6)空间顺序:点—线—面。
(7)科学成果转化顺序: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常见逻辑顺序: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由特点到用途,由主要到次要,等等。
9.“投喂”一词使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把无生命的灵犀医学大模型当成有生命的动物来写,形象地表明灵犀医学大模型吸收融合了多部临床指南,具备了海量的临床知识,功能十分强大,已经成为一个能够分析病因成型、进行辅助检查、治疗推荐、诊疗流程管理的可交互“AI医生”。字里行间表现出作者的惊讶与赞叹。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指出具体的修辞手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最后分析表达的感情关键点。
首先,指出修辞手法:
“灵犀医学大模型”本来是无生命的事物,此处用“投喂”,将其当成有生命的动物来写→“投喂”一词使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
然后,分析表达效果:
灵犀医学大模型已被“投喂”了超过20部临床指南,每部指南字数几万字到十几万字不等。
通过大模型技术和对海量临床知识的交叉融合,灵犀医学大模型已被训练成一个能够分析病因成型、进行辅助检查、治疗推荐、诊疗流程管理的可交互“AI医生”。
最后,分析表达的感情:
“投喂”一词,表现出作者对“灵犀医学大模型”能够吸收融合超过20部临床指南的惊讶与赞叹。
技法点拨
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四大角度”
(1)词语锤炼:看是否存在推敲炼字等情况。
(2)句式选择:看是否存在长短句、整散句等情况。
(3)修辞运用:看对应词句是否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
(4)语气情感:看语句是否流露出明显的感叹之情、批判之意等。
10.人的左脑处理与意识、学术、语言相关的活动,负责语言操作、逻辑推理等逻辑思维,有逻辑性、顺序性的特点;人的右脑处理与本能、创造、艺术相关的活动,擅长灵感、顿悟等形象思维,有从整体到局部、从模糊到清晰的特点。
解析 解答本题,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梳理信息,分清不同层级主题间的包含关系关键点。
首先对思维导图中的信息进行提炼,然后转化成下面一目了然的表格形式,最后从思维特点、负责分工、处理活动三个方面来整理作答即可。
左脑(逻辑思维) 右脑(形象思维)
思维特点 逻辑的、顺序的 从整体到局部、从模糊到清晰
负责分工 语言操作、逻辑推理 灵感、顿悟
处理活动 意识、学术、语言 本能、创造、艺术
11.(示例)A.大汗淋漓 B.一举两得
解析 解答本题,可根据前面所讲的“瞻前顾后”的原则来分析关键点。
A处:根据横线前面的内容可知,这里说的是“出汗”,再结合横线前面的“或稍加运动就会”可知,这里应该是说稍加运动就会出很多汗,故此处需填写形容出汗很多的成语→大汗淋漓、汗如雨下、汗流浃背等。
B处:根据横线前面的“这时用乌梅,不仅能及时补充钾,还能止汗”可知,这里从正面阐述用乌梅同时具有的两种好处,故此处需填写形容做一件事能起到两种效果的成语→一举两得、一箭双雕、一石二鸟等。
知识拓展
成语故事——一箭双雕(白话版)
南北朝时,北周有一个叫长孙晟的人,懂军事,擅长射箭。出使突厥时,突厥首领摄图常和他一块儿出去打猎。首领摄图挽留他同住了一年,才让他回国。有一次,他和首领摄图正在打猎,摄图忽然看见天空中两只雕在争夺肉块,就交给长孙晟两支箭,让他射下来。长孙晟纵马跑向前去,拉开弓,只发一支箭,就把两只雕都射落下来了。
12.①改为“出汗异常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标准”。⑤改为“就有可能是出汗异常”。
解析 解答本题,注意先用语感审读法,再结合常见病句类型进行分析关键点。
①出汗异常有一个基本的决断标准
⑤就有可能出现是出汗异常
点拨 “决断”vs“判断”
决断:拿主意,做决定;决定事情的魄力。如:无从决断。
判断:断定。如:判断力、判断正误、判断标准。
归纳总结
实词、虚词、约数词重复示例
(1)实词重复。
如:津津乐道地谈论。(“道”与“谈论”重复)
(2)虚词重复。
如:付诸于流水。(“诸”是兼词,这里相当于“之于”,与“于”重复)
(3)约数词重复。
如:车程大约两个小时左右。(“大约”与“左右”重复)
13.(甲)出汗确实是身体的本能 (乙)那么我们该如何止汗
解析 解答本题,注意根据前面所讲的“瞻前顾后”的原则来分析,抓住语段内的关键词关键点。
(甲)处位于段尾,总结上文。括号后面“这种本能”中的“这”是对上文的近指,据此可知,补写的句子中需有“本能”一词;再根据“但大汗会伤及身体的这种本能”可知,此处前后是转折关系→括号内应填写“出汗确实是身体的本能”之类的内容。
(乙)处位于段首,总起下文。括号前面提到“出汗过多是病”,括号后面提到止汗的药物,再结合此处后面的问号可知→括号内应填写“那么我们该如何止汗”之类的内容。
技法点拨
依据标点来补写
(1)问号:空缺前有问号,所要补写的语句往往是答句;空缺后有问号,所要补写的语句往往是设问句或反问句。
(2)分号:空缺前后出现分号,所要补写的语句应与上下句在内容上构成并列关系,在句式上保持一致。
(3)冒号:空缺前有冒号,所要补写的语句可能是总结上文句;空缺后有冒号,所要补写的语句可能是总起下文句。
14.浮小麦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它取材于小麦,那些小麦没长好,甚至有些干瘪,质地很轻,放在水里会漂浮在水面上。
解析 解答本题,注意首先挑出主干句,然后找出修饰语并将其变为短句,按序排列,连缀起来,最后整合成答案关键点。
首先,挑出主干句。
主语:浮小麦 谓语:是 宾语:一种常见的中药
其次,找出修饰语。
修饰语:取材于那些没长好的、甚至有些干瘪的、质地很轻的、放在水里会漂浮在水面上的
最后,整合成答案。
浮小麦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它取材于小麦,那些小麦没长好,甚至有些干瘪,质地很轻,放在水里会漂浮在水面上。
15.生黄芪能补气,充足的气可提高身体的固摄功能,固摄功能提高了,身体“漏水”也就不存在了,身体“漏水”不存在了,出汗过多的情况也就缓解了。
解析 解答本题,注意首先分析例句的句式、修辞特点,然后压缩提取材料中有关生黄芪功能的信息,最后代入句式整合成答案即可关键点。
首先,分析例句的句式、修辞特点。
例句:麦冬能补心阴,充足的心阴可降低过亢的心火,心火降了,心率也就降下来了,心率下来了,出汗也就减轻了。
然后,压缩提取材料中有关生黄芪功能的信息。
材料信息:中医止汗的药物往往离不开补气,补气的目的就是提高身体的固摄功能,防止身体“漏水”。除了大家熟悉的补气药生黄芪……
最后,代入句式整合成答案。
根据前面总结的句式、修辞特点,将生黄芪补气的一系列原理、过程套入例句句式进行整合,即可得出答案。
回溯教材
青蒿素——中华百草园献给世界的礼物
我对中草药从好奇转化为热衷。那两年半的训练,使我发现了中医药学的丰富宝藏,领悟了中国传统哲学有关人体和宇宙的精妙思想。在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科学紧密结合的原则下,我的团队运用现代科学和技术,继承了中医药学的精髓,成功地从青蒿中发现并提取出青蒿素。
——屠呦呦《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