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统编版
PPT版
初中(中考)语文
对联梯度训练4
1.学生会开展“对对联,赢影票”活动,请帮助小祥同学为下面的上联选出合适的下联( )
上联:咫尺银幕,流转千般光影。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A.斗室方桌,遍览万古文章。
B.方寸镜头,透视万种风情。
C.琳琅满目,经营百样繁华。
D.小小梨园,上演生旦净丑。
B
解析:“咫尺银幕”是由“数量词+名词”构成的偏正短语,根据“词性相当”“结构相称”的规则,只有B项中的“方寸镜头”符合;“流转”对“透视”,“千般”对“万种”,“光影”对“风情”,都很工整,且遵循“仄起平收”规则。
2.对联“锦标夺紫,遗风犹自说三闾:灵草艾蒿,香气独能祛十邪”与_____节有关,对联中涉及的_______和_______两个习俗与这个节日有关,对联中的“三闾”指______。
端午
赛龙舟
挂艾草(或:挂菖蒲)
屈原
3.衡阳美食品种丰富,历史悠久。下面的对联是用来赞美衡阳特色美食的,请你运用对偶知识,把下联补充完整。
上联:石湾脆肚传千家八方享誉
下联:草桥鱼头烩百味________
十里飘香
四海闻名
解析:上联中的“八方享誉”是主谓短语,且“八方”是由数词和名词组成的偏正结构,根据“结构相称”“词性相当”“仄起平收”的原则,结合“鱼头烩百味”的美食特色,可对“十里飘香”或“四海闻名”等。
4.阅读下面的文字,填入横线处最合适的一项是( )
广福戏台藏身于荔湾区恩宁路的粤剧艺术博物馆,是一座纯木结构建筑。这座古色古香的大戏台依水而建,一年四季都有免费演出,市民可以在水边凭石栏赏粤剧。文佳来到广福戏台,有感而发,写下一副对联。
上联:登古台唱新韵演尽喜怒哀乐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临碧水着红装遍赏起承转合
B.入云山对夕阳惯看秋月春花
C.倚玉栏临碧水赏遍春夏秋冬
D.戏楼里凭石栏品味唱念做打
C
解析:
思路一:根据题目材料中关键词“一年四季”提示对应C项“春夏秋冬”,“水边凭石栏”对应C项“倚玉栏临碧水”。
思路二:根据上联词性句式,用排除法推断。A项“遍赏”为偏正结构,上联“演尽”是动补结构,不对应。B项“秋月春花”是由“秋月”和“春花”两个偏正结构组成的并列结构,上联“喜怒哀乐”是由四个并列词语组成的并列短语,不对应。D项最后一字“打”为仄声,不符合对联平仄要求,可直接排除。
5.下面的对联是清代画家黄慎的自题联,作者寄情眼前景物,心无浊物,不为世俗所牵绊,歌吟长啸,抒发胸中志向和情怀。请从备选词语中选出最恰当地填写到横线处,并说明理由。
上联:看花临水心无事
下联:啸志歌怀意____(自如、恰如、自适)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如
自如,既写出了作者神态镇定自然,不受拘束(或者洒脱无拘,旷荡自适等)的心态,也符合对联仄起平收(平仄相合)的原则。
6.有一位同学,读了《水浒》之后,写了一副对联,请判断对联说的是哪个人物,并概述对联中提及的一个情节。
对联:打山门拔杨柳洒家自洒,闻潮信圆六和吾身非吾。
鲁智深。
①打山门:鲁智深在五台山醉酒,打坏门前金刚,被长老打发到大相国寺。
②拔杨柳:鲁智深在大相国寺(菜园)与泼皮饮酒,嫌树上老鸦吵闹,倒拔垂杨柳(绿杨),泼皮拜倒在地。
③闻潮信圆六和:鲁智深在六和寺夜闻钱塘江潮信,想起师父偈语,便在椅子上坐化。
7.某班将于本周星期五下午举行“走进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假如你是该班学生,请你为活动拟写一副对联。
示例一:弘扬传统文化 展示民族精神
示例二:汲取传统精髓 传承中华文明
示例三:品千年文化韵 扬九州民族魂
示例四:传承经典文化 弘扬时代新风
示例五:学习优秀传统文化 陶冶高尚道德情操
(只要围绕宣传、学习、传承传统文化、句式结构一致,意蕴相连即可。)
8.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作为扇子的广告语。
无处 随时 不清风 动来 举起 消酷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联:举起随时消酷暑 下联:动来无处不清风
解析:“无处”“随时”是副词,“不清风”“消酷暑”是三字动宾短语,“动来”“举起”是动词,各自形成对仗;根据词义,“随时”不能搭配“不清风”,“无处”不能搭配“消酷暑”,所以“随时消酷暑”一联,“无处不清风”一联,而“动来”才能生风,故而“动来”和“无处不清风”搭配,“举起”和“随时消酷暑”搭配;根据“仄起平收”的规则,上联为“举起随时消酷暑”,下联为“动来无处不清风”,并且先“举起”扇子才能“动来”生风,也符合逻辑。
9.热爱传承祖国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把对联送给《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组。
上联:汉字文化传承任重道远。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统精神弘扬心路冗长
国学经典弘扬匹夫有责
华夏文明弘扬继往开来
语言能力培养持之以恒
现代科技发展异彩纷呈
解析:“汉字文化”是偏正短语,“传承”是动词,“任重道远”是并列短语,可根据“字数相等”“结构相称”“词性相当”“平仄相合”的规则组织语言,也可宽对。
10.请你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苏武牧羊不辱臣子使命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木兰从军无愧巾帼英雄
愚公移山无愧后世楷模
曹刿请命无愧匹夫之责
解析:“苏武牧羊”是主谓短语,“不辱臣子使命”是动宾短语,下联可依据“字数相等”“结构相称”“仄起平收”的规则组织语言。
11.下面是一位同学游览湿地公园题的上联,请你对出下联。
上联:脉脉清风千翠柳 下联:______________
涓涓流水万红桃
悠悠碧水万红莲
盈盈碧水万丝绦
殷殷绿叶几红花
潺潺流水数娇莺
幽幽明月万青松
解析:“脉脉”是叠音词,“清风”是由形容词和名词组成的偏正结构,“千”是数词,“翠柳”是由形容词和名词组成的偏正结构,下联可结合湿地公园的所设景物组织语言,并遵循“结构相称”“词性相当”“仄起平收”的规则。
12.完成下面的对联。
上联:居陋室陷淤泥如莲清净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处深山立幽谷似兰芬芳
隐深山披霜雪似松高洁
坐幽篁伴明月似云洒脱
访名山临碧水似鹤逍遥
卧孤村听号角似梅坚贞
重民生行廉正似竹直虚。
解析:上联的结构:动宾+动宾+比喻式定语+状态词收束。根据“结构相称”“仄起平收”规则,可对“处深山立幽谷似兰芬芳”等。
13.网友们观看湖头端午活动网络直播后,想“拼凑”一副对联表达感受,邀请你参与,将下面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祭关帝歌招魂传统习俗独具特色。
下联:宅家中聚网友________________。
虚拟佳节别有风情
时兴风尚各展风流
别样节味尽展欢颜
虚拟社区畅所欲言
网络科技趣味横生
解析:“传统习俗”是偏正短语,“独具特色”是动宾短语,补充的内容要符合“结构相称”“仄起平落”的要求。
14.下面是宋教仁先生题湖南桃源桃川书院联中的词语,其顺序已打乱,请按要求重新排列。
真心 乾坤 莫 堕 使 尘雾 热血 将 洗 要
上联: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
莫使真心堕尘雾
要将热血洗乾坤
解析:(1)从词性角度判断。“真心”和“热血”都是名词,都和情感有关,故相对;“乾坤”和“尘雾”都是名词,都指某种物质,故相对;“莫”和“要”都表意愿,故相对;“堕”和“洗”都是动词,故相对;“使”和“将”相对。
(2)从内容角度排序。“真心”堕落到“尘雾”之中,用“热血”清洗“乾坤”,故上联:莫使真心堕尘雾,下联:要将热血洗乾坤,且符合“仄起平收”规则。
15.2016年,《白鹿原》的作者陈忠实因病逝世,为了表达对这位中国当代作家的缅怀之情,学校文学社撰写了一副挽联。请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赏析这一副挽联。
忠于人民 忠于生活 忠诚觅得原上鹿
实为楷模 实为经典 实业赢得举世名
示例一:在内容上高度评价了陈忠实的文学作品的神圣,为人们留下了不朽的经典。在形式上,采用藏“忠实”句式,利用反复排比的形式,表达了对陈忠实的哀悼之情。
示例二:内容:高度赞誉和肯定陈忠实的忠诚品德和作品高度。“原上鹿”暗指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白鹿原》。形式:采用嵌名联的形式,且一再反复,强化表达效果。
示例三:内容上:上联“忠于人民 忠于生活 忠诚觅得原上鹿”,体现出陈忠实忠于人民、生活的品质,“原上鹿”暗指其作品《白鹿原》,表明他凭借忠诚的态度创作出优秀作品;下联“实为楷模 实为经典 实业赢得举世名”,强调陈忠实是人们的楷模,其作品堪称经典,因文学成就而举世闻名,高度赞扬了他的成就和地位。形式上:运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忠于”对“实为”,“人民”对“楷模”,“生活”对“经典”等,对仗工整,节奏和谐,富有韵律美,增强了挽联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