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学习更有效 小升初备考 | 数学学科
2025年秋六年级数学小升初重点校择校分班考冲刺卷(苏教版)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一.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共8分)
0.12=
2.解方程。(共6分)
0.76×3+x=10.5 x﹣0.84÷3=2.1 8.3x﹣7.5x=12
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要简算。(共8分)
二.填空题
4.一个圆锥和圆柱底面积相等,体积的比是2:3。如果圆锥的高是5.6厘米,圆柱的高是_______ 厘米,如果圆柱的高是4.16厘米,圆锥的高是 厘米。
5.图①是一个盛满水的无盖长方体容器,水深40厘米。将容器如图②所示倾斜倒出一部分水,此时AB的长度是10厘米,再把容器放平如图③所示,这时容器中水的深度是 厘米。
6.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1cm,高是6cm,它的侧面积是 cm2,表面积是________ cm2,体积是 cm3。
7.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是数学的灵魂。仔细观察如图的三道计算题,整数、小数和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相同点是 。
8.体育馆内有14张球桌在同时进行乒乓球比赛,已知双打比单打多2人,有 张球桌正在进行单打比赛,有 张球桌正在进行双打比赛。
9.用若干张边长是1cm的正方形纸片,像如图这样依次摆出1层、2层、3层……的图形。如果摆4层,需要 个正方形纸片,摆成的图形的周长是 厘米;如果摆出n层,摆成的图形的周长是 厘米。
10.六年级的哥哥和二年级的弟弟同时做一道除法题“a÷b”(a、b都是自然数)。哥哥的计算结果是a÷b,弟弟的计算结果是a÷b=3……2,他俩的计算结果都是正确的。b表示的数是 。
11.“35+36+37+38+39+40+41+42+43”的和是 数(填“奇数”或“偶数”),这9个数的平均数是 。
12.“哥德巴赫猜想”认为,所有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质数的和。请你将50写成两个质数的和:50= + 。
13.如图,以点O为圆心的圆内,三角形AOB一定是等腰三角形,作出这个判断的依据是 。
14.钟面上,分针从12起,走过25分钟,它所经过的部分可以看作 形,圆心角是_______ 度。
15.5月22日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逝世纪念日。世界第一株杂交水稻南优2号研制成功的年份数是一个四位数,根据下列信息判断,南优2号是在 年研制成功的。
①千位上的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②百位上是一个合数,也是一个奇数;
③十位上的数比最小的质数大5; ④个位上的数比最小的合数小1。
三.选择题
16.如果自然数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1,那么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
A.ab B.a C.b D.无法确定
17.小明把8×(□+4)错写成8×□+4,他得到的结果要比正确答案小了( )
A.8 B.28 C.32
18.我们有时候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一个数、数量及数量关系,下面表述错误的是( )
A. B. C. D.
19.仔细阅读图,与它的图意相符的式子是( )
A.(a+b)2=a2+b2 B.(a+b)2=a2+b2+2ab C.(a﹣b)2=a2﹣b2 D.(a+b)2=2ab
20.下面是六年级8位同学立定跳远的测试成绩。如果想让75%的学生能达标,那么“达标线”可定为( )
学生序号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7号 8号
成绩(单位:m) 1.78 1.72 1.60 1.56 1.48 1.39 1.65 1.35
A.1.35 B.1.40 C.1.65 D.1.75
21.根据规定,图书出版后,稿费超过800元的部分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王叔叔一份稿费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可以用(3600﹣800)×20%来计算,以下表达正确的是( )
A.王叔叔能领取的税后稿费是3600元。 B.王叔叔这份稿费不需要缴税。
C.王叔叔最后能领到560元稿费。 D.稿费中需要缴税的部分是2800元。
22.如图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23.今年3月10日,《中国诗词大会》(第九季)火热开播。王小萌同学想绘制第一季至第九季的收视变化情况,选用( )比较好。
A.统计表 B.条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D.以上都可以
四.判断题
24.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改变了图形的面积,不改变图形的形状。
25.解比例的依据是比的基本性质. .
26.一种盐水的含盐率是10%,盐与水的比是1:9. .
27.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扩大3倍,高也扩大3倍,那么它的体积就扩大9倍。
28.两个圆柱的侧面积相等,它们的底面周长也一定相等. .
29.甲乙两个圆的半径之比是1:1,它们的面积比也是1:1。
五.操作题
30.按要求在方格纸中作图。
(1)画出一个以A(1,4),B(2,6),C(4,6),D(3,4)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
(2)画一个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六.应用题
31.地球七大洲中亚洲面积最大,大约比欧洲面积的4倍还多400万平方千米。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欧洲面积约多少万平方千米?(列方程解答)
32.“馨香”花店用18朵康乃馨和27朵勿忘我做花束,顾客要求每个花束里面的康乃馨朵数相等,勿忘我的朵数也相等,最多能做多少束?每个花束里有多少朵花?
33.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南京到北京两地相距18厘米,如果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5千米,经过几小时相遇?
34.小红看一本故事书,已经看了全书的,还有36页没有看。小红已经看了多少页?(先把线段图补充完整,再解答)
35.一条环湖路全长4千米,小林和小丽同时从环湖路的某地出发,沿相反方向步行。小林的速度是70米/分,小丽的速度是65米/分。经过30分钟两人能相遇吗?
36.六年级同学制作了72件蜻蜓标本,正好贴在7块展板上展出。每块小展板贴8件,每块大展板贴12件。
(1)两种展板各有多少块?(先假设两种展板的块数,再调整找到答案)
大展板块数 小展板块数 蜻蜓标本总件数 和72件比较
2 5 2×12+5×8=64 少了8件
(2)每块大展板贴的件数比每块小展板贴的件数多百分之几?
(3)六年级同学制作的蜻蜓标本数比五年级同学少20%,五年级同学制作了多少件?(用方程解答)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一.计算题
1.【答案】;;0.01;;;;;。
【思路分析】根据分数加、减法,乘方的计算方法和小数化分数的方法,依次口算结果。
【解答】解:
0.12=0.01
1.25
【名师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分数加、减法,乘方的计算方法和小数化分数的方法。
2.【答案】x=8.22;x=2.38;x=15。
【思路分析】0.76×3+x=10.5,先计算出0.76×3=2.28,再根据等式性质1,方程两边同时减2.28;
x﹣0.84÷3=2.1,先计算出0.84÷3=0.28,再根据等式性质1,方程两边同时加0.28;
8.3x﹣7.5x=12,运用乘法分配律,方程化成0.8x=12,再根据等式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0.8。
【解答】解:0.76×3+x=10.5
2.28+x=10.5
2.28+x﹣2.28=10.5﹣2.28
x=8.22
x﹣0.84÷3=2.1
x﹣0.28=2.1
x﹣0.28+0.28=2.1+0.28
x=2.38
8.3x﹣7.5x=12
(8.3﹣7.5)x=12
0.8x=12
0.8x÷0.8=12÷0.8
x=15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解方程,解方程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
3.【答案】;;;。
【思路分析】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面的减法;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按照加法交换律以及减法的性质计算;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解答】解:
()
=1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了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填空题
4.【答案】2.8,8.32。
【思路分析】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VSh,圆柱的体积公式:V=Sh,设圆锥和圆柱的底面积为S平方厘米,据此列比例解答。
【解答】解:(1)设圆锥和圆柱的底面积为S平方厘米,圆柱的高为h厘米,圆锥的高为
5.6:Sh=2:3
2ShS×5.6×3
2Sh=5.6S
2h=5.6
h=2.8
(2)设圆锥和圆柱的底面积为S平方厘米,圆锥的高为h厘米,
Sh:4.16S=2:3
Sh×3=4.16S×2
Sh=8.32S
h=8.32
答:圆柱的高是2.8厘米,圆锥的高是8.32厘米。
故答案为:2.8,8.32。
【名师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圆锥的体积公式、圆柱的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比的意义及应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5.【答案】25。
【思路分析】如图,流出部分的水体积与原来容器中水的体积之比等于三角形BCD与长方形ACDE的面积之比,AB=10厘米,原来的水深是40厘米,即AC=40厘米,据此可以求出三角形BCD与长方形ACDE的面积之比,据此可以计算出剩余水的体积占原来满水体积的几分之几,把容器放平后,容器底面积不变,此时水的深度与原来盛满水的深度的比值与剩余水的体积与原来满水体积的比值相等,据此可以求出剩余水的深度。
【解答】解:
BC=AC﹣AB=30厘米
三角形BCD面积=BC CD÷2
长方形ACDE面积=CA CD
三角形BCD面积:长方形ACDE面积=
即流出部分的水体积:原来容器中水的体积=3:8
剩余部分水的体积:原来容器中水的体积=5:8
剩余水的深度:盛满水的深度=5:8
剩余水的深度=4025(cm)
答:此时容器中水的深度为25厘米。
故答案为:25。
【名师点评】本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关键是要理解容器中水的体积与水的深度之间的关系。
6.【答案】37.68,43.96,,18.84。
【思路分析】根据圆柱的侧面积公式:S=2πrh,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圆柱的体积公式:V=πr2h,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解:2×3.14×1×6
=6.28×6
=37.68(平方厘米)
37.68+3.14×12×2
=37.68+3.14×1×2
=37.68+6.28
=43.96(平方厘米)
3.14×12×6
=3.14×1×6
=18.84(立方厘米)
答:它的侧面积是37.68平方厘米,表面积是43.96平方厘米,体积是18.84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6.28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37.68,43.96,,18.84。
【名师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圆柱的侧面积公式、表面积公式、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7.【答案】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相加减。
【思路分析】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相同数位对齐,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数位相同了,也就是计数单位相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先通分,是把不同的分数单位化成相同的分数单位,再计算的,所以这些计算法则都是相同计数单位个数相加减,由此求解。
【解答】解:根据算式可知: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看上去不同,其实本质是相同的,都是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相加减。
故答案为: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相加减。
【名师点评】无论是整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还是分数加减法,都是相同计数单位相加减。
8.【答案】9,5。
【思路分析】设单打的有x张,则双打的有(14﹣x)张,利用人数关系列方程求解即可。
【解答】解:设单打的有x张,则双打的有(14﹣x)张桌子。
2x=4×(14﹣x)﹣2
2x=56﹣4x﹣2
6x=54
x=9
14﹣9=5(张)
答:有9张球桌正在进行单打比赛,有5张球桌正在进行双打比赛。
故答案为:9,5。
【名师点评】本题属于鸡兔同笼问题,解这类题的关键是用假设法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也可以用方程进行解答。
9.【答案】16;22;(6n﹣2)。
【思路分析】根据图示可知:
摆1层需要的正方形个数:1个,周长为4cm;
摆2层需要的正方形个数:4个,4=1+3,周长为(3+2)×2=10(cm),10=4+6×1;
摆3层需要的正方形个数:9个,10=1+3+5;周长为(5+3)×2=16(cm),16=4+6×2;
摆4层需要的正方形个数:16个,17=1+3+5+7;周长为(7+4)×2=22(cm),22=4+6×3;
……
摆n层需要的正方形个数为1+3+5+7+……+(2n﹣1)=n2;周长为4+6×(n﹣1)=6n﹣2(cm)。
据此解答。
【解答】解:摆n层需要的正方形个数为1+3+5+7+……+(2n﹣1)=n2;周长为4+6×(n﹣1)=6n﹣2(cm)。
当n=4时,n2=42=16,6n﹣2=6×4﹣2=22。
答:如果摆4层,需要16个正方形纸片,摆成的图形的周长是22厘米,如果摆出n层,摆成的图形的周长是(6n﹣2)厘米。
故答案为:16;22;(6n﹣2)。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变化类问题,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
10.【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根据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解答即可。
【解答】解:3.5b=3b+2
0.5b=2
b=4
答:b表示的数是4。
故答案为:4。
【名师点评】熟练掌握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答案】奇数;39。
【思路分析】“35+36+37+38+39+40+41+42+43”是5个奇数相加是奇数,4个偶数相加是偶数,奇数+偶数=奇数。
平均数的求解方法:用所有数据相加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需要计算才得求出。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35+36+37+38+39+40+41+42+43”的和是奇数。
(35+36+37+38+39+40+41+42+43)÷9
=351÷9
=39
答:这9个数的平均数是39。
故答案为:奇;39。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了奇数和偶数的性质及求平均数的方法。
12.【答案】47,3(答案不唯一)。
【思路分析】根据质数的意义,一个自然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作质数,最小的质数是2,由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50=47+3(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47,3(答案不唯一)。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质数的意义。
13.【答案】OA和OB都是圆的半径,同一个圆的半径相等。
【思路分析】OA和OB都是从圆心出发,到圆上一点的连线,即圆的半径.同一个圆的半径相等,所以OA=OB,所以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如图,以点O为圆心的圆内,三角形AOB一定是等腰三角形,作出这个判断的依据是:OA和OB都是圆的半径,同一个圆的半径相等。
故答案为:OA和OB都是圆的半径,同一个圆的半径相等。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了圆的半径的性质。
14.【答案】扇,150。
【思路分析】根据扇形的定义是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一个圆的圆心角是360度,分针每走一个大格表示30度,分针从12起,走过25分钟,走过5个大格,利用5乘30度即可。
【解答】解:钟面上,分针从12起,走过25分钟,它所经过的部分可以看作扇形,25÷5=5(个),5×30°=150°,因此圆心角是150度。
故答案为:扇,150。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了扇形的特征及钟面角的认识。
15.【答案】1973。
【思路分析】①“0”“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0不能在最高位,所以千位上的数是1。
②是合数,也是一个奇数的数是9,百位上是9。
③最小的质数是2,2+5=7,所以十位上的数是7。
④最小的合数是4,4﹣1=3,个位上的数是3。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千位上的数是1,百位上是9,十位上的数是7,个位上的数是3,这个数1973。
故答案为:1973。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了合数与质数、奇数与偶数及万以内数的组成。
三.选择题
16.【答案】A
【思路分析】因为自然数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1,所以a和b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解答】解:如果自然数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1,那么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ab.
故选:A.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了两个数是互质数时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17.【答案】B
【思路分析】运用赋值法,令□=1,分别代入8×(□+4)和8×□+4,求出结果,再作差即可求解.
【解答】解:令□=1,则:
8×(□+4)
=8×(1+4)
=8×5
=40;
8×□+4
=8×1+4
=12
40﹣12=28
答:他得到的结果要比正确答案小了28.
故选:B.
【名师点评】解决本题也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把8×(□+4)变成8×□﹣8×4,再与8×□+4作差求解.
18.【答案】D
【思路分析】根据图示分析表述是否正确后即可判断。
【解答】解:A.图中1被平均分成了5份,涂色部分占一半,所以可表示为0.5,表达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图中4公顷被分成了五份,其中的一份表示为公顷,表达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图中根据面积大小关系可以判断表达是正确的,故不符合题意。
D.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长和宽的比都是2:3,因为正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它们的面积比是4:9,故说法错误。
故选:D。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19.【答案】B
【思路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解答此题即可。
【解答】解:与图意相符的式子是:(a+b)2=a2+b2+2ab。
故选:B。
【名师点评】大正方形的面积=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两个小长方形的面积。
20.【答案】B
【思路分析】要想让75%的学生能达标,达标的人数为:8×75%=6 (人),再根据8人的成绩确定达标线。
【解答】解:达标的人数为:
8×75%=6 (人)
根据8人的成绩分析:如果达标线是1.35米,那么8人都能达标,所以达标线不能定为1.35米;
如果达标线是1.40米,恰好满足有6人成绩达标;
如果达标线是1.65米,那么有3人达标,所以达标线不能定为1.65米;
如果达标线是1.75米,那么只有1人达标,所以达标线应定为1.40米。
故选:B。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百分数的实际应用。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列式。
21.【答案】D
【思路分析】根据个人所得税的规定,稿费超过800元的部分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王叔叔一份稿费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可以用(3600﹣800)×20%来计算,也就是稿费中需要缴税的部分是2800元。据此解答。
【解答】解:3600﹣800=2800(元)
所以稿费中需要缴税的部分是2800元。
故选:D。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个人所得税的意义,掌握求个人所得税的方法及应用。
22.【答案】C
【思路分析】根据等式包含方程,自然数的意义,真分数和假分数是分数中不同的类别,解答即可。
【解答】解:A.等式包含方程,方程是等式,选项正确;
B.非0自然数可以分为奇数和偶数,选项正确;
C.因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所以此项错误;
D.真分数和假分数是分数的中的两类,选项正确。
故选:C。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了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对自然数的认识和分类,真分数和假分数不是包含关系,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23.【答案】C
【思路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解答】解:分析可知,今年3月10日,《中国诗词大会》(第九季)火热开播。王小萌同学想绘制第一季至第九季的收视变化情况,选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好。
故选:C。
【名师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四.判断题
24.【答案】√
【思路分析】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把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后所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形状相同,大小不同,大小不同就是指的边长、周长和面积的大小变化。
【解答】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改变了图形的面积,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本题是考查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5.【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根据比例的含义和解比例的方法,可得:解比例的依据是比例的基本性质,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因为解比例的依据是比例的基本性质,不是比的基本性质,
所以题中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解比例问题,要熟练掌握,注意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26.【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根据“盐水的含盐率是10%,”把盐看做10份,盐水是100份,则水是(100﹣10)份,盐和盐水的比即可求出.
【解答】解:10:(100﹣10)
=10:90
=1:9;
答:盐与水的比是1:9;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百分数转化成份数,根据要求的结果,找到对应份数,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成最简整数比即可.
27.【答案】×
【思路分析】根据圆锥的体积V πr2h,半径扩大3倍,底面积扩大3×3=9倍,高也扩大3倍,则体积扩大9×3=27倍,据此判断。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扩大3倍,高也扩大3倍,那么它的体积就扩大27倍。
所以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了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结合积的变化规律解答即可。
28.【答案】×
【思路分析】根据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公式“S=Ch”可知,圆柱的侧面积是由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决定的,因此,两个圆柱的侧面积相等,它们的底面周长不一定相等.
【解答】解:圆柱的侧面积是由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决定的,所以,两个圆柱的侧面积相等,它们的底面周长不一定相等.
因此,两个圆柱的侧面积相等,它们的底面周长也一定相等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圆柱侧面积的意义,圆柱的侧面积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的乘积,因此,圆柱侧面积相等,底面周长、高不一定相等.
29.【答案】√
【思路分析】根据圆的面积=π×半径×半径可知,1×1=1,所以甲乙两个圆的半径之比是1:1,它们的面积比也是1:1,据此解答。
【解答】解:甲乙两个圆的半径之比是1:1,它们的面积比也是1:1。
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圆的面积的计算,熟记公式是解答关键。
五.操作题
30.【答案】。(答案不唯一)
【思路分析】(1)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依据题意结合图示去作图;
(2)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找出符合要求的三角形的底和高,由此作图。(答案不唯一)
【解答】解:(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2=4,三角形的底可以为4,高为2。
如图:。(答案不唯一)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数对与位置以及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应用。
六.应用题
31.【答案】1000万平方千米。
【思路分析】设欧洲面积约x万平方千米,欧洲面积×4+亚洲面积比欧洲面积的4倍还多的面积=亚洲面积,据此列出方程:4x+400=4400,据此解方程即可。
【解答】解:设欧洲面积约x万平方千米。
4x+400=4400
4x=4000
x=1000
答:欧洲面积约1000万平方千米。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解答的步骤:首先设出未知数,然后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方程。
32.【答案】9束,5朵。
【思路分析】求出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再用出18和27分别除以最大公因数,再相加,即可解答。
【解答】解:18=2×3×3
27=3×3×3
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是3×3=9。
18÷9+27÷9
=2+3
=5(朵)
答:最多能做9束,每个花束里有5朵花。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求最大公因数应用题,掌握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是解答关键。
33.【答案】7.5小时。
【思路分析】先求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代入数值求出实际距离,然后根据相遇时间=总路程÷(甲车的速度+乙车的速度),解答即可。
【解答】解:1890000000 (厘米)
90000000 厘米=900米
900÷(55+65)
=900÷120
=7.5(小时)
答:经过7.5小时相遇。
【名师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三者的关系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灵活变形列式解决问题。
34.【答案】24页。
【思路分析】根据题意先把线段图补充完整,然后把这本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已经看了全书的,则还剩下全书的(1),即36页,用36除以(1)即即可求出这本书的总页数,再乘即可求出小红已经看了多少页。
【解答】解:
36÷(1)
=36
=60
=24(页)
答:小红已经看了24页。
【名师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到36页的对应分率是多少,用除法求出总页数,再进一步解答。
35.【答案】能。
【思路分析】先把4千米转化成4000米,然后用两人的速度和乘时间求出30分钟两人共步行了多少米,最后用两人步行的总路程与4000米作比较即可。
【解答】解:4千米=4000米
(70+65)×30
=135×30
=4050(米)
4050>4000
答:经过30分钟两人能相遇。
【名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的行程问题,熟练掌握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关键。
36.【答案】(1)大展板有4块,小展板有3块;(2)50%;(3)90件。
【思路分析】(1)假设大展板有3块,小展板有4块,再求出蜻蜓标本总件数,用求得的总件数与72比较,再调整;
(2)求出每块大展板贴与每块小展板贴的件数差,用求得的差除以每块小展板贴的件数即可求出每块大展板贴的件数比每块小展板贴的件数多的分率;
(3)设五年级同学制作了x件,再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即可解答。
【解答】解:(1)假设大展板有3块,小展板有4块,
3×12+4×8
=36+32
=68(件)
68比72少了4件,
调整为大展板有4块,小展板有3块,
4×12+3×8
=48+24
=72(件)
答:大展板有4块,小展板有3块。
(2)(12﹣8)÷8×100%
=4÷8×100%
=0.5×100%
=50%
答:每块大展板贴的件数比每块小展板贴的件数多50%。
(3)设无五年级同学制作了x件。
(1﹣20%)x=72
0.8x=72
x=90
答:五年级同学制作了90件。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百分数的实际应用和列方程解决问题。解答时根据题意,理清数量关系,再列式计算。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