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一中2024-2025-2高二年级化学学科期末质量调查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36分)
1-5AADAB
6-10 BCDBB
11-12BB
二、解答题(共4题,共64分)
13.(16分)
(1)重结晶(2分)
(2)4(2分)(3)26:1
(共4分,各2分)
(4)C HsO2
⑧(共4分,各2分)(5)24(共4分,各2分)
14.(每空2分,共14分)
2s
2p
)网H团
5
(2)spisp
(3)甘氨酸是极性分子,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中,且分子中的氨基、羧基都能与水分
子形成氢健。
(4)BA
(5)p=
4×(65+32)
NA x(541x10 cm
15.(18分)
①.H或酸化(1分)
⑦②.羰基氨基(2分)
③.取代反应(1分)
00H
(2分)
⑤.bd(2分)
⑥.
+CH2Cl2+2NaOH-
+2NaCl+2H2O
(2分)
HO
CHO
CHO
OH
OH
⑦.12(2分)
⑧
和
(各1分,共2分)
OOCCH,
COOCH,
NaOH醇溶液
⑨
CH3CHCICH3
→
CH2-CHCH3
CH2-CHCH-CI
OH
0、CHCI
CH2CICHCICH2C1+
(4分)
OH
16.(16分)
(1)球形冷凝管(1分)防止溶液受热时暴沸(1分)
(2)油水界面不再上升(1分)
及时分离出水,有利于酯化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可提高乙酸正丁酯的产率(2分)
(3)除去杂质乙酸、硫酸(1分)
浓硫酸
④2CH,(CH2),OH了(CH,CH,CH,CH)20+H,0(2分)
浓硫酸
CH,(CH2,OH。CH2=CHCH2CH+H20(2分)
(5)将干燥剂转入蒸馏烧瓶(或少过滤操作)(2分)、温度计水银球位置错误(2分)
(6)63(2分)天津一中 2024 -2025 -2 高二年级化学学科期末质量调查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 Ⅰ 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 分,考试用时 60 分钟。 第Ⅰ 卷 1 至 2 页,第Ⅱ卷 3 至 4 页。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规定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32 Zn 65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36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蔗糖、纤维素都是糖类物质,都可发生水解反应
B.天然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含量高,常温下呈液态
C.氨基酸、二肽、蛋白质均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
D.淀粉水解液加足量碱后,再加新制氢氧化铜,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2.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 与T 互为同素异形体 B. C和 N互为同位素
C,甲醇与二甲醚互为同分异构体 D.乙酸和硬脂酸互为同系物
4.有机化合物A的质谱图如图1所示,其核磁共振氢谱图如图2所示,则A的结构简式可能为
B. CH CHO C HCOOH
5.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各项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
A.乙醇与钠反应不及水与钠反应剧烈
B.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C.苯酚中的羟基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醇羟基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
D.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6 下表实验中,根据实验目的采取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实验室制乙炔 将水通过分液漏斗加入盛有电石的烧瓶中
B 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含少量泥沙、NaCl) 加热溶解、趁热过滤、冷却结晶和过滤等
C 除去甲烷中的乙烯气体 将混合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洗气
D 证明苯与液溴发生了取代反应 将反应得到的气体通入硝酸酸化后的硝酸硝酸银溶液中
7. CPAE 是蜂胶的主要活性成分,由咖啡酸合成CPAE 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咖啡酸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
B.苯乙醇能发生消去反应,且与 互为同系物
C.咖啡酸、苯乙醇及CPAE 都能发生取代、加成和氧化反应
D.1mol 咖啡酸分别与足量的 Na和NaHCO 反应,消耗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8. BHT(ButylatedHydroxyToluene)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合成方法有如下两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与BHT 互为同系物
C. BHT 久置于空气中会被氧化 D.两种方法的反应类型都是加成反应
9.乙烯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溴錄离子中溴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
B.将乙烯分别通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溴的CCl 溶液和溴水中,则反应速率:
前者大于后者
C.加成反应过程中,有非极性键的断裂以及极性键的形成
D.将乙烯通入溴水中,理论上会有一定量的 生成
10.奥司他韦是目前治疗流感的常用药物之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奥司他韦分子中只有4个手性碳原子
B.通过红外光谱有可能确定奥司他韦分子中含有酯基、氨基、醚键和酰胺基等官能团
C.通过质谱法可以测定奥司他韦分子中键长和键角等分子结构信息
D.奥司他韦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11.冠醚是一种超分子,它能否适配碱金属离子与其空腔直径和离子直径有关,二苯并-18冠-6与K 形成的螯合离子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冠醚分子中碳原子杂化方式有2种
B.6个O原子与K 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C.该螯合离子有4种一氯代物
D.该螯合离子中配位键的数目为6
12.苯甲酸是一种食品添加剂,某粗苯甲酸样品中含有少量NaCl和泥沙,提纯苯甲酸的实验流程如图(已知:常温下苯甲酸易溶于乙醇,25℃和75℃时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分别为0.34g和2.2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时为了加快过滤速度,需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漏斗中的液体
B.检验苯甲酸中含有的NaCl是否除净,可选用 溶液
C.“洗涤”时为了减少苯甲酸的损失、提高产量,可选用乙醇作洗涤剂
D.除去苯甲酸中的NaCl,“结晶”时应采用蒸发结晶
二、解答题(共4题,共64分)
13.(16分).现有以下9种有机化合物: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制备了⑨的粗品,则其提纯方法为 。
(2)③的一氯代物有 种。
(3)⑦的核磁共振氢谱有 组峰,峰面积比为 。
(4)准确称取4.4g样品X( 只含C、H、O三种元素),充分燃烧后,产物依次通过浓硫酸和碱石灰,二者的质量分别增加3.6g和8.8g。已知X的质谱图和红外光谱图分别如图所示,则X的分子式为 ,结构简式可能为 (填序号)。
属于羧酸的结构有 种;属于酯的结构有 种。
14.(14分) 一水合甘氨酸锌一种配合物,微溶于水主要用作药物辅料,是锌营养强化剂,比一般的补锌剂. 等稳定性和吸收率较好,其结构简式如图:
基态O原子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图中 的配位数为 。
(2)甘氨酸中碳原子采取的杂化方式有 。
(3)甘氨酸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其原因为 。
(4)以氧化锌矿物为原料,提取锌的过程中涉及反应:
化学通式相同(如 且价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或离子互为等电子体,具有相同的化学键类型和空间结构,下列分子或者离子与 互为等电子体的是 。
以下关于 说法正确的是 。
A. N是配位原子 提供孤电子对
提供空轨道 D.配离子纯存在离子键
Zn与S形成某种化合物的晶胞如图所示,已知晶胞边长为 则晶胞密度(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为
15.(18分)某支气管解痉性镇咳药物,能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抑制肺牵张反射引起的咳嗽,化合物H是制备该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合成路线如图:
(1)反应①的条件为 ,F中官能团名称为醚键、 。
(2)G→H的反应类型 。 (3)化合物G的结构简式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A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b.物质 A 能与HCHO 发生加成反应
C.物质 G能和银氨溶液发生反应 d.物质H的分子式是
(5)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 。
(6)满足下列条件,化合物A所有同分异构体有 种,
①可以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但不与NaHCO 溶液反应;
②分子中含有结构; ③含有苯环,且有两个取代基。
④不含过氧键(-O-O-)
写出其中满足核磁共振氢谱四个吸收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2:2:3的结构简式 。
16.(16分)乙酸正丁酯是一种优良的有机溶剂。通常由乙酸与正丁醇在硫酸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来制备。
实验原理:
反应装置如图甲所示(夹持装置略)。
实验步骤:
①在100mL 圆底烧瓶中加入9.25mL 正丁醇和6mL 乙酸,混匀,再加入3~4滴浓硫酸,摇匀;加入沸石,按如图装置安装仪器,加热反应一段时间;
②反应完成,停止加热;反应液冷却后,将分水器中分出的酯层和烧瓶中的反应液一起倒入分液漏斗中;
③依次用水、碳酸钠溶液、水洗涤至中性,然后将酯层倒入锥形瓶中,加少量无水硫酸镁;
④将锥形瓶中的所有物质全部转移到蒸馏烧瓶中,安装好蒸馏装置(如图乙所示,气密性良好,部分夹持装置略),加热蒸馏,收集馏分。
已知:①
乙酸 无色液体, 密度1.05gcm , 沸点117.9℃, Mr=60
正丁醇 无色液体, 微溶于水, 沸点 118℃, 密度0.8g cm , Mr=74
乙酸正丁酯 无色油状液体, 不溶于水, 沸点126.3℃, M =116
②乙酸正丁酯、正丁醇和水三者可形成二元或三元恒沸混合物,当冷凝为液体时,在分水器中分为两层,下层为溶解少量酯和醇的水,可逐次分出。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实验中加入沸石的作用为 。
(2)步骤②中判断反应基本完成的实验现象为 ;与常规发生装置相比,加装分水器的优点是 。
(3)步骤③中用 溶液洗涤的主要目的是 。
(4)本实验中正丁醇可能发生副反应生成其它有机物,反应的方程式为
、 .
(5)写出步骤④中(包括乙裝置)存在的错说: 。
(6)本实验中,按照正确的实验操作共收集到馏分7.3g,则产率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