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统编版
PPT版
初中(中考)语文
对联梯度训练3
1.张爷爷写了一副对联,他想考考你。
(1)请你把对联中空缺的一个字补写出来。
上联:立德齐今古 下联:藏书___子孙
(2)张爷爷让你把对联贴到他书房的墙面上,你要把上联贴到_____(填左或右)边。
教 或遗 惠
右边
解析:“齐”是“看齐”的意思,作动词,根据“词性相当”的规则,下联对应的当是体现“藏书”作用的“教”“惠”等动词;按古代右起竖写惯例,上联贴右侧,下联贴左侧。
2.阅读下面的文字,请你为三坊七巷中衣锦坊的一副楹联选择恰当的下联。
在福州三坊七巷,曲艺文化是最时尚、最风雅的视听盛宴。观戏听曲历来是百姓的喜乐之事,有些富贵人家热衷于在自己的家里搭设独具特色的宅院戏台,时常唱演些福州的伬唱、戏剧等曲艺节目,为坊巷的生活平添了无穷的乐趣。衣锦坊的郑氏宅院里保留着福州城内唯一流传至今的水上戏台,其设计精美,意境雅致。夜晚听戏,更以隔水听音的效果为人所称道。
上联:春暖华堂人衣锦
下联: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A.管竹琴弦乐齐鸣 B.婉转莺歌凌紫烟
C.千秋雅调遥相闻 D.月明水榭客听歌
解析:根据“结构相称”的原则,上联“春暖华堂”是主谓宾结构,A项对应的“管竹琴弦”是并列结构,B项“婉转莺歌”和C项“千秋雅调”都是偏正结构,只有D项“月明水榭”是主谓宾结构;上联“人衣锦”是主谓宾结构,A项“乐齐鸣”是主谓结构,B项“凌紫烟”是动宾结构,C项“遥相闻”是偏正结构,只有D项“客听歌”是主谓宾结构,且符合“仄起平收”规则,故选D。
D
3.从《水浒传》中选取一个人物及其相关故事,写出下联。
上联:孙行者智调芭蕉扇
下联:________________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吴学究智取生辰纲
林教头误入白虎堂
武二郎醉打蒋门神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武二郎斗杀西门庆
解析:上联由主谓宾三部分构成,下联可根据“字数相等”“结构相称”“词性相当”“仄起平收”的原则,结合名著《水浒传》的故事组织语言,可宽对。
4.五月,南京的初中生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语文盛会——“汉语周”。初三学生小可和轩轩结伴来到“汉语之星”大会的现场,参与答题活动。其中对联题:
上联:乌衣巷 下联:______
完成对联题时,小可和轩轩先后写下了“雨花石”“莫愁湖”“黄山路”“白鹭洲”等,她们对“白鹭洲”最满意。请运用对联知识作比较,说说“白鹭洲”好在哪里。
示例:①意思相关,上下联都是地名。②词性相对,“白鹭”对“乌衣”,“洲”对“巷”,十分贴切。③平仄相协,末字“洲”是平声,符合对联“仄起平收”的要求。
解析:
①从意思相关的角度看,“乌衣巷”是地名,“雨花石”不是地名。
②从词性相对的角度看,而“莫愁湖”与“乌衣巷”词性不相对。
③从平仄相协的角度看,“黄山路”的“路”是仄声,不符合下联末字用平声的要求。
④符合以上条件的只有“白鹭洲”。
解析:根据“字数相等”的原则,只有③是八个字,排除;①④⑤都是七个字,①中“宗传后稷”与⑤中“学绍濂溪”同为主谓宾结构,而④“德勤孝义”是并列结构(或“家声远”“道脉长”都是主谓结构,“传家宝”为偏正结构),④不符合“结构相称”原则,排除,根据“仄起平落”的原则,①为上联,⑤为下联;②⑥都是五个字,“传家远”和“继世长”都由“动+名+形+”组成,“忠厚(形容词)”对“诗书(名词)”,属于宽对,根据“仄起平落”的原则,②为上联,⑥为下联。
5.“家风”是给世代家族成员树立的价值准则。民间有许多关于家风的对联,请你从下列句子中,选择其中的两句,按上下联顺序,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宗传后稷家声远 ②忠厚传家远 ③互谅互帮邻里温馨
④德勤孝义传家宝 ⑤学绍濂溪道脉长 ⑥诗书继世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联:宗传后稷家声远 下联:学绍濂溪道脉长
或上联:忠厚传家远 下联:诗书继世长
6.初中生活即将结束,班级开展以“毕业季”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在“毕业季·编写留言册”环节中,编委们设置了属对专栏。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长亭外挥手别知己,
下联:________________。
古道旁低头思故人
古道边伤心忆故人
校园内鞠躬谢恩师 古道边赋诗诉衷肠
古道边举杯迎故人 古道边驻足望离愁
解析:根据“结构相称”“词性相当”规则,“长亭外”是表示地点的偏正短语,下联对应“古道边”“校园内”等;“挥手”是动词,“别知己”是动宾短语,且两者相关,对应的也应是“动词+动宾短语”,如“低头思故人”“鞠躬谢恩师”等。下联末字要遵循“仄起平收”的原则。
7.走进一个宁静的乡村,村庄道路宽阔平坦,古朴而又充满新农村建设的现代化气息。遗憾的是寨门上的对联已经被雨水冲刷得模糊不清,只留下上下联的上半部分,请你根据下面给出的词语运用所学对联知识补全对联。
扮靓 铺就 乡村 道路 康庄 美丽
上联:勤劳和汗水_____________
下联:智慧与真情_____________
铺就康庄道路
扮靓美丽乡村
解析:六个词语中有两个动词“扮靓”“铺就”,两个名词“乡村”“道路”,两个形容词“康庄”“美丽”;根据词语搭配,“铺就”的自然是“道路”,“康庄”和“大道”组成固定成语,所以“铺就康庄道路”是一联,剩下的“扮靓美丽乡村”是一联;根据“仄起平收”的原则,“路”为四声,仄声,“村”为一声,平声,故“铺就康庄道路”为上联,“扮靓美丽乡村”为下联。
8.经典古诗文是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民族文化基因。学诗文,情飞扬,人灵秀;用诗文,志高洁,品芬芳。请根据你的积累,对出下联。
上联:子瞻闲赏庭前月
下联:______________
解析:上联由主谓宾三部分组成,且主语为文人的别名(“字”),谓语“闲赏”为偏正结构,“庭前月”是由“地点名词+方位词+名词”组成的偏正短语,下联除了要“结构相称”“词性相当”,还得兼顾“仄起平收”的原则。
元亮独采篱下菊
茂叔独爱池中莲 太白静观地上霜
乐天喜看树上莺 摩诘独观漠上烟
子美独寻风中茅 务观独爱驿边梅
太白豪饮樽中醇
9.在我国许多旅游胜地,精彩的对联比比皆是,自成一道风景。下面这副对联来自黄石市团城山公园的凝碧亭,上联已给出,下联有待整理,请将整理后的下联填到横线上。
上联:把酒问鲶鱼谁道磁湖水浅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盛世 山高 声随月亮 歌 临风
临风歌盛世声随月亮山高
解析:根据“结构相称”“词性相当”的原则,上联 “把酒”是动宾结构,对仗同为动宾结构的“临风”;“问鲶鱼”是三字动宾结构,对仗也是动宾结构的“歌盛世”;“水浅”是由“名词+形容词”组成的主谓结构,对仗“山高”;“谁道磁湖”是主谓宾结构,对仗剩下的“声随月亮”;“高”是一声,平声,符合“下联末字一、二声”的规则。故答案为:临风歌盛山声随月亮山高。
10.某班开展了“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准备在班级门口贴一副对联,增添班级书香气息。请你根据上联拟出下联。
上联:阅经典传承文化瑰宝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读好书塑造精彩人生
品名著提升道德情操
品佳作弘扬民族精神
研国学弘扬华夏精华
解析:“阅经典”和“传承文化瑰宝”都是动宾短语,下联对应的也得是两个动宾短语,除了“结构相称”,还要兼顾“仄起平收”的原则。
11.泉都中学开展活动庆祝“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和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次夺得奥运会冠军。为了营造宣传氛围,共庆这两件大事,需拟写一副对联作为宣传标语,现已经拟出上联,请你帮忙对出下联。
上联:夺冠圆梦,女排精神扬四海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遗成功,中华文化传(耀)五洲
申遗成功,节气文化传(惠)千秋
申遗成功,历法文化传五洲
申遗成功,历法文化传全球
解析:依题意知,“夺冠圆梦”对应的话题是“申遗成功”,且都是“动词+动词”组成的主谓短语;“女排精神”是偏正短语,对应的是“节气文化”或“中华文化”等;“扬四海”是由“动+数+名”组成的动宾短语,对应“传五洲”或“传千秋”等,除了“结构相称”“词性相当”,还要兼顾“仄起平收”的规则。
12.请根据下面的材料,补写对联。
黄大年,著名地球物理学家。200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赤胆忠心,殚精竭虑,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推动了我国的“深探”(地球深层探测)事业,用5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20年的道路,项目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技术研发实现弯道超车,完成了跨代飞跃,书写了在地球深层探测领域的传奇,展示了归国科学家至诚报国的风采。2017年1月,他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
上联:忆往昔,邓稼先鞠躬尽瘁“两弹”扬国威。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联:忆往昔,邓稼先鞠躬尽瘁“两弹”扬国威。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今朝,黄大年殚精竭虑“深探”写传奇
看今朝,黄大年赤胆忠心“深探”竞风流(留芳名、书春秋、树楷模……)
解析:依据材料内容和“词性相当”“结构相称”的规则,“忆往昔”是由“动词+时间名词”组成的动宾短语,可对仗“看今朝”;“邓稼先”对“黄大年”;“鞠躬尽瘁”是并列短语,对仗“赤胆忠心”“殚精竭虑”等;“两弹”对仗“深探”;“扬国威”是动宾短语,结合“仄起平收”规则,可对仗“写传奇”“竞风流”“留芳名”“书春秋”“树楷模”等。(注:“威”不符“仄起”规则)
13.全班同学围绕《中国梦》即兴创作对联,孙春明同学口占上联,他邀请你对出下联,你能对出下联吗?
上联:长城内外中国梦
下联:______________
大河上下华夏情
大江南北神州(或“民族”)魂
大江南北赤子心
解析:“长城内外”是由地点名词和方位词组成的偏正短语,根据“词性相当”“结构相称”的规则,下联对应“大河上下”或“大江南北”等;“中国梦”是偏正短语,对应“华夏情”“赤子心”等;下联末字要遵循“平收”(一、二声)的原则。
14.请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传承文明,营造书香社会。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播种知识 享受智慧人生
弘扬美德 构建和谐家园
弘扬国粹 谱写盛世华章
提倡节俭 树立廉洁作风
弘扬文化 培育道德新风
倡导科学,提高国民素养
解析:上联“传承文明”是动宾短语,“营造书香社会”也是动宾短语,下联遵循“结构相称”“仄起平收”的原则。
15.下面是拆乱了的与中华文化有关的一副对联,请你运用学过的对联知识,重组成一副完整的对联。
传统 的 精华 学习 里 经典 继承 之 中 国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国学里的经典 继承传统中之精华
解析:①先根据词性分类:学习、继承是动词;国学、经典、传统、精华是名词;里、中是名词中的方位词;的、之是虚词中的结构助词;②按照逻辑顺序,先“学习……”再“传承……”;③按照语义搭配,“国学”和“经典”一联,“传统”和“精华”一联,根据“仄起平收”规则,“典”是三声,仄声,“华”是二声,平声,上联当为“学习国学里的经典”,下联为“继承传统中之精华”。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