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课时训练:第3单元 杂文与随笔单元测评B(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课时训练:第3单元 杂文与随笔单元测评B(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22 10:12: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测评B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2015·课标全国高考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
( http: / / www.21cnjy.com ) 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
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过去的,而理解总是现在进行时。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当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但我们毕竟是现代人,只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古人。当然,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个体毕竟是与群体相通的,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理解作为现实的行为具有通向实践的品格,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并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不是别的,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之光。
(摘编自陈望衡《艺术是什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当接受美学诞生以后,关于艺术品的接受的研究就成为艺术美学中的一门显学。
B.在接受美学诞生以前,人们一般的认识是:整个创作过程就是艺术家的审美经验不断结晶的过程,艺术品一旦形成,创作也就大功告成。
C.接受美学认为,艺术品在艺术家手中产生出来,这只是艺术创作的第一阶段,读者、观众、听众对艺术品的接受是艺术创作的继续。
D.通过读者、观众和听众的接受,艺术作品的价值才从一种可能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接受也属于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解析:A项,“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错,原文中的表述是“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即承认“艺术品的接受”是美学问题,只是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
答案:A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本之所以是一个“召唤结构”,一个原因就是它有一些内容有意不写或不明写,需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
B.文本的“否定”要素具有对接受者所生活的现实加以否定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接受者接受文本并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而实现的。
C.“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
D.作品被艺术家创作出来以后就成为历史,作品是通过接受者的理解而存活于现实,并发挥作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品的生命力存在于理解之中。
解析:“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与“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二者不构成因果关系。
答案: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典美学中强调的含蓄和简洁可以说是艺术作品召唤性的体现,含蓄的美在于从有限中表现无限,简洁的美在于以少胜多,以简驭繁。
B.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正如《西厢记》之于《莺莺传》、《金瓶梅》之于《水浒传》。
C.文本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的范围和方向,所以即使我们今天阅读历史上的艺术作品,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了解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
D.作为接受者的个体毕竟生活在群体之中,其思维和观念与群体是相通的,因此接受者们对于同一文本的理解即使千姿百态,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同一性。
解析:“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建立在“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的基础之上的。这里所说的“误读”并不是“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而是在文本规定的范围和方向之内,读者按照自己的方式对作品做出的理解。
答案:B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7题。
唐兴,承隋乱离,刬祓荒荼,始择用州刺史、县令
( http: / / www.21cnjy.com )。授受之间,虽不能皆善,而所得十五。故叶气嘉生,熏为太平,垂祀三百,与汉相埒。致之之术,非循吏谓何 故条次治宜,以著厥庸。
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仕隋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武阳令,以爱利为行。元武民以牸牛依妇家者,久之,孳十余犊,将归,而妇家不与牛。民诉县,县不能决,乃诣允济,允济曰:“若自有令,吾何与为 ”民泣诉其抑,允济因令左右缚民,蒙其首,过妇家,云捕盗牛者,命尽出民家牛,质所来,妇家不知,遽曰:“此婿家牛,我无豫。”即遣左右撤蒙,曰:“可以此牛还婿。”妇家叩头服罪,元武吏大惭。允济过道旁,有姥庐守所莳葱,因教曰:“弟还舍,脱有盗,当告令。”姥谢归。俄大亡葱,允济召十里内男女尽至,物色验之,果得盗者。有行人夜发,遗袍道中,行十余里乃寤,人曰:“吾境未尝拾遗,可还取之。”既而得袍。
贾敦颐,曹州冤句人。贞观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数历州刺史,资廉洁。入朝,常尽室行,车一乘,弊甚,羸马绳羁,道上不知其刺史也。久之,为洛州司马,以公累下狱,太宗贳之,有司执不贳,帝曰人孰无过吾去太甚者若悉绳以法虽子不得于父况臣得事其君乎遂获原。徙瀛州刺史,州濒滹沱、滱二水,岁湓溢,坏室庐,寖洳数百里。敦颐为立堰庸,水不能暴,百姓利之。时弟敦实为饶阳令,政清静,吏民嘉美。旧制,大功之嫌不连官,朝廷以其兄弟治行相高,故不徙以示宠。永徽中,迁洛州。洛多豪右,占田类逾制,敦颐举没者三千余顷,以赋贫民,发奸擿伏,下无能欺。卒于官。
咸亨初,敦实为洛州长史,亦宽惠,人心怀
( http: / / www.21cnjy.com )向。洛阳令杨德幹矜酷烈,杖杀人以立威,敦实喻止,曰:“政在养人,伤生过多,虽能,不足贵也。”德幹为衰减。始,洛人为敦颐刻碑大市旁,及敦实入为太子右庶子,人复为立碑其侧,故号“常棣碑”。历怀州刺史,有美迹。永淳初致仕,病笃,子孙迎医,敦实不肯见,曰:“未闻良医能治老也。”卒,年九十余。
(节选自《新唐书·循吏列传》)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帝曰/人孰无过/吾去太甚者/若悉绳以法/虽子不得/于父况臣/得事其君乎/遂获原
B.帝曰/人孰无过吾/去太甚者/若悉绳以法/虽子不得于父/况臣得事其君乎/遂获原
C.帝曰/人孰无过吾/去太甚者/若悉绳以法/虽子不得/于父况臣/得事其君乎/遂获原
D.帝曰/人孰无过/吾去太甚者/若悉绳以法/虽子不得于父/况臣得事其君乎/遂获原
解析: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结合上下文把握大意,然后再根据意思逐渐断开。
答案:D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刺史,古代官职名,刺史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监察制度。“刺”,检核问事之意。
B.司马,古代官职名称,不同朝代职务高低不同。唐代李商隐曾做过“江州司马”。
C.豪右,原是西汉时期出现的占有大量田产的豪族。汉以“右”为上,故称“豪右”。
D.致仕,指官员辞职归家。古代官员退休叫作“致仕”,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解析:B项,李商隐未做过“江州司马”。
答案:B
6.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唐朝兴起之初,为了铲除荒政毒害,朝廷开始有选择地任用州刺史、县令。文中选择张允济、贾敦颐、贾敦实这样的循吏,记录他们合宜的施政措施,以彰明他们的功劳。
B.张允济善于断案,治理有方。元武县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百姓控告妻子娘家不还他的牛,张允济的巧妙解决令元武县官吏非常惭愧;有老妇人丢失了葱,张允济极为重视,终于抓获了偷盗者。
C.贾敦颐品性廉洁,深受信任。贾敦
( http: / / www.21cnjy.com )颐入朝时,往往全家出行而且车破马瘦,以至于路上的人不知道他是刺史;贾敦颐任洛州司马时,因公事牵累被捕入狱,太宗对其严厉批评后原谅了他。
D.贾敦实宽厚仁惠,深得人心。洛阳令杨德
( http: / / www.21cnjy.com )幹崇尚严酷刑罚,用杖杀来树立威势,贾敦实加以劝阻;洛州人民在其兄贾敦颐石碑的旁边,为贾敦实也立了碑,以表达对他的爱戴。
解析:C项,“太宗对其严厉批评后原谅了他”错,太宗没有严厉批评他。
答案:C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有行人夜发,遗袍道中,行十余里乃寤,人曰:“吾境未尝拾遗,可还取之。”(5分)
(2)旧制,大功之嫌不连官,朝廷以其兄弟治行相高,故不徙以示宠。(5分)
解析:翻译这两句话,要注意“发”“寤”“拾遗”“嫌”“治行”“相高”“徙”等关键实词的翻译。
参考答案:(1)有位行人在夜里出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路上遗落了衣袍,走了十多里才发现,有人对他说:“我们县境里的人都不拾取遗失的东西,(你)可以返回去取它。”(2)旧制度规定,凡是具有服丧九个月(穿大功服)以上的亲属关系的人为避嫌不能在相连的地区同时担任官职,朝廷因为他们兄弟治理政务的成绩都高,所以不调开他们来表示宠信。
参考译文:唐朝兴起之初,承接隋朝的混乱
( http: / / www.21cnjy.com )局面,于是铲除荒政毒害,开始有选择地任用州刺史、县令。在地方官员的授任和受命之间,虽然不能都是好的,但所得到的好的也有十分之五。因此祥和之气生出茂盛的谷物,熏染成太平的社会,而使(唐朝)持续了三百年,和汉朝相当。达到这样一种情况的方法,不是靠奉公守法的官吏是什么 所以整理编排那些合宜的施政措施来彰明他们的功劳。
ziyuan
( http: / / www.21cnjy.com )张允济,是青州北海人。在隋朝任武阳县令,以爱人利民为政。元武县有一个百姓带着母牛投靠妻子娘家生活,时间长了,(母牛)繁殖了十多头牛犊,(他)将要返回自己的家时,而妻子娘家人不给他牛。那个百姓告到县里,县里不能决断,(他)于是前去见张允济,张允济说:“你自己有县令,我怎么能管这件事呢 ”那个百姓哭泣着诉说了自己的冤屈,张允济就叫身边的人捆着那个百姓,蒙住头,走过那个百姓妻子的娘家,说是抓到一个偷牛的人,让各家各户把牛全部牵出来,询问牛的来历,妻子娘家人不知是计,急忙说:“这是女婿家的牛,我没参与过偷牛。”张允济立即叫身边的人撤去蒙头的布,说:“可以把这头牛还给女婿。”妻子娘家的人叩头认罪,元武县的官吏很惭愧。张允济有次走在路边,看见有位老妇人住茅屋守护她所栽种的葱,就告诉她说:“(你)尽管回家去,如果有人偷了葱,就来告诉县令。”老妇人感谢而回。不久丢失了许多葱,张允济召唤十里以内的男女全部到来,访求查验,果然抓到了偷盗的人。有位行人在夜里出发,在路上遗落了衣袍,走了十多里才发现,有人对他说:“我们县境里的人都不拾取遗失的东西,(你)可以返回去取它。”那个行人随后找到了衣袍。
贾敦颐,是曹州冤句人。他在贞观年间,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次担任州刺史,品性廉洁。他入朝时,往往是全家出行,一辆车子,极为破烂,瘦马带着绳笼头,路上的人不知道他是刺史。很长时间后,任洛州司马,因公事牵累被捕入狱,太宗下令赦免他,有关官员坚持不赦免,太宗说:“人谁能无过,我只除去那些过失太严重的。如果全都绳之以法,即使儿子也有不合父亲心意的,何况臣子侍奉君主呢 ”于是贾敦颐得到了原谅。迁任瀛州刺史,州境靠近滹沱、滱两条河,每年河水泛滥,毁坏房屋,淹没洼地数百里。贾敦颐为此筑立堤坝,河水不能泛滥,百姓受益。当时(贾敦颐)的弟弟贾敦实担任(与瀛洲相连的)饶阳县的县令,为政清廉平稳,受到官吏百姓的赞美。旧制度规定,凡是具有服丧九个月以上的亲属关系的人为避嫌不能在相连的地区同时担任官职,朝廷因为他们兄弟治理政务的成绩都高,所以不调开他们来表示宠信。永徽年间,迁任洛州。洛州有很多豪富大族,所占田地大都超过规定,贾敦颐查出后没收了三千多顷,把这些地分给贫民,揭发隐蔽的坏人坏事,属下不能欺瞒。死在官任上。
咸亨初年,贾敦实担任洛州长史,为政也很宽厚
( http: / / www.21cnjy.com )仁惠,民心归向他。洛阳令杨德幹崇尚严酷的刑罚,用拷打杀人来树立威信,贾敦实劝阻,并说:“为政在于养育百姓,伤害生命过多,即使能干,也是不足为贵的。”杨德幹因而渐渐减少杀伤。当初,洛州人在大市旁边给贾敦颐刻有石碑,等到贾敦实入京任太子右庶子,人们又在旁边给贾敦实立碑,所以号称“常棣碑”。贾敦实历任怀州刺史,有良好的政绩。永淳初年退休,在他病重时,子孙们接来医生,贾敦实不肯见,说:“没听说良医能治年老之病。”逝世,终年九十多岁。
(二)古代诗歌鉴赏(11分)
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完成第8~9题。
蝶恋花 感怀
[明]沈宜修
犹见寒梅枝上小。昨夜东风,又
( http: / / www.21cnjy.com )向庭前绕。梦破纱窗啼曙鸟,无端不断闲烦恼。  却恨疏帘帘外渺。愁里光阴,脉脉谁知道 心绪一砧空自捣,沿阶依旧生芳草。
8.上片词人写“烦恼”无端而生,实则有因,请简要分析。(5分)
解析:从题目“感怀”来分析,这首词表达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是词人心情的。结合词人所写之景可知,春天又来了,而自己思念的亲人却远在天涯,自己的寂寞孤独之情无人可诉,故而“烦恼”。
参考答案:词人的烦恼因思念亲人所致。东风又至,时间飞逝,亲人远在天涯,相聚遥遥无期,只能期待梦中团聚;独守空房,寂寞难耐,脉脉思念之情却无人倾诉、无人知晓。
9.请赏析最后两句中“空自”和“依旧”的妙处。(6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中的“炼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捣衣是为了给亲人准备衣服,可是亲人不在眼前,准备好的衣服也无法送达,所以诗人说“空自”捣,表达出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与自己的孤独与无聊之感;偏偏不解人意的芳草,依旧和往年一样生长,既用芳草无情衬出人的有情,又用“依旧”年年生芳草,写出诗人已不止一年注意到这一景象,也就表明诗人与亲人离别的时间长,即相思之长。
参考答案:“空自”既写出了捣衣时因无法寄
( http: / / www.21cnjy.com )送而产生的徒然无奈、心不在焉,也写出了词人因牵挂亲人而产生的散乱心绪;“依旧”既写出了芳草与往年一样萌生,也写出了庭院与往年一样冷清,更委婉地表现了思念之情依然长久、深重。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        ,        ”两句表达了只要自己的本心确实是美好的,就不要在乎别人是不是了解自己。
(2)韩愈在《师说》中用对比手法揭示了古代圣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和时下一般人形成巨大差距的原因。古代圣人在自身已很优秀的前提下还不断为自己“充电”,而时下一般人“        ,        ”。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叙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的名句是“        ,        ”。
答案:(1)不吾知其亦已兮 苟余情其信芳 (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 (3)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14题。
灵魂在沉思默想中寻找光明
徐 坤
①我们居住的这个大地愈来愈被废气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话语污染布满了。有多少个密密麻麻绳索般的网络将我们像蜘蛛一样的在网中锁定,接着再用话语的泡沫强行充塞住我们的视听。清晨当那些话语从一大堆沼泽似的口腔中渐渐浮起,阳光的璀璨就被它们的花里胡哨五颜六色遮蔽了,只剩下影子和光圈的虚幻在大地的阴郁之中暗投;到了傍晚,当我们倚住下坠的残阳妄想检点一下一整天来思维库存中的增加时,却发现仅仅有几片水渍在大脑硬盘的底部泛出些许暗黄。
②那些泡沫语言早已经飞了,挟着它们无聊已极的透明翅膀。

( http: / / www.21cnjy.com )③所有的生物都在急切地弄出喧响。躁动与喧哗已逐渐成为我们这个年代的时尚。一切的调与音都已与曲子脱离,它们极其敷衍塞责地从弦上一滑而过,弹出种种呕哑嘈杂的浮泛和油滑,最悦耳的天籁仿佛也已成为污染的噪声,它总是妨碍我们静静欣赏窗外景致的心情。歌儿也不再是风在水上优雅地舞动,而是刀子划在玻璃板上的刺耳尖利和粗糙。由人自己弄出的人为的声音总如笨钝的钢锯,没完没了扯拽切割着人类的神经,直耗损得我们的心灵沟沟壑壑,凸凹不平。
④沉默是什么,人们已经逐渐忘却了,更忘记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该如何在沉默中精心思索。当沉默偶然莅临时我们竟像邂逅陌生人却又不得不上前搭讪一样手足无措,甚至也像遭遇仇敌般悚然惊惧。新朋老友相聚小酌,或是知交故旧在电话中畅意叙谈,每逢在两个人的话语之间出现两秒钟以上的空白间隔时,彼此的身体便会首先条件反射般不自在起来,仿佛这静默之中必定隐含着莫大的隔阂。恐惧于是随之而生,我们觉得友谊和融洽就要在这无言之中死去了。于是双方赶紧随便扯起一个毫不相关莫名其妙的话头,用嗡嗡嗡不停的口腔气流振动将内心的不安掩饰住。尽管这时唇齿喉舌在快速地开阖翕动,而心灵,却远远躲在荆棘丛生的话语泥潭之中陷入幽暝。
⑤灵魂的确在无尽的喧嚣中陷入幽暝。
⑥逝去的山林和湖泊以它们残存的葱茏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潮润,才能够生动地讲解给我们,“沉默是金”是怎样一种值得追怀的古典意境。那时候,话语的牙齿总是深藏在唇里,如珍珠紧闭在牢固的蚌中含而不露。一旦它们喷薄而出,就会闪烁出密密的皎洁,缀成串串晶莹之后便成了珠光的书。那些发光的字体照亮了我们的黑夜和白昼,让我们更好地对自己过往的行为精心反刍和咀嚼。
⑦珠光的书至臻至美,润泽着我们的肢体和心灵。
⑧但是,当现代的酸雨将一切河流和绿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干涸以后,文字记录下来的话语很快就被锈蚀了,它斑斑点点,朦胧晦涩,繁冗庞杂,面目不清,变得日益乏味而且空洞。语言和文字从此脱节,稍纵即逝的声音直接取代了论文的逐字推敲,电视直播“开口秀”的方式远比书籍的印刷文字传播得普泛而快捷。人们生怕赶不上信息高速路的末班车,所以更加拼命地说着,说着,用更加无谓无聊的口腔信息爆炸增加这个世界的唾液硝烟和泡沫。
⑨每当夜晚星星闪亮的时候,有谁还肯扭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如既往的灯光橘黄,再手捧书卷,静静踏上精神漫游的旅程 有谁还能坚持自己的文化驻守,对那一大堆瓦砾似的话语闭塞视听,只让灵魂在沉思默想中寻找光明
(选自季羡林主编《百年美文·哲思卷》)
1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本文语言特色鲜明,多用比喻,如文章第一段把人比作蜘蛛、把口腔比作沼泽、把大脑比作硬盘等,生动显现出我们在一个话语污染的世界里无法自拔。
B.“泡沫语言早已经飞了,挟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它们无聊已极的透明翅膀”中的“透明翅膀”使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既写出了这些话语的毫无价值,又突出了这些话语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灰飞烟灭。
C.文章思路清晰,开篇用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象的语言点明现代社会人们急于发声、造成语言污染的现状,接着指出改变现状的方法,最后用反问作结,含而不露,耐人回味。
D.作者用大量的篇幅,写现代社会躁动与喧哗
( http: / / www.21cnjy.com ),指出正是这样的所谓“时尚”造成了语言泡沫、语言污染,批评现代人不懂得沉默,不懂得“沉默是金”的道理。
E.文章结尾用诗化的语言追怀往昔静夜读书的情景,并连用反问的语句,表达了对现代人不注重思考、不热爱读书的忧虑,表现出坚守传统的文化情怀。
解析:B项,“透明翅膀”使用的是比喻,而且“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些话语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灰飞烟灭”是“泡沫语言早已经飞了”体现出来的,而不是“透明翅膀”体现出来的。D项,文章中“沉默是金”的含义与平时的意义不同,文中指个人要能安静地生活。
答案:BD
12.开篇第一句“我们居住的这个大地愈来愈被
( http: / / www.21cnjy.com )废气式的话语污染布满了”,结合全文分析,作者认为“废气式的话语”具体指的是哪些方画 请分条概述。(6分)
解析:此题考查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可以抓住文章每段的关键句加以概括整合。
参考答案:①网络里没有意义的语言;②生活中敷衍浮夸的语言;③交往中毫无感情的话语;④电视媒体空洞乏味的语言。
13.分析第⑤段“灵魂的确在无尽的喧嚣中陷入幽暝”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6分)
解析:理解语句在文中的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般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在内容上,这句话强调了现代人无处安放自己的灵魂,批判了当今浮躁的社会风气;在结构上,这句话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参考答案:①结构上承上启下,总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文,引出下文寻求灵魂得到光明的方法。②这句话强调生活在现代的人们被现实裹挟着,无处安放自我灵魂的困境。③灵魂陷入幽暝,给人警醒,突出本文批判浮躁、提倡思考阅读的主旨。
14.作者认为摆脱“灵魂陷入幽瞑”这种困境的方法是什么 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谈谈你对解决这类问题的看法。(8分)
解析:解答此题,可以赞同作者的观点,也可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此基础上拓展,比如谈学会享受孤独,在自己的精神家园里寻求一方天地,做一个有思想的人;在人际交往中付出真情避免枯燥敷衍,信守承诺避免油滑浮泛,做一个真实可信的人。
参考答案:第一问:①提倡沉思,回归本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生活,在静默中享受生活,要么不轻易发声,要么就字字珠玑。②倡导阅读,让珠光的书浸润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的灵魂被书的光辉照亮。第二问:略。(可结合具体事例,围绕如何避免话语污染展开即可)
第Ⅱ卷 表达题(共8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1)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自主品牌汽车    ,已具备了挑战国际品牌的水平。
(2)过去是不毛之地的高铁片区,如今    ,高楼林立,道路纵横,显示出勃勃生机。
(3)在于正导演的《神雕侠侣》中,小龙女这个经典形象已    ,成了一个泼辣撒娇女。
A.面目一新  面目全非  焕然一新
B.面目全非
焕然一新
面目一新
C.面目一新
焕然一新
面目全非
D.焕然一新
面目全非
面目一新
解析:“面目一新”,样子完全变新(指变好)。“焕然一新”,形容出现了崭新的面貌。“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多含贬义)。
答案:C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弱势群体的产生是由于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利分配不公、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结果,给予这个群体关怀是政府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
B.欧洲环境和卫生组织绿色真相基金会近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说,在工作场合吸烟将导致不吸烟同事患肺癌的危险性增长12%至19%。
C.黑豆基本不含胆固醇,只含植物固醇,而植物固醇不会被人体吸收利用,又能抑制人体吸收胆固醇,降低胆固醇在血液中含量的作用。
D.好多部门都希望借助学校这个阵地来实现“小手拉大手”的教育效果,殊不知,对孩子的教育不能仅靠征文、演讲、手抄报等比赛来完成。
解析:A项,“由于……结果”句式杂糅;C项,成分残缺,“作用”没有谓语;D项,“实现”“效果”搭配不当。
答案:B
17.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近代以来,中华文明发展的趋势可以简
( http: / / www.21cnjy.com )单地概括为打开大门与走向世界,一切有识之士的种种呼号与努力,无非以此为中心。直到今天,打开大门与走向世界,仍然是尚未完成的历史任务。         ;走向世界,是带着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融入世界文明的主流之中。
A.打开大门,是在保持自己民族优良传统的同时,吸取世界上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B.在保持自己民族优良传统的同时,打开大门,是吸取世界上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C.在保持自己民族优良传统的同时,吸取世界上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是打开大门
D.打开大门,是吸取世界上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在保持自己民族优良传统的同时
解析:这段文字是总分关系,所填语句要与后面的“走向世界,是……”保持对应关系,且要注意语句内部的先后顺序。
答案:A
18.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退休金双轨制”下定义。注意是单句形式,不是进行诠释。(5分)
在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国的退休养老金制度有两种:一种是企业职工实行由企业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退休养老金,另一种是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退休养老金由国家财政统一缴纳。这就是所谓的退休金双轨制。
解析:题干的要求是“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退休金双轨制’下定义”。首先确定下定义的模式;然后提取关键词,最后合成句子。
参考答案:退休金双轨制指我国在计划经济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执行的、企业职工实行由企业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由国家财政统一缴纳的不同退休养老金制度。
19.在下面横线处补写适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6分)
卡普尔在谈到成为一个优秀雕塑家的秘
( http: / / www.21cnjy.com )诀时曾说:“①             :第一是要把鼻子雕大一点;第二是要把眼睛雕小一点。”对此,他进一步做了解释:“鼻子大眼睛小,才能留下修改的余地。你想想看,如果鼻子大了,还可以往小里修改;②             。反之,如果一开始鼻子雕小了,就再也无法加大了;如果眼睛一开始雕大了,也就没办法改小了。”卡普尔的雕塑心得其实也是一种生活的方式,在生活中,③             ,否则,很容易让自己走入死胡同。
解析:第①处,顺着“谈到成为一个优秀
( http: / / www.21cnjy.com )雕塑家的秘诀”而来,应当是一个总起句(注意后面的标点符号是冒号)。第②处,与“如果鼻子大了,还可以往小里修改”对举,又与后文“如果眼睛一开始雕大了,也就没办法改小了”相呼应。第③处,由“一种生活方式”进一步阐释,应归纳出这则故事的寓意,并与后面“否则……”照应。
参考答案:①要当好一名雕塑家,要做到两点 ②如果眼睛小了,还可以向外扩大 ③处理任何事情都要留有余地(意思对即可)
五、作文(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庄子·在宥》曰:“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意思是说守心一处,而处于身内阴阳二气的和谐之中。
生活中也应该如此,保持自然,退回内心,平静修行,自然会悠然自在。也许我们想爬上更高的山,想走出更远的路,但是不要忘记自己内心的风景。
读了以上的文字,你有什么感想 请谈谈你的感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这是一则材料作文。从《庄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宥》中的观点到我们的实际生活,这两段话的重点分别是“守心一处”“保持自然,退回内心,平静修行”“不要忘记自己内心的风景”。两段材料都强调要“守心”。因此,作文可围绕着积极面对人生,享受生活,保持自己的品格来写。从材料的内容看,适合写成散文或散文化议论文。
例文:
身处波涛 心若止水
世界浮躁,君子须慎独。海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涌起波涛是因为遇到浅滩,内心宁静便会领略大海深处的深沉;纵然生活在车马喧嚣的世界,善于修行也便换来心若止水的悠然。修行是提升内心素养的艰难过程,修养是人生中和的境界。心若安,步步生莲。
“我守其一,以处其和”,天地之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俯仰之间,人煞是渺小,但没有比心宽广的世界。当人们把自己卷入世俗尘世时,只有心才能控制人们的言行,心之重要可见一斑。心若和,万物阴阳交替皆在心中。
守得住“万籁俱寂,举世非之”才能见到最美丽的彩霞。心有壮志,隐姓埋名30年,不为名利诱惑,不为家人理解,寂寞苦旅,最终换来共和国的稳固。一代核物理学家在大漠深处艰难探索,迎来中国西北大沙漠上那朵壮丽的“蘑菇云”。望着用一生心血升腾的彩云,在他们心中,没有比这更绚丽的彩霞。
守得住“怡然本心,洞世练
( http: / / www.21cnjy.com )达”才能完成人生的修炼。季羡林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严重迫害,仍旧恪守本心,不急不躁,写了《牛棚杂忆》,即使身体和生活上受到严重影响,他仍然坚强地活下来,为后世创造了更多的精神财富。一代翻译家傅雷,因不堪受辱上吊自杀,彰显了文人的风骨和桀骜,却失去了为人之本的坚守和信念。
守得住“波涛起伏,怡然自乐”才能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见灯塔耀前方,照亮回家的路。曹雪芹正值家道破落,他没有因为即将逝去的繁华而改变写作的初衷,守住内心,笔走文坛,用一生的寂寞写下《红楼梦》这一千古奇书。
守得住“苍茫人生,不愧其间”才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到命运的眷顾。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笔直向前毫无缺陷的,能不能挺得过,能不能守得住被磨难困住的那一颗不甘平庸的心才最见能耐,只有挺过了,只有咬紧牙关绝不放弃希望才能看到希望和明天!
守得住“此生只为信仰,不屈不挠”,
( http: / / www.21cnjy.com )即使有太多的憧憬或欲望仍要守住那颗质地纯洁向往光明的心。于困难中不惧怕,亦不烦躁,不湮灭希望,不妄自菲薄;于繁华中,不迷失亦不做作,不沉迷于权利中,亦不丧失最后的人格;不委身于人情世故中,亦不在暂时的繁花似锦中忘记了最初的自己!
身处波涛,心若止水,万籁俱
( http: / / www.21cnjy.com )寂中,繁花似锦里,依然有你我淡然的身影和沉稳的心绪,不畏惧苦难,不止身优境,如那棵矗立千年的古松,你自波涛万丈,我自岿然不动!守住内心的宁静,一步一个脚印,相信没有比脚更长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