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张PPT)
(2025重庆一中月考)鉴赏经典诗歌。
题
精
讲
典
【甲】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乙】黎明的通知(节选)
为了我的祈愿/诗人啊,你起来吧
而且请你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
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
我从东方来/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
我将带光明给世界/又将带温暖给人类
……
赏诗,需要把握意象。请你分别从两首诗中选择最富有表现力的意象,并分析意象传达出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欣赏诗歌,需要把握意象。【甲】诗的核心意象是“鸟”,要体会诗人借此传达的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沉的爱。【乙】诗的核心意象是“黎明”,要体会诗人借此展现的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对新社会、新生活的坚定信念。
【答案】【甲】意象:鸟。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化身为一只鸟,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沉的爱。【乙】意象:黎明。诗人借助“黎明”这一意象,展现了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对新社会、新生活的坚定信念。
思
路
分
析
解
题
策
略
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众所周知,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意象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往往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策略:分析诗歌意象要根据诗歌描绘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并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解
题
策
略
诗歌鉴赏答题策略
诗歌鉴赏首先认真审题,明确在哪一方面进行鉴赏。明确题目要求的提示性因素,严格按要求做题。一般从以下四方面进行鉴赏:
1.思想内容方面。要借助诗人写的景、人、事,体会诗的意境、诗人的感情经历、反映的道理等。
2.意象方面。要找准诗中所写的意象,体会这些意象的代表意义。
3.语言方面。要认真体会最能体现诗歌意境的动词、形容词和其他词类,分析其如何体现意境的,
如何表达诗人情感的。
4.表达技巧方面。要弄清诗歌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分析其体现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歌鉴赏。
巩
固
提
升
【甲】 北 方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一片无垠的荒漠
……
我们的祖先
带领了羊群
吹着笳笛
沉浸在这大漠的黄昏里
我们踏着的
古老的松软的黄土层里
埋有我们祖先的骸骨啊
……
他们为保卫土地/从不曾屈辱过一次
他们死了/把土地遗留给我们——
赏诗,需要把握意象。请你分别从两首诗中选择最富有表现力的意象,并分析意象传达出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帆
弯着腰
一摇一晃
走向远方
大海载不动我的思念
海鸥
闪电般
穿过云层
停息在礁石
它凝视着故乡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意象及其传达出的情感的把握。读懂诗句,理解诗歌主题是作答的关键。【甲】诗歌运用“荒漠、羊群、笳笛、黄土层”等意象,营造了苍凉的气氛,表现了诗人对古老而苍茫的国土的爱恋。【乙】本诗是一首思乡诗,作者借选取“帆、海鸥”的意象,从帆走向远方,海鸥凝视着故乡,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
巩
固
提
升
【答案】【甲】意象:荒漠、羊群、笳笛、黄土层,表现了诗人对古老而苍茫的国土的爱恋。【乙】意象:帆、海鸥,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