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高考模块专项卷
第五单元 古代诗文阅读
专项3 名篇名句默写
常考题型1 理解性默写
满分35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35分)
1.小明观看历史纪录片《大秦帝国》,其中讲述了秦始皇继承前代功业、靠武力征服天下的经历,他不禁联想到《过秦论》中的“ , ”两句。
2.古人常用叠词描摹事物,如《望海潮》(东南形胜)用“ ”描绘国泰民安的游乐景象;《梦游天姥吟留别》用“ ”描写烟雾缭绕之景,为仙人出场做铺垫。
3.小刚在修改作文时,推敲所引用的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的两句话,认为“ ”能用来表现人们得过且过已成习惯;而想要改变无所作为的现状,就要丢掉“ ”的做法。
4.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 , ”两句用了对比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会带来不同结果。
5.小明向学长请教语文学习之法。学长认为,语文学习重在积累,便借用《劝学》中行路的比喻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 。
6.登山过程中,山路曲折,天色渐暗,这时候,你想起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与此种景象相仿的句子: , 。
7.《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用比喻的手法刻画江水和山峰的句子是: , 。
8.《诗经·小雅·大东》云“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反用其意,“ , ”,以天地万象为宾客,极具豪迈之情。
9.某中学校长特意选取曹操《短歌行》中的“ , ”两句制成字画挂在办公室里,既表达对贤才的渴望,又显示对《诗经》的推崇。
10.《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批评某些“他植者”总是爱之太过,忧之太勤:旦视暮抚,已去复顾,甚至会“ , ”。
11.小娟在淮海战役纪念馆担任义务讲解员时,引用《过秦论》中的“ , ”两句,介绍了人民群众积极参军拥军,支援前线,帮助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淮海战役的胜利。
12.走上工作岗位的小刚将苏轼《赤壁赋》中“ , ”两句作为座右铭,提醒自己在物质诱惑面前保持廉洁之心,拒绝贪腐之念。
13.居安思危,力戒骄奢,是不变的治国之理。正如《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在分析了后唐盛衰的情况之后提出的告诫: , 。
14.王老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借用古诗词描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形象,小佳可以借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 , ”两句。
15.《涉江采芙蓉》中“ , ”两句,承“所思”“远道”而来,将读者的视线引向遥远的地方,读者似乎看到男主人公孤单、怅惘地伫立在路边,徒劳地向故乡的方向张望。
16.生死是人生大事,面对生死,陶渊明和王羲之不约而同地否定了庄子的观点。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用“ ”否定了庄子“乘彼白云,至于帝乡”的幻想。王羲之则在《兰亭集序》中用“ , ”告诉世人,庄子的说法是虚妄之谈。
17.《春江花月夜》中描绘出一幅春江连海、月随潮生的壮丽画面的句子是: , 。
答案全解全析
1.奋六世之余烈 振长策而御宇内
2.嬉嬉钓叟莲娃 水澹澹兮生烟
3.人习于苟且非一日 守前所为而已
4.竭诚则胡越为一体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5.(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6.千岩万转路不定 迷花倚石忽已暝
7.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
8.尽挹西江 细斟北斗
9.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10.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11.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
12.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
13.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14.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15.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16.帝乡不可期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17.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