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统编版
PPT版
初中(中考)语文
对联梯度训练2
1.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联是我们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之一,逢年过节、开业奠基、婚丧嫁娶等都要用对联来烘托气氛。请用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下面是一位作家为凉都大剧院题的一副对联,请判断上下联各是哪句?只写序号。
A.凉都人气上,上台个个精神 B.大剧院门开,开幕连连好戏
上联:( ) 下联:( )
(2)如果让你把上副对联贴在剧院大门的两侧,左右各贴哪一联?
A
B
解析:(1)根据“仄起平收”原则,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三、四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一、二声),“神”是二声,平声,为下联;“戏”是四声,仄声,为上联。因此上联是B,下联是A。
(2)按古代右起竖写惯例,上联贴右侧,下联贴左侧。
左:凉都人气上,上台个个精神。
右:大剧院门开,开幕连连好戏。
2.一位对联爱好者以“风景这边独好”为上联征求下联,我们可以用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_____________”应征。
江山如此多娇
解析:“风景这边独好”是六字主谓短语,根据“字数相等”“结构相称”“平仄相合”的规则,只有“江山如此多娇”符合。
3.根据下面的语言材料,运用对联知识对出下联。
有一座高山,山顶尖尖,像一支倒上去的笔在天上写字;高山脚下有一片梯田,像横着推过去的一片片树叶,铺满大地庄园,煞是壮观。
上联是:尖山似笔,倒写青天一张纸。
下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梯田如叶 横铺大地满庄园
梯田如叶 铺满大地一庄园
解析:根据“词性相当”“结构相称”的原则,“尖山”是名词,对应材料中的“梯田”;“似笔”为“动词+名词”的比喻结构,对应“如叶”;“倒写”为偏正结构的动词短语,对应“横铺”(“横”修饰“铺”);“青天”为名词,对应“大地”;“一张纸”为“数量词+名词”的偏正短语,对应“形容词+庄园”的偏正短语“满庄园”,“满庄园”整体意境上与“一张纸”的空间铺展感相符。(此联对仗不工整)
4.学校开展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准备在新建的音乐教室里展挂一些有关音乐的画和对联。
(1)下图是备选作品,它记录了春秋时期哪两位音乐知音的传奇故事?
_________________
俞伯牙、钟子期。
(2)下面是备选的一副对联,只有上联,需要续写下联。
上联:阳春白雪传雅曲
下联:______________
高山流水觅知音 或下里巴人和众声
解析:“阳春白雪”是并列短语,下联也得是并列短语,可对“高山流水”(“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或“下里巴人”;“传雅曲”是动宾短语,结合“下联末字是平声(一、二声)的原则”,可对“觅知音”或“和众声”等。
(阳春白雪原指战国时期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后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期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通俗歌曲,后泛指通俗的文学艺术。)
5.社区里有一家中医馆即将开业,有人给写了一副对联,被家中的宠物咬碎了,只能隐约辨别出以下词语:
妙手回春 灵丹济世 乐 医 百病 千家
请你帮忙恢复这副对联,为中医馆做宣传。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妙手回春医百病 灵丹济世乐千家
解析:根据“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称”的原则,“妙手回春”对“灵丹济世”,“乐”对“医”,“百病”对“千家”;“医”和“百病”自然搭配,“乐”和“千家”是一组,“妙手回春”对应医术高明治百病,“灵丹济世”对应良药能让千家欢乐;根据“仄起平收”的原则可知,上联为“妙手回春医百病”,下联为“灵丹济世乐千家”。
(评分说明:搭配不当或上下联颠倒均不给分。)
6.请结合语境,将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漫步水乡同里古镇,走上古朴典雅的渡船桥,绿水悠悠,小船静卧,暮色渐近,飞鸟相还。渡船桥的桥联很精彩,联云:“春入船唇流水绿,人__渡口夕阳红。”正是眼前之景,惟妙惟肖,精彩绝伦。读后让人涌起思乡之情。
归
解析:上联“入”是动词,有归来、返回之意,下联对应的也得是动词,意思相近或相反,而“归”字能营造出一种游子归来,日暮乡关的氛围,符合整体语境和思乡之情的表达,写“返、回、还”等只给一半的分。
7.下列是一网友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所写的对联,但顺序已被打乱,请你根据对联知识,将它们重新组合成一副完整的对联,并抄写到相应的横线上。
四海 种子 香入梦 稻花 重如山 一枚
上联: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字数相等”和“词性相当”的原则,“四海”对应“一枚”,“种子”对应“稻花”,“香入梦”对应“重如山”;“一枚”自然和“种子”搭配,组成偏正短语,“四海”和“稻花”搭配,也组成偏正短语,“稻花”关联“香入梦”,故而“四海稻花香入梦”与“一枚种子重如山”组成一副对联;“梦”为四声,仄声,“山”为二声,平声,根据“仄起平收”的原则,可知“四海稻花香入梦”为上联,“一枚种子重如山”为下联。
四海稻花香入梦 一枚种子重如山
8.小明去广州旅游,恰逢广州旅游局征集广州各景区的宣传对联。其中,一句“黄花岗前看黄花,花开报秋至”的上联引起了小明的兴趣,但他一时并没有想出合适的下联。次日清晨,小明来到了白云观游玩,他望着白色的云雾渐渐散去,太阳徐徐升起,立刻对出了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云观里望白云 云散见日升
解析:根据“词性相当”和“结构相称”的原则,“黄花岗”三个字是地点名词,对应的自然是“白云观”,“前”是方位词,对应“里”或“中”,“看黄花”是由“动词+颜色形容词+名词”组成的动宾短语,且“黄”是重字,对应“望白云”;“花开报秋至”写的是黄花预示秋天到来的自然现象,并和前句用了顶真的修辞,下联也要运用顶真,并且要写出云消雾散,红日升起的情景,因此后句为“云散见日升”。
9.为了助力“强省会”,有人准备撰写下面的对联宣传“避暑之都”贵阳的旅游。对联的空白处有两种写法:第一种“强省会,宏图大展”;第二种“大省会,水秀山明”。哪种更恰当?请简述两条理由。
上联:致良知,爽身爽心爽眼爽口爽购爽游,爽贵阳,魅力飞扬,爽透炎夏;
下联:求卓越,强工强农强民强城强景强旅,______,________,强冠黔中。
第一种更恰当。理由:①上联“魅力飞扬”是主谓短语,“宏图大展”也是主谓短语,而“水秀山明”是并列短语,与“魅力飞扬”不对仗;②下联整体围绕“强”字展开(强工、强农等),“强省会”延续了这一系列“强”的表述,形成连贯性,而“大省会”偏离主题。此外,“宏图大展”与末尾“强冠黔中”在语义上更能衔接,体现发展雄心,而“水秀山明”仅描述自然景观,与整体语境不符。因此,第一种更恰当。
10.为消除部分同学的网瘾,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阅读经典”活动。一位网瘾少年受益匪浅,他准备拟一副对联,上联已拟好:沉迷网络误学业。请你对出下联。
下联:______________
阅读经典益人生
或阅读经典长知识 或阅读经典悦心灵
解析:“沉迷网络”是四字动宾短语,结合活动主题,对仗同为动宾短语的“阅读经典”为宜;“误学业”是三字动宾短语,下联也得“结构相称”,结合读书的好处和“平仄相合”的原则,“长知识”“悦心灵”“益人生”“益身心”“展宏图”“助成才”“铸前程”“有内涵”等皆可。
11.班级开展以“走近陶渊明”为专题的语文学习活动,有个小组在活动中发现刘禹锡与陶渊明在安贫乐道方面有相似之处,就用拟写对联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请帮他们将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刘禹锡陋室读经,苔痕上阶绿。
下联:陶渊明________,__________。
东篱采菊 悠然见南山
南山种豆 夕露沾衣湿
柳下饮酒 性本爱丘山
南野开荒 带月荷锄归
园圃浇蔬 月色入锄寒
解析:“陋室”是地点名词,“读经”是动词,下联对应的也应是陶渊明的生活地点和活动,“苔痕上阶绿”是刘禹锡的文句,下联对应的也得是有关陶渊明的句子,且要遵循“下联末字是平声(一、二声)的原则”。
12.有时,良知在是与非之间徘徊,良知在善与恶之间游走。结合下面报道的内容,补充下联,可宽对。
《眉山日报》报道:东坡区某妇女从银行取出一万元钱后,准备捐肾救女,却遭抢劫,妇女拼死护钱,被歹徒狂砍数刀,身负重伤。歹徒被捕后,得知被害人已经不能为身患尿毒症的女儿换肾时,悔恨万分,决定要捐出自己的肾来挽救被害人的女儿。
上联:母亲挺身救女惊天地
下联:歹徒______________
悔过捐肾泣鬼神 或良心发现动真情
或浪子回头悟良知 或迷途知返表悔意
解析:“挺身救女”是并列短语,结合报道内容,对仗“悔过捐肾”,比较工整;“惊天地”常和“泣鬼神”相提并论,且都是动宾短语。也可宽对。
13.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文化遗产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下面是保护文化遗产的对联,请根据上联填写下联。
上联:传承祖国文化遗产
下联:________________
保护中华精神家园 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或守护中华精神根基
解析:“传承祖国文化遗产”是动宾结构。“传承”是动词,“祖国文化遗产”是偏正短语。所拟的下联要符合“结构相称”“词性相当”和“仄起平收”的要求。在内容上也要与上联相谐。
14.沈阳某市民写了一副对联,抒发对沈阳发展的赞叹之情。下面是他写的上联,请你根据下面的内容补写下联。
如今,铁西新区、浑南新区的开发建设,使沈阳城市规模大大扩展。浑河已如穿过巴黎的塞纳河一样成为沈阳内河,河上提拉桥高耸,两岸公园林立,与贯穿沈城南北的金廊胜景交织成沈阳城区最瑰丽的景观。地铁、轻轨等现代化公共交通设施建成使用,为城市交通注入新的血液。沈阳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如一颗明珠闪耀在祖国的北方。
上联:昔日古都融古韵。
下联:______________。
今朝新城谱新篇
今朝新城换新颜
今朝新城焕新生
今朝新城蕴新风
解析:材料介绍的是如今沈阳城市的新发展,上联表示时间的名词“昔日”对应的自然是“今朝”;“古都”是表示地点的名词,和“新城”对仗工整;“融古韵”是动宾短语,且“古都融古韵”有重字“古”,下联要“结构相称”,“融古韵”对仗“谱新篇”“换新颜”“焕新生”,结构工整,且符合“仄起平收”的规则。
15.请你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能文能武迎挑战
下联:______________
多艺多才有担当
敢说敢做勇闯关
有德有才会成功
有勇有谋去创新
有胆有识战难关
解析:“能文能武”是并列短语,是ABAC型叠词类型;“迎挑战”是动宾短语。下联要遵循“结构相称”“仄起平收”的原则。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