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12课基础过关全练6 题 文言句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第12课基础过关全练6 题 文言句式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18 10:5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张PPT)




下列句子中,句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环滁皆山也。(判断句)
B.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倒装句)
C.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省略句)
D.醒能述以文者。(判断句)




下列句子中,句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环滁皆山也。(判断句)
B.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倒装句)
C.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省略句)
D.醒能述以文者。(判断句)
【解析】D项是倒装句,也是省略句。应为:醒能以文述(之)者。
【答案】 D




初中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四类: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
1.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⑴用“……者……也”表判断。如: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⑵句末用“者也”表判断。如: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⑶用“者”表判断。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小石潭记》)
⑷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如: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
⑸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如: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
⑹用“非”表示否定判断。如: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⑺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初中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




2.省略句
(1)省略主语。如:(渔人)便舍船,从孔入(《桃花源记》)/(曹刿)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 如: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3)省略宾语。如:屠惧,投(之)以骨(《狼》)/ 君与(之)俱来(《隆中对》)
(4)省略介词。 如:林尽(于)水源(《桃花源记》)
(5)省略量词。如: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口技》)




3.倒装句
(1)主谓倒装: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宾语前置:如:何陋之有(《陋室铭》)
(3)定语后置: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4)介宾结构后置: 如:告之于帝(《愚公移山》)/屠惧,投以骨(《狼》)
4.被动句
(1)有标志性词语的被动句。
①“为”表被动。如: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②“为......所......”或“......为所......”被动句式。如:山峦为晴雪所洗(《满井游记》)
③“于”表被动。如:管夷吾举于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没有标志性词语但意思上是表被动的。如: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愚公移山》)




(原创)下列句子中,句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判断句)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倒装句,定语后置)
C.山峦为晴雪所洗(《满井游记》)(判断句)
D.过中不至,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行》)(省略句)
【解析】C.山峦为晴雪所洗(《满井游记》)是被动句。译为:山峦被晴天融化的积雪洗过。
【答案】 C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