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第19课能力提升全练7(2)题 段落顺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第19课能力提升全练7(2)题 段落顺序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31.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18 10:5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张PPT)

典题精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善读无字之书
齐夫
①周恩来早年曾题对联自勉:“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他告诫自己也劝诫人们:交友要有选择,要选良友、诤友;读书要注重实践,会读有字书,也会读无字书。
②书分有字书与无字书。有字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无字书是鲜活生动的社会实践,是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会读书的人,读有字书,也读无字书,既从书籍中学到知识,也向他人、向社会、向实践学习。古往今来,那些事业成功者绝大多数都既善于读有字书,又善于读无字书。然而,现实中常有人只重视读有字书而不善于读无字书,不能经世致用,容易纸上谈兵,脱离实际。只会读有字书而不会读无字书,就好比单腿走路,所行不速,更行不远。因此,要善读无字之书。
③会交友,是读无字书的一个方面。“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良友既可带来学识见地上的进步,也可使视野胸襟开阔。朋友间相互促进,切磋琢磨,能得到书本上读不到的知识。如古代的管鲍之交、高山流水、桃园结义等,都歌颂了友谊的珍贵。现代的鲁迅与瞿秋白,陈寅恪与王国维,冰心与巴金等,也是惺惺相惜,情同手足,获得了友谊和事业上的双赢。
④善游历,是读无字书的一个方面。如果只知读书,不懂开眼看世界,就是读死书。读死书,不易消化,更难吸收。李白在《嘲鲁儒》诗中写道“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其中的鲁叟就是读死书之人。走遍天下,广接地气,亲自参与实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把有字书与无字书结合起来,这书就算读活了。王阳明也是读书人,可他年轻时就遍走四方,留心地势地貌,了解民风民情,后来屡立战功,所向披靡。
⑤多经事,是读无字书的一个方面。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王阳明曾说过:“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一个人经历的事情多了,也就成熟了,就会遇事不慌,做事有道,成事有方。
⑥入社会,是读无字书的一个方面。社会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也是一部无字大书。读书人只有主动从象牙塔里走出来,拥抱生活、认识社会,才能成为社会的主角而不是看客,顺势而为而不是被其裹挟。毛泽东有句名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每到一处,必进行社会调查,开座谈会,了解各方而情况。这其实是阅读社会这本更大更厚的无字之书,把有字书和无字书融会贯通,以便作出正确决策。
⑦如此,读有字书时学到的知识,要通过无字书来实践、检验;读无字书时遇到的困惑,要通过有字书解惑、升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经万般事,驶万年船。人生当如此。
(选自《前线》2022年第10期,有删改)
选文④⑤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请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分析
④善游历,是读无字书的一个方面。如果只知读书,不懂开眼看世界,就是读死书。读死书,不易消化,更难吸收。李白在《嘲鲁儒》诗中写道“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其中的鲁叟就是读死书之人。走遍天下,广接地气,亲自参与实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把有字书与无字书结合起来,这书就算读活了。王阳明也是读书人,可他年轻时就遍走四方,留心地势地貌,了解民风民情,后来屡立战功,所向披靡。
⑤多经事,是读无字书的一个方面。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王阳明曾说过:“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一个人经历的事情多了,也就成熟了,就会遇事不慌,做事有道,成事有方。
选文④⑤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请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答题时,应先明确观点(一般不能调换),然后说明理由。理由先概括各段段意,找出各自论证的角度,再分析段落之间的关系(递进关系、逻辑关系等),另外还有注意文中对要调换段落的先后顺序起到暗示作用的段落或句子(它们形成对应关系)。
【答案】(示例)不能调换。④段论证要善游历,开阔眼界,侧重阅历的积累,⑤段论证要多经事,磨炼意志,侧重精神的锤炼,两者具有层进关系;④段“善游历”和⑤段“多经事”与末段中“行万里路,经万般事”相对应。

解题策略
1.表态(一般是不能调换)。
2.阐明理由:概括要调换段落(句子)各自的内容,分析它们在论证中心论点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找出各段各自的要素,如论据人物的年代、区域、身份,论证的角度或分论点的具体内容等,仔细体会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段落(句子)关系有:①对应关系。段落(句子)与段落(句子)之间,往往有一句话或者一段内容互相呼应,形成照应关系。(要注意对全文的整体感知,而不是只限于部分段落的思考)
②递进关系。段落(句子)之间步步深入,逐层阐述。 ③论据排列的时间先后关系。
④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逻辑顺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等)。有些文章论证某一问题时,先论述这是一个什么问题,再论述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最后论述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一环扣一环,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3.总结概括答案。按照“不能调换+结合文章论证层次分析”组织答案。
议论文段落(句子)之间能否调换顺序答题策略

巩固提升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在全社会弘扬奉献精神
尹双红
①得益于“导师帮带”制度,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下马关镇三山井村村民袁荣丽,凭借特色枸杞,推开致富之门。去年以来,同心县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择优选择178名政治素质过硬、奉献精神好、带富能力强的乡村能人作为帮带导师,精准结对451名帮带对象,收获良好成效。在我国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已卓有成效,这一切都离不开一大批优秀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默默奉献、无私付出。只有奉献和付出,才能有社会的繁荣和国家的振兴。因此,我们要在全社会弘扬奉献精神。
②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王进喜心甘情愿为党、为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杨善洲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这些闪闪发光的名字之所以被人们铭记,就在于他们以实际行动彰显出忠诚奉献的觉悟、甘于奉献的美德、拼搏奉献的追求、为民奉献的情怀。弘扬奉献精神,自觉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竭诚奉献,我们的社会必将更加美好,我们的国家必定更为强盛。
③践行奉献精神,能实现自我价值。奉献精神,关键要付诸行动、见诸实效。教育工作者,弘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科技工作者,弘扬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奋斗不息;广大知识分子,弘扬爱国奉献精神,心有大我、至诚报国;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发扬舍生忘死的奉献精神,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苦乐观、得失观……每个人都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能点点星火,汇聚成炬。

巩固提升
④践行奉献精神,不仅能实现自我价值,更能鼓舞斗志、凝聚力量。重庆北碚区缙云山突发山火,消防员向火场进发,而他们身后,有许许多多志愿者专门赶来协助,“你守护山城,我守护你”。奉献精神传导给更多人,激励人们见贤思齐、择善而从,感召人们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积蓄起众志成城、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
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千千万万个脚踏实地、默默耕耘的奉献者。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数百万扶贫干部将光阴韶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一代代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在太空中不断刷新中国高度。我们党,我们国家,就是靠着千千万万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先进分子无私奉献,赢得了一场场艰苦卓绝的斗争,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⑥“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雷锋日记》的话语穿越时空,透射出深沉的力量。大力弘扬奉献精神,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每个人都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选文第③段、第④段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巩固提升
③践行奉献精神,能实现自我价值。奉献精神,关键要付诸行动、见诸实效。教育工作者,弘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科技工作者,弘扬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奋斗不息;广大知识分子,弘扬爱国奉献精神,心有大我、至诚报国;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发扬舍生忘死的奉献精神,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苦乐观、得失观……每个人都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能点点星火,汇聚成炬。
④践行奉献精神,不仅能实现自我价值,更能鼓舞斗志、凝聚力量。重庆北碚区缙云山突发山火,消防员向火场进发,而他们身后,有许许多多志愿者专门赶来协助,“你守护山城,我守护你”。奉献精神传导给更多人,激励人们见贤思齐、择善而从,感召人们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积蓄起众志成城、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
选文第③段、第④段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明确态度“不能颠倒”,然后理解段落内容和联系。第③段论述了“践行奉献精神,能实现自我价值”的观点。第④段论述了“践行奉献精神能鼓舞斗志、凝聚力量”的观点,尤其第④段说“践行奉献精神,不仅能实现自我价值,更能鼓舞斗志、凝聚力量”,可见两段之间是逐层深入的关系(或递进关系),所以不能颠倒。
【答案】不能颠倒。第③段论述了“践行奉献精神,能实现自我价值”的观点。第④段论述了“践行奉献精神能鼓舞斗志、凝聚力量”的观点,两段之间是逐层深入的关系(或递进关系),所以不能颠倒。
谢谢观看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