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0课帝制复辟与军阀割据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1915年底,通电全国宣布云南独立,并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的湖南志士是( )
A.黄兴 B.宋教仁 C.蔡锷 D.蔡和森
2.某历史人物去世后,时人撰写挽联:“抗孙黄以做总统,先临时、后正式、旋改国号,一片心称皇呼帝,忽焉取消,我也笑鳖入紫泥。”这反映出当时( )
A.清廷压迫百姓 B.复辟行径不得人心
C.军阀割据混战 D.封建制度业已终结
3.下侧漫画《二五与一十之比较》选自1920年8月6日出版的《新闻报》。该漫画反映了( )
A.辛亥革命成果丧尽 B.护国战争北上讨袁
C.五四运动呼之欲出 D.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4.袁世凯就职大总统后,不断破坏责任制内阁,一度解散国民党和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甚至公然复辟帝制,这反映了( )
A.戊戌变法的局限性 B.辛亥革命的必要性
C.民主革命的艰巨性 D.五四运动的广泛性
5.从下列两幅形势图中可以得出的推论是( )
二次革命形势图 护国战争形势图
A.革命运动都从南到北席卷全国 B.革命中宣布独立的省区完全相同
C.两次斗争都反对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D.孙中山为维护共和展开了不懈斗争
6.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的军阀首领是( )
A.冯国璋和曹锟 B.段祺瑞
C.张作霖 D.唐继尧
7. 小唐同学在整理档案时,摘抄如下案件资料。这一案件( )
时间:1913年3月20日
被害人:宋教仁
经过:被害人于上海火车站遭暴徒枪击,之后不治身亡
涉案人:袁世凯亲信及本人
A.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失败
B.反映袁世凯建立独裁统治的野心
C.说明袁世凯复辟了帝制
D.导致了军阀割据混战局面的出现
8. 孙中山为了民主共和,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1913年,他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二次革命的爆发主要是因为袁世凯( )
A.镇压义和团运动
B.派兵武力镇压国民党
C.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接受“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
9. 《申报》对袁世凯死后的时局发出过如下评述: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申报所评当时时局的主要特点是( )
A.列强对华殖民统治
B.农民运动此起彼伏
C.军阀割据混战
D.国家真正统一
10. 中华民国成立以来,梁启超一直支持袁世凯,反对革命党人的主张,还曾先后担任其内阁的司法总长和币制局总裁。当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消息传出后,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公开表示与袁世凯决裂。梁启超态度的转变说明( )
A. 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巩固
B. 共和观念的影响力增强
C. 美日在华争夺渐趋激烈
D. 立宪转向革命符合潮流
11.唐德刚在《民国前十年》中这样写道:“袁世凯那台滑稽戏的演出,也是全靠一个班底的。他老人家晚年,班底里的主要配角,一个个各唱其戏,他这个袁兰芳只好唱个独角戏,就卖不了票了。”材料反映的是袁世凯在复辟帝制后( )
A. 成为帝国主义的代理人
B. 被迫向革命党屈服
C. 遭到帝国主义强烈反对
D. 众叛亲离陷于孤立
12. 《一九一九年南北议和资料》记载:“南与南不合,北与北不合,南北又复不合。”对这个状况最好的解释是( )
A. 列强争霸,相互残杀
B. 军阀割据,连年混战
C. 官僚地主,争权夺利
D. 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13. 题13图为1920年上海《申报》上发表的漫画,名为《共去厌物,道路平坦》。图中四个农家装束的老百姓在挖刨一棵写着“军阀”二字的老枯树。该图反映了当时( )
A. 人们渴望结束军阀混战局面
B. 北洋军阀破坏报社言论自由
C.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行动失败
D. 辛亥革命推动思想观念解放
14.题14表反映了中国20世纪初期的部分历史大事。据此可知( )
时间 历史大事
1905年11月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1912年1月 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2月 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1915 年 底袁世凯准备在1916年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1915年12 月 护国战争爆发
1916 年6 月 袁世凯去世,北洋军阀分裂,中国陷入动乱
A. 北洋军阀统治黑暗腐朽
B. 辛亥革命成果得到巩固
C. 民主共和已成社会共识
D. 民主发展之路艰辛曲折
15.1912年夏,孙中山在北京与袁世凯会晤多次。孙中山曾说:“所见略同,盼其为总统十年。”1915年底,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孙中山对袁世凯的态度变化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A.孙中山放弃了三年前的观点
B.袁世凯公开独裁并复辟帝制
C.袁世凯惯于玩弄两面手法
D.民族资产阶级在挫折中觉悟
16.“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和“再造民国第一人”分别是( )
A.宋教仁黄兴 B.黄兴蔡锷 C.陈天华黄兴 D.宋教仁蔡锷
17.1926年7月6日通过的《中国国民党为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宣言》指出:“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中国人民唯一的需要,在建设一人民的统一政府。”《宣言》揭示了北伐的目的是( )
A.推翻清政府统治 B.反对袁世凯复辟
C.组织工人运动 D.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18、孙中山认识到,民国虽成立十多年,但军阀之专横、列强之侵蚀日益加厉。为改变这一状况,他( )
A.开始实业救国 B.参加护国战争 C.发起护法运动 D.推动国共合作
19、邵阳市某历史人物(见图)故居管理局举行其诞生140周年系列活动,宣传材料中有“叱咤风云的革命经历,辛亥革命期间,领导新军起义,袁世凯称帝后,领导护国军起义,武装讨伐袁世凯,维护共和制度”。该历史人物是( )
A.魏源 B.邓世昌 C.黄兴 D.蔡锷
20、“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时民国七年十二月三十日,孙文自序于上海。”材料抨击的主要问题是( )
A.列强瓜分中国 B.袁世凯复辟帝制
C.军阀割据纷争 D.国民政府腐败
21.“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中的“公”指的是 ( )
A.宋教仁 B.谭嗣同
C.蔡锷 D.梁启超
22.下列关于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的史实,按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以无限期连任
②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④下令解散国民党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②① D.④②①③
23.它的承认是袁世凯为了实现自己的皇帝梦而以国家利益为代价争取日本支持的结果。 “它”是 ( )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
24.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写道:“任凭你像尧舜那样贤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样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样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这段文字评价的是( )
A. 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B. 袁世凯复辟帝制
C.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D. 蔡锷发动护国战争
25. 1916年,西南军阀支持蔡锷反对袁世凯称帝;1917年,西南军阀再次支持孙中山发起护法运动;1918年,西南军阀与直系军阀勾结,排挤孙中山。这些情况表明( )
A. 南北军阀是根本对立的
B. 革命派可以同军阀结成可靠的盟友
C. 军阀的立场随利益变动
D. 封建军阀借革命势力维护自身利益
二、非选择题
26.史料实证、家国情怀、历史解释均属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范畴。按要求回答问题。
【史料实证 法律的效力】
材料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材料二 《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大总统为国之元首,总揽统治权。
(1)从材料一到材料二,总统的权力发生了什么变化 袁世凯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又修改总统选举法的目的是什么
【家国情怀 正义的回击】
材料三
(2)时间轴所示两个事件在目的上有何相同点 其结果又有何不同
【历史解释 军阀的割据】
材料四 军阀割据混战造成的一些后果
农户 1914—1918年 减少1 500多万户
耕地 1914—1918年 减少2 600多万亩
荒地 1914—1918年 增加4 900多万亩
陆军 1914—1919年 增加92万多人
军费 1916—1918年 增加5 000多万元
材料五 民国初期若干年(注:指1926年前)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
——《全球通史》
(3)根据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全球通史》称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是一个群雄逐鹿的混乱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袁世凯颁布的《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大总统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他继而又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材料二 他(袁世凯)不过是中国旧环境产生的一个超等的大政客。在他的任内,他借了一大批外债,用暗杀的手段除了他的大政敌宋教仁,扩充了北洋军队的势力,与日本订了民国四年(1915年)的条约,最后听了一群小人的话,幻想称帝。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材料四 辛亥革命后,列强扶持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袁世凯死后,皖系段祺瑞、奉系张作霖以日本为靠山,直系冯国璋则受到美国的支持,桂系、滇系等军阀背后也都有列强的影子。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连年混战。
材料一反映了袁世凯什么样的心态 袁世凯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并修改总统选举法的目的是什么?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袁世凯为实现皇帝梦采取了哪些行动?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复辟帝制,保卫民主共和进行的斗争及结果。
根据材料四,概括列强控制中国的策略及这一策略对中国产生的危害。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校学生在学习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这段历史时,形成了两种观点。观点一: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一个黑暗的时期;观点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一个走向光明的时期。
请就其中的一个观点,选择下表中相关史实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行文流畅,200字左右。
答案
1-5CBDCD 6-10BBBCB 11-15DBADD 16-20DDDDC 21-25ACDBC
26.(1)总统权力全面加强,从三权分立到总揽大权。目的:复辟帝制。
(2)相同点:维护共和,维护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不同:二次革命被袁世凯镇压,护国战争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
(3)军阀割据混战,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秩序混乱,严重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7.(1)意图复辟帝制。为复辟帝制扫除障碍
(2)刺杀宋教仁;镇压二次革命;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修改总统选举法;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的支持。
(3)二次革命、护国战争。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4)扶植代理人。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国家利益受到进一步损害。
28.【示例1】观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一个黑暗的时期。
选择的史实: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二次革命、袁世凯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军阀混战、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
论述:1912年,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对内专制独裁、破坏民主共和,镇压二次革命、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外出卖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的局面,使得国家动乱、民不聊生。
综上,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专制独裁、军阀混战,对外妥协,是一个黑暗的时期。
【示例2】观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一个走向光明的时期。
选择的史实: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国共产党成立。
论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历史显现光明。1912—1919年,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增强,掀起了以“民主”“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无产阶级队伍随之壮大,五四运动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综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人民坚持斗争,新思想传播,民族工业短暂繁荣,是一个从黑暗走向光明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