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课时演练:《辛弃疾词两首》(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课时演练:《辛弃疾词两首》(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22 10:2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 辛弃疾词两首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遥岑(cén)  玉簪(zān)  水龙吟(yín)
B.倩影(qiàn)
鲈鱼(lú)
佛狸祠(sì)
C.巷陌(mò)
揾泪(wèn)
孙仲谋(zhōng)
D.螺髻(jī)
堪脍(kuài)
封狼居胥(xū)
解析:B项,“祠”应读“cí”;C项,“仲”应读“zhòng”;D项,“髻”应读“jì”。
答案:A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遥岑远目      目:眺望。
B.倩何人唤取
倩:请(别人为自己做事)。
C.揾英雄泪
揾:擦拭(眼泪)。
D.尽西风,季鹰归未
尽:完尽。
解析:“尽”的意思是“全”“遍”“到处都是”。
答案:D
4.在古代诗词中,为了表达的需要,常将语序倒装。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倒装的一项是(  )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B.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C.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D.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解析:A项,应为“无觅英雄孙仲谋处”;C项,应为“北望中原气如山”;D项,应为“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
答案:B
5.下列诗句与“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意境相似的一项是(  )
A.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C.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D.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解析:例句写景抒情,充满对古人已去、世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已非的感慨。A项,写春景,抒写春来无人赏的感慨;B项,写寒食节,寒食节家家禁烟火,而汉宫却传蜡烛,富含讽喻之意;C项,写宫女的幽怨,揭露皇帝生活的腐化;D项,与例句意境同。
答案:D
6.下列词句中有关典故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句中运用了晋朝人张翰闻秋风而归故乡的典故。
B.“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句中运用了三国时刘备拜访陈登的故事。
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句中运用了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伐北魏的典故。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运用了赵国老将廉颇的典故,是用来隐喻自己的。
解析:B项中“刘备拜访陈登”错,应是“许汜向刘备诉说自己拜访陈登”。
答案:B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三首词,完成第7~10题。
鹧鸪天
辛弃疾
游鹅湖,醉书酒家壁①。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②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③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④。
注:①此词是作者被罢官落职、不得不退居田园时所作。稼轩闲居带湖时常往来鹅湖游赏。②青帘:借指酒家。③缟袂:白衣。④外家:娘家。
7.这首词上片的第一、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春景图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意境,可采用串联意象的方式解答。抓住“春”“平原”“荠菜花”“雨后”“群鸦”等意象,联想勾画即可。
参考答案:春天来了,一场春雨刚过,平原上开满了荠菜花;在刚翻耕过的土地上,一群群鸟在起落着觅食。描绘了农村恬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春天景象。
8.作者采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艺术手法表达内心情绪,请简要分析。
解析:所谓“以乐景写哀情”,就是描写的景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景象是欢乐、愉悦的,而表达的情感是悲愁痛苦的,属于反衬的一种。这首词写春来后农村生活的闲适与安静,其实是表达词人赋闲的愁苦,表达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伤。
参考答案:作者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色,乡村生活的古朴宁静,词人越写闲适、古朴,越是让人联想到“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所流露出来的那种烦闷和无奈的情绪。反衬自己内心的不平静,这就是壮志难酬、年龄徒增的惆怅。
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①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注:①此词可能是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作者在建康(今江苏南京)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任上所作。
9.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解析:解答此题要紧扣词中表达词人情感的关键
( http: / / www.21cnjy.com )词句,如“被白发欺人奈何”流露出年老而不得重用的无奈,“直下看山河”流露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表达了把光明洒向更广泛的人间的愿望。
参考答案:本词表现了一个有抱负、有才干而不被重用的英雄内心的愤懑和矛盾,也表现了诗人扫荡黑暗、把光明带给人间的愿望。
10.简析本词的浪漫主义艺术特点。
解析:分析词的浪漫主义手法,要依从词的内容和表达技巧。从词的内容看,这首词写到了神话中的嫦娥;从表达技巧看,使用了想象的手法。
参考答案:本词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借助于象征和大胆想象,构成了一幅瑰丽宏大、气势磅礴的超现实艺术境界,有力地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和情怀。
三、语言表达
1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综观辛弃疾的志向、才干与功
( http: / / www.21cnjy.com )绩,①               。可以说,他是诸葛亮、范仲淹一类时刻关心国事的政治家、军事家。②               ,才奠定了他诗词的豪放。也正因为他志向远大,才干超群,不被重用,屡遭排挤,曲折坎坷,才决定了他词风的苍凉悲壮,慷慨激昂。这就是辛弃疾英雄之词形成的原因。③               ,使我们更痛恨那个腐败、昏庸的封建王朝,从而对辛弃疾这位爱国英雄更加敬慕。
解析:这段文字探究了辛弃疾英雄之词形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原因。第①处要与后面的“可以说……政治家、军事家”照应,同时要关注到辛弃疾属于文人这一特点。第②处要照应“也正因为他志向远大,才干超群……”句,探究“豪放”的成因。第③处,要注意“使”字引出的后面的内容。
参考答案:①辛弃疾绝非一般的文人 ②正因为他才干卓越,志向远大 ③研究辛弃疾的诗词、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